糌粑

  • 石盘为锤,水流为掌
    位落差制成了加工糌粑、面粉、家畜饲料的水磨坊,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拉萨甲米水磨坊。2006年,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糌粑,指的是将青稞晒干、炒熟、磨细后制成的炒面,食用时需要将它和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混合在一起,再捏成团。千百年来,它陪伴着藏族人民的起居、游牧、农耕。制作糌粑的技艺多种多样,但最古老的方式是用水磨磨制。甲米水磨坊的藏语音为“甲米曲果”,意为“美味可口糌粑之水磨坊”,它位于拉萨市北郊,该处的溪流湍急,以此为依靠建成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1期2024-01-14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糌粑中15种真菌毒素的含量
    210000)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它是以产于西藏、青海、甘肃等高寒地区的青稞为原料,经除杂、清洗、晾干、翻炒、磨粉等工艺制成的粉末状食物,也被称为青稞炒面[1]。糌粑拥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缺少瓜果蔬菜的高寒地区的人民经常食用,可避免营养缺乏[2-4]。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粮食产业相比,糌粑产业相对比较落后,管理、生产体系尚未规范,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风险。糌粑产品中含有约6%(质量分数)的水分,其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3年9期2023-09-19

  • 炒制对青稞糌粑粉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工增值潜力巨大。糌粑俗称青稞炒面,是以青稞全籽粒为原料,经除杂、清洗、晾干、炒制、磨粉等工艺制成的全谷物粉状食品[5]。目前,糌粑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仍存在质量不稳定、脂质易氧化酸败的问题[6],这严重限制了糌粑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已有相关研究工作集中在糌粑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方面[7-8],但是关于青稞加工前后品质及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较少,对于青稞糌粑粉在贮藏过程中的氧化也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对不同炒制条件下青稞糌粑粉的品质进行检测

    中国调味品 2023年9期2023-09-11

  • 石狮吐黄金
    穷人一上山,就把糌粑袋子打开,把糌粑、酥油、奶渣放入大石狮嘴巴里,向它祝祷:“狮子大哥,祝你万寿无疆。这是今天的供养,你先吃,我去砍柴,累了饿了再来吃饭。”他天天这样做,天天这样说,把那个大石狮当成山上的神灵,当成心里的好朋友,如此一来,虽然砍柴的工作单调劳碌,但他并不觉得艰苦,甚至没有感到寂寞。一天,穷人在山路上摔了一跤,胳膊摔伤了。他强忍疼痛,一天下来只砍得小半担柴。傍晚时,他靠在大石狮脚下,叹息说:“唉,狮子大哥,你知道吗?我的手受伤了,今天砍不来好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3年3期2023-04-06

  • 大雪下的牧场
    东西可真多,一袋糌粑、一袋葱、一袋洋芋,还有许多空的编织袋。阿克贡巴刚把我从拖拉机上抱下,一只大狗就扑了过来。我哇的一声哭了。阿爸朝狗呵斥了几声,那狗就蹲下身子,摇着尾巴,并伸出舌头,不住地舔自己嘴巴。大狗是拴在小房子门口的,它咬不到我。不过我是第一次来牧场,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狗,不吓哭才怪呢。阿妈住了几天,要带我回去,我躲在阿爸的妹妹阿乃(藏语。此处指姑姑)怀里。阿乃的丈夫阿克栋智笑着说:“让道吉扎西多待几天吧。”阿爸也说了过几天再回去的话,阿妈没说什么

    少年文艺 2023年2期2023-03-01

  • 达娃次仁:糌粑飘香为民铺就致富路
    仁领办的古荣朗孜糌粑公司就坐落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镇青藏线旁,与堆龙曲河隔路相望。一进公司院,糌粑香气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达娃次仁淳朴的笑容。他中等身材、身板厚实,身着印有“古荣朗孜糌粑有限公司”字样工作服,话语温和、频频请来者品尝自家的酥油茶和藏鸡蛋。年过半百的达娃次仁是土生土长的古荣镇嘎冲村村民。“大概在1993年,我就在家里建起了小作坊,除了自己加工的糌粑,还把村里乡亲们的糌粑收购运到堆龙或者拉萨去卖。”凭着古荣糌粑的金字招牌和达娃次仁善经营、讲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4期2022-11-25

