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
- 评《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启蒙学派创始人的休谟,其经济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斯密经济思想的成型,其经济伦理思想也是自由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首先肯定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正当性,并强调人的自私天性、有限慷慨、资源稀缺等三重因素,是驱使人们遵循经济伦理规则的动力来源,经济伦理思想以一种社会的调节器角色普遍存在,这显然是斯密著名理论“看不见的手”的同义表达。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涉及多个方面,产权、货币、商贸以及赋税、人口、技艺等,其中产权理论是休谟经济伦理思
统计与决策 2023年19期2023-11-10
- 论休谟的经验保守主义政治思想
摘 要:大卫·休谟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休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与哲学交织的政治思想,对西方政治体制构建影响深远。休谟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对自然状态下的逻辑演进以及自然法理念下的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批判,基于人性为政府制度设计提出了著名的“无赖假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休谟政治思想的论述与分析,理解与把握休谟政治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休谟;政治思想;宪政设计 中图分类号:D093;D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理论观察 2023年3期2023-06-26
- 休谟与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
英国古典学派先驱休谟和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对此分别有着不同的见解,从休谟和李斯特所处的时代背景、学术渊源着手,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各自经典学术著作中蕴含的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重点剖析与系统梳理,发现他们的经济发展思想存在契合之处,如都认为非物质资本、政治制度、分工协作、发展工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在对外贸易、财富概念两方面则存在差异。随后,对休谟与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影响展开理论述评,并对两者经济发展思想所衍生出来的有益启示进行归纳总结。关键词:休谟;李斯特;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休谟与尼采因果观的比较研究
出质疑的哲学家,休谟将事物看作是一种因果的联系,这种因果印象形成一种习惯。尼采则将因果和事物理解为一种信仰和满足人们的一种秩序,人们是为了理解和经验的目的而非出于自知的需要。通过对休谟和尼采因果观的比较研究,因果思想展现出更多新的诠释。【关键词】 休谟;尼采;因果观【中图分类号】B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0-0052-03纵观西方哲学史,“因果关系”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
今古文创 2022年10期2022-03-22
- 影响启蒙时代和现代之间的哲学家
——莫斯纳《大卫·休谟传》读后
出版社提到大卫·休谟,大多数人都将其定义为以怀疑论著称的伟大哲学家,而在后世他也确以哲学家闻名遐迩。以赛亚·伯林曾说:“没有谁比他更深刻、更激荡人心地影响过哲学思想的历史”。除狭义的哲学外,作为启蒙时代的理想文人,休谟几乎涉及全方位的知识领域并取得重要成就,因此关于休谟的哲学思想乃至其经济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史学成就等,都留下了大量的研究著作。与其著作相比,真正意义上的休谟传记却鲜见。2017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莫斯纳《大卫·休谟传》是一部在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8期2022-02-04
- 重评休谟的“美即快感”和桑塔耶纳的“美是客观化的快感”
张玉能[摘 要]休谟的“美即快感”,用一种经验主义的错觉来探讨美的本质,把审美对象的美的属性归源于人的快感,这是一种因果倒置,以果定因的精神本体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美论。桑塔耶纳的“美是客观化的快感”,虽然注意到了美的客观性,但还是把美的本质归源于快感这种精神本原,因而同样是主观唯心主义美论。主观唯心主义美论,就是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人的快感。从根本上来看,主观唯心主义美论是错误的。新时期需防止主观唯心主义美论的死灰复燃,特别是要认清“美是客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8-20
- 休谟观念理论的界限张力
——由“假设”和“设想”的区分之争谈起
州,730000休谟哲学以其经验论的怀疑立场以及对因果问题的探究,深深影响了自休谟以后的哲学家。德国哲学家康德就以直白的方式承认:正是休谟彻底的怀疑论打断了他多年来独断论的迷梦[1]。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更是直接谈到“我是通过休谟接触到归纳问题的”[2],并通过他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他的反归纳主义,也即证伪主义。还有汉斯·莱辛巴赫(Hans Reichenbach)的“概率论”,大卫·路易斯(David Lewis)的反事实条件理论等,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16
- 休谟是不可知的实在论者吗?
