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
摘 要 鲁迅美术学院在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上有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出了众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如《人民公社万岁》《哈尔滨防洪纪念碑》《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旗帜》《走向胜利》《红军魂》《追梦》等,产生了多位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雕塑大家。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新时代鲁迅美术学院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深化鲁艺精神的内涵,阐明新时代审美价值,推动了色主题美术创作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鲁艺;主题性雕塑
大型主题性雕塑亦称纪念碑式雕塑,是指围绕某一重大意义主题进行创作的较大规模组雕或群雕。与一般公共雕塑不同的是大型主题性雕塑通常反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国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历史悠久,特别在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催生出一大批優秀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创作主体多来自美术学院。其中,鲁迅美术学院一路“从延安走来”,由中国共产党创立,肩负着开拓文化战线的重要使命,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与具象写实人物群雕方面积累起显著优势,获得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赞誉。鲁迅美术学院大型主题性雕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兼具民族文化特征,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站在时代思想前沿,引领先进文化方向。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累积和传播中国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亦有助于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艺术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
一、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历史沿革
鲁迅美术学院的大型主题性雕塑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长盛不衰,至今依然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与其“红色”血脉的传承不无干系。鲁迅美术学院前身为1938年诞生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5年,为响应解放战争局势发展需要,鲁艺师生奔赴东北,开拓新的文化战线,宣传先进思想,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鲁艺在东北几经辗转,多次更名,最后于1958年在原东北鲁艺美术部基础上成立了鲁迅美术学院(以下简称“鲁美”)。鲁美主题性雕塑创作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发展期(1938—1978)
鲁美雕塑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延安鲁艺时期的雕塑组,当时以王朝闻、钟敬之、凌子风、叶洛等为代表的雕塑工作者,在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批服务工农兵,反映人民生活主题的雕塑作品,成为革命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1951年,东北鲁艺正式组建雕塑系,教学工作步入正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环境日渐安定的背景下,鲁艺雕塑工作者依循“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的精神引领,走进人民生活,将艺术创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借鉴西方近代雕塑教育模式与中华民族民间雕塑传统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标志性的艺术成果。其中主题性雕塑的代表作品有《东北抗联战士像》(1952)、《四平解放战争纪念碑》(1955)、《旅顺中苏友谊塔汉白玉浮雕》(1956)、《哈尔滨抗洪纪念碑雕塑》(1958)、《人民公社万岁》(1959),等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动荡的社会环境并没有阻滞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发展,在此期间不仅诞生了经典组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1970),还有抚顺雷锋墓前《雷锋立像》(1972)以及《创业年代》(1974)这样反映工农兵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76年,鲁美雕塑系又集体加入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工程,参与创作了室内主席坐像与室外主题群雕。这一时期,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伴随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起自身特有的创作体系,接续不断产出的经典作品也奠定了其在业界的良好声誉,逐渐形成整一恢宏、理性严谨兼具民族化、时代性特点的现实主义风格。
2.成熟期(1978—2017)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开始转向经济领域,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城市化浪潮推动着城市雕塑建设的发展。鲁美雕塑系适时做出调整,将总体教学方向与社会对城市雕塑建设的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充实了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体系,结出一大批喜人的实践成果。仅在20世纪80年代,鲁美雕塑系完成的城市雕塑作品就多达200余件[1],遍布海内外,不仅有革命历史主题,如《孙中山》(1986)、《宋庆龄》(1985)、《周恩来总理》(1980)、《关向应骑马像》(1989)等,还有许多表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主题的作品,如《老虎滩传说》(1982)、《夸父逐日》(1987)、《女娲补天》(1987)、《后羿射日》(1987)、《精卫填海》(1987)、《森林之神》(1985)、《和平颂》(1985)、《走向世界》(1985)、《一衣带水》(1987),等等。这些高质量的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也为鲁美大型主题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中期,鲁美雕塑系在城市雕塑领域保持活跃的同时,延续着大型主题性创作的优良传统,代表作品有《残历碑》(1991)、《世界之窗浮雕》(1992)、《淮海战役》(1997)、《支援前线》(1997)、《太阳鸟》(1998)、《逐日》(1998)、《国难》(1999)、《奋起》(1999)、《国风》(2000)、《雷锋纪念馆》(2002)、《国殇——唐山大地震纪念碑》(2011),等等。该时期鲁美主题性雕塑创作的手法与风格走向成熟,然而也逐渐显露出某种程式化的倾向,特别是在各院校相互借鉴、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新世纪背景下,过往的优势不再显著,变革势在必行。
