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雁 吴晶琦
摘 要:《解放日报》作为20世纪40年代延安有效的传播载体,其文艺版面不仅加快了当时美术作品和美术思想的传播,增进了人们对这一艺术活动的理解与接受,也不断促使创作者和理论家们对绘画等艺术活动进行理性反思、分析评价,促使延安美术确立核心评价体系。《解放日报》文艺版为后续美术活动起到了良好清晰的示范意义,也在持续形成的评论氛围中使创作和理论联系更加紧密,使评论得以审视自身,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超越性。
关键词:解放日报;文艺;讲话;鲁艺;美术评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鲁艺时期美术批评与当代价值研究”(WQ201901);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中国油画南北方创作地缘性研究”(WJ201904)研究成果。
《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同年9月增设《文艺》副刊,1942年开始不标设“副刊”字样,但用第四版专门刊发文艺创作和评论文章。这些文章推动了当时延安文艺的发展,使延安美术的创作与评论逐渐确立起评价体系,并对后来的创作和评论产生影响。在《解放日报》之前的《新中华报》也曾创办过多种文艺副刊,如《鲁艺特刊》《特区文艺》《边区文化》等。同时也有各种文艺刊物,如《文艺战线》《文艺突击》等,也有关于美术问题的争论,但却不像《解放日报》文艺版如此密集地刊发文章,讨论深度、学人观念的交互以及传播速度、传播作用也都与其他刊物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
一、《解放日报》文艺版
刊发前延安美术评论状况
美术评论和文学评论一样,是在作品接受基础上产生的艺术活动。文学藉由纸媒传播由来已久,它们传播速度快,接受范围大,所以文学评论活动更加广泛活跃。相比之下,美术创作与评论的传播范围较小,传播影响也稍显迟滞。延安美术创作自延安鲁艺创立后,逐渐探索出一条与此前近代美术不同的创作方向,这条创作方向的作品数量增长很快,但仍需要刊物传播,需要对读者显示出作品价值,才能使这种艺术活动形成社会性接受,使评论活动发展为对美术作品的超越。
《解放日报》文艺版刊发前,《文艺月报》《文艺战线》《文艺突击》《大众文艺》《新中华报》《前线画报》《解放》《中国妇女》《中国青年》《中国工人》《八路军军政杂志》等重要文艺刊物也有不少美术作品的刊载。如《解放》虽是周刊,刊印美术作品数量却不固定。《中国妇女》《中国工人》《八路军军政杂志》等多数刊物为月刊,刊印美术作品数量大约每期一篇。这些刊物大多刊印困难,几经停刊,发行时间不长,所以刊载的美术作品数量也十分有限。与之相比,延安地区的《前线画报》是刊载美术作品(漫画、连环画、单幅画、木刻等)最多的刊物,它们数量可观,极大地提高了美术创作者的工作热情。自《解放日报》文艺版出版发行以来,延续了这种传统,刊发美术作品、美术活动消息的数量非常可观,且由于报刊传播及时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了延安美术的传播和发展,这为展开美术评论提供了必要条件。
从现存的美术评论思想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解放日报》文艺版面出现前延安美术评论和美术思想发展的状况,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徐懋庸的《民间艺术形式的采用》(1938.4《新中华报》)、艾思奇的《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1939.4《文艺战线》)、罗思的《论美术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1939.11《文艺战线》)、胡蛮的《鲁艺二周年纪念会中的美术展览》(1940.6《新中华报》)等。这些论争集中在美术创作内容、绘画利用民族旧形式、美术评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分别从宣传角度、创作载体以及创作接受角度探讨美术实践,这些与当时延安以外地区的美术评论关注的问题相似。此外,这些美术评论提出的问题与当时文艺理论评论问题基本一致,美术评论裹挟在文学评论中,缺少贴近延安美术创作自身实践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既不利于在确定对象的整体性关系中展开对艺术本质规律的探索,也不利于评论贴近文本,容易导致评论向观念性辩争陷落,不利于形成适应当时延安和社会历史现实以及针对延安自身美术实践特点的评论范畴,无法提出有价值的美术评论问题。可以说,当时延安美术评论处于一种“无主”状态,它缺乏核心评价体系来引导创作,没有形成切合时代主题和发展需求的、进步的美术评价准绳,没有形成相应的评论氛围。而《解放日报》文艺版面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延安美术活动的繁荣发展,也推动了延安美术评论标准的确立与发展。
二、《解放日报》文艺版
刊传播对延安美术评论的增益
《解放日报》作为当时权威的传播媒介,对延安美术核心评价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解放日报》诞生前后的时间里,其他刊载美术作品的刊物因为各种情况陆续改版或停刊:如《文艺战线》于1940年停刊;《文艺突击》1939年因种种困难停刊后,于1940年改版为《大众文艺》;而《文艺月报》1941年1月创刊,仅存在一年九个月;《前线画报》于1942年4月停刊,同年《解放日报》文艺版承担起这一时期传播文艺消息的责任,成为鼓励文艺创作与评论的重要阵地。其次,《解放日报》设立文艺版面说明文艺在斗争与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它发行范围广,接受途径简便,内容容易获取,受众面广泛,被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和认可。报纸和期刊杂志不同,报纸的内容较为驳杂,特别是综合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消息,读者阅读报纸通常是主体性选择的结果。《解放日报》文艺版自设立以来不断增加发文数量,刊载内容能够得到积极回应,恰好可以说明读者接受的兴趣倾向和接受程度,表明接受者阅读和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
