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怡
摘 要:不论“哲学就是认识论”能否被大众认可,但是认识论的说法一直活跃于哲学的舞台。随着近代自然哲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一直与经院哲学的争斗之中,近代认识论也随之而发展了起来,自此就形成了经验派和理性派两大派别。而休谟哲学的出世就让我们看到了十六到十八世纪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已经到达瓶颈。在观念的来源上,认为人的一切知觉可分为观念和印象,由此进行研究并论证。并且深刻的讨论了观念与印象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对休谟的观念论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休谟;经验主义;认识论;观念;印象
大卫·休谟生活在启蒙运动时期,是伏尔泰和卢梭的同时代人。休谟很早就形成了他的哲学思想,今天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验主义者之一。因此,在休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中,“观念”和“印象”都很重要。
在近代哲学家之中,休谟作为英国的最后一位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从洛克的经验论开始,步步探索的推理出了怀疑主义。这就打破了经验论的传统,也冲击了唯理论思想。在康德看来, “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那么,休谟哲学要面对的是什么呢?是在这些理论并不明晰之时,如何为之打下一个准确的基础。至此,他便承袭洛克的想法,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在于对“人性”问题的探究。
一、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念”和“印象”
休谟的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有意义的观念来源于相应的印象。那么,什么是印象和观念呢?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都把理性当作诉请的对象。理性是会击败非理性的传统和偏见的武器。但与此同时,这种理性观却一点也不清楚,苏格兰人大卫·休谟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者。在休谟看来,根据经验主义的诠释,只有两种知识: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因而最终建立在感性知觉基础上的知识,以及建立在关于概念之间关系的约定规则基础上的知识,比如我们在数学和逻辑那里所看到的知识。我们不可能具有超越这两种认识的知识。我们不可能具有关于我们无法经验到的东西——比如上帝或客观规范——的知识。
这种经验主义认识论具有一些重要的蕴含,不仅对神学和伦理学,而且对经验科学。那么,这里,休谟作为知识论的经验主义是比较接近于在讨论洛克的时候称作激进的经验主义的立场。休谟哲学中,“印象”和“观念”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 “印象”的涵义是什么呢?休谟认为是指当下发生的各种内外感觉,是“我所謂印象,意思是指一切较生动的知觉,就是指当我们听到,或看到,或感觉到,或爱,或憎,或希望,或意欲时的知觉而言”。也就是其当时的感受、情绪等可以被称之为知觉的一种状态,这种情绪是所有思想的起源。印象又分为两种,一是感觉印象,一是反省印象。“反省印象只是在它们相应的观念之前产生,但却出现在感觉印象之后,而且是由感觉印象得来的”。这是休谟的看法。而感觉印象是一种未知的存在于心里的状态,休谟认为人所有的观念和认识都是“印象”。 “观念”则是通过记忆和想象这两种官能对以前产生过的印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即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或者说是当理智反省感觉运动时,我们所意识到的那些比较不生动、不活跃的知觉。休谟把这称为对印象的“摹仿或摹拟”。
休谟本人的看法以感觉经验为主,也就是从人类的思想观念启蒙来展开想象。他对印象和观念做了一些区分,并且认为 “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和意志中时,他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我们可以称之为印象;在印象这个名词中间,它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至于观念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微弱的意象。”但是,印象与观念之间不仅仅只有区别,还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我们的一切观念或微弱的知觉都是印象或较活跃的知觉的摹本”,“我们所考察的各个观念是由相似的印象而来的”。故此,我们可以得出,印象和观念之间存在的区别可以说是感觉与思维之间的不同。但如果从休谟自己出发来看这个问题,他认为二者的不同就是其强烈与生动地步的区别,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不是质的问题,只是一些量的差异。印象和观念的联系,就印象与观念的关系而论,“我们的印象和观念除了强烈程度和活泼程度之外,在其他每一方面都是极为类似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说是其他一种的反映;因此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
二、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
印象和观念只是休谟与知觉概念的其中一种理解,从其他角度出发,休谟向我们提出了另一种看法,就是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休谟认为简单观念直接摹写简单印象,复合观念或是来自对复合印象的摹写,或是来自对简单观念的排列和组合。例如,“金山”不过是将已知的“金”与“山”两个观念结合在一起,“有德性的马”不过是“德性”与“马”两个观念的结合。总体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切观念在休谟看来都生发于印象也被叫作感觉经验。简单印象是简单观念的基础,简单观念也是对简单印象的一种反映。因此,简单观念又可以“被想象组合于某些普遍原则之内,这就是观念间的联络。此联络的原则有三种,即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和因果关系,简单观念以此三原则联络并组合、叠加而成复杂观念。”
基于此,休谟提出 “人性科学”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为“印象在先原则”,强调“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第二条原则为“想象自由原则”,简单来看,也就是观念虽然由印象而产生,但是在心中却可以自由地结合,从而产生出印象中所没有的东西。并且,这种“自由”不能创造观念。因此观念无论多么荒谬,都可以在印象中找到根据。
休谟对于“观念”和“印象”的观点就明了了,而关于观念的学说也是休谟认识论的基础,他还认为,我们所获得的感觉印象,经过我们的组合和排序,创造出我们的各种观念。有人主张,形而上学的观念确实是揭示实在的一些方面的,虽然它们不可能仅仅被回到内外印象去。这些观念因此是可以受到经验主义的知识批判的。休谟因而认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观念是这种形而上学幻想的两个实例。休谟像贝克莱一样抨击物质实体的观念:我们的感觉印象仅仅来自各种可感的性质。我们并不感觉到被认为处于这些感觉印象背后的任何物质实体。比方说,我们经验到这张桌子,其意思是我们具有这张桌子的视觉印象,这些视觉印象可以被其他感觉印象所补充,如果我们触摸它、敲击它等等的话。但是我们并不对可能是这些印象之“承载者”的“某物”具有感觉印象。当然,所有这些感觉印象都是作为恒定的群组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有特定规则地成群出现的。我们把这些稳定的印象群称为一张桌子或椅子,等等。这也足够了。我们也并不对这些性质群“背后”所存在的任何基础性物质实体具有印象,或有必要设定这样一个实体。因此,物质实体的观念是一种站不住脚的形而上学观念。
休谟对精神实体或心灵实体也有一个类似的反驳:我们能把握的仅仅是内部印象,这些印象常常以确定的、比较稳定的方式成群出现因此,我们谈论一个处于印象“背后”、并将这些印象连接起来的自我,但实际上,这个自我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幻觉,因为我们无法对关于各种性质和联想的这些印象背后的任何此类实体具有内部印象。也没有必要设定这样一个东西,抓住以各种方式成群出现的这些属性就足够了一个基础性的自我的观念,是建立在诸多恒常地共同出现的性质的一种联想。仅此而已。
三、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休谟的观念论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休谟对于观念和印象的区分过于简单,只是以其量的活跃程度来划分,但是只是笼统的给出区分,没有具体的点;还有就是休谟所思考的只是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联系,在知觉和其他一些实际问题上没有清晰的回答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休谟抗拒更清晰的解释印象,在印象和观念问题上缺乏严密的论证。他也没有去探究观念模仿印象这个关系在时间上是否具有一致性,他只是不加任何的怀疑性地把观念摹仿印象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但是又对他的作为事实关系的因果关联产生怀疑,到最后陷入了死胡同。因此,我们研究他的“观念论”的同时,也需要对他的思想进行辩证看待。
参考文献:
[1] 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吕大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赵嵬.休谟的观念起源论及其影响[J].长白学刊,1991(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