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澜涛
摘 要:16至18世纪的西方哲学界因为对认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了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两个阵营。休谟站在经验论哲学的立场,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洛克等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并借鉴了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科学新方法,在对“观念”的形成、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等重要问题的系统考察中,形成了独特的怀疑论思想。可以说,休谟是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或完成者,直接推动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全新阶段。
关键词:休谟;怀疑论;经验论
中图分类号:B516.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082-02
认识论问题的崛起,是与人们对于哲学的概念,即关于什么是哲学或什么是哲学的对象等问题的看法的演进直接相关的。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曾把他的“第一哲学”定义为专门“研究‘有本身”,即“研究作为‘有的科学”。由此,哲学关注的是世界的根本实在是什么的问题。而近代哲学以来,哲学家不仅要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也要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认识论问题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甚至哲学的最主要问题。
近代哲学相对于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而言,其中心和主题在于认识论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思潮。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验论认为实证性的观察和实验,对于得出正确的认识是基本的途径,因此,归纳法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思维方法;唯理论则强调数学方法在获得正确认识和衡量正确认识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以此,演绎法才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思维方法。经验论和唯理论分别强调了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的重要。由此,可以说在对自然科学方法有效性的思考产生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唯理论的观点,另一种是经验论的观点。休谟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一方面吸收借鉴洛克、贝克莱等经验论哲学家关于观念与心灵、知识与对象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积极吸收改造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的怀疑主义方法、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理论、莱布尼茨关于知识的划界和或然性知识的地位的论述等。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发展使得休谟有可能更多地掌握最新的哲学资料,更透彻地理解那个时期哲学发展的特点,从更深刻的层面上对哲学做出总结。
另一种对休谟哲学产生直接和重要影响的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实验科学。在休谟的年代,用牛顿的实验科学方法研究哲学问题成为打破传统本体论哲学和思辨哲学的新尝试。休谟就是在哲学中采用牛顿的实验科学方法的坚决倡导者和实行者,在他看来,哲学研究要想摆脱中世纪从属于神学的地位,就必须要采用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在休谟的广泛为人所知的名著《人性论》一书,还有一个常常为我们所忽视的副标题: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应当说,科学实验方法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应用,不仅是休谟哲学而是乃至近代哲学的研究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休谟怀疑论思想的理论内涵
1.对“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
洛克用“观念”这个词代表“一个人在思想时理智的任何对象”[1],这里所说的思想包括知觉、想象和意欲,以及较严格意义上的深思的思维。休谟不像洛克那样把全部的“心灵对象”都称为观念,休谟提出了“知觉”的概念,并且对二者进行了区分,休谟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烈的那些知觉,我们可以称之为印象;在印象这个名词中,我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至于观念这个名词,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2]
休谟借助经验表明,在心灵中,简单印象总是先于它们相应的简单观念,而一切复合知觉仅仅由简单知觉组成,没有简单知觉就根本没有复合知觉。所以,如果心灵中的每一事项不是印象就是观念,不是简单的就是复合的,那么心灵中的每一事项不是简单印象,就是由简单印象组成的。而一切简单印象不是感觉印象就是反省印象,而反省印象只是由出现在心灵面前的某个事项而引起的。而既然印象和观念是心灵中出现的唯一事项,那么凡在心灵中出现的唯一的印象不可能是反省印象。这意味着,进入心灵的每一事项都是作为我们有了感觉印象的结果而出现在心灵中。这样,天赋观念的思想也被否定了,即如果我们不能感知或感觉到事物,心灵里就什么也没有,而且心灵中的一切材料最终都可追溯到首先进入心灵的某些东西。
2.对因果关系之客观性的考察
对因果关系的考察,在休谟的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當我们说一个东西是原因,另一个东西是它的结果时,我们的意思是什么?而且,我有什么权利这么说?例如,我们在感官知觉中有火焰和热的现象;但是,我们为什么说是火焰引起热的呢?我们有什么根据断言它们之间有“必然联系”呢?这种联系并不能从对火焰和热的观念的任何比较中得出。那么,这种联系的根源是什么呢?
