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茜雅 刘香玉
【摘 要】休谟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休漠眼中的理性,指出了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及其理性的作用、人性的内容和人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谈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影响及其对此评价,从道德情感、道德的效用及其与中国梦的联系论述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休谟;道德情感;当代价值
一、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内容
(一)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第一,理性单独决不能成为任何意志活动的动机。休漠认为,单是一种推理决不能成为任何行为的原因。演绎推理的确定范围只是观念关系,而意志永远把我们置于现实世界中,所以理证和意志似乎是完全远隔的。因而,理性只有在指导因果判断时,才能影响我们的行动。第二,理性不是道德区别的来源。其一,道德是实践的,理性单独不能推动人们的行为。因为道德是实践的,所以就必然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而超出理性的判断以外。其二,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而行为的功过不在真伪关系。其三,道德善恶区别不在于事实和关系中。理性要么判断事实,要么判断关系。第三,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都决不能通过理性来说明。问一个人,他为什么锻炼?他将回答,因为他希望保持健康。如果再问,他为什么希望健康?他会回答因为疾病让人痛苦。如果再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憎恶痛苦?他将无法回答。因为这是个最终目的,绝不关联任何其他对象。因此,这种追问不会有一个无限的过程。
(二)理性的作用
行为的发生是受情感推动的,理性的作用在于推动或指导情感的产生,理性和判断由于推动或指导情感,确实能够成为一种行为的间接原因。理性的这种作用通过两个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它把成为情感的某种东西当作对象的某种东西的来告诉我们,因而刺激起那种情感来;二是它发现因果关系,因而给我们提供了发挥某种情感的手段。只有这两种方式伴随我们的行为,并可以说在某种方式下产生了行为。
我们如果要进行道德判断,确定我们对对象的选择和赞许,必须预先熟悉所有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所有关系。如果任何实质性的因素仍是未知的或可疑的,我们就必须首先运用我们的探究来弄清它,必须暂时悬置一切道德决定或情感。也就是说理性在这里为道德判断提供了一种基础,即从已知关系推到所有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当这些全部为我们所确知时,理性就让位于情感,通过情感表达我们的选择和赞许。同时,休漠又强调,为了在各种模糊的甚至是对立的效用所引起的复杂的怀疑中给出真正的规定,一种精确的理性或判断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无论休谟对理性的作用给予怎样的承认,理性只能为情感铺路,也只有在认知领域发生作用。
(三)情感伦理学
1、人性为道德的基础
休谟的伦理学体系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的,休谟认为,道德来源于人性中最基础最自然的一般原则或者說原始结构,反过来讲,人性中的原始结构或一般原则构成了道德的基础。表现在这几个主要方面:第一,人性中表达赞扬或谴责的情感和理性因素构成了道德的基础。第二,休谟把人性作为道德的基础,在判断道德善恶的来源上注重行为的动机。第三,同情是人性中固有的心里联想机制。同情是人性中自然的心理倾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性的内容:自爱与仁爱的情感
自爱与仁爱的情感在人性中是同时存在的,我们无需争辩自爱与仁爱在人性中的高低地位,我们只要了解自爱与仁爱是人性的情感事实,是自然的情感。我们需要用自爱与仁爱的情感来理解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休谟承认,人性之中有自私的成分。但是,这种自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休谟强调着人性当中的仁爱,但是仁爱不会掩饰人性当中的自私。休谟还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对敌人的高尚美德肯定的例子来得出我们的人性当中确实是存在仁爱的,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漠视他人的痛苦与幸福。仁爱是通过同情原则由自爱产生的情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他指出仁爱可以区分为一般的仁爱与特殊的仁爱,仁爱同自爱一样是人性中原始的情感,并不是由同情原则次生的。因此,人性中确实存在着仁爱的情感并且与自爱同时存在。
3、人性的特征
休谟认为人性的特征包含了几个方面。主要集中在社会性、活动性、共同性、多样性上。
(1)社会性与活动性
休谟对人性的特征是如此表述的。“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以此身份,人类从科学那里接受适宜的食物和营养。但是人类的理解范围是如此的狭窄,以至于无论从成就的范围上,还是从成功的把握上,都极难满足他们的希望。人不仅是有理性的存在物,还是社会的存在物。但是,人既不能常常的享受到适宜而有趣的社交,也不能常常保持对这种社交相当的爱好。人还是活动的存在物由于这种活动的秉性以及由于人类生活的各种需要,使人们必须从事商务和职业。但是,心灵也需要某种放松,它不能总是挂虑和操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休谟认为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反过来说也就是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触及的领域。但是,只要在我们的理性领域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就已经足够了。在理性的存在下,我们建立的社会,具有了社会性。而在社会的环境中我们又学会了活动性。这些人性的特征都是相互关联的。休谟认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寻找,一旦脱离的社会,个体将失去任何价值,如同动物,只有在社会中,个体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活动性是社会性的必然产物,个体需要生活,需要良好的健康的生活就要去采取一些谋生的方式。
(2)共同性与多样性
休谟认为,人类的心灵与生理具有类似的结构,这产生了人类对道德判断的共同性。他说:“大家都普遍承认,在各个民族与各个时代的人们的活动之间,存在一种很到的共同性。人性在原则和作用方面是始终不变的。同样的动机永远产生同样的行为;同样的事件永远随着同样的原因来”。人性是道德的基础,而道德势必要具有普遍性,否则将成为个人的胡乱想象。所以,人性势必要具有共同性的特征。而多样性则在表述一种人性的不稳定性。这两种特征虽然包含了矛盾的因素,也正是这矛盾的因素赋予了人性的灿烂。