——兼谈对休谟认识理论的一个重新理解
学的研究文献中,休谟常被视为“不可知论者”(agnostic)。到底何谓休谟的不可知论,哲学史上常见的一种解释是:休谟认为我们只能感知我们的经验,而无法感知经验之外的实在或外部世界;因此,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若存在,它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我们不知道的。近年来,随着“新休谟”(New Hume)学者对休谟因果性理论的怀疑主义实在论解读的兴起,又出现了一种较弱版本的不可知论解释:休谟始终相信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不可知”只是说,外部世界的某些属性或特征无法为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25
- 休谟的观念论辨析
罗文静摘要:休谟的观念论作为休谟《人性论》中基础性理论,是对洛克和贝克莱的观念论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三者观念论的探讨,更清楚认识到休谟观念论,肯定了休谟观念论对休谟哲学体系以及近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影响。关键词:休谟;知觉;印象;观念近代从“观念论”出发,改变了传统本体论的研究,实现认识论的转向,以图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普遍知识。正是由于近代认识论的转向,探讨“观念论”具有重大意义。而休谟作为英国经验主义者三大代表人物之一,其观念论是对洛克和贝克莱的继承与发展。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12-14
- 发展休谟因果问题的两种尝试
李寅彤摘要:休谟提出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指出因果关系中的必然性只是一种因为习惯而把观念中一个对象带到另一个对象的倾向;对如何确认因果关系休谟提出了几点原则,规律性理论主要就前三点来论述,但从对规律性理论条件和结论的真假性讨论以及一般性和单元论的选择两种路径可以予以反驳;安斯库姆的提议或许是发展解决因果关系难题的一种途径。关键词:休谟;因果关系;必然性;安斯康柏;规律性理论一、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关于因果关系的讨论始于大卫·休谟,他把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per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2020-10-21
- 哲学的科学之路
:“在康德看来,休谟式的怀疑本质上是对人类理性的无能的承认,他提出了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而只是回避了问题” 。就根据上述对康德的说法,休谟对于整个人类思想、人类理性的完全解构使得任意一个彻底的休谟主义者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这在于他可以对于任何与之辩论的思想观点从其根本上加以解构。对于一个连人类理性都加以怀疑的人来说,只有超脱于人类的范畴,才能怯除他的怀疑,使其信服,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关键词:康德;理性;怀疑论;休谟一、哲学的科学之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2020-10-21
- 对社会本体研究
开始关注人。再到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马克思的“人的本质”以及新时代中国对于“人”的思考。都与“人”密切相关。关键词:古希腊;苏格拉底;休谟;马克思一、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在古希腊时期,对人的研究并不是哲学主流,因此人本主义思想显得微乎其微,尽管在雅典民主制的背景下出现过智者学派的“个人本位”主张,例如普罗泰戈拉提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智者所说的“人”还是感性的“人”,以“我的”或“你的”好恶来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具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色彩,并且最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0年44期2020-09-10
- 休谟论美学
【摘要】休谟的美学观念在西方美学之中拥有一席之地,他独特的观察手段使英国经验派美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对休谟美学的研究能够了解人内心之中对外界感官的感性体验。本文通过休谟中心怀疑论的阐述,从而引出休谟认识论美学的核心思想内涵,并且再通过其中的审美趣味,道德與美,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休谟美学的现实意义,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新的审美角度阐述。【关键词】休谟;美学;审美引言休谟思想是从英国经验派中发展而来,以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和艾迪生为基础,扬弃了其中感情主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2020-09-10
- 浅析休谟的信念学说
占据重要的地位。休谟认为,信念“似乎从来是哲学中最大的神秘之一”。本文认为,休谟走的是一条稳健的自然主义中间道路。本文将对休谟信念的本性、信念的作用进行梳理,以寻求信念对人们行为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人性论;可错性;信念;休谟一、信念的本性从柏拉图提出信念与理性问题为知识定义作辩护开始,信念成为了认识论里一个重要概念。在讨论休谟的信念的本性之前,人们应该明确休谟哲学基础的人性科学第一原则:“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这两种我将称之为印象和观
