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

  • 《解放日报》文艺版面对延安美术评论标准确立与传播的助势
    报;文艺;讲话;鲁艺;美术评论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鲁艺时期美术批评与当代价值研究”(WQ201901);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中国油画南北方创作地缘性研究”(WJ201904)研究成果。《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同年9月增设《文艺》副刊,1942年开始不标设“副刊”字样,但用第四版专门刊发文艺创作和评论文章。这些文章推动了当时延安文艺的发展,使延安美术的创作与评论逐渐确立起评价体系,并对后来的创作和

    美与时代·下 2023年7期2023-08-31

  • “延安整风”影响下“鲁艺”文艺教育思想的转变
    延安整风运动对“鲁艺”的文艺教育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它使“鲁艺”的文艺教育思想由之前的“关门提高”走向了大众化、民族化,从而明确了无产阶级文艺的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这一转变不仅满足了当时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因此,这一成功转变对“鲁艺”以及整个延安文艺界来说,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延安整风”在“鲁艺”的一大胜利。关键词:“鲁艺” “延安整风” 大众化 民族化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全

    文教资料 2023年6期2023-07-17

  • 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创新发展与审美价值研究
    题性雕塑创作深化鲁艺精神的内涵,阐明新时代审美价值,推动了色主题美术创作更好地发展。关键词 新时代;鲁艺;主题性雕塑大型主题性雕塑亦称纪念碑式雕塑,是指围绕某一重大意义主题进行创作的较大规模组雕或群雕。与一般公共雕塑不同的是大型主题性雕塑通常反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国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历史悠久,特别在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催生出一大批優秀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主体多来自美术学院。其中,鲁迅美术学院一路“从延安走来”,由中国共产党创

    艺术广角 2023年1期2023-06-21

  • 新媒体时代艺术类院校大学生鲁艺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艺术类院校大学生鲁艺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丁 楠(沈阳音乐学院 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818)鲁艺精神形成于延安时期,它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和以文艺为武器的战斗精神。在新媒体时代,将鲁艺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鲁艺精神的融合,一方面可以丰富艺术类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育人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宣传鲁艺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5

  • 流淌在黑白键上的红色印记 ——鲁艺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传承
    [内容提要]延安鲁艺创立在革命战争年代,其所创造的红色音乐文化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精神烙印。鲁艺红色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独到的特色和高度的传承意义,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成为了新时代弘扬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不断涌现,鲁艺红色音乐文化被尘封于记忆中,在传承和发展中更存在着资源开发及管理缺位、传播内容及渠道单一等问题。基于此,应坚持以科学的思想为引领,从历史中获得启示,推动鲁艺红色音乐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红色音乐文化有着

    乐府新声 2022年2期2022-11-05

  • 又过鲁艺
    个雪天,又过延安鲁艺旧址。第一次到这里,是1979年的夏天,父亲携家带口从原籍河南返回延安,暂住在延安城东郊桥儿沟小学,大姐在此教学并住宿,这里与鲁艺旧址相邻。那时我将升初二年级,正值暑假,整天和小我三岁五岁的外甥外甥女们一起在附近的山上河里玩耍。从学校大门出来上一道坡,过一条马路拐个弯,就到了这个当时还没有院墙的鲁艺外。鲁艺在当时是那个区域最高的建筑,高而尖的屋顶在小孩子眼里更显得奇高而尖锐,是除宝塔山之外延安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致。这座建筑因中共六届六

    中华书画家 2022年5期2022-07-20

  • 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开拓者 ——鲁迅艺术学院
    艺思想的指导下,鲁艺师生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逐渐通过确立教育方针、建立进步的教师队伍、突出政治性的教育教学、执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开启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有机融入艺术教育全过程的全新探索。在鲁艺,每一名师生首先要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创作者。这种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其日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中国文艺的摇篮。从教育的起源看,“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不仅作为物质资料的占有者,同时也作为思想的生产