  • 糌粑功效成分花青素及抗氧化性的分析
    850000)黑糌粑是用黑青稞炒熟后磨成粉状,是西藏传统特色食品,黑糌粑营养丰富,风味独特[1]。目前,对黑糌粑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中基础营养成分的测定研究,而对关键功能特性和功能物质,特别是对一些颜色较深的黑糌粑中花青素总量等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中选取与黑糌粑功能及作用相关的重要理化指标进行分析,为黑糌粑的品质分析提供参考依据。黑糌粑作为藏区人们食用的重要主食之一,能为食用者提供能量,还能提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的功能因子[2],因此,针对黑糌粑具有降血

    现代食品 2021年19期2021-11-24

  • 包装方式对糌粑粉贮藏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100074)糌粑是由青稞经除杂、润麦、翻炒、磨粉而制成的粉状食物,食用时佐以少量的酥油茶、曲拉捏合成团即可,被称作“藏餐四宝”之一。糌粑作为一种区域性食物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是藏族人民不可替代的主粮,作为口粮在当地消费占比高达80%[1]。在糌粑的生产中,糌粑粉是将青稞全籽粒直接炒制后磨粉而成。由于青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0%以上,因此在炒制磨成粉过程中容易形成醛类、酮类、芳香族和醇类等风味物质,但这些风味化合物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环境因素、包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22期2021-11-14

  • 糌粑改性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稞的二次加工产品糌粑,含有淀粉、葡聚糖等多种羟基化合物[4],使得其具有制备改性絮凝剂的可能。本文探究了一种糌粑改性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促进糌粑的应用推广与改性絮凝剂的制备方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以实现净水目的。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仪器糌粑粉,由日喀则江孜县地区青稞自制;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化学纯;氢氧化钠、硫酸、无水乙醇、硝酸银均为分析纯。DF-101S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90-2型磁力搅拌器;UV-12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ZF-6

    应用化工 2021年9期2021-10-18

  • 志玛,我的第一个藏族朋友
    队开始训练吃酥油糌粑,北方来的炊事员想当然地将糌粑熬成几罗锅糊糊,加些脱水干菜,把从喇嘛庙买来的发臭酸败的陈酥油,也不经揉洗清淘,就那样搅进锅中,然后抬到饭场上,值星官吹哨子开饭,每人一碗必须当面喝下,才算完成政治任务。那一天恰好许多男同志去看了天葬,回来正赶上喝酥油糊,不知谁说了一句“牛肉菜好像天葬台上的死人肉哟”,这下不得了,引起连锁反应,到处是哇哇的呕吐声,大家纷纷走避。管伙食的上士跳出来。瞪着空无一人的饭场和冒着热气的锅,连嚷:“咋啦,咋啦?”这件

    西藏人文地理 2021年2期2021-07-21

  • 糌粑为原料的华夫饼干货架期研究
    00074)青稞糌粑是以青稞全籽粒为原料,经除杂、清洗、炒制、磨粉等主要工艺制成的全谷物粉状食品[1]。其香味浓郁,口感绵长,特色鲜明,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更是“西藏四宝”之首,深受藏民们喜爱,在当地具有很广阔的市场[2-4]。近年来,随着健康、营养饮食需求的增加,青稞营养价值特别是青稞中的高β-葡聚糖功能特性越来越被认可,以青稞为原料的产品类型逐步丰富[5-6]。但糌粑作为青稞的重要加工品类之一,却仍然以传统的食用方式为主,辅以酥油茶冲饮或辅以酥油、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6-16

  • 达娃次仁:糌粑香飘致富路
    归桑旺姆古荣朗孜糌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达娃次仁出生于1968年,土生土长的拉萨市堆龙古荣镇嘎冲村人。从小他便深知自己所在的村落,出产着全西藏最优质的脱皮水磨糌粑。可他发现古荣糌粑虽然在全区享有一定的声誉,却没有一个好的销售渠道和平台供群众购买。于是1993年24岁的达娃次仁在与父亲和弟弟商议后,一致认为如果能将家乡的糌粑推到市场上,不仅能够方便广大群众购买食用,也许还能带动古荣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因此,他们决定正式经营一家小商铺来销售自己的古荣糌粑。第一家店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23期2021-06-06