青年时代 2020年18期2020-08-19
- 休谟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
张鹏举摘 要:休谟的时空观是其观念论在时空问题上的应用。本文对休谟《人性论》中相关部分进行文本解读,旨在把握其构建时空观的论证过程,梳理其对经典时空观批判的基本思路,阐明其时空观与观念论的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发现其时空观的基本矛盾和困难。关键词:休谟;时空观;时间;空间休谟是近代哲学中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将人的认识范围限制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以内。在这一理论前提下,对传统的时空观进行了集中地批判,从而建立了经验主义的时空观。一、休谟
新一代 2020年8期2020-04-07
- 关于休谟哲学中的观念论剖析
性派两大派别。而休谟哲学的出世就让我们看到了十六到十八世纪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已经到达瓶颈。在观念的来源上,认为人的一切知觉可分为观念和印象,由此进行研究并论证。并且深刻的讨论了观念与印象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对休谟的观念论有更深的认识。关键词:休谟;经验主义;认识论;观念;印象大卫·休谟生活在启蒙运动时期,是伏尔泰和卢梭的同时代人。休谟很早就形成了他的哲学思想,今天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验主义者之一。因此,在休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中,“观念”和“印象”都很
人物画报 2020年17期2020-03-13
- 浅析休谟的因果观
验哲学派的代表,休谟将经验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其中,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对以往哲学家的因果观的解释提出了挑战。休谟不怀疑因果知识具有普遍性,而是对因果关系的论证推理过程提出了质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诠释了一种新的因果理论。关键词:因果观;休谟;习惯;印象一、影响休谟因果观的思想背景1.古希腊时期的因果观泰勒斯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水”。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是很荒谬的,那为何还把泰勒斯作为第一位哲学家呢?原因就在于他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在当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期2020-03-02
- 休谟之死
一七七六年夏天,休谟在爱丁堡他的新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在爱丁堡的朋友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友人而痛惜。亚当·斯密因需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而不能守在休谟身边,但是他与休谟以及负责照顾休谟的医生和家人保持着密切联系。斯密除了关心这位即将失去的最亲密的朋友之外,还承担着协助休谟完成其自传的使命。休谟的去世不只牵动着亲人和朋友的神经,遍布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休谟的敌人也在此时屏住了呼吸,关注着这个享有盛名的宗教怀疑主义者会以一种怎样的心境离开世界。为什么休谟之死
读书 2019年11期2019-11-28
- 老子之道与休谟的自然主义
项目“老子之道与休谟的自然主义”编号(2018gd004)。摘 要:老子以“淵、水、牝、婴儿……”等意象和“埏埴为器、冬涉川、烹小鲜”等经验感受的方式诠释“道”、“德”的方方面面。休谟在探索人性时,认为“印象”与“观念”相辅相成。通过对《老子》和《人性论》的文本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即,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子所谓“道法自然”和休谟的“人性源自情感与理解力”都是心智认知的“自然”而不是对自然界的模仿。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休谟有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试论休谟因果观的内在矛盾
全面的怀疑论者,休谟对经验知识的考察集中于对因果关系的探寻,因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2]”因此,笔者将直面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及其自然主义解释,在此基础上探寻其因果观的内在矛盾。关键词:休谟;因果觀;时空;经验;习惯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与时空相联结。如果某一事实的发生必然导致另一事实紧随其后,且这种相继的状况恒常出现,便可认为这两件事实属于因果关系的范畴。现假设有一斜坡和平面相连,在斜坡顶端放置小球1,平面放置小球2。松开双手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2019-10-21