    乐府新声 2022年1期2022-03-30

  • 延安鲁艺红色音乐文化价值与当代启示
    核心层次论文延安鲁艺红色音乐文化价值与当代启示李 放(沈阳音乐学院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818)为了更加透彻地领会延安鲁艺音乐文化的多重功能,本文对延安鲁艺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文化价值以及对当代的启示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站在音乐社会学及音乐美学学科视野,深入思考与红色音乐文化相关的不同站位并调整学术理念,进而针对高校育人价值塑造培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了相应建议,为深刻把握与理解延安鲁艺红色音乐文化价值以及对当代的启示梳理出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3-24

  • 弘扬鲁艺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秀的红色文化。“鲁艺精神”作为“延安精神”之一脉,其弘扬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精神引领作用。同时,鲁艺精神的深刻内涵奠定了鲁艺人红色廉洁文化的思想根基。1 “鲁艺精神”之源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倡导创建之下,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八十余年以来,先后经历了1938-1945年的延安鲁艺,在硝烟中诞生的延安鲁艺,有着特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革命理想的精神。在此期间,由毛泽东同志题写了校名“鲁迅艺术学院”及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3-24

  • 鲁艺精神培育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形成于延安时期的鲁艺精神,虽是中国优秀革命精神中的一种,但它的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文艺工作者。鲁艺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培养艺术人才主阵地的艺术院校,要深刻认识到鲁艺精神的育人价值,不断拓展鲁艺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渠道,为培育新时代艺术人才汇聚磅礴精神力量。一、鲁艺精神的内涵1938 年4 月,一所专门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人才的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了,简称“鲁艺”。鲁艺作为中国共产党独自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在我国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3-17

  • 新时代艺术高校传承鲁艺精神的价值与实践
    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并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实践中形成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是一种有关追求和信仰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艺解读,更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文化和思想力量[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重温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精神,反复叮嘱要传承、弘扬好伟大革命精神。艺术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育培养艺术类人才的主战场、主阵地,肩负着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光荣使命。鲁艺精神作为优秀革命精神的重要一员,是培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17

  • 冯牧的延安时代评述
    。关键词:冯牧;鲁艺;革命性;文学性冯牧是我国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活动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职务,积极推动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其贡献和影响得到文坛的公认。冯牧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追随革命的大潮流而奔赴延安的一名青年,他的革命理念和文学理想基本上是在延安时期塑形而成的,这为他以后从事革命文学的理论批评和组织领导奠定了思想基础。冯牧这一代文学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有过延安的经历,延安时代几乎可以成为他们的共

    当代文坛 2022年2期2022-03-07

  • 鲁艺精神”的现代教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0818)一、“鲁艺精神”的内涵(一)“鲁艺精神”的内涵界定阐释“鲁艺精神”内涵,其基本前提需基于对鲁艺历史发展线索的清晰认知。延安鲁艺诞生于1938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工作者和党的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鲁艺秉承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八字校训和鲁迅的斗争精神,坚持抗日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罗迈在《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总结报告中,曾明确指出了由中央宣传部讨论拟定、经中央书记处通过的鲁艺教育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29

  • 浅谈延安“鲁艺”的话剧
    938年成立的“鲁艺”艺术学院对话剧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鲁艺”话剧在延安的背景、诞生和发展作简要分析。关键词:“鲁艺”  延安  话剧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159-03一、话剧的萌芽话剧在中国诞生、发展迄今已一百多年。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曾把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为五幕同名话剧,由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科#在日本东京演出,该剧为我国话剧的先

    艺术评鉴 2021年22期2021-12-13

  • 鲁艺戏剧的光辉历程
    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在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创作演出一批又一批深受军民大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培养了一大批战斗在抗日文艺战线上的文艺战士,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鲁艺”从延安出发,经历长途跋涉,来到东北,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相继开展创作、演出、培训等艺术活动,史称“东北鲁艺”。“东北鲁艺”在解放战争,尤其是东北“土改”时期,同样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欣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谨将从延安到