使用《人类理智研究》的术语来说,既然原因不是一个“观念的关系”,那它就必须是一个事实,是一个印象。但是,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分离独立的或简单的印象;因此,它必定应归于印象产生的方式。在日常经验中,我们看到火焰,就通过自动联系到热的感觉,以至于这种心理联想成为认识论的习惯,当我们看到火焰就想到热的印象或者观念,实际上,二者并没有客观上的必然因果联系。因此,休谟的怀疑论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把这种心理的或主观的联系误当一种客观的联系。必然联系不在对象中,而只在心灵中。然而,习惯于我们太强烈了,致使我们把它归于那些对象。
没有一个哲学家曾假定说,关于确定对象的知识能够不通过经验而以任何别的方式得到。但是休谟的否定性批判比这要深刻得多。我们没有权利说,太阳的熄灭需要任何原因,或者,因果关系是一个关于对象有效的原则,一切事件都是散漫的和分离的。我们有权断言的唯一联系就是一个观念同一个印象或同别的观念的联系——这就是所谓“观念的联想”的主观惯例。休谟关于因果关系的建设性理论就是解释我们:传统哲学设定的客观必然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独断论,实际上因果关系是主观世界的心理联想建立起来的,虽然主观性的因果关联没有客观性的因果关联具有实在性,但是离开认识论考察的本体论是无效的,因而主观世界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才是休谟怀疑论哲学的积极价值。
3.怀疑主义认识论的形成
休谟认为,对人类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和对于因果关系之客观性的考察,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从洛克和贝克莱为代表的经验论出发,我们会获得理性认识的界限,经验认识的确定性,同时会意识到普遍性真理是无法获得的,因而导致怀疑论;另一个后果就是对因果关系客观性考察,从认识的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分析入手,必然导致传统的客观因果观念实际上只是一个假象,不过是心理的习惯性联想。
休谟的怀疑论哲学就是奠基于上述两个基本的证明之上,从经验论出发必然逻辑地导向怀疑论;从认识和心理上对因果观念进行认识论还原,必然逻辑地导致否定因果观念的客观性,但是却确定了因果观点的主观性所具有的客观性。而这一结果又和前一结果相矛盾。在休谟怀疑论哲学的全部论述中贯穿着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对人类能力的怀疑和对自然信念的依赖是人们无法摆脱的两种状态。由于前者,人们倾向于皮浪式的绝对怀疑,由于后者,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保持了务实的态度。而这两种状态的对立和人类在两种状态之间的游移不决同样是一种怀疑主义,是一种“缓和的”“温和的”怀疑主义。在休谟的理论中,对认识能力的怀疑和对自然信念的心理说明是不可分割的,后者既与前者相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休谟的信念理论的组成部分,两者共同表达了休谟的完整的怀疑主义。
二、休谟怀疑论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休谟的怀疑论哲学对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休谟提出的问题成为此后哲学家进行哲学思索不可绕过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康德就明确提出,正是休谟哲学将其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可以说,休谟的怀疑论对奠基于理性原则的形而上学认识论是一种颠覆,此前我们认为的必然性判断或者说是全称命题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都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当康德推进自己的哲学思考时,不是从唯理论的基本立场——人凭借先天认识能力就可以建立起形而上学的普遍知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认识的普遍性的论证就从数学入手探究认识的能力和界限,从而开启了批判哲学的理论事业。从这一点看,休谟哲学对传统因果观念的质疑、对传统形而上学确定性的颠覆,成为启发康德哲学的理论前提,并且使得康德要想推进认识论哲学,必须回答休谟怀疑论哲学所提出的问题。
休谟的怀疑论哲学不仅仅是从提出问题的角度启发了此后的西方哲学,而且更进一步,在一些核心哲学问题的探究上,休谟的怀疑论也是不可绕过的。康德最终强调理性仅能在我们的经验世界范围内起作用,而对于物自体以及超验世界的认识,是无效的;可以说,康德哲学对理性世界和信仰世界的划界之所以有如此清晰的认识,正是因为休谟怀疑论哲学对诸如上帝存在问题的论证对之有直接的启发意义。
康德在休谟的批判的基础上,得出了与休谟基本一致的结论:从具体经验的规定不能合法地进入绝对总体的规定,纯思辨的方法不能用于超验的神学题目。
休谟的怀疑论哲学对于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不对于理性主义哲学而言,对于休谟问题的回答程度决定著理性主义哲学的深度。与理性主义哲学对休谟哲学的批判和反驳相对应,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又从休谟的怀疑论中直接找到理论根据。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休谟哲学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而言,又构成了认识论的最初理论来源。正是这一意义上,罗素对休谟哲学的破坏性作用给予了批判:“整个19世纪以及20世纪到此为止的非理性的发展,是休谟破坏经验主义的当然后果。”[3]但是,我们从反思和批判作为哲学本性的意义上看,休谟的怀疑论给哲学带来价值恰恰是积极的,哲学要么是按照怀疑论的立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界限做出限定,不要对无法提供确定性的事物做出必然性断定;哲学要么解决怀疑论的质疑,从更为确实和普遍的前提出发,为人类的认识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哲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洛克.人类理智论: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2.
[2]休谟.人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