- 休谟问题产生的原因:其观念体系及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刘贵英摘 要:休谟问题至今仍被视为无法解答的一大难题。在《人性论》一书中,休谟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并指出人类知识的绝大多数都起源于因果关系,然而这部分知识并不具有可靠性,而且常常是错误产生的根源。休谟认为,人虽然是从经验之中得到因果关系的知识,然而这种因果知识并不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原因和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由于习惯的作用,使得当同样的事情连续发生两次以上时,人心就把这种恒常结合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关键词:外国哲学;认识论;休谟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2019-10-21
- 亚当·斯密:好友相爱亦相杀
一位思想家大卫·休谟为遗稿管理人。谁知当年委托好友处理遗稿的斯密,反过来成了被委托人。1775年春时,休谟感到身体不适,他虽不惧死亡,却放心不下他的《自然宗教对话录》 (以下简称《对话录》)。这本在1750年就写完的书因为涉及宗教问题一直没有出版,时过境迁,主流社会逐渐表现出对异见的包容,他希望能出版这本书。休谟首先想到的就是斯密,1776年1月,他立下遗嘱将手稿毫无保留地交给斯密,委托他出版《对话录》。但因阅读《人性论》差点被学校开除的经历和一贯的谨慎性
百家讲坛 2019年10期2019-07-13
- 论休谟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以休谟哲学的怀疑主义倾向为视角
提要]怀疑主义是休谟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休谟的哲学除了怀疑主义的倾向之外,还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休谟哲学的双重倾向并非是矛盾的,而是休谟哲学内部的一种调和。形而上学自哲学形成以来一直是哲学的主题,而休谟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正是他哲学的一大亮点。休谟批判形而上学的方式以他的怀疑主义为基础,人性科学第一原则,休谟之叉,尤其是因果关系,这些是休谟批判形而上学主要的方式。休谟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激烈的,但是他的批判又具有不彻底性,造成这种不彻底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2-10
- 《心经》空宗佛学与休谟怀疑论中对经验局限性的论述对比
怀疑论的代表人物休谟,也对人从经验认知当中获得普遍规律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本文將对双方对于经验认知的局限性的讨论加以对比,以期比较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哲人们对人类经验认知局限性的反思,为东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心经》;空;休谟;经验;怀疑论1引言哲学是一门强调反思的学科,越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现象,哲学的研究者们越是倾向于对其加以突破常规的思考。这种反思不仅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甚至也往往涉及到呈现这些事物与现象的人的认知能力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02-06
- 休谟“旁观者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
汶红涛摘 要:休谟认为一个道德判断和评价是由“旁观者”的道德感所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理论”。“旁观者”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用以解释道德评价的差异与冲突,从而保证道德判断一致性与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在其道德判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意义。但这一理论却存在着诸多争议,澄清和辨析其在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意义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准确理解休谟的道德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关键词:休谟;道德感;旁观者;道德判断;客观性中图分类号:B561.291文献标志码
理论导刊 2018年10期2018-11-02
- 休谟怀疑论思想探析
唯理论两个阵营。休谟站在经验论哲学的立场,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洛克等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并借鉴了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科学新方法,在对“观念”的形成、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等重要问题的系统考察中,形成了独特的怀疑论思想。可以说,休谟是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或完成者,直接推动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全新阶段。关键词:休谟;怀疑论;经验论中图分类号:B516.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082-02认识论问题的崛起
学理论·下 2018年8期2018-10-24
- 休谟哲学的三种解读模式