3.变革期(2017至今)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鲁美雕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新征程。2017年,由李象群院长领衔、鲁美雕塑系集体创作的中央党校大型组雕《旗帜》落成。这是在新时代鲁美主题性雕塑创作的首件重量级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昭示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新的辉煌时期即将到来。紧随其后,鲁美雕塑系集体相继于2018年完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组雕《走向胜利》,2019年完成广西湘江战役纪念广场大型浮雕墙《红军魂》,2021年完成国家党史馆大型组雕《追梦》。件件精品不仅接续传统,且锐意革新,融入新风尚,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事实上,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在重新起航的过程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能够在不背离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对于已经十分成熟以至范式化的体系而言是极其困难却势在必行的,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不变革就会被淘汰。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变革起始于《旗帜》,至《追梦》达到艺术高峰,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离不开鲁美雕塑系师生艰苦卓绝的奋斗,离不开破釜沉舟、改革进取的决心和智慧,更离不开早已融入血液之中的“鲁艺精神”。相信未来在此精神引领下,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定会披荆斩棘,永续辉煌。
回顾鲁美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几代雕塑工作者始终秉承着“鲁艺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注重建立主题性创作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美育功能同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勇攀艺术高峰,传承民族文化,追逐伟大梦想。
二、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优良传统
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能够接续不断创造艺术高峰源于优良的传统,而其传统主要体现在精神和技艺两个层面。
1.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精神传统
在精神层面上,集体主义、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始终引领着鲁美主题性雕塑艺术创作的总体方向。
首先,集体主义源自“鲁艺精神”红色基因。“鲁艺精神”的内涵是“艺术为人民”,坚持人民立场的创作导向意味著鲁美雕塑团队更注重国家、社会、集体的荣誉,也更容易形成凝聚力。比如在创作大型主题性雕塑过程中,个人风格服从整体风格,个人创意融入集体智慧,功劳和荣誉属于集体等。这种集体利益优先的工作原则,无疑会牺牲部分个人利益,甚至被批评为泯灭艺术个性,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大型公共雕塑很难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通常是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鲁美雕塑系传统中,凡接到重大项目都会号召全体教师参加内部设计方案竞标,然后由中标教师组织创作小组深化方案,待到后期稿件放大时再发动更多师生参与制作。团队成员间互相观摩学习并无私地给予他人必要的帮助,形成良性竞争与协作机制,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而且有助于整体创作质量的提升。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团队能够屡创精品离不开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集体主义精神就已融入鲁美雕塑人的血脉之中,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就了一系列高质量作品。
其次,现实主义由时代使命所赋予。现实主义在根本上是要解决文艺源泉从何而来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1]社会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但二者并非机械的反映关系,即是说,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能动的反映。既然社会生活随时代而变化,那么文艺创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鲁美主题性创作在每个时代都有重要代表作品,如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万岁》、六七十年代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80年代的《走向世界》、90年代的《残历碑》以及21世纪初的《国风》、10年代的《旗帜》、20年代的《追梦》,这些作品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稳定的技艺传承,离不开社会生活体验,更离不开对于时代精神的把握。鲁美雕塑团队是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先锋队,从人民中来,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践行艺术为人民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