  • 糌粑营养成分和研究现状及展望
    00)关键字:黑糌粑;营养成分;现状;展望1 黑糌粑简介黑糌粑是海拔3 800~4 200 m的黑青稞为原料,经炒制、水磨等步骤制成的,色泽呈灰黑色的粉末状,气味自然清香,食用口感香甜,回味无穷,是真正源于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的一种绿色食品。黑糌粑主要分布于西藏山南隆子县、措美县,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及西藏拉萨古荣乡等。黑糌粑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的特点,作为低糖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适合糖尿病人食用;黑糌粑具有美容养颜长寿的功效,与它富含花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30期2021-02-15

  •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OF TIBRTAN DISH NAMES IN KHAMPA
    shes of“糌粑”and“酥油”“糌粑”is a kind of staple food in Tibetan food,divided into pure and mixed“糌粑”.Pure“糌粑”is grinded powder of roasted Highland Barley and mixed“糌粑”is grinded powder of Highland Barley,Wheat,Peas,Sesame.When eating,th

    Proceedings of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nguistics,Literature and Teaching 2020年0期2020-12-19

  • 野花一样的少女
    藏语向她索取一块糌粑,我说,你要再多的钱我都愿意。可西藏高原地貌辽阔,语系复杂,河谷与城市之间的语言交流不完全相通,我想那少女可能是没有听懂我的藏语,比画了半天,她竟无动于衷地跑开了。望着她离去时那轻盈跳动的脚步,我好生失望,只好闭上眼,靠在导演背上,打盹、烤火。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地听见一声清脆的喊叫:“呵古拉!呵古拉!(叔叔)快起来吧!”我睁开眼,见是刚才的少女,地上的火苗映在她的小脸上,我仿佛又看见了白天在拍片现场见到过的最多、最美的花,虽然我一直叫不

    润·文摘 2020年10期2020-12-14

  • 拉萨小吃:齿间余香
    罗布次仁糌粑是藏族人最为重要的主食,单从糌粑就衍生出花样百出的吃法并沿袭至今,糌粑最为常见的吃法是把糌粑援面般挼成糌粑坨坨,在藏语里称为“粑”。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在碗里放适量的酥油茶,再放入两三把糌粑,再放白糖、酥油、细的奶渣丝,而后援成糌粑坨坨。拉萨藏家宴餐厅的创始人曲杰老先生说:我对藏式小吃没什么特别的研究,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特别是藏族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喜爱吃零食,藏语称作“卡布多”。只要是出门,无论远近,或是亲朋好友聚会,都会带些茶点小吃和零食。小

    西藏人文地理 2020年4期2020-11-19

  • 以青稞糌粑为原料的华夫饼干加工关键工艺研究
    而成的产品称为“糌粑”。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更是“西藏四宝”之首,深受藏民喜爱[5-7]。糌粑香味浓郁、口感绵长、特色鲜明,更保留了全谷物的特点,满足了现代消费的健康需求[8]。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概念的形成,特别是国内外对青稞营养成分、青稞中β -葡聚糖功能特性及含量的认可,以青稞为原料的产品研发类型逐渐丰富[9-10]。但目前的产品中少有以糌粑为原料的食品创新与开发,糌粑仍处于产品形式单一、加工生产水平落后的现状[11]。华夫饼干是一种起源于中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9期2020-11-13

  • 特色旅游产业助推下的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独特魅力。糌粑是藏族牧民发明的传统主食之一,青稞是它的主要原料。糌粑制作起来也不复杂,只要把晒干了的青稞放在锅中炒熟,根据需要将它磨成粗细不同的粉,或者是磨成精致的青稞面,要吃的时候,就把他们放在木碗中,配一点酥油茶,用手揉捏成团子状,直接食用,这给在外放牧、不便生火的牧民提供了便利。藏民经常会用优质青稞做成的糌粑招待客人,游客也能通过品尝不滑不腻的糌粑,了解糌粑背后的饮食文化。如果游客有幸遇到藏历新年,也能亲身体验主人端着装有放有青稞、卓玛(人参果

    食品工业 2020年8期2020-08-25

  • 野花一样的少女
    藏语向她索取一块糌粑,我说,你要再多的钱我都愿意。可西藏高原地貌辽阔,语系复杂,河谷与城市之间的语言交流不完全相通,我想那少女可能是没有听懂我的(拉萨)藏语,比画了半天,想不通她竟无动于衷地跑开了。望着她离去时那轻盈跳动的脚步,我好生失望。只好闭上眼,靠在导演背上,打盹、烤火。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地听见一声清脆的喊叫:“呵古拉!呵古拉!(叔叔)快起来吧!”我睁开眼,见是刚才的少女,地上的火苗映在她的小脸上,我仿佛又看见了白天在拍片现场见到过的最多、最美的花,