    新世纪剧坛 2021年4期2021-08-15

  • 鲁艺历史价值与当代音乐文化思考
    迅艺术学院(下称鲁艺)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大学,培养了众多革命音乐家,创作了至今依然经典的红色音乐作品。时至今日,鲁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代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艺时期的音乐作品对当下文艺创作及文化积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我们在思考鲁艺历史价值的同时,反观当代音乐文化现象,鲁艺所开创的文化形态及历史意义,对我们当下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不同时期文化环境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又有什么差异?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鲁艺文化价值的接续性,透过历史看

    新世纪剧坛 2021年4期2021-08-15

  •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延安鲁艺歌曲研究
    姜玥“鲁艺文艺学院”这块牌匾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镇馆之宝,这座由毛泽东和周恩来联名创立的学院,于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此学院的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由毛泽东亲笔题写,这座学院不仅是新中国的文艺摇篮,也是民族的精神丰碑。当时的鲁艺师生毕业后遍布全国,不仅为新中国文藝事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也为后期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延安鲁艺歌曲研究,也能带领我们走进战火纷飞年代,领略革命先辈的内心世界,还能使人们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坚定文化自信和

    音乐生活 2021年5期2021-06-15

  • 鲁艺特色文献资源的“云传播”服务体系建设
    李 娇鲁艺特色文献是承载着我国革命与建设时期艺术工作者创作思想和创作经验的历史文献资源。对鲁艺特色文献的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鲁艺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让鲁艺精神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展现是具有深刻意义和影响的文献服务工作。在当下图书工作“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智慧化“云传播”服务是当下资源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从传统的以资源建设为中心向人本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转型,鲁艺特色文献资源的智慧化“云传播”服务体系建设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一

    兰台世界 2021年4期2021-05-16

  • 民族声乐演唱对鲁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运用研究
    131)一、引言鲁艺音乐文化最开始出现于抗战阶段,这一阶段刚好是各种民族矛盾迸发的重要阶段,群众对于政治与文化的诉求大都是借助于特定音乐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并且基于此有效发展成为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时代主题的音乐文化①。自我国有文字记录以来,音乐符号就一直出现在我国历史画卷之中,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本就有不一样的自然风光、语言方言以及风土人情,民族声乐演唱也是一样,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言,民族音乐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民族声乐演唱则是让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2021-04-06

  •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卓绝的贡献。延安鲁艺标志着红色革命音乐的开端,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沈阳音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的后裔同样流淌着红色血脉,时刻铭记历史使命,继承发扬鲁艺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沈音承接着巨大的艺术财富,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用好红色艺术资源、赓续红色艺术血脉。2021年4月9日,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与沈阳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鲁艺音乐文化学科建设与发展交流座谈会在沈阳音乐学院召开。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2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座

    音乐生活 2021年12期2021-01-18

  • 鲁艺精神提升文化自信的作用及方法
    列成果,其中包括鲁艺精神。鲁艺正式创立于延安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也为延安鲁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时鲁艺促进了陕西现代艺术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向东北发展,同样也影响着这一地区,成为现代艺术产生不可避免的因素。从延安鲁艺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由四大专业构成,其中鲁艺音乐是重要的一部分,传承了以往的艺术形式,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国内艺术行业兴盛奠定基础。一、文化自信的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1-17

  • 抗战时期延安鲁艺教育理念变迁①
    12022)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所艺术院校,其在抗战八年里不但为抗战培养了大批艺术工作者,还为其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基于抗战的需要,延安鲁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有着鲜明的现实原因,因而有必要对其予以学术关注,以发掘其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中的启示意义。本文论及的延安鲁艺是指1938 年4 月至1945 年11 月这一期间的鲁迅艺术文学院。这一时期的延安鲁艺大致又可以分为初创期与改造合并期,二者以1942 年延安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年2期2020-12-06