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首先是以伟大的怀疑论者身份出现的,“休谟哲学”也是以摧毁一切知识的“怀疑主义”的形式出现的。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上半叶康普·斯密提出对休谟哲学的富有启发性的“自然主义”解读为止。围绕着休谟的经验论、怀疑主义以及自然主义之间的不同关系,对于休谟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三种解读模式:第一种把休谟哲学解读为最为彻底的经验论和怀疑主义哲学;第二种把休谟从英国传统的经验论中解放出来,把休谟哲学看作是一个协调一致的自然主义体系;第三种则是把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10-21
- 浅谈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
刘香玉【摘 要】休谟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休漠眼中的理性,指出了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及其理性的作用、人性的内容和人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谈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影响及其对此评价,从道德情感、道德的效用及其与中国梦的联系论述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当代价值。【关键词】休谟;道德情感;当代价值一、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内容(一)对理性主义的批判第一,理性单独决不能成为任何意志活动的动机。休漠认为,单是一种推理决不能成为任何行为的原因。演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2018-09-03
- 一把辛酸泪:休谟的大学求职路
三十三岁的大卫·休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就业机会——爱丁堡大学的伦理学和圣灵哲学教授席位可能空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这个教席位置上的约翰·普林格尔曾在给时任爱丁堡市长的约翰·库茨大人的书信中流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一七四四年六月二十日,他被任命为弗兰德斯地区军队的军医长,而战争暂时无结束之可能,故他不能回学校履职;二、出于本市福祉考虑,请市长大人裁夺,若有必要,将立即递交正式辞呈。这是一封语焉不详的来信,库茨市长理解成“辞职”的礼节。作为休
读书 2018年6期2018-06-09
- “不信教者”大卫·休谟:死如其生
Mile)有个休谟像,脚趾头被前来“朝圣”的人们摸得锃亮,因为有这么个说法,“信休谟,不挂科”,不知是中国留学生传出来的,还是原本就有。不过,求学者笃信休谟,倒真的错不了。此君二十几岁就写出《人性论》一书。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称,正是此书把他从“教条主义的沉睡”(dogmatic slumbers)中惊醒;而康德读的,还不过是个改名为《人类理解研究》的缩写本。休谟在历史、经济、宗教等各领域都有见解深刻的著述,可谓睿智、直言、擅写,更是“看透生死”,且看本文如
英语学习 2018年2期2018-04-16
- “文人”休谟
特·莫斯纳大卫·休谟生活在各种观念和社会力量风起云涌的启蒙时代,正是这些观念和社会力量使18世纪成为现代性的源头。休谟的与众不同——如果不是说独一无二的话——之处在于:他在奋力革新人性研究的同时,也从未失去对普罗大众的理解和洞见。通过将哲学、学问和文学结合起来,休谟不仅成长为一名专家,而且按照18世纪的智识理想,将自己成功地塑造为一名“文人”。像其稍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同道一样,作为启蒙时代的理想文人,休谟并未画地为牢,而是涉足全部的知识领域。唯一不同之处在
财经 2018年3期2018-03-02
- 休谟自然主义的两个面向
现代学者都认为,休谟思想是“说不尽的”[1]。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休谟哲学仍然是一个谜,人们对于正确理解休谟的哲学著作尤其是《人性论》仍然存在着很多困难。这也使得解开休谟哲学之谜,成为摆在现代休谟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休谟哲学解读者,如托马斯·里德[2]、康德[3]等,把休谟解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者,认为休谟哲学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建树、完全消极的怀疑主义体系。而现代的休谟哲学解读者,如肯普·诺曼·史密斯[4]等,不是把休谟哲学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2-06
- 试论休谟哲学的因果关系问题
王雨轩摘要:休谟哲学之中的因果问题是哲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本文将在文献综述之基础上,围绕因果问题展开两个有针对性的讨论:其一是考察抽象观念,以期对于必然联系的观念与因果关系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其二是考察因果关系定义在物质运动、心灵活动乃至情感道德等等各处的应用,以期体现休谟哲学关于因果问题之理论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关键词:休谟;人性科学;因果关系;必然联系;抽象观念休谟哲学之中的因果问题,既是其期望确立的人性科学或是精神哲学[1](P9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2017-10-09
- 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