再次,理性主义孕育于科学方法。鲁艺传统中的科学精神不容忽视,它要求创作者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1]。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被鲁美雕塑工作者所承继,并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观察、构思与表现方法,具有理性化的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美的雕塑训练体系与苏联模式有许多相近之处,也有前东德和法国学院派的影响,还有对本民族民间雕塑传统的继承,后又融入西方现代主义方法,因此很难将其归为某一派别,可以说“与众略有不同”[2],但又自成一派,究其根本是鲁艺的底色,一种革命的理性主义。何谓革命的理性主义?一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旗帜鲜明,艺术形式易被群众所接受;另一方面以结果为导向,超越门户之见,采取科学务实的工作方法。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注重对中外传统的学习,但又不拘泥于特定的手法,往往能够创造性地吸收前人的成功经验,把握内在规律,实现突破性进展。比如创作《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期间,鲁美雕塑团队在国内首次试验出玻璃钢材料并应用于户外雕塑。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研发出泥模样铸造新工艺并获文化部科技二等奖。及至新时代,随着3D技术的深度应用,作品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2.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技艺传统
在技艺层面上,整体性、形体性、主体性是鲁美大型雕塑创作遵循的基本原则。通常用以描述鲁美雕塑艺术特色的语汇有整一、恢宏、理性、概括、形体准确、基本功扎实、注重主体意识,等等,它们更为接近技艺要求,或者说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艺术特色是由技艺标准所决定的。
第一,整体性,即整体观察的思维方式与训练方法,要求一切从整体出发。首先是形式语言服务于大的主题内容。作品材料、题材、手法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取舍,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其次是局部细节统一于整体关系。整体关系上的真实合理是决定大型雕塑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应当省略非必要的细节刻画,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统一。最后是作品与其所处外界环境相适应。雕塑的尺度、材料、色彩、形制、构图等需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相契合,做到内外相统一。
第二,形体性,即形体优先原则,准确把握形体结构规律。形体是在科学观察自然形态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关于对象的综合认知与把握,并非对于客观事物的模仿或真实细节的再现。只有更好地理解内部结构与外部形体关系的规律,才能不被光影、色彩、质感、肌肉凹凸等表象或动作、表情等不确定性因素所蒙蔽,做到不模拟、不再现,科学、能动地表现对象。[1]形体不仅是雕塑的基本语言和本质特征,也是雕塑感的重要来源。鲁美雕塑具象写实风格首要建立在形体结构准确的基础上,并将形体视作根本,要求从形体的角度观察、分析对象,理解造型规律,建构艺术形象。
第三,主体性,即主体意识明确,能够打破常规,实现创新性发展。在鲁美雕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启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无论基础造型训练,还是创作实践,拥有科学理性的认知与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成为衡量创作者自身素养的重要标准。反映在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中,主体性原则有助于突破僵化的艺术语言模式,鼓励创新及个性发展。此处所言主体性不同于个人主义,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从集体利益出发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是以科学的方式平衡理性与直觉,统一形体与精神,于共性之中寻找独特个性,最终实现感觉的升华和主体的复归。
以上传统深刻地影响着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为其作品获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时代在发展,传统也面临新的挑战,只有通过考验被证明为有效的传统才可谓真正优良。
三、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创新发展与审美价值
新时代以来,鲁美雕塑团队相继完成多组大型主题性雕塑,不仅接续了创作传统,发扬了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还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通过采用最新科技手段,将北方学院派与南方民间工艺雕塑技艺相结合,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1.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1)拓展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风格。新时代下的中国雕塑艺术的主旋律将依然是现实主义的,关键是如何深化,如何在具有主题性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表现艺术的创新和个性,这将是困难的,但却是有生命力的。鲁美雕塑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在新思想引领下,用“真实”谱写新时代风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致力于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当代现实主义道路。比如在创作《旗帜》过程中,团队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素材,而且启用了众多真人模特,包括学生、教员以及艺术家的亲朋好友,真实、鲜活、丰富的创作源泉为作品注入了浓郁的新时代气息,也避免了程式化的问题。再如大型室内组雕《走向胜利》的人物多达120位,却没有任何形象是重复的,无论面部特征、姿态、服装或武器,皆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考证。如为确保武器道具造型的严谨,创作组曾运用三维技术对博物馆中的真实武器进行3D扫描和学习,仅枪械一项就多达十余款。还有作品《追梦》共刻画了73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真人原型,特征鲜明,细节逼真,表情生动愉悦,身姿优雅而富张力,充满韵律感,就如一曲气势恢宏、优美动人的交响乐,拥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和回味无穷的感染力。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所体现出的当代现实主义风格不再拘泥于表现内容和对象,手法节奏鲜明、气势雄伟又不失细腻柔美,也更注重主体情感的表达,最终将创作的重心回归到人,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
(2)改进和丰富艺术创作语言。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造型语言有所拓展,相较于前,在处理整体时更为灵活和富于变化,增加了线面构成因素,雕刻精细程度大幅提升。
