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泥

  • 紫砂壶《木印澜歌》的绞泥装饰欣赏
    观赏性和艺术性。绞泥装饰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装饰工艺 它利用紫砂泥料的不同性能、色泽进行绞胎装饰 在紫砂壶小小的壶体上形成绚丽多彩的纹路。紫砂绞泥的技术可以追溯到瓷器的绞胎工艺 它最早出现在唐代 手艺人将多种泥料混合在一起拉坯 最后在瓷胎上留下自然的不规则纹理 烧制后达到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紫砂绞泥脱胎于传统瓷绞胎 融合了独属于紫砂泥的肌理效果以及现代线条艺术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紫砂绞泥装饰艺术。紫砂绞泥装饰之所以会成功 和紫砂泥的性能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紫砂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2023-12-09

  • 紫砂绞泥的活态传承及品牌创新设计策略
    姚康康,刘方紫砂绞泥的活态传承及品牌创新设计策略陆蒋苏,姚康康,刘方(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探求紫砂绞泥工艺在当代的灵活转型与品牌化发展路径。基于活态传承的视角,依据实地调研与访谈总结对当下紫砂绞泥的传承困境进行研判,并通过传统手工艺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总结传承规律,提供设计启发。力求在保护紫砂绞泥工艺原真性的同时,为其当代转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品牌设计策划与建设方案。理论层面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与深化,从工艺宣传、产品推

    包装工程 2023年4期2023-03-07

  • 草木有情传紫韵 ——论紫砂壶“六方新韵”的绞泥设计和艺术魅力*
    国人的智慧。紫砂绞泥技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采用了不同泥料的融合叠加,色彩斑斓、天马行空,抽象地演绎出人们心目之中的花草树木,同时也让充满流线型的设计感和不规则的自由感充满了整件作品。与传统的紫砂器相比较,这样的艺术设计和现代流行的艺术思潮不谋而合,促进了紫砂造型艺术和紫砂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1 紫砂作品“六方新韵”壶简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六方新韵”壶(见图1)采用了方器的经典设计,六面镶接而成,棱线分明却又自带弧度,把紫砂方器的“方圆之道”演绎得

    陶瓷 2022年11期2022-11-24

  • 浅述紫砂《暗香壶》的创作及评析
    上还融入了传统的绞泥工艺来进行装饰,所以呈现出相当独特的气质和韵味。这把壶不同于一般的单色纯色的紫砂壶,壶面并非是同一种颜色,在绞泥工艺的加持下呈现出了以紫红为底、绞泥纹理为表的醇厚色彩,壶身和壶盖上犹如镶嵌了不规则的花纹,色彩相互挤压,如同泥沙融入水流,淡雅怡人,丰富多变。绞泥这一技法早在唐代就已出现,紫砂壶对这一技法的运用则是做出种种材质的研究和装饰的衍生,由于不同泥料的烧制温度不同,绞泥所使用的泥料需要一定的配比、配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紫砂壶体现出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2022-11-20

  • 与尔同销万古韵 ——浅析《韵珠壶》的自然古韵
    美和品位。此壶中绞泥装饰的运用更是把这种简约之美推到了高潮。紫砂绞泥装饰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表现不同的紫砂泥料糅合起来,拍打形成具有自然纹路的泥条再来进行塑形装饰。由于是在泥料中做文章,绞泥装饰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低调的装饰手法。这种装饰似乎和紫砂壶融为一体,共同展现紫砂艺术的简约之美。绞泥装饰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每一次展现出的肌理效果都是不同的,这一点也体现紫砂作品的神秘性。绞泥装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给单调的紫砂壶增添多样的色彩感,给人以视觉上的惊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2022-06-14

  • 绞泥装饰为主的主题创作 ——紫砂作品《海之恋》的创作感悟
    特的紫砂壶当中,绞泥装饰工艺也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紫砂泥又被称为“五色土”,这并非是指紫砂仅仅具有五种颜色,而是指其色彩的多变,并通过几种基础的颜色搭配,可以变化出令人惊艳的色彩变化,绞泥工艺就是这种变化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法。在学习紫砂壶制作的过程中,掌握制作基础除了打泥条、泥片、镶接身筒等的手艺之外,还需要对泥料的性质加以掌握。由于现代炼泥工艺的提升,熟泥炼制经过了更加细致的划分,通过不同目数的筛网可以制成更为细致的泥料种类,而经过试验,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2022-03-30

  • 论紫砂壶《大吉大利》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内涵
    的手法,把紫砂的绞泥工艺、雕塑工艺等等都融合起来,带给我们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主题最大程度地得到了升华。此壶壶身的线条区别于传统的圆器,而是采用了自然而然的不规则的形态,线条随意流畅,壶身还环绕着绞泥装饰,星星点点,靓丽大气。壶底则是十分的平整,端庄稳重。壶嘴胥出壶身,小巧可人,出水迅猛有力。相对应的壶把则是比较的复杂,圈卷而成,延伸到壶身位置,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端握更加的称手。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是点睛之笔,造型采用了公鸡的抽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2022-03-30