  • 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牺牲校友考略
    武乡县创建了延安鲁艺和晋东南鲁艺两所艺术院校。两所院校关系密切,延安鲁艺教员参与了晋东南鲁艺的创建,而晋东南鲁艺最终也被并入延安鲁艺。延安鲁艺不仅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而且很多校友还奔赴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英勇牺牲。一、延安鲁艺及晋东南鲁艺的创立与发展延安鲁艺全称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它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在延安创建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38年2月,由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

    华夏文化 2020年3期2020-12-02

  • 鲁艺名人档案开发利用实证研究
    摘 要 鲁艺名人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鲁艺名人档案体现出了多层次的利用需求。鲁艺名人档案的建设管理工作是抢救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学术价值。关键词 鲁艺 名人档案 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 G273.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8-19★基金项目:2019年辽宁省档案局科技项目“鲁艺名人档

    兰台世界 2020年2期2020-10-21

  • 延安鲁艺音乐教育对今日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以下简称“追安鲁艺”),开设了戏剧、音乐和美术专业。延安鲁艺的发展与抗战时期延安的背景密不可分,学校在专业音乐教育方面严格按照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制度而建立,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不断丰富和完善,找到了一条属于延安鲁艺自己的专业音乐教育道路,并为当时的延安红色音乐文化、我国的音乐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关键词】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K82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

    北方音乐 2020年6期2020-05-26

  • 延安鲁艺自制小提琴
    存下来的唯一一件鲁艺人自制的乐器。琴体总长60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琴弓长80厘米。小提琴的保存者是鲁艺学员王卓,1928年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宣传队,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他先后创作过《出征歌》《八项规定好》等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作曲家”。小提琴的制造者是杰出的大提琴家张贞黻。张贞黻(1905—1948),早年间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大提琴,抗战全面爆发后到重庆担任中央广播电台、国立音乐院等团体的首席大提琴师。19

    大东方 2019年12期2019-10-20

  • 《延安鲁艺:我国文艺教育的新范式》评介
    延安鲁艺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文艺大军而在红色根据地领导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高等文学艺术学校。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海内外文化人士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在鲁艺独特的文艺教育模式下培育了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更为抗战事业培育了大批凝聚全民族抗战决心、鼓舞华夏儿女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开启了中国革命文艺教育的新纪元。但在延安鲁艺的文艺教育模式的曲折摸索进程中,由于曾有过被“批判”的“历史污点”,长期以来人们对鲁艺文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缺乏充分认识。2

    美育学刊 2019年5期2019-09-25

  • 西南联大与“鲁艺
    ] 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在战争的硝烟中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和文学维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西南联大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赓续的是“五四”精英文学传统;“鲁艺”坚持的是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两校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精英文学和工农兵文学的风貌,并在迥异的文学范式后隐藏着复杂的信息符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关键词] 西南联大;“鲁艺”;精英文学;工农兵文学[中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9-10

  • 艺术的感召
    键词:美术救国;鲁艺;艺术表现正文:美术救国贯穿于中国的 20 世纪前 50 年,这一股强大的艺术思潮与战争时期专注抵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人民共同成长。战争面前的艺术家用艺术的力量表达着对国家的关注,对政治要求的服从以及自身坚定的抗战决心。这个时期的艺术不单单是强调形式样貌的艺术,而是具有感召力的艺术。是基于社会巨大变革的独特艺术,艺术家的视野发生变化,艺术家的身份也发生着变化。但在五四运动之前的很大一段时期,美术以及民间艺术领域实际备受冷落,长期处在压

    学业 2019年5期2019-09-10

  • 与时代并进 彰显时代风采
    要:走过80年,鲁艺传承中的经典美术创作始终与时代同行,艺术家深入人民、扎根生活,讴歌党、讴歌祖国,书写时代华章。关键词:鲁艺;经典美术;时代特征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鲁艺传承中的经典美术的‘时代性研究”(WY201701)研究成果。我们从延安走来。1938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创立,这所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综合性艺术学院已经走過80余年的风雨历程。回顾鲁艺传承中的经典美术创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救亡图强为己任,艺术家们积极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1期2019-03-19