鑫++李霄摘要:休谟哲学中关于因果性或内在理性关系的怀疑论,导致真与实存之善的断裂,从而成为休谟道德哲学的本体论失陷。真与善之断裂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理性与经验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它体现的时代意志则蕴含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之间的哲学史动力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原则”发生了异化,它在本体论层面表现为绝对主体被有限主体和客体所取代,它在伦理学层面表现出个人主义伦理的特征。关键词:道德哲学;休谟;有限主体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部学刊 2017年3期2017-04-13
- 休谟美德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国内伦理学界对休谟美德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休谟美德思想的一般性阐释、对休谟伦理学性质进行美德伦理学解读以及对休谟美德思想在伦理思想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的分析。国外对休谟美德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休谟德性概念的分析,对休谟美德思想中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休谟伦理学进行美德伦理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美德伦理学的建构。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应当重视对其心理学的发展,而非着力于美德伦理学体系的构建。关键词:休谟;美德思想;心理学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
学理论·下 2017年1期2017-02-18
- 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皮浪主义挑战下的休谟问题
皮浪主义挑战下的休谟问题栾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回到休谟哲学的原初语境,休谟问题(因果/归纳问题)并非仅是认识论问题。休谟提出这一问题的本意也不仅只为引起后人继续对之进行认识论回应。休谟把认识论哲学定性为彻底的怀疑主义恰恰意味着:在皮浪主义挑战下,我们必须摆脱单纯的认识论立场来重新理解这一问题。休谟通过他的自然主义表明,该问题的实质乃是后怀疑主义实践论意义上的,即当在理论上皮浪主义不可避免时,我们在实践上应用因果/归纳推理何以可能。休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1-12
- 从自爱到仁爱
胡宗超摘 要:休谟在《人性论》中区分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上又倾向于自爱动机论,在判定道德行为时既强调道德感,又强调道德动机,这造成了道德评价中的“双重标准”以及从自爱动机论无法说明道德行为的“道德性”等问题。而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用道德情感这一概念取代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并指出这一情感同人道情感、仁爱情感都是同一种情感,突出了仁爱情感的地位。由此休谟将道德动机论和道德感理论加以融合,并在强调仁爱动机的基础上解决了《人性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关
学理论·下 2016年11期2016-12-27
- 浅析休谟道德哲学及其现实启示
陈智摘要: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上的,并指出道德来自情感而不是理性。“是-应该”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初步区分了事实与价值命题。首先本文会对休谟的道德理论进行梳理。然后我会探讨一下休谟的理论对当今的伦理问题的探讨有哪些有益的启发。关键词:休谟;情感主义;现实启示休谟的“是应该”问题和情感主义道德哲学都是伦理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学说。在哲学中,伦理学是最世俗的,与生活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无疑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我认为休谟的学
青年时代 2016年4期2016-11-19
- 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研究
张月摘 要:在休谟的伦理思想中,其用情感代替了理性,从而把道德归于情感,认为情感是道德评判和道德原则的标准,把德恶归于苦乐感觉,把德恶关系归于印象观念间及自我与对象间的机械因果性,从而开创了伦理学思维的新世界。因此,重新解读休谟,有助于把握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脉络,进一步明确其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关键词:休谟;理性;道德情感;道德评价中图分类号:I382.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51-03一、休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0期2016-05-30
- 新休谟及其实在论的因果观
76826)新休谟及其实在论的因果观铁 省 林(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新休谟是当代西方学术界重新理解休谟因果观的产物。新休谟反对老休谟的传统观点,主张休谟是一个因果实在论者。新休谟认为,休谟一方面肯定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因果力量,另一方面又否认我们能够在观念上把握它。虽然新休谟并没有取代老休谟,成为完全令人信服的休谟因果观解释,但新休谟的研究和探索开启了休谟因果问题研究的新方向,促进了休谟哲学的研究。新休谟;实在论;因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6