  • 纵情山水间 ——论“山水情壶”的意境美构建
    山水情壶”就通过绞泥工艺与雕刻工艺的配合塑造出青山绿水之美,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创新效果,承载了中国独特的古典美学见解,传达了“纵情山水间,心游天地外”的意境追求。一、绞泥的艺术魅力此件作品泥料首先便能牢牢吸引住人们的目光。紫砂泥本就种类丰富,色彩多样,制壶匠人们又通过一些独特的工艺使泥料的色彩表现得更加丰富,尤其是进入现代以来,一些人工调配手段也相继出现,虽在品质上参差不齐,但能反映出紫砂壶艺术的时代风貌。此壶便运用了紫砂壶制作工艺中难度较高的绞泥技法,在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2期2022-01-26

  • 浅谈创意紫砂中绞泥技法的应用
    妹艺术,如泥绘、绞泥等独树一帜的装饰手法,使得紫砂壶富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多色调并用,将彝鼎、嵌金银丝等手法运用到紫砂壶的设计过程中,这恰恰体现出了创作者在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以及与时代协同发展的一种独创特色。二、创意紫砂中绞泥技法的特征绞泥技法是紫砂壶设计中的一个亮点。绞泥工艺妙在以实来营造虚之情境、以形来创设神之奇妙,赋予紫砂壶别致的装饰效果。将古朴的民族风格要素整合到紫砂壶上时,它的审美与意境则如一首细腻的歌曲那样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

    天工 2021年12期2022-01-07

  • 论紫砂绞泥工艺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的创作之路。紫砂绞泥作为后来兴起的一种工艺,它主要的特点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泥料混合在一起,抟制而成紫砂器,具有工艺复杂、表里如一、抽象自然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壶友的欢迎和青睐。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旭日东升壶》就是采用了传统乳鼎壶的形态,在壶身则是绞泥装饰旭日东升图案,非常的生动形象,充满了创意,令人观之耳目一新。众所周知,乳鼎壶作为经典的器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壶身线条简洁明快,壶嘴胥出弯流,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圈卷自然,端握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2021-12-30

  • 浅议绞胎工艺及其与龙泉青瓷结合创新的创作实践
    器。绞胎,又称“绞泥”“搅胎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分别制成泥料,揉和在一起,相互绞织制成器型,多以拧麻花的方式将配制好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有的以切成粒状,或片状,或条状的泥条镶嵌使用,制作器坯后,浇一层透明釉,烧制成瓷器。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无法穷尽,制作者根据纹理构图的需要剪切拼合,揉捏叠加,使坯体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瓷泥绞结一起形成花纹,烧制后器物上显现各种所需或意想不到的花纹图案。菱形纹、琥珀纹、鸟羽纹、年轮纹、木理纹、云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2021-12-30

  • 繁花似锦,风华正茂 ——探析“风华壶”造型与装饰的意象美感表达
    形器造型结合紫砂绞泥色彩装饰出的花朵效应进行设计与制作,其蓬勃向上的形态构造与繁花似锦的装饰效果珠联璧合,呈现出了一派风华正茂、气象万千的意象美感。该作品以壶艺形式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营造出了处处欣欣向荣、四处鲜花盛开的浓烈氛围。一、“风华壶”的形态构造俗话说:“笔墨当随时代”。紫砂壶艺作为一门艺术,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每一件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一点当时那个时代的烙印。当今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2021-12-30

  • 赏析紫砂壶《江南水乡》的柔情似水
    提升其意境。其中绞泥技艺是紫砂装饰技法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它的出现弥补了紫砂色彩变化的不足,既增加了造型的观赏性,又提升了作品整体的完整度。谈到绞泥技术,很多人一知半解,其实绞泥并不是紫砂专有的技法,其早在陶器装饰中就已经被使用了。最初的绞泥就是用不同颜色的泥料糅合在一起形成泥片的样子,然后贴在器皿上起装饰的作用。虽然制作过程比较繁琐,但是效果也是显著的。绞泥装饰的图案充满了变幻,且没有规则,常常带给人们视觉上的惊艳之感,很是受人喜欢。紫砂朴素古拙,正需要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2021-12-14

  • 赏析《紫气东来》的装饰艺术
    得到了升华。其中绞泥装饰是紫砂装饰中常用的一种技法,利用自然陶泥的原始质感展现其特有的肌理美和色泽美。绞泥工艺最早出现在唐朝,艺人将不同颜色的泥料糅合在一起捏造成想要的图案贴在器皿上充当装饰。这是绞泥形成时的样子,虽然粗糙又简单,但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不得不佩服当时工匠们的巧思智慧。绞泥技术诞生之时其实技术难度很大,因为泥片图案和器皿直接绞合后需要烧制,保持图案的不变形和烧制成功是一大难点。即使这样,它依然十分受欢迎,因为其绞合后的图案梦幻美丽,充满了神秘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2021-10-15

  • 论紫砂壶“雅仕”的工艺技巧和人文意境
    态,结合了彩绘、绞泥等等工艺,把紫砂艺术的许多传统技艺融合起来,共同构建了一种中国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非常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此壶壶身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非常的低调实用,饱满圆润,适合各种茶叶类型。壶底平整,端庄稳重。壶嘴、壶钮和壶把则采用了绞泥的工艺,把树的纹理和形态展示得淋漓尽致。壶嘴弯流,小巧可人,明接的处理显得更加粗犷自然,出水也非常的爽利。壶把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小巧精致,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没有多余的拖泥带水,在使用的过程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2021-10-12