  • 延安精神之鲁艺精神的育人效应*
    思想之墙。而纵观鲁艺精神的内涵意义,它就是一种为大学生所需要、所接纳的“文艺视角”“文艺慧眼”和“文艺初心”。一、延安鲁艺创立缘由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的五次围剿下,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延安,在延安涅槃奋进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重要转折点。延安鲁艺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要武器,更是传播共产主义信念的重要途径。1938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观看《血祭上海》后,敏锐地觉察到文艺对于抗战的意义,决定创立一所培养文艺干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2019-01-15

  • 基于馆藏印研究的沈阳音乐学院“鲁艺”源流考辨
    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红色文化重要传承单位,图书馆递藏有一定数量的历史文献,其上加盖的馆藏印,记录了学院发端、发展和不断成长的历史足迹。本文通过对本馆馆藏印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对沈阳音乐学院的“鲁艺”源流予以考辨,以期为“鲁艺”研究和我院校史沿革提供一个多维视角的实证。馆藏印,即图书馆加盖在入藏纸质文献上的、带有收藏机构名称的图章印迹,其主要功用是作为馆藏资源的归属凭证。作为“鲁艺”血脉的传承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递藏有自延安“鲁艺”创建以来各时期入藏的

    乐府新声 2018年4期2019-01-08

  • 毛泽东鲁艺讲话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关系
    通过细读毛泽东在鲁艺的四次讲话,将鲁艺的四次讲话与文艺座谈会讲话进行对比,发现存在相一致的地方,从而得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不是一次性的结论成果,而是党的领导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的文艺理论成果。关键词:鲁艺;讲话;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239-01鲁迅艺术学院(“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综合性艺术教育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受到党中央、毛主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1-07

  • 浅谈鲁艺红色经典档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校训。1946年鲁艺先后迁址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和沈阳,曾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建址于沈阳南湖。1958年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正式更名为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发展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度过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积淀了丰富深厚的办学经验,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世纪篇章。二、鲁艺红色经典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鲁艺红色经典档案数量先天不足。鲁艺红色经典档案是革命时期鲁艺

    办公室业务 2018年19期2018-11-25

  • 鲁艺”精神与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政治教育工作与“鲁艺”精神的继承发展相结合,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词:“鲁艺”精神;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因为其既要学习专业课知识又要学习文化课知识,在考入大学和大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特殊性,如何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专门的研究。艺术类院校学生因自身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所以可以说他们是一个特殊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2018-10-21

  • 纪念鲁艺成立八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7日,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协办的纪念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部分原鲁艺学员及老同志共一百二十余人参加研讨会。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从1938年4月至1945年11月,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白毛女》等一大批经典艺术作品,创造了中国文艺史上的辉煌。1945年年底

    人民音乐 2018年7期2018-09-26

  • 纪念鲁艺成立八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7日,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协办的纪念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部分原鲁艺学员及老同志共一百二十余人参加研讨会。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从1938年4月至1945年11月,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白毛女》等一大批经典艺术作品,创造了中国文艺史上的辉煌。1945年年底

    人民音乐 2018年7期2018-09-26

  • 鲁艺成立周年纪念大会在延安举行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鲁艺校友、传承院校负责人及各界人士1200多人相聚在这里,共同纪念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此次纪念活动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共同主办。紀念仪式上,鲁艺老校友田华和著名艺术家乔榛、斯琴高娃、李双江、朱琳、王宏伟、吴京安等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当天下午,延安大学举办了纪念鲁艺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了延安革命文艺传统与鲁艺精神专题讲座以及