    意林 2020年14期2020-07-31

  • 拉萨一夜(外一首)
    去貢嘎夜话三年的糌粑想一夜倒完怎么可能高原茶要走三道才能敲开碉房的门此刻,银河系睡着了贡嘎山放下了他的雄壮和陡峭说吧,你就说说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是怎么拐弯的晏子青稞是怎么破土动工的东拉乡的水管为何要埋三尺深你就说说,伍国强的皮肤为什么这么黑贡嘎蜂蜜为什么这么甜那么多汉子,每天野牦牛一样往前冲那么多雪山,慢慢爬上你们的额头三年的糌粑三天三夜都倒不完雅鲁藏布江的雪水永远断不了刘羊,湖南洞口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诗集《爱的长短句》《小小的幸福》两册。主

    湘江文艺 2020年3期2020-07-14

  • 甜茶馆
    的氆氇口袋里取出糌粑皮袋、木碗和酥油盒子,有的在木碗里放入糌粑和酥油揉捏、拌匀、压紧,倒入半碗甜茶大口喝尽,便用舌头舔舐那层打湿的糌粑吃下,又添入甜茶慢慢喝起来;有的在木碗里放入拇指大的酥油,倒入甜茶,酥油融化后放入糌粑用手指来搅拌成团,握在手中,再在碗中倒入半碗甜茶,一口甜茶,一口糌粑地吃起来。他们悠然自得的样子,像是在自家的火塘边上一样。雍贝喝尽最后一口面汤,擦拭了嘴巴去望老人们吃的糌粑。边上一位扎着蓝头绳的老人对着雍贝温和地笑,雍贝腼腆地回敬微笑,他

    西藏文学 2020年3期2020-06-05

  • 糌粑
    设。两台电动石磨糌粑机难得安静。磨好的糌粑装入包装袋整齐地堆垒在墙边。不要太多,他主打现磨现卖。带着温度的糌粑多么像一只温暖的手握住你的手。他喜欢如此和顾客说话。而且会主动指着包装袋上的牌子:铁力角——你知道我为什么给糌粑取这样的牌子?因为我就是从那儿来的。他眼前立时会浮现铁力角的模样。铁力角,铁力角,风吹石头变成羊。那儿有很多的羊。来这儿之前,我就是个放羊的。我老婆也是放羊的。他喃喃自语,没有听众,那两个经常跑来和他聊天的老头现在肯定睡得呼呼的。他羡慕他

    小说月报·原创版 2020年4期2020-06-03

  • 西藏传统食风举要
    性的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等成为他们的传统食品。藏餐的传统民族口味讲究清淡、平和。许多美食菜肴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我国藏族饮食文化的返璞归真。糌粑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实际上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它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而成的炒面,与我国北方制作的炒面有点相似,区别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而且不除皮。糌粑的制作方法是用精制的青稞炒面粉,加酥油,以茶汁混合揉成面团食用(是城

    烹调知识 2020年4期2020-04-08

  • 糌粑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指纹分馏效应分析
    吉,杨小俊,次顿糌粑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指纹分馏效应分析李继荣,张唐伟,次仁德吉,杨小俊,次顿(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拉萨),拉萨 850032)【目的】系统分析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磨粉糌粑中稳定碳、氮、氢和氧同位素的差异,揭示糌粑加工过程中青稞原料、炒制青稞和磨粉糌粑稳定碳、氮、氢和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相关性,为青稞及其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2018年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糌粑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24期2020-01-13

  • 普兰西德白糌粑营养成分分析
    610066)糌粑是由青稞经除杂、清洗、晾干、翻炒、磨粉等工艺制成的粉状食物,也被称为青稞炒面。糌粑具有热量高、营养丰富、酥软香甜、抗旱耐饥、易于保存和制作的特点[1],故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而西藏阿里地区普兰镇西德村的白糌粑更是本地特色产品,以西德青稞为原料,经筛选、洁净、烘炒熟化后,采用水磨碾磨制成粉状,成品味香,色白,在西藏独享盛誉,是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研究分析其营养成分,以更加了解其营养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材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11期2020-01-06

