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绞泥工艺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2021-12-30 01:06:08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绞泥旭日东升壶把

徐 叶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中,紫砂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手工成型的制作技巧让紫砂艺人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比较圆融的手工拍打泥条围成的身筒,还是拍打成为泥片,然后镶接起来,横平竖直的方器,都是我们紫砂器独特的成型方式,也是其它茶具都不能够比拟的制作优势之所在,正是在这样的技艺之下,匠人们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创新,力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紫砂绞泥作为后来兴起的一种工艺,它主要的特点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泥料混合在一起,抟制而成紫砂器,具有工艺复杂、表里如一、抽象自然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壶友的欢迎和青睐。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旭日东升壶》就是采用了传统乳鼎壶的形态,在壶身则是绞泥装饰旭日东升图案,非常的生动形象,充满了创意,令人观之耳目一新。众所周知,乳鼎壶作为经典的器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壶身线条简洁明快,壶嘴胥出弯流,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上面的壶钮也是非常的和谐自然,壶身绞泥在经过不同颜色的泥料营造出一轮金黄色的太阳从海面上蓬勃而出,金光闪闪,令人陶醉,海面的波纹也非常绚丽多姿,作者把绞泥的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另一把则是《鸿运壶》,采用了黄龙山底槽清和本山段泥绞合在一起,器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玉玺,作天圆地方之形态,内嵌盖,壶嘴、壶把、壶钮形成了一种鸿运当头的空间形态之感,壶身底部形成的纹理非常的惊艳动人,抽象完美,我们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修养的理想境界就是“智欲圆而行欲方”,方圆互融之间方能体会到浑方之魅力无穷。从整体上来看这两件绞泥作品,都是作者对于绞泥工艺不断专研和实践的精品力作,表里如一,生动形象,具有紫砂绞泥显著的特点和工艺之美,这样的表现形式令人大开眼见,叹为观止、啧啧称赞。

紫砂绞泥工艺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紫砂技法,来自于吕尧臣大师的创新设计。经过多年的紫砂艺术实践和对于紫砂文化的理解,吕大师看起来异想天开的构思得到了落实。绞泥除了要考虑不同泥料的拼合、镶嵌、杂糅等等,从而形成自己希望的图案之外,在烧制的过程之中,还要考虑到不同泥料所对应的烧制温度,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才能够使其色调对比强烈,凸显装饰意图,能够充分的体现出紫砂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古朴典雅的那一面和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和情趣的折射。在我们经常见到的紫砂绞泥作品之中,通过线条的不断变化,营造出海浪、日出等等形态的还是比较的多,旭日东升的美好寓意让我们都能够感同身受,欣赏到这一瑰丽的世间美景,而紫砂艺术就能够很好的展示出来,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绞泥在手,变化万千”,不同的线条形态造型,都是抽象的艺术形式的展示,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宛如笔墨一般在壶身肆意的铺展开来,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似万物昭然,光彩照人,浑然天成,妙不可言。从我的这两件紫砂绞泥艺术作品之中可以看出,我们对于绞泥制作和研究仅仅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接下来的艺术之旅还需要广大的紫砂艺人再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求变,才能够使得这样具有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的绞泥工艺,不断的演绎出来更多更新的艺术作品来回馈给广大的壶友。

结语:紫砂艺术之所以可以传承到今天,依然方兴未艾,让无数的紫砂壶友们为之倾倒和疯狂,除了紫砂泥料的神秘性之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紫砂绞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运用而生,也必然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世代传承,薪火不断。

猜你喜欢
绞泥旭日东升壶把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佛山陶瓷(2020年12期)2020-02-21 00:59:06
十月,我阅读祖国
浅谈紫砂作品“旭日东升壶”的设计思考
看旭日东升
快乐语文(2018年18期)2018-08-18 02:56:10
素材积累·词语
浅谈绞泥作品《特魁壶》的艺术韵味
佛山陶瓷(2015年12期)2016-03-09 06:40:20
老夫妇10年免费供开水
绞泥技艺之浅见
江苏陶瓷(2015年5期)2015-04-17 08:12:10
浅谈宜兴紫砂壶的绞泥装饰
佛山陶瓷(2014年8期)2014-09-17 13: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