    现代企业 2018年4期2018-07-04

  • “传承鲁艺薪火 践行延安精神”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大剧院成功首演
    七时,由延安大学鲁艺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共同打造的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大剧院进行了首场演出。本次演出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担任艺术总监,延大鲁艺学院院长田大成担任执行总监,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中央音乐学院陈冰老师担任指挥,导演施晶芙等强力加盟。本次演出的全部演员均由延大鲁艺学院的师生担纲,这在《白毛女》诞生73年后的今天,在其诞生地延安上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次共演出27日、28日两场,延安大剧院内座无虚席,包括来自延安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延安鲁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8年11期2018-02-14

  • 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因素与历史评价研究
    938年创办延安鲁艺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延安鲁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红色艺术教育基地院校,包括“鲁迅美术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它一直以来都坚持为我国的文化事业、革命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先后为毛泽东“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为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这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如《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至今还为人们所传唱,对鼓舞民族士气、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价值。虽然延安鲁艺起源于抗战时期

    乐府新声 2018年3期2018-01-24

  • 延安鲁艺音乐思想钩沉
    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在中国音乐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已度过了八十个春秋,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鲁艺的音乐思想,是中国音乐文化史册上的宝贵财富。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指引下,深入探究鲁艺的音乐思想,对于传承鲁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音乐文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鲁艺音乐思想之确立音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传承鲁艺音乐文化思想,就必须以全新的视角,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挖掘鲁艺音乐思想

    乐府新声 2018年2期2018-01-24

  • 当代延安鲁艺油画教育研究
    学院(以下简称“鲁艺”)有着优秀的革命传统,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前,鲁艺油画教育应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出自己的道路。延安鲁艺的油画教育要树起一杆自己的旗帜,才不辱没“老鲁艺”的名声。文章通过分析鲁艺历史和当前鲁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鲁艺新的油画教育体系和油画教育思路,提出鲁艺的油画教育应当融合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哲学思想,满怀人道主义情怀,走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油画道路。【关键词】当代 延安 鲁艺 油画 教育体系 发展近几年,延安大学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10期2018-01-03

  •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玉��摘要:延安鲁艺是中共抗战时期(1938年)创办的一所文艺学校,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文艺应为革命服务。鲁艺响应这一讲话,创作了舞台剧《白毛女》、歌曲《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文艺作品,宣传革命思想。鲁艺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1996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鲁迅艺术学院。2012年为了纪念这一讲话发表70周年,陕西电视台开拍了电视剧《延安鲁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期,鲁艺又投身于新中国文艺

    现代交际 2017年14期2017-07-18

  •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张玉摘要:延安鲁艺是中共抗战时期(1938年)创办的一所文艺学校,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文艺应为革命服务。鲁艺响应这一讲话,创作了舞台剧《白毛女》、歌曲《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文艺作品,宣传革命思想。鲁艺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1996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鲁迅艺术学院。2012年为了纪念这一讲话发表70周年,陕西电视台开拍了电视剧《延安鲁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期,鲁艺又投身于新中国文艺事

    现代交际 2017年14期2017-07-18

  • 关于鲁艺红色经典校史馆建设的思考
    学院 刘宇关于鲁艺红色经典校史馆建设的思考文/鲁迅美术学院 刘宇【摘要】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我党于1938年创建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一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鲁艺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做了大量的艺术工作,谱写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新篇章。薪火传承,为弘扬鲁艺精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鲁艺红色经典校史馆则成了时代所需。【关键词】鲁艺;红色经典;校史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7 号令)中明确指出

    办公室业务 2016年1期2016-11-26

  • 旧报纸的童梦
    张爽鲁艺第一次制作旧报纸玩偶是在大学三年级,她以为制作报纸玩偶是件简单的事儿,但花了很长时间才摸索出门道。旧报纸的延展性和韧性很强,很难团成固定形状。鲁艺花了很长时间才解决定型的问题,但鼻子、眼睛、耳朵等细节处理又成了她的新困扰。第一只小熊玩偶的制作,很是磕磕碰碰,但好在最后成功了,也正是这只小熊玩偶,为鲁艺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大学毕业后,鲁艺去了英国留学,她把报纸玩偶制作,也带去了英国。英国同学看到这些玩偶感到很震惊,不但给了玩偶高度的评价,也给了鲁艺