  • 浅析紫砂作品“田园牧歌”的诗意人生
    上方,采用了紫砂绞泥技法,似傍晚映射在牧童身上的晚霞,又似缓缓流淌的歌……傍晚,落日余晖,晚霞满天,一个牧童放牧归来,休闲地躺在牛背上,哼着回家的歌,晚霞映射在牧童身上,散发着缤纷的光芒……。紫砂作品“田园牧歌”在造型的设计上,以壶身、壶嘴、壶把共同构成了一只牛的形象,通过壶身的饱满、壶肩的扁平等细节处理,凸显了牛宽阔壮硕的身躯及闲庭信步的自在。以牧童为样的壶钮,通过对牧童细腻的刻画,体现了牧童的自由、欢快。另外,利用绞泥的装饰技法,似霞光满天,映射在牧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2021-10-12

  • 浅谈紫砂壶“雨花石”的绞泥工艺与造型艺术
    一体的美感。紫砂绞泥工艺是由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紫砂陶艺家吕尧臣独创的一种紫砂装饰手法,一般也被称作为“吕氏绞泥”工艺。这种绞泥工艺一般是用两种或者几种不同颜色的紫砂泥经过绞合变成一种肌理丰富,画面抽象的效果,这样绞泥的效果统一,但是绞泥文理又富有丰富的变化,这种动静结合的层次感就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对紫砂壶的装饰也起到画龙点睛像魔法一样的装饰艺术效果。紫砂绞泥工艺的图案设计是在题材与创意上要有自然天成的效果,让画面有虚实交错的意境空间的美感,也要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4期2021-08-28

  • “六方绞泥壶”的创作及评析
    的色彩,那便是“绞泥”工艺。图1“六方绞泥壶”是采用紫砂“绞泥”工艺创作的一把经典六方形的紫砂壶。这把壶保持了传统紫砂壶素面朝天的特点,除了绞泥之外整把壶没有任何装饰,而六方的造型搭配绞泥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色彩形态,早已经成为了最好的装饰,从第一眼看到这把壶就会被其多变的色彩、硬朗的外形所吸引。本文就通过这把壶的制作来谈一谈紫砂绞泥工艺在紫砂壶创作中的运用。图1 六方绞泥壶紫砂绞泥工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形体与色彩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这一点,就能创作出令人惊艳的

    山东陶瓷 2021年3期2021-07-30

  • 艺之德,礼四方 ——论“云琮壶”的艺术特色与文化思想*
    古典色彩与精美绞泥从作品的外观上看,其所呈现出的色彩具有古典美。全壶大部分为棕红色,华而不艳,气韵沉稳,营造出源于传统的沉稳风度。泥料极为细腻温和,不见任何瑕疵,这也是紫砂壶创作对泥料表现的基本要求,呈现出“肤如凝脂”般的温厚效果。壶表面呈现出一种哑光的状态,即没有过于张扬的光泽,这与琮及紫砂壶的气质都是相当符合的,强调了二者的温润之美与气质上的相通。此壶在创作中运用了绞泥工艺,主要呈现在棱角部分,一方面使作品的结构在色彩层次的衬托下更加立体;另一方面也

    陶瓷 2021年4期2021-05-21

  • 王国新艺术作品欣赏
    空壶及各种造型的绞泥壶,其手工镶接成型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是当今在紫砂工艺领域中掌握的比较全面的优秀青年艺人之一。《半 月》《皇 冠》《高汉君》《井 栏》绞泥《龙吟天下》《鸿运当头》《将 军》绞泥《大八方》《惜 缘》《雨花石》绞泥《玉 带》《吉 祥》蟹壳青泥《玉 琮》《汉 中》高德钟【本山绿泥】《乾 坤》本山绿泥《扁 玉》《酒 壶》《友谊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0期2020-12-14

  • 浅谈“爱心壶”的创意艺术设计
    。该壶所用原料为绞泥。何为绞泥绞泥起源于唐代,是传统紫砂壶工艺与传统绞胎工艺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性工艺手段。其主要是运用两种或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进行糅合、挤压,并使其形成新的自然纹路。这种紫砂壶制作工艺方法难度较大,因此造价也高。一件优秀的绞泥紫砂壶工艺制品,既要有精美的造型设计,又要有别致的纹路设计,而“爱心壶”则体现了造型与纹路的高度统一。该壶的绞泥主要用三种颜色额的泥绞制而成,分别是灰色、浅褐色与深褐色。仔细端详该壶可发现,该壶纹路分布清晰,界限泾渭分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2020-10-31

  • 论紫砂壶“日月同辉”的绞泥工艺和美好寓意
    著名的紫砂“吕氏绞泥”工艺的发明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就是把新的理念和思想注入紫砂艺术之中,山川、河流、日月等等元素通过紫砂不同颜色的泥料一层一层地组合起来,形成了抽象却动人的形态,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紫砂艺术。在这紫砂的方寸之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万物的神奇多姿,同时倾注了无数紫砂艺人的理念、灵感和心血,为传承和发展古老的紫砂艺术文化瑰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日月同辉》就是采用了绞泥的工艺手法,在传统紫砂器型的基础之上,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2020-10-20