- 道德心理学进路的康德道德动机结构澄清
0872)摘要:休谟提出驱动人类行为的根本力量是情感或欲望。康德接受休谟在动机问题上的内在主义进路,但反对休谟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认为可以通过从“欲求能力”到“道德关切”推出“理性单独可以作为行动的动机”。不过,出于人的完善性和行动完整性的要求,康德并没有拒斥义务论对后果的需要,动机和后果以一种更深刻的内在逻辑在康德义务论中得到了合理的安置。关键词:康德;休谟;道德心理学;内在主义;动机与后果道德动机是整个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06
- “是”推不出“应该”吗
刘勇摘 要:休谟为了进一步论证“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这一论断提出“是”与“应该”问题,指出以“是”为联系词的判断有可能推论出以“应该”为联系词的判断。休谟非常重视以“应该”或“不应该”为联系词表示的新关系,但是,关于“是”与“应该”的内涵休谟始终没能给出明确说明,过分的排斥理性也抹杀了“是”的作用。尽管如此,休谟发现并提出“是”与“应该”问题使道德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自觉的价值论阶段。关键词:休谟;是;应该;价值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6-01-12
- 太阳在明天升起的几率是多少?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250年前提出这一问题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对其非常着迷。这是因为该问题质疑我们怎么能把过去的经验转变成对未来的看法——哲学家称之为“归纳法问题”。以日出为例,我们运用归纳法,认为太阳既然在过去几十亿年里都会升起,那么它明天也会升起。但休谟指出,我们并不能就此肯定今晚的状况不会阻止明天的日出。他的结论是,归纳法只是对过去经验的积累,无法得到严格的证明。休谟是对是错,后世的哲学家们一直争论至今。
奥秘 2015年2期2015-09-10
- 论休谟的宗教立场
邓义林休谟是西方启蒙时代一位极为重要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越来越受到现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而他的宗教思想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休谟关于宗教最重要的著作是《自然宗教对话录》,在这本著作里,休谟的宗教立场相当难辨,研究者对此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图立足此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一、《自然宗教对话录》中的斐罗是休谟的代言人吗《自然宗教对话录》中的斐罗能完全代表休谟吗?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在学界也基本取得一致的看法,即斐罗并不是休谟的
参花(下) 2015年9期2015-05-30
- 休谟哲学“自然主义解读”中的“越界使用”问题及其后果
自然主义”成为对休谟哲学的主流解读之一,这种解读要求理性不能对情感进行“越界使用”。但是,通过澄清休谟的理性概念,我们发现,根据休谟的理论系统,“越界使用”是无法避免的。“越界使用”的出现使休谟的自然主义解读最终归于失败,自然主义解读失败的后果是休谟的经验推理没有获得恰当的形而上学解释。关键词:自然主义;休谟;理性;情感;越界使用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59?05一、休谟哲学的“自然主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10-28
- 怀疑与存在
逻辑方法。分别以休谟的怀疑论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进行深层次探源,旨在揭示一个人类思维之妙的哲学世界。关键词:怀疑;存在;休谟;克尔凯郭尔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73-03美国的女哲学家安·兰德写过这么一部小说:《一个人》。在这部小说中,存在着一个虚拟的人类世界,主人公名叫“平等7-2521”,更准确地说,“平等7-2521”是以“我们”的身份代号而存在于这一人类世界,而非“我”这一个体。当有一
学理论·上 2013年8期2013-09-26
- 休谟哲学“自然主义解读”中的“越界使用”问题及其后果
30024)一、休谟哲学的“自然主义解读”历史上对休谟的整体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解读,传统的解释是把休谟当作一个怀疑主义者。其中威廉·沃伯通(William Warburton)、詹姆斯·比蒂(James Beattie)、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及20世纪的约翰·兰德(John H. Randall)、何拉德·普瑞夏德(Harold A. Prichard)和斯窦沃(D.C. Stove)等都认为休谟是个破坏性的怀疑主义者;而托马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8-15
- 试论休谟因果问题中的两种内在矛盾
50091]试论休谟因果问题中的两种内在矛盾张 健[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休谟;因果关系;经验论;自然主义在休谟的整个认识论学说中,尽管经由洛克、贝克莱传承下来的经验论是其重要的基础,但他对因果问题的论述却被普遍认为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本文认为,虽然休谟大体上是运用经验论来解决因果问题,但在运用中却存在着两种内在的矛盾,亦即关于因果问题的两种表述之间的矛盾,以及经验论中“第一原则”与因果问题表述之间的矛盾。对休谟哲学的评价,大致可分为肯定与否定两个方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2-09