在构图上,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惯于使用“一个主体+团块环绕”的方式,该传统从《人民公社万岁》开始奠定,到《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发展成型,新时代作品沿用了传统构图方式并加以改进。比如中央党校《旗帜》组雕在整体上采用围拢式构图,党旗位于前部居中,56个民族环绕于底部簇拥向前,突出了旗帜的主体地位,类似纪念碑造型。该作品的“旗帜”主体没有采取概念化的处理方式,而是增加了随风招展的动态和纹理,构图更具有动感,更加真实自然,也更具美感。另一力作《追梦》也沿用了传统构图,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团块”的立面层次,压缩了队伍两侧人物的空间,并对雕塑的结构和体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弱化。通过采用圆雕与高浮雕结合的手法,强调线在指向和连接形体方面的作用,使得整件作品极具画面感,仿佛是可以360度观看的全景立体画。
在造型上,鲁美雕塑传统以理性、严谨、概括为主,重视大的形体结构关系,常常有意省略部分细节,显得特别饱满和有力量,给人一种粗犷豪放的印象。进入新时代,在新思想引领下,鲁美雕塑团队开始寻求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为雕塑制作更加精细,同时吸收中国古代夸张和写意手法,使之与现代抽象造型语言相结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造像细节语言、组块形式语言、线面再造等新命题,形成了自然之气、骨法之韵、精神之相、传写之意四维联动的新模态”[1]。比如组雕《追梦》因采用石雕材料限制了作品体块表现上的大开大合,但也使作品更趋饱满,且促使团队改进制作工艺,进行更为精细的雕刻,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表情迥异,富有个性和生命力。这些作品的成功并非源于对客观真实的模仿或再现,而是基于现实前提下的能动概括与适度夸张,其中许多作品吸收民族传统雕塑技法,展现出浓郁的中国气派,处于新时代审美的前沿。
2.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审美价值
(1)以人民为中心,为新时代塑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2]伟大的作品总能激起人们的热情,奋发精神,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前进。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创作主旨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作具有新时代审美风格的艺术精品。
雕塑作品是对历史的记载与延续,其背后有着生活的真情,这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只有深刻挖掘每个时代人物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赋予其独特的身份、性格、动作、气质,才能塑造出最鲜活、最真实、最善良和最美丽的时代人物群像。新时代人们对美更为具体的、个性的要求赋予鲁美雕塑以新的人文精神,使其致力于塑造人物内在生命个性,注重“意”的融入,以此挖掘个人的认识潜力,其表现力、审美力给观众以代入感,使观众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产生共鸣与认同,在与时代的辉映中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奋进的力量。比如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大庆,鲁美雕塑团队按照“政治工程、千年工程、精品工程”的标准历时3年完成《追梦》创作,该作品表现了社会各阶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携手同行,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创作团队通过将优美宜居的生活场景、灿烂绚丽的民族风情、特色鲜活的文化特征,化为独特的形体、形式进行诗意化的表现,映射真实的叙事场域,最终反映出“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观。
(2)发扬民族文化,创造新时代精品。鲁美雕塑团队对于民族风格的继承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即学习和掌握古代雕塑实践中成功的表现规律和经验,结合当代主题与创作需要灵活运用。
在处理大型雕刻时,古代雕塑常常通过圆雕与浮雕结合的手法概括精简细节,以增强作品的整体感,突出人物形象。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鲁美大型雕塑中就已显露了明显的民族化风格,并有意识地吸收和运用传统工艺手法。比如位于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的组雕《人民公社万岁》现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探索雕塑民族化的重要代表作品。该作品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扎根人民群众,挖掘民族文化,围绕农业丰收的主题,刻画新中国农民激情昂扬、兴高采烈的姿态,反映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人物造型方面,作品借鉴了中国雕塑传统中夸张、概括、线条化、装饰化、圆雕与浮雕结合的处理手法。通过夸大人物、动物、器物间的动态形成张力,突显气势,营造无声胜有声的喜悦氛围,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气派,亦很好地诠释了新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此外,对于线的运用也是中国古代雕刻的特点,有利于强化人物的轮廓、表情、衣纹等,使其更具动感和表现力。比如在《旗帜》《追梦》中,主创团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雕塑技艺,强化“线”的穿插连贯作用,令作品整体态势鲜明、流畅,充满动感,符合新时代气息。而《走向胜利》对于传统“线”的运用还体现在雕塑的整体构图上,即将人物群像与婉转连贯的自然形态相结合,构成飘带造型,好似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蓄势待发,气势非凡。
对于民族传统的学习绝不仅限于技法,还要结合特定文化内容,推动民族风格随着时代和题材的变化不断发展,鲁美雕塑团队在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无疑是成功的,开辟了新时代民族化道路,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精品力作。
四、结语
新时代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将西方造型规律与东方文化韵味相结合,于整体恢宏的气势中展现出一种精细鲜活的诗性之美,于现代理性的造像中呈现出典雅的民族之美,成功实现了薪火相传。新时代的鲁美雕塑工作者坚定践行“鲁艺精神”,为人民而创作,凝聚精神力量,讴歌时代主题,自觉担负起艺术服务社会、人民与时代的历史重任,坚持用“真实”书写时代特征,以实际行动探索一条中国式的、当代现实主义雕塑的路径,唱响新时代最强音。
〔本文系2022年度遼宁省文联文艺评论重点课题“新时期鲁美大型主题性雕塑的创新发展与审美价值研究”(WL2022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 超: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讲师。
(责任编辑 牛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