  • 论紫砂壶“绞泥石瓢”的工艺之美和历史传承
    平。1、紫砂壶“绞泥石瓢”的工艺之美紫砂作品“绞泥石瓢壶”(见图1)把传统紫砂筋纹器和绞泥工艺结合起来,在“石瓢壶”的形制之上进行演绎,充分地展示了高超的技艺水准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让我们耳目一新,领略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此壶壶身为三角形形态,上面的筋纹阴阳相间、凹凸有致,充满了秩序感和韵律感,把“石瓢壶”型的另一种味道呈现出来,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还有些灵动活泼之感;壶嘴直流,筋纹明显,短促有力,气韵不凡;与之相匹配的壶把也是三角形结构,端握十分舒适,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2020-10-20

  • 绞泥工艺在“秋波壶”中的运用与艺术格调的构建
    ”紫砂壶便运用了绞泥工艺,我们将细致探讨这一工艺技法的禅变及在此壶中呈现出的特点,由此体会该作品的艺术格调与主题内涵。绞泥工艺在此壶中主要呈现在壶身下半部分,那么我们首先要对作品的整体造型结构及泥料色彩进行分析。壶身的整体造型可简单概括为平稳、传统。弧面在紫砂壶中是十分常见的,这一类作品可统称为圆器,是紫砂壶经典造型之一。对于圆形的偏爱首先来自于中国人对“天圆地方”格局的审美模式;其次圆形是均衡的,这种结构运用于茶壶之中有利于茶香与热气的凝聚,圆器自然而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2020-09-03

  • “池塘少歇鸣蛙雨”
    壶;花器;蛙雨;绞泥;雕塑;泥绘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32-01中国紫砂壶世界闻名,其精致、丰富与古朴厚重的文化感、历史感是得到人们认可的,拥有一件紫砂壶不仅能使茶叶品质能够得到提升,使茶道活动更具文化韵味,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念与审美志趣的表现。透过紫砂壶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亲密关系,感受到中国手工艺人杰出的创造智慧。出丁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了解、收藏紫砂壶具有重要的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8-10

  • 绞泥工艺的装饰创意 ——紫砂“一统壶”的制作感悟
    ,在紫砂制作中,绞泥装饰就具有这样十分显著的作用。紫砂“一统壶”的制作就运用了绞泥工艺,并且在完善茶壶自身装饰的基础上还搭配了形体创意,创造出了一件复古、摹古、韵古的紫砂壶艺作品。在紫砂绞泥工艺刚刚诞生的时候,这一工艺主要起到对茶壶色彩进行一定程度的装饰,具体说法就是将收缩性、烧结温度相接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泥料绞成清晰纹理的线条或图案来装饰紫砂器的一种做法。在长期的制作和实践中,总结出这一工艺的制作规律。首先绞泥工艺所采用的色泥需要烧结温度相近,收缩比例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4期2020-06-09

  • 浅析紫砂装饰艺术在“多子多福壶”上的应用
    塑、印版、泥绘、绞泥、秞彩、镶金银、镂雕、铺砂、包锡嵌玉等二十余种装饰技法,在陶瓷的众多门类里面,紫砂的装饰技法可以说是最多的也是最丰富的。“多子多福壶”这把紫砂壶,非常明显了运用了紫砂装饰技法中的贴塑与绞泥工艺,下面我们将通过介绍这两种装饰艺术的技法、特点,浅析这两种装饰技艺在“多子多福壶”上的应用,进而探讨紫砂装饰艺术对紫砂器发展的重要意义。一、贴塑装饰技法贴塑,是一种常见的紫砂器装饰技法。先“塑”再“贴”然后再“塑”,用紫砂本色或异色泥,预先捏塑好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2020-05-21

  • 凌波拍岸,志在青云 ——谈谈“凌波”紫砂壶的绞泥艺术与抽象概念特征
    的是,此壶运用了绞泥艺术,这是紫砂壶中一种极具难度与美学价值的艺术手法,使壶面如水面,温柔柔和,波光粼粼,以此呼应“凌波”的艺术主题。首先我们要谈谈何为“绞泥”。紫砂壶中的绞泥工艺来源于唐代的绞胎技术,是制壶技艺与绞胎技艺结合而成的创新形式,手工艺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泥料进行糅合、挤压从而形成一种自然纹路,包括水云纹、流云纹、蝴蝶纹等,不仅具有视觉冲击感,也具有自然美与几何美,有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境界,这便是精美的绞泥艺术。此壶运用原矿老段泥制成,这是紫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期2020-05-19

  • 论“大智若愚”紫砂壶的复杂工艺与象征意义
    是紫砂壶之中的“绞泥”技艺。绞胎技艺原是古代陶瓷工艺中的装饰技法之一,制作难度极高,工艺极其复杂,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分别制成泥色,再如拧麻花般将其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表面呈现出多种花纹,自然而生动。绞泥工艺出现在紫砂壶中大约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手工艺人将不同色彩的泥料规则地会随意地叠放起来,从而绞出各种各样的肌理,有的似木石纹理,有的似行云流水,尽显紫砂泥之自然灵动,可使作品有虚实相生的美感。此件紫砂壶以拼黑泥为主体,壶身上均匀分布着树木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期2020-05-19