- 休谟因果问题与归纳问题浅析
韩 笑休谟因果问题与归纳问题浅析韩 笑逻辑学研究者谈论“休谟问题”时,一般忽略因果问题而只谈归纳问题。探讨“休谟问题”内涵的转变。休谟本人未提及归纳问题,当他把因果推理只归结为恒常会合时,他对因果推理的质疑就被看作了对归纳推理的质疑。休谟问题;因果关系;归纳推理说到 “休谟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 “归纳问题”,特别是逻辑学者在谈“如何解决休谟问题时”,皆在解决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而休谟本人在《人性论》及《人类理智研究》中谈的是“因果问题”,似乎从未提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8期2012-08-15
- 习惯联想与理论框架
了循环论证,因而休谟认为习惯联想才是归纳推理的缘由。波普尔认为休谟的这个心理学解释在经验上和逻辑上都是错误的,从而提出了先天理论框架。但波普尔、并没有真正反驳掉休谟的预设,只是另外预设了先天理论框架的存在,以对先天理论框架的信仰来反驳对习惯性联想的信仰。关键词:休谟;习惯;波普尔;理论框架归纳法总体上是借助有限的归纳得到普遍的定律,但由于它并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即使我们收集到的证据为真,也无法确保定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这就会产生归纳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由休谟首
中国经贸 2010年16期2010-10-25
- 休谟女性观初探
王林博【摘要】休谟在随笔及哲学作品中阐发了他对女性的认识和态度。他的女性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有对女性的热情赞美,也有对男女差异的强调,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哲学思辨的立场上剥离了男权文化传统的一些神圣性。而这些无疑和社会文化有一定关系。【关键词】休谟;女性观;男权文化休谟,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及一系列随笔文章,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这一系列著作中,多次将笔触延伸到女性问题上来。休谟的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2009-12-02
- 一种逆向比较:法官的法律推理和当事人的习惯推论
;当事人;习惯;休谟中图分类号:D91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3-0106-06法官通过适用法律规范案件事实,做出当事人违法、犯罪的判决。没有当事人想得到这种判决,但当事人如何避免这种判决呢?当事人会不会仅仅根据法官断案的推理路径反其道而行之来避免受到惩罚呢?假设法官断案的推理路径如下:法律规范(大前提):贪污XXX元判刑×年;案件事实(小前提):(假设)A贪污XXX元;判决结果(结论):判处A有期徒刑×年。现在A不
理论与现代化 2009年3期2009-06-30
- 自然主义的“趣味”
李 平摘 要:休谟在继承洛克经验论的基础上,部分认同怀疑派“趣味无争辩”的看法,认为美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只等于人们在某些场合下感到的愉快,承认趣味判断千差万别;另一方面,和怀疑论不同的是,休谟提出恰恰是主观性为趣味提供了标准。本文试图从休谟对趣味标准所作的定义及两个层面的分析,论证其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方面。关键词:休谟 趣味 主观性 人性 自然主义大卫·休漠(David Hume,1711-1776)是英国17、18世纪经验论美学的集大成者。他作为英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0期2009-06-13
- 约翰·勃里克《休谟的精神哲学》
陶 济提起休谟哲学,往往使人条件反射地想到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诚然这是一个事实。不过哲学史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步。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哲学发展史并非是一部人类哲学思维层出不穷的错误史,哲学史研究是为了总结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启迪今人、训练思维,从这角度来看,休谟的哲学思想比较复杂,对后人颇有影响。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约翰·勃里克的专著《休谟的精神哲学》。勃里克生于一九三九年,是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哲学教授。在这本专著中,勃里克从
读书 1983年10期1983-07-15
- 关于休谟的一个论点
方美学史》中对于休谟的基本评价,觉得很中肯。然而,朱先生在引证休谟《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的一段话时,却把休谟批判的观点当成休谟本人的观点,因而导致他不能对休谟做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朱先生的引文是这样的:“同一对象所激发起来的无数不同的情感都是真实的,因为情感不代表对象中实有的东西,它只标志着对象与心理器官或功能之间的某种协调或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协调,情感就不可能发生。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
读书 1981年9期198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