    中华手工 2015年5期2015-05-11

  • 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鲁艺
    的开学典礼,并为鲁艺题写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及“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题词。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鲁迅艺术学院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的伟大使命。此后,毛泽东还曾到鲁艺亲自授课。鲁艺创办之初,设立了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增设了文学系,同时,为了紧密联系实际,还开设了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科研组织。鲁艺地处延安,由于国民党长期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

    共产党员·上 2014年4期2014-04-25

  • 鲁艺情结”与“鲁艺精神” ——以计晓华研究鲁艺音乐文章为例
    110818)“鲁艺情结”与“鲁艺精神” ——以计晓华研究鲁艺音乐文章为例王学仲(沈阳音乐学院 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18)计晓华研究鲁艺音乐的系列文章,明确地体现出鲁艺传人的“鲁艺情结”和鲁艺人紧张、严肃、刻苦、虚心之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对鲁艺学校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这是鲁艺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培养出一流人才、创作出高水平音乐作品和科研成果的深层原因。延安鲁艺鲁艺情结;鲁艺精神;求真务实计晓华老师的一组研究延安“鲁艺音乐”论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10

  •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
    男摘 要:延安“鲁艺”的新型音乐体裁为“红色经典”音乐提供了技术积累,民间音乐研究开拓了“红色经典”音乐创作的新模式,毛泽东《讲话》精神为“红色经典”音乐指引了创作方向,专业的创作队伍为“红色经典”音乐提供了人才储备。延安“鲁艺”音乐在推动新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同时,奠定了中国“红色经典”音乐的基础。关键词:延安鲁艺音乐;红色经典;价值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39-02延安“鲁艺”音乐在中国近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21

  • 延安“鲁艺”音乐的社会学特征
    男摘 要:延安“鲁艺”时期,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多方制约和影响。基于音乐社会学视角,延安“鲁艺”音乐的创作生产满足了社会精神需求,具有创造性、集体性、主动性的特征;传播关系集中,具有接力性、透明性、规模性的特征;流行范围广泛,具有社会基础深厚、听众群体广泛、创作队伍专业的特征。关键词:延安鲁艺音乐;社会学特征;创作生产;传播;流行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18

  • 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鲁艺
    文/李影“鲁艺”是鲁迅艺术学院的简称,也是今天我省两所著名艺术院校——鲁迅美术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自建校以来,鲁艺不仅为辽宁乃至全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人才、专家,还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38年2月,为了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抗日战争的形势,培养和训练适应抗战和建设中国新文艺工作需要的大批艺术人才,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联名发出《创立缘起》,决定创办一所艺术学校,同时为了纪念并沿着鲁迅开辟的艺术道路继续前行,

    共产党员(辽宁) 2014年7期2014-03-11

  • 延安鲁艺教育方针的沿革及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
    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创立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第一所艺术院校,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现代的艺术教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延安鲁艺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因,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掘其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意义。一、延安鲁艺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延安时期的鲁艺,其教育方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大致经历了“初创期”、“‘关门提高’期”和“整风以后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06

  • 鲁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现代文化史上,“鲁艺”都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发起创立1938年2 月,延安白雪皑皑,寒气袭人。但人们心中却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为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六周年,四幕大型话剧《血祭上海》在延安城内一个礼堂连演10天,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该剧集体创作,朱光、左明导演,沙可夫、任白戈、李伯钊等也参与编导。演员大都是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陕北公学和一些机关临时抽调来的。其中有从苏区、国统区来延安的戏剧工作者,也有不少初登舞台的热血青年。大家齐心协力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6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