  • 八廓街,我愿失忆在你脚下(外五首)
    父亲的故事岁月在糌粑的风味中弥香记忆在奶茶的甜润里煮沸一股酥油味弥散在流年沉默的银碗搁在浸染的时光里牵扯着我记忆的毎一根神经父亲留下的银碗供在我柔软的心窝有奶茶的温暖,有糌粑的醇厚在褶皱的光阴里泛着微微的银光驻足在母亲的皱纹里母亲脸上的皱纹在她的额头和眼角恣意扩展长长短短、深深浅浅每一道都划过我的心坎透着岁月的亮光丝丝纹路里溢满了慈爱我在母亲的皱纹里把时光打点成一生的行囊想去追逐风的翅膀却走不出母親一脸的沟壑纵横母亲脸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一篇故事、一阙诗行一

    西藏文学 2019年6期2019-12-23

  • 我和糌粑有个约会
    ”美称之一的——糌粑糌粑是藏语音译,意为“炒面”,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乃至现在的主食之一,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流传广泛,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藏区都可见到糌粑作为主食的情况。实际上,糌粑就是我们常见的炒面,只是原料不是小麦,而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植物——青稞。再往细说,原料还有豌豆。依此,可将糌粑分为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混合糌粑。混合糌粑就是将青稞和豌豆或者青稞与其他豆类混合后制作而成的一种糌粑。无论哪种糌粑,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都有着共同的渊

    保健医苑 2019年10期2019-10-08

  • 高原生态美食
    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等,原料以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为主。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口感香、酥、甜、脆,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烹饪方式。藏餐的起源据资料考证,藏餐先后经历公元前6世纪、18世纪以及上世纪80年代3个时期的变革。在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的最基本的问题上,开始朝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饮食文化、饮食科学、饮食艺术、饮食礼教和藏民族的饮食特色。藏餐的

    美食 2019年1期2019-09-10

  • 青稞氤氲的乡愁
    影响的自然是青稞糌粑糌粑像炒面,但又不是炒面,是炒熟的青稞磨制而成。糌粑为藏语音译,意为“炒面”。在中秋、端午、春节等重要节日及家庭红白喜事中,青稞糌粑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成为高原人独有的美食。青稞糌粑献给最尊贵的客人,这是每一个高原儿女都必须懂得的待客礼仪。把颗粒饱满的青稞籽粒炒熟,用手推小石磨磨上,磨出的青稞面既要有青稞颗粒又要有细腻的面粉,粗细搭配刚刚好,再用滚烫的茯茶配之以酥油拌成糌粑,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是最高礼仪。青海糌粑已溶入民族日常的生活中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12期2019-09-10

  • 糌粑,青稞面团里的原生态
    节: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3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糌粑是炒面的藏语音译,也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如果你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会给你端来各类特色美食,比如香喷喷的奶茶、金黄的酥油或者奶黄的“曲拉(干酪素)”,而且一定不会少了糌粑。作为青藏高原一部分的西藏,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西藏首府拉萨的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被称为“日光城”,加上高原的日温差甚大,人们称其为“一日能见四季”的地方。在这

    环球人物 2019年9期2019-05-29

  • 石景山扶贫故事(二)石景山援建海拔4300米的糌粑加工厂
    4300米的一家糌粑加工厂,是石景山区援建项目,也是当地首家较具规模的食品加工厂。称多县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兼有小块种植业的藏族自治县。青稞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粮食,将其磨成面粉,就制成当地传统主食糌粑。称多县珍秦镇一村的村民还停留在手动磨制青稞阶段,费时费力,如果引入机器磨制青稞,不愁销路,但是启动资金无处筹集。2017年年底,石景山區古城泰然投资管理公司与珍秦镇一村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董事长张国栋听说糌粑加工厂项目后,立即拨付扶贫款,协助村委会购买青稞、翻炒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3期2019-03-22

  • 糌粑中风味物质研究
    京100083)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它是青稞传统加工后的产品[1]。吃糌粑已经形成藏民族的一个共同的特征[2]。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人民饮食丰富多样化,主食逐渐加入了大米、面粉等,然而藏族人早餐仍旧食用糌粑糌粑的主食地位依然没变[3]。青稞播种在四五月期间,而八到十月期间收割。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它营养丰富,适宜高原山区耐寒地区的需要[4]。目前,对糌粑营养物质研究发现:糌粑中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主要有粗蛋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5期2019-02-20