  • 霞光漫山峦 ——浅谈紫砂作品“流霞壶”中的绞泥装饰
    表达。紫砂壶中的绞泥工艺就是这样一门技艺,这在传统的紫砂制作当中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工艺,制作绞泥紫砂壶除了要具备通常的对泥料掌握的基本功外,还需要一点额外的创新精神和整体艺术构思的能力,能够利用不同泥料的特性相互组合而成的技艺。作品“流霞”就是这样一件作品。《流霞壶》制作这把壶选用了三种紫砂泥料来进行制作,它们分别是“清灰泥、竹青泥以及黑调砂”,用细腻的清灰作底,竹青形成装饰的段落,辅以黑调砂控制色度,巧妙的塑造出“山、水、石、云、霞、峰”等等瑰丽的奇妙景态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2期2020-04-29

  • 浅述《束腰壶》的造型艺术与内在含义
    说有千万种,唯有绞泥装饰深得我心。绞泥的艺术装饰手法是在打制泥片的过程中,将几种泥片叠在一起捶打,从纵向切下,得到不同纹饰的泥片。绞泥装饰的作品有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绞泥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泥料本身相当好的可塑性能,泥料之间的相互结合,在烧成方面,又有一些收缩在其中,并且这些收缩是同步进行的。不同颜色的紫砂泥是有一样的吃火程度的,在高温状态下,紫砂泥色就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但都是正常的艺术效果。它们的这种调色相当生动,就如同画家笔下的颜料,作品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2020-02-03

  • 概述紫砂作品《雀梅》的形态美
    一新的就是整壶的绞泥设计,可谓吸引了人的眼球,目光自然而然地停留在了绞泥制作的壶嘴、壶把和壶钮上,同时,三者捏塑而成的雀与梅也突出了主题,这样的设计一箭双雕,独具匠心。鉴于紫砂壶原料和制作方法的独特性,紫砂壶的装饰技巧也是格外注重形式、内容和手法上的技巧。绞泥工艺是传统紫砂制壶工艺和传统绞胎工艺的结合与创新,紫砂壶通过绞泥装饰,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也更具有视觉冲击性,同时紫砂壶的制作成本制作难度都大大提升了,更增加了紫砂壶的整体艺术观赏性。此壶通过绞泥装饰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2期2020-01-08

  • 壶中日月源自然 岁寒三友蕴风骨
    要   一套“绞泥松竹梅套壶”演绎着自然界的万千风情,更表达着冰清玉洁、傲霜砺雪的精神风貌:竹有节气,松不畏艰险,梅超凡脱俗。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壶因茶而生,茶因水而润。一个“茶”字,道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在草木间。一把壶演绎出最中国的生活方式: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一壶一茶。关键词  自然;绞泥;点线面1  松竹梅——岁寒三友几千年的窑火生生不息,燃烧出举世无双的紫玉金砂,巍巍黄龙山,孕育出陶都独有的五色砂土。上天厚爱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2019-08-02

  • 饮泉汲源 当思感恩
    例,从抽象造型、绞泥装饰,再到文化内涵,谈这件作品的创意构想。1  造型出自古井,隽永与古朴一体“井方壶”的主体形象取古时井栏之型,壶身削肩、平底,圆壶口平整内收,整体似一口古井,虽古朴抽象,但惟妙惟肖。壶盖设计成平盖状,合于壶口,严丝合缝,就像古井的井盖,使整体更为统一、协调。这样的主体造型虽中规中矩,却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井的实体形态,给人以直觀的视觉感受,使其艺术个性具备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井栏造型的紫砂壶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经典,并且被历代壶艺人所完善创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2019-08-02

  • 梅花淡淡紫韵香 ——论“暗香壶”的工艺特征与文化情思
    ,结合了仿生学和绞泥的制作工艺,使其呈现出独特的气质韵味。此件紫砂壶颠覆了以往同一颜色表面,而是采用了绞泥工艺来体现出特点。此壶仍以传统的紫红色为底色,壶的各个部分所呈现的仍是低调醇厚的紫红色,而在壶身和壶盖上则像是一些不规则的花纹,这也就是“绞泥”了。所谓“绞泥”即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不同的的泥料相互融合、挤压而形成自然纹路,诸如水波纹、云纹等。这种技术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运用于紫砂壶上可以体现出紫砂壶的肌理之美,给人以自然、丰满的美感,因此件紫砂壶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2019-07-18

  • 彩韵天成,气贯长虹 ——论“彩虹”的工艺特点与意蕴
    一种传统工艺——绞泥。在壶的表面上可见如彩虹条纹般的线纹装饰,这便是绞泥的功劳了。所谓“绞泥”,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不同的泥料相互融合、挤压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纹路,比如云纹、水波纹的装饰,绞泥也是一种比较常见和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这种装饰有着中国水墨画的张力和奔放,同时又富于自然美,灵动而不失温婉,打造出彩虹的飘渺朦胧之感,宛若在天边流动,绚丽流动。彩虹原本只是气象之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常在雨后出现,因绚烂美丽的外形而受到人们喜爱和关注。在暴风骤雨之后出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2019-06-05