二、休谟情感伦理学的评价
(一)休谟伦理学的历史地位
我们知道,休谟处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他们所取得财产在政治上,在名义上得到肯定,休谟把正义的核心内容推至财产权,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且,我们从整个伦理学的历史来看,休谟所处的时期正是功利论和道义论产生之前的阶段,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两者都可以从休谟这里得到理论来源。近代社会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调节这一矛盾?仅仅依靠传统伦理对德性的弘扬已远远不够。这些冲突表现在休谟伦理学里,就是正义规则或者说道德规则的地位被突出出来。
(二)休谟伦理学的不足
当然,休谟的情感伦理学还是有缺陷的。先从他的认识论来讲,他对当时的哲学界,甚至是科学界来说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乃是因为,他得出了这样个结论:一切知识都是不确定性的知识,可如果没有确定性的知识,人类如何得以进步,又如何解释当时取得的成绩。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当时的哲学界,直到康德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抛开他的认识论,休谟把道德建立在了人性的基础上,他的这种人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人性,甚至同情都是自发产生的。这一认识的局限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人性的内容是各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存在超时代超历史的人性。同时,休谟以道德情感轮驳斥当时的以理性的原则或肉体的感受来区别德与恶的主张,将道德判断的根源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并通过详细的论述使这一理论获得了完备的形态。但是,道德毕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与恶的判别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休谟夸大了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脱离了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在人自身心理感受寻求道德根源,必然无法找到出路。
三、休谟伦理学的当代价值
进行道德教育要注重人性中的自然倾向,重视情感的作用。道德的产生与人性是密不可分的,虽则道德不是从人性中自然产生的,但是人作为主体,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人们的认同和内化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并转化为道德义务让人们自觉去履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人性的自然倾向,分清道德义务和非道德义务。为了克服人性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遵守正义等行为规范是必须的。在道德教育时,重视情感的力量,强化情感渲染,方式方法上灵活多变,运用可操作的情景式教学,效果应当比单纯的灌输式、大而空要好的多。如何培养每个人敬畏之情,感恩之心已突出的摆在当代道德教育的任务面前,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方而有所成就,当今道德危机就会不攻自破。
休谟伦理学认为,道德并非是一种稳定的固化的,它们没有神圣来源,不过是为了克服人性缺陷和生活的不变而作的人为发明。这种道德的效用就在于对人类社会的有利倾向,当它们失去这种作用时,理所应当的必须予以淘汰。因而,我们要不断审视我们的道德规范,不断调整和摒弃那些不适合现在的道德准则。同时,在法律与道德之间,总是会有空隙,这时个体道德的独立性彰显出来,这时需要的是良心来进行自我调节和规范。因而,个体道德的提高也是每个人要做的事情。总之,社会道德的正当性和个体道德的崇高性这两方面都要重视,只有这样社会和个人才能和谐发展。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后,中国梦成为当下的热词。中国梦,其实质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又不局限于此,它包含这几个方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被正式诠释到国富民强的同等地位,这说明我们开始关注个人幸福。首先是“梦想”这个词它把个人与国家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是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实现,换一个表达方式,让具体的个人梦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使这种情感的渲染突出体现出来。其次公平正义成为现阶段主要的方针,是舆论与道德层面的主要内容。再次人民幸福的实现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不仅需要进一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还需要从精神文化层面予以引导。这就需要道德教育,而幸福更是伦理学永久的主题。而现阶段,是实现道德教育突破的一个契机。“中国梦”的提出推动了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关注,这使我们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再缺乏张力。我们的道德修养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这种道德修养是对内的,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当然在一定范围内由道德修养形成的道德素养是可以推衍到我們的亲人、朋友和长辈的,即血缘关系。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一种相反的结果,我们对血缘关系的热情、礼貌、关怀、同情立马变成一种道德冷漠和自保,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从道德教育的内容上予以改变和突破,从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也要改变。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 张健.休谟情感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 休谟著.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 休谟著.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冯昊.试论休谟的情感主义及其现实意义[D].浙江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