  • 浅谈青海称多县“卓木齐糌粑祭祀节”
    众迎来传统节庆“糌粑节”,男女老少互洒糌粑以示祝福。糌粑节为当地传统的春耕祭祀仪式,其渊源与本教习俗有关,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一个传统的春耕祭祀节日。卓木齐,是元朝时期曾担任过帝师、圆寂后又被元世祖追号为“大觉普惠光照无上胆巴帝师”的藏族高僧嘎·阿尼胆巴的故乡。卓木齐村所在的称多县地处青藏高原以东,平均海拔4500米,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为羌地,这里是藏区名山之宗——嘎朵觉悟神山的所在地。卓木齐村是称多县尕朵乡境内一处典型的古村落,坐落在尕朵觉悟神山脚下通天河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2018-11-20

  • 分级糌粑粉的理化性质及风味特性研究
    细而成的炒面即为糌粑,将糌粑拌和酥油茶食用,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4]。糌粑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具有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保健作用[5-6]。青稞籽粒由皮层、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皮层主要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7]。传统糌粑加工分为带皮和脱皮两种加工方式,除口感和外观上的差异外,其营养和风味也不同。相关研究表明带皮糌粑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含量10.23%,脂肪3.99%,纤维素1.20%,总糖6.88%[8]。而脱皮糌粑的蛋白质含量为9.

    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8期2018-09-03

  • 3种青稞糌粑分级粉性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磨粉而成的炒面即糌粑糌粑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具有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保健作用[8-9],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10]。青稞同普通大麦结构一样,其籽粒是由外皮层包被的糊粉层、淀粉化的胚乳和胚芽组成。其中外皮层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且脂肪含量高;糊粉层和胚乳层均含有β-葡聚糖,且胚乳中淀粉含量高[11]。同时,青稞籽粒在整粒炒制过程中,不同层受热程度也不同。因此,青稞籽粒皮层、糊粉层和胚乳层在炒制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不同层粉存在营养成分

    食品与机械 2018年5期2018-07-14

  • 藏族饮食与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糌粑和酥油茶
    黄书霞摘  要:糌粑、酥油茶等藏族传统饮食在藏区不仅作为物质食物存在于藏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作为精神文化存在于藏民的宗教信仰、人生仪轨之中。本文围绕糌粑和酥油茶展开,思考族群对特有“物”的体认,使“物”成为指代族群、模糊族群边界的可能。从而试图指出族群边界的多种可能性,不仅可以是政治的,文化的,也可以是扎根于民间群体的自我判断。关键词:酥油茶;糌粑;族群;边界[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3期2018-02-04

  • 九月酿酒,三年熏肉 ——雪域高原的美食寻芳
    酱,一般用来蘸着糌粑吃。切肉用的小刀和小木墩高原主食 青稞糌粑乐融融青稞仅生长的海拔2600米以上的地区,属于高原的特产。在青藏高原,青稞相当于平原地区的大米和小麦,炒熟的青稞磨成粉就是糌粑面,是当地藏民的主食。大家围坐在一起,常常是一人手里一只碗,各自把自己碗里的糌粑面揉成糌粑吃掉,一边说笑,其乐融融。在路途上带碗不方便,人们就把糌粑面放进一个羊皮口袋,加入酥油和茶,抓住袋口隔袋揉捏成糌粑。在餐厅,糌粑常通常已被捏制成团摆在盘子上,配上酸奶或者融化的热酥

    神州民俗 2017年11期2017-11-23

  • 卓木其印象
    孙颖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今天的故事就和糌粑有关,趣味十足。很多人都说在这个世界上美食和风景是不可辜负的,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即将以旅游达人的身份参与到一场既有美食又有美景的趣味民俗活动中。早上我和《一起去旅游》节目组的同事们抵达玉树之后,准备驱车前往称多县尕朵乡的卓木其。刚刚下过雪,初春的雪域高原风光无比的壮美,蓝天、白云、雪山、湖

    雪莲 2016年22期2017-09-29

  • FAAS法和ICP—OES法测定西藏6种糌粑中微量元素的比较
    P-OES)测定糌粑中的4种微量元素。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FAAS法和ICP-OES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5.49 %~100.74%和94.88 %~102.99%之间,2种方法的RSD均小于4.19%,2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较为理想。测定结果显示,糌粑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Fe>Mn>Zn>Cu,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Fe、Mn、Zn元素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糌粑;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6期2017-07-19