  • 浅析紫砂壶作品《新生》的创作内涵
    ,别出心裁使用了绞泥的装饰手法。绞泥工艺是紫砂壶制作中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传统绞胎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一种技术手段,因为工艺难度大,制作成本高,所以市面上很少见到绞泥紫砂壶,但是通过绞泥装饰工艺,紫砂壶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增加了紫砂壶艺术的观赏性,使紫砂壶可以呈现特有的肌理和质感。所谓的绞泥工艺,就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色彩的紫砂泥条,按照设计要求叠放镶嵌,再切成多色泥片拍打、捏搓,最后在紫砂壶上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花纹图案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2019-02-15

  • 论紫砂壶“大团圆”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审美
    制作的工艺当中,绞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艺技巧。从绞泥紫砂壶的外表来看,变幻莫测的纹理并不是单一的紫砂泥料制作而成的。宜兴紫砂在本地也被称为“五色土”,有紫泥、朱泥、段泥、绿泥和黑泥等基本的五种颜色,所以绞泥工艺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把几种不同的泥料拼配在一起进行创作,其难度在于不同颜色的泥料有着微妙的不同特性和收缩比例,比如朱泥的收缩率就特别的高,这就需要制作者有着对于紫砂泥料超乎普通匠人的熟悉程度,才能进行几种泥料的配比和烧制,同样,在烧制的过程中各自的最佳烧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2019-02-12

  • 论紫砂镌刻与绞泥艺术在精品酒店空间中的运用
    艺初探——镌刻与绞泥(一)诗书画印结合的紫砂镌刻艺术镌刻艺术是紫砂装饰技法中运用最广泛的,表现为以字画为代表的文人艺术精粹同品壶赏茶结合的多种途径。笔者认为,学界普遍定义的明代早期起以花鸟山水为主题的陶刻,及清代中后期盛行深受金石学影响的诗书画印结合的篆刻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通过制壶人的刀尖技艺将自然万物或诗文哲言刻于紫砂壶身与壶底,以达到进一步延伸器物的意境与美学价值的意图。除此之外,镂雕技法也应该被包含在紫砂镌刻艺术当中,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在康乾时

    大众文艺 2019年4期2019-01-28

  • 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三美”
    刘石彬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绞泥,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形成自然纹路的陶瓷装饰技法。随着泥坯绞揉方式的不同,其纹理变化亦是无穷的,能搅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等。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手拉绞泥壶,就是用潮州手拉壶的技艺来制造绞泥壶。这是将潮州手拉壶这种原始的辘轳制陶技艺与绞胎陶瓷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是陶瓷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既包括了技艺美,又蕴含了形式美,将两种美都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1期2019-01-26

  • 浅析冰片石瓢壶中绞泥工艺的运用
    在于,运用了紫砂绞泥工艺,是一种源自紫砂艺术创作的独特创新,也是紫砂绞泥工艺的一次大胆尝试。充分表达出紫砂制壶匠人们在紫砂艺术创作中的创作思想的多样性和艺术创作的独特巧思。绞泥工艺,最初源自唐代陶器制作,名为“纹胎”或“搅胎”,具有丰富肌理变化的平面视觉效果,在宋朝后较为少见。经过不断传承演变,在近代日臻完美,形式也发展的较为多样,随着紫砂艺术作品的不断发展创新,现代“紫砂绞泥工艺”成为了独特的装饰艺术技法。紫砂绞泥工艺,是一种特殊的紫砂装饰手法,通常将两

    山东陶瓷 2018年5期2019-01-11

  • 浅谈对紫砂绞泥装饰的认识
    。关键词:紫砂;绞泥;装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25-01绞泥,是源于唐代瓷器绞胎手法的紫砂新工艺,唐代绞胎工艺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煅烧成新颖瓷器,秒钟为绞胎和绞胎瓷器。紫砂泥的绞泥比起瓷土的绞胎,在材质上更具打操作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紫砂陶的纹泥表现手法,最早见于明、清紫砂实物,如今被挖掘出来,是古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8期2017-09-15

  • 浅谈紫砂“绞泥印包壶”的工艺特色
    闵祥君摘 要 绞泥的工艺难度大,制作成本高。紫砂“绞泥印包壶”是传统的绞泥工艺和紫砂制壶工艺相结合的作品。壶器经过绞泥的装饰,使其表现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绞泥不仅提高了紫砂“绞泥印包壶”的工艺难度,还增加了此壶的艺术观赏性,它是紫砂壶艺术中的一件瑰宝。关键词 紫砂;印包壶;绞泥绞泥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形成自然纹路的陶瓷装饰技法。云纹、水波纹、旋纹、编织纹等等是绞泥常见的图案装饰,绞泥工艺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绞泥工艺与后来的紫

    江苏陶瓷 2017年6期2017-05-30

  • 浅论紫砂绞泥工艺
    种特殊制作工艺-绞泥,其特殊性值得研究。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关键词:紫砂;绞泥工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23-01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厚重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紫砂壶一直以来以素心素面,质朴文静而著称,多种装饰的运用使紫砂壶呈现肌理感而极具美的感受。绞泥就是紫砂工艺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2016-12-13

  • 浅谈“钱江潮壶”的绞泥工艺
    。关键词 紫砂;绞泥;钱江潮壶紫砂文化博大精深,各个种类的紫砂壶在历经六百余年的演变后,在现代达到了鼎盛,并形成了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势头。当代的大师们更是不囿于传统,将多种创作方式相结合,推陈出新,创作出一件件佳作,力求将紫砂文化推向更高的巔峰。绞泥工艺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紫砂装饰手法,现从绞泥装饰及作品造型等方面入手,谈一谈紫砂“钱江潮壶”(见图1)的创作。1 “钱塘潮壶”的造型设计造型是紫砂壶艺审美特点最直观的体现,历代的制壶艺人通过观察生活和反复实

    江苏陶瓷 2016年1期2016-10-21

  • 浅论紫砂绞泥工艺
    种特殊制作工艺-绞泥,其特殊性值得研究。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关键词:紫砂;绞泥工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44-01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厚重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紫砂壶一直以来以素心素面,质朴文静而著称,多种装饰的运用使紫砂壶呈现肌理感而极具美的感受。绞泥就是紫砂工艺中的一种特殊制作工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2016-05-14

  • 浅谈绞泥作品《特魁壶》的艺术韵味
    卢剑摘 要:绞泥工艺难度大,制作成本高,是我们传统紫砂制壶工艺和传统绞胎工艺的结合与创新。通过绞泥装饰,紫砂壶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变现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不仅增加了紫砂壶的工艺难度,更增加了紫砂壶艺术的观赏性,是我国紫砂壶艺术中的瑰宝。关键词:绞泥;特魁壶;工艺造型1 前言紫砂是多元化的艺术,它是顺应生产生活,在艺术的形式中诞生的,它的存在说明了社会对紫砂的需求,在心意相通中,体会紫砂的艺术生命力。现代人的赏美情趣也是时刻影响着紫砂的审美,紫砂艺术也在时

    佛山陶瓷 2015年12期2016-03-09

  • 妙谈紫砂绞泥“布道壶”
    绘、彩绘、堆绘、绞泥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很好的文化艺术表现载体;不仅是茶人的最爱,亦是收藏界、文化界、陶艺界的一朵奇葩。千年陶都,也正是有了薪火相传的传承性,有了触类旁门善于借鉴、文化移植、艺术创作的创新性,才有今天紫砂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艺术氛围。1 构思创作,得其传心紫砂绞泥工艺,直接借鉴了唐朝的“绞胎”技艺,即是通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泥料进行捶打、压制、裁切等工序制作,并通过纵横切面的截取,而展现出泥料本身挤压后的平面纹

    江苏陶瓷 2015年3期2015-10-09

  • 浅谈紫砂装饰的艺术美
    在泥色装饰中还有绞泥、调砂、铺砂等。绞泥是源于唐代瓷器绞胎手法的紫砂新工艺。唐代绞胎工艺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紫砂装饰;绞泥;调砂;铺砂;镶嵌;彩釉1 前言紫砂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艺术风格,是一种实用和美相得益彰而又妙不可言的特殊手工艺品。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陶艺家将自己匠心独运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器具,变为广受人们喜爱的艺术珍品

    佛山陶瓷 2015年2期2015-06-30

  • 让个性化装饰为作品添彩
    的装饰,形成紫砂绞泥最基本的作法就是用两种以上色泽不同的泥,不均匀地相间交织,按预定的长、宽设计要求拍打成泥片,粘贴于所制坯体上,使全器应用绞泥成型。在绞泥的组成中可以用各种方法组接,形成多种纹理,有如木理纹、水波纹、流云纹、彩花纹和雨花石纹等。纵观绞泥装饰的紫砂壶,在提梁造型上装饰的完美作品不多。在该壶的装饰手法上,大胆采用绞泥装饰:两根绞泥条以壶纽为中点,十字交叉,难得的是线条直落、规整严谨,增加了制作难度。身筒略高,块面饱满圆润,弯嘴泻出,提梁从绞泥

    江苏陶瓷 2015年1期2015-04-29

  • 绞泥技艺之浅见
    工艺的基础上,将绞泥技术引入紫砂,开创了几乎影响了一代紫砂艺坛的绞泥技艺,于是便产生了既有光器之秀美、又具花器之韵味,并且完全超脱于前两者之外的新壶种——绞泥壶。绞泥是一种独特而又神奇的紫砂壶装饰技艺,它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紫砂泥料,按照设计要求用一定的方法将其绞合在一起,再以其切面所形成的多彩泥片为泥条,制作成壶,一次性完成制壶及装饰。1 绞泥的制作手法紫砂绞泥是利用紫砂泥料颜色的色差形成的纹理变化,从而产生出一种意趣,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绞泥

    江苏陶瓷 2015年5期2015-04-17

  • 浅谈紫砂“绞泥四方壶”的艺术美感
    审美理想的展现。绞泥装饰别出心裁,是现代制壶艺人匠心独运的结果,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在整个美学领域熠熠闪光。现以紫砂“绞泥四方壶”为例(见图1),谈谈绞泥技术在紫砂壶器上的创新运用。图1 绞泥四方壶1 紫砂“绞泥四方壶”的创新工艺在紫砂壶造型的宝库中,有许多完美而丰富多彩的方器造型孕蓄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这些依旧是主流。我们在继承传统中要注重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创意、构图、精神和韵味,不仅可以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还可以创作出新的壶艺作