  • 临潭美食
    、糖角子、秋叶、糌粑、油香等,别具风味。◊ 临潭藏族奶茶藏族地区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藏族人民常年食用肉类、糌粑等酸性食物,缺少蔬菜、水果,人体缺乏碱性。常喝奶茶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奶茶在藏区制作方法很多,最普遍常用的是将松州(今四川松潘地区)茶文火熬制,滤掉茶渣后加入新鲜牛奶,佐以盐巴、核桃、花椒、曲拉(干奶酪),滚沸三遍即可饮用。能溶解脂肪、消食解腻,清脑提神、止渴生津。◊ 酥油糌粑酥油提炼自牦牛奶中,营养价值很高,是藏民不可

    中国西部 2017年4期2017-04-26

  • 糌粑及其研究进展
    850000)糌粑及其研究进展赵雯玮,刘吉爱,李 姣,扎西穷达,央 拉,普巴扎西(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西藏 拉萨 850000)糌粑是由青稞经除杂、清洗、晾干、翻炒、磨粉等工艺制成的粉状食物,也被称为青稞炒面。糌粑作为高原特色食品,具有热量高、营养丰富、酥软香甜、抗旱耐饥、易于保存和制作的特点,便于游牧民们携带及食用。介绍了糌粑糌粑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近况及糌粑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并指出了糌粑今后的研究方向。糌粑;青稞;主要成分;研究;进展糌粑是一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7年3期2017-03-31

  • 圈圈席 古老别致的土族风情
    中心。①手拌酥油糌粑②吃酥油糌粑③酥油糌粑白糖院里房里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热情的主人把我们让到屋里。土族人重礼节,好宾客,素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对来访的客人竭诚相待,十分热情。我们还没有在沙发上坐稳,就给我们端上滚烫的熬茶、酥油、糌粑(青稞炒面)、白糖、馍馍,把一小方块金黄的酥油放到我们碗里,让我们趁热喝,第一次在土族人家做客很好奇,看酥油在碗里慢慢融化浮在热茶上面,朋友让我们一边吹去热茶上面浮的酥油一边喝,喝差不多再把糌粑和白糖放到碗里搅拌着吃,

    中国西部 2017年2期2017-03-09

  • 青稞加工工艺研究
    产适应市场需求的糌粑产品。青稞;加工工艺;制粉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 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 200~4 500 m的青藏高寒地区。青稞农产品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其中富含的β-葡聚糖,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具有明确的疗效,同时含有硒,具有防治结肠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1 传统的青稞加工工艺藏族地区因其特殊

    现代食品 2016年6期2016-09-03

  • 有一种狂欢叫
    的村落将开始度过糌粑节,男女老少互撒糌粑粉以示祝福、祛灾。希望有个好收成,这也预示着高原春耕的开始。糌粑是我国藏族人民的主食。它甜美可口,营养丰富。糌粑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黏合剂制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先将酥油溶化在热奶茶中,然后加上适量的青稞粉,搅拌成团状后,用手捏成形状直接进嘴吃。糌粑节为当地传统的春耕祭祀仪式,传承千年。

    新少年 2016年10期2016-05-30

  • 千年甲米糌粑
    。红糖再香,不如糌粑久长 。美酒好似大海喝不尽,糌粑如同高山吃不完。清香的糌粑如蜂蜜,黄黄的酥油赛花朵。——藏族民间歌谣在拉萨城的西北部,西藏军区总医院大门前方约20米处向左拐,有一条直通山谷的柏油马路,沿路向深谷里走,便进入了娘热沟。娘热沟并不出名,但在拉萨城的历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座比大小昭寺年代更为久远的寺庙——帕邦喀,传说藏王松赞干布曾在这里修行,藏文始祖吞弥桑布扎在此创立了藏文。这里还有曲桑贡巴、娘热沟风情园等原生态人文景点。更重要的是,

    中华手工 2015年11期2015-11-07

  • 青稞深加工让西藏农民增收
    办了白朗县第一家糌粑加工厂,后注册了“洛丹牌”商标。在山东省援藏干部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糌粑加工厂发展成为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2008年,罗布旦增组织150户青稞种植户筹资8万元发起成立白朗县青稞产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罗布旦增带领员工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方式,直接带动863户农户发展优质青稞种植。 2013年,罗布旦增的儿子扎西顿珠本科毕业后担任了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并被推选为白朗县青稞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8期2015-10-29