    江苏陶瓷 2014年5期2014-12-27

  • 自然情趣,紫泥风华——紫砂壶“绞泥竹鼓”创作浅谈
    设计制作的这把“绞泥竹鼓”(见图1)紫砂壶便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作品,该壶从大自然悠悠的竹韵和美轮美奂的树纹中提取创作灵感,将两者的形象特质附着于壶体之上,呈现出一派自然森林的清新气息,带给人返璞归真的心灵享受。在具体设计上,又充分结合花塑器造型和绞泥装饰的特点,优化外形性能,烘托主旨,从而升华出其内在的竹文化意蕴,使人回味悠长。图1 绞泥竹鼓壶1 竹节造型,趣自天成历代紫砂艺人通过细心观察研究和创作实践,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总结出了几何形体、自然形

    江苏陶瓷 2014年1期2014-12-27

  • 云意缭绕驻六方——试论“六方云提壶”的意象审美
    造型,又巧妙地将绞泥工艺与传统方器成型工艺结合起来,使得线条组合、绞泥形态与吉祥文化三者合力,共同对“意象审美”发挥作用。图1 六方云提壶1 线条结构对意象审美的作用“六方云提壶”遵循传统光素工艺技法操作法则,分别采取打泥片、均等裁切、六方片筑、镶接拍打的成型步骤进行操作。拍打镶接时,注重比例的协调,力求做到轮廓分明、块面挺括、线条清晰、气韵贯通,并严格根据方器对称、平衡、节奏的规范进行,充分体现六方形体形成过程中线条结构的技艺美。其主体壶身呈六方棱台形,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2014-12-27

  • 浅析紫砂“延年益寿壶”的艺术美感
    特殊性技术创新的绞泥,用各种不同的泥料绞合在一体,在壶外、壶内形成独特的纹理、图案,如“延年益寿壶”(见图1)。设计这把壶,要做到形美、工美、意美这三大美。图1 延年益寿壶1 形美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方的、高的、圆的等等,顾景舟的作品多为光货,在造型上传承传统但又有突破性的创新,如:“石瓢壶”等;蒋蓉的“蛤蟆壶”、“白果壶”、“青蛙荷叶壶”都是花货壶中的经典代表。创作一把壶,首先要有广泛的工艺美术知识,每位做紫砂壶的陶艺人都是一位艺术家,多把现

    江苏陶瓷 2014年4期2014-12-27

  • 浅谈宜兴紫砂壶的绞泥装饰
    吴介春摘 要:绞泥的特点是寓藻饰于自然之中,用质朴的泥色变化起到浮雕、贴塑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使表面平滑、润泽,给人以多姿多彩的感受。关键词:紫砂;绞泥;装饰;特点1 前言所谓自体装饰,是指在器物造型身上能够自我体现的美化装饰,或者说装饰是器物自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又能起到美化器物的功能的。它包括线条装饰、泥色装饰、印版纹装饰。他们在我国陶器上的使用可谓源远流长。在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中,一件较好的紫砂制品,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和装饰水准,这样才能陶冶

    佛山陶瓷 2014年8期2014-09-17

  • 荣昌陶绞泥制作体验
    钟 鸣绞泥作品绞泥作品荣昌陶是中国三大陶都之一,历史悠久。名扬国内外,工艺特征唯独树一帜。 我最喜欢的荣昌陶的白泥和红泥的特有一种质地的效果,白泥与红泥的组合最为迷人。2009年我回到老家荣昌,荣昌陶器厂也是二十多年前熟悉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荣昌陶有一种深层次的执著与了解,当我回到阔别已久的荣昌鸦屿山安陶厂,也是想创作一些陶艺作品。特别想应用荣昌陶独特工艺条件,荣昌陶有两种泥土白泥和红泥,我就想把两种泥组合一起,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作品,也就是产生一种绞胎效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1期2014-07-14

  • 概述紫砂壶独特的工艺手段
    其实,主要是通过绞泥、铺砂和调砂等装饰工艺手段表现的。一、绞泥 绞泥是紫砂壶制作的一种工艺手段和装饰技法,不是某种特殊的紫砂泥。绞泥技术始于唐代,原产地主要在山西、河南和陕西一带。它是用白、褐两色(或多色)泥料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按需要切成泥片贴于制成的器物之上,或全器利用绞泥成型,再施釉烧成呈绞纹的器物。绞泥技术成型异常艰难,但能工巧匠可以自如地按泥料绞合,由于方式的不尽相同,造就了各种变幻的美丽花纹,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宋代的绞泥瓷器比唐代又有了进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7期2014-02-11

  • 试论紫砂绞泥工艺
    术宝库中的瑰宝,绞泥紫砂壶又是瑰宝中的奇葩。关键词:紫砂壶;绞泥工艺1 前言“绞泥工艺”早在唐朝时就有,如“绞泥瓷枕”。这是一项传统工艺,它要求作者或设计者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构思能力。绞泥既要有“光货”的功力,又要有“花货”的巧思。紫砂绞泥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紫砂泥,经人工揉合、按压、层叠、镶嵌等多种手法绞和而成。通过拍打泥片,并按要求切割泥片、镶接泥片,直至打好身筒,以便在壶身上形成不规则却十分自然和谐的纹饰图案以

    佛山陶瓷 2012年9期201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