  • 藏餐:挑战饮食习惯的美味
    ”的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吸引人们光顾的是藏餐吧的氛围,地处雪域高原的藏文化,以其遥远和神秘的色彩吸引着各方来客。吃牦牛酸奶的乐趣把酸奶这样清新的甜品归类到藏区美食里,似乎格局不够大。可刚进青海,酸奶就成了频频出现的小吃,几乎每一个藏族人家都能随时拿出一个奶粉罐大小的透明塑料桶,用勺子舀出一碗酸奶来请客人享用。青海的酸奶凝固得结实,可以一直保持着从罐子里切割出来的形状,尝一口,是端正醇厚的酸味,不像乳品厂出品的原味酸奶混合了食用

    畅谈 2015年9期2015-05-30

  • 从文化产业的视角看古荣糌粑的历史现状及对策:基于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古荣乡调查
    庆县古荣乡的古荣糌粑于2011年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古荣糌粑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文化产业产品的精神性、产业的依附性以及消费的娱乐性等特点,所以我们可将其归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一 古荣糌粑与古荣糌粑制作技艺糌粑,是“炒青稞面”的藏语音译,它由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青稞干炒磨制而成,并且同酥油、茶叶、牛羊肉一起并称为西藏“饮食四宝”。糌粑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之一,由于营养丰富、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故而很适合游牧生活,又因其寓意吉祥,所以深受牧民们的喜爱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3-28

  • 和藏族战友在一起的趣事
    我煎了几个鸡蛋,糌粑就着炒鸡蛋,十分可口。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温暖如春,我的心就像沐浴在春风里一样,沉浸在老阿妈和藏族同事浓浓的情谊之中。藏族战友们都非常有人情味,平常和他们相处,他们总是想着法子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汉族战友寻乐子、找开心。尼玛干事领着我看“狗熊搬磨舔糌粑”就是一件。我们居住的附近有一个吉堡村,坐落在原始森林的边缘,野生动物很多,像野猪、麂子、狐狸、狗熊等,经常到村子里来骚扰。有段时间,我们在吉堡村驻点。一天傍晚,吃罢晚饭,藏族干事尼玛,这个

    中国西藏 2014年3期2014-07-28

  • 似水流年
    大江,手中捧一把糌粑,由一人领唱,大家共同吟颂“扎西”唱段,最后高举手中的糌粑,连喊三声“嗦”,将糌粑抛向空中。水神祭毕,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关于过年的诗作中,最偏爱毛滂的《元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从未见一个人,能像毛滂那样,把年的唯美写到这种极致。比《元日》次之的,是苏轼的《守岁》:“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每每读

    中国三峡 2010年2期2010-02-14

  • 措麦村的开耕仪式
    。接下来给耕牛喂糌粑和青稞酒,装饰一新的牦牛被人们簇拥着来到田地中央,刚一开始时耕牛对人们塞进嘴里的糌粑和青稞酒似乎还有些不习惯,渐渐地品出了些味道,于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人们的厚爱。其实给耕牛喂糌粑和青稞酒只是一种形式,寓意来年丰收吉庆。紧接着就是开耕第一犁。耕地是从田中央开始,喝足吃饱的牦牛们跟随人们兴高采烈、从容不迫地在田间地里忙活着,也许是吃了糌粑喝了青稞酒的缘故,它们干得格外起劲,头上的红色绒球在高原春色的微风中显得格外耀眼。春天第一犁的开耕,也使越

    西藏人文地理 2009年3期2009-08-19

  • 警惕情绪污染等
    染呢?捏出一块大糌粑吴非偶尔在“必胜客”用餐,亲眼见奇观。有青年在餐厅中央自选果蔬色拉,用手在盘上摆放,在一个不大的盘子里把水果和蔬菜码得整整齐齐,竟堆到六七层高,然后端起,像表演杂技,往餐桌边走,两位同伴喝彩护航。另有一女,疑似建筑系出身,心灵手巧,精于此道,她端回的那盘成品架成上大下小,如倒金字塔。嘻,技盍至此乎!青年人腿脚利索,何以不多走几次?私心想到,也许有什么不得已的规矩在逼他们。问服务员,皆笑而不语。邻座说,这种自助果蔬色拉,二三十元一份,只允

    杂文选刊 2009年1期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