延安《解放日报》对美术评论主体评价标准确立的影响是逐渐显露的,随着相关刊发内容的不断累积,营造出评论争论的氛围,才使标准最终得以确立。最早关于美术评论和创作争论见于胡蛮与力群等人的文章。胡蛮的《抗战以来的美术运动》(1941.8《解放日报》)与《目前美术上的创作问题——为“边区美术1941年展览会”而作》(1941.8),以及艾青《第一日——略坪“边区美协一九四一年展览会”中的木刻》(1941.8《解放日报》)、力群《美术批评家与美术创作者》(1941.9)、艾青《序〈古元木刻集〉》(1941.10)、江丰《绘画上的利用旧形式问题》(1941.12)、王朝闻《再艺术些》(1941.12)、力群《略谈“反侵略画展”》(1942.1)、华君武,张谔,蔡若虹的《讽刺画展的“作者自白”》(1942.2)、江丰的《关于“讽刺画展”》(1942.2)、力群《我们需要讽刺画》(1942.2)、黄钢《讽刺画展给了我们什么》(1942.2)、海燕《镜子》(1942.2)、默涵《讽刺要刺中要害》(1942.2)和《漫画与杂文》(1942.2)等。通过对多元化的美术问题的探討,勾勒出延安美术评论的重要论点,指出植根于延安现实语境的美术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艺术,艺术与历史、现实的关系,艺术如何起作用。这不仅延展了此前中国现代美术观念性争辩,使其在实践层面展开,同时指出美术实践与美术功能及其自身价值属性间的缝隙,并将其与艺术作品的主题及表现间的差异问题统一起来。
以1942年《解放日报》围绕《讽刺画展》展开的讨论为例,华君武、张谔、蔡若虹、黄钢、力群、江丰、海燕、默涵等纷纷发文评论讽刺画展,不难发现这场在元旦期间举办的画展,在其后一个月间引起学者高度关注。不仅说明当时《解放日报》对画展的报道受到广泛关注,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作为每日刊发的传播媒介,间或几日就有一篇关于此次画展的评论文章,让这个议题成为当时的“热搜”,该问题因为回应及时不断被推向高潮,这是月刊不能比拟的。在这场辩争中,关于“讽刺画”的分歧不断扩大,如果继续下去必将发展成两种文艺方向的形而上的辩争,观念含糊且与实践脱节,容易导致其他美术问题研究的空缺失序,也容易造成美术实践一味追求形似的求变创新,从而导致艺术的自由主义。于是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直指“文艺应该讽刺和暴露什么”应当有标准,“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1]当时正值中国团结抗日、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时刻,团结不仅体现在革命斗争中,也体现在一切有利于抗战的社会活动中,当然也体现在美术活动中。于是延安美术评论很快吸收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确立了美术评论的主体评价标准,即坚持现实主义的方向,这个现实主义要集中反映一个时代最集中、最典型的问题,要表现时代精神——一个历史阶段最进步、最发展、最实在的视野与集体意识;同时还要坚持民众的方向,要贴近民众生活,为人民服务。综上所述,这个标准的确立与以《解放日报》文艺版为阵地的关于美术问题的评论论争是分不开的。
三、美术评论藉由
《解放日报》文艺版的践落与传播影响
以此为据,美术评论的影响与具体原则逐渐在后续的《解放日报》中显示出它的示范意义,在《解放日报》构建一种评论氛围的同时使该问题得以深化。如对形式问题的探讨,《解放日报》于1942年9月刊发的《街头美术》一文:“大众化要停止卖弄近代绘画上‘形式主义的趣味,也不能停止在旧形式的‘利用里”[2]。它说明此前美术创作对旧形式的利用并没有找到十分清晰的方向,内容形式需要进一步探索,才能充分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对创作的影响可以从年画数量看出,年画属于比较特殊的美术样式,因与劳动人民节庆民俗观念关系密切,画面元素及其构织的意象相对固定,无形中增加了创新的难度。若抛弃旧有元素,去掉原有年画的全部外在形式,那么其功能本质也就消失了。1940年杨筠的年画《大家养鸡,增加生产》、1941年彦涵的《春耕大吉,努力生产》,虽然二者拥护生产的立意明确,也是人民群众可以看懂和理解的,但作为节庆民俗的装饰画,显然缺少节庆指向和氛围感。加之与传统年画出入较大,更像宣传画,所以这种变化了的年画没有那么受欢迎。1942年前后两年的年画数量较少,显然旧形式的利用和艺术群众化问题还在继续寻找切实可行的结合方式。
这种情况自1944年开始发生变化。1944年1月《解放日报》刊载了一川的《关于年画》:“西北局决定大量出版年画,作为新年拥军爱民的活动的宣传品。……年画应该表现边去人民的生产、合作、自卫及拥军、拥政爱民运动。……在线条、色彩上力求单纯、明朗、刚健、鲜明、愉快,适合老百姓欣赏习惯。”[3]这一导向性的消息,很快得到了美术工作者的回应。《解放日报》1944年刊载艾思奇的《美术工作与群众的进一步结合》:“两年多来,文艺工作的确是向群众深入了。”[4]显然,这已经开始肯定美术创作形式探索取得进步。于是从1944年开始,年画创作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上将新内涵与传统形式进行结合,也保留了年画祈福新年的功能意义,这种结合比以往更为充分,也更高级。如1944年古元的《讲究卫生 人兴财旺》,画面中的麒麟、端坐的白胖娃娃、蝙蝠、麦穗都是传统年画元素,但传统年画的鲤鱼和莲花却被毛巾、红缨枪、大刀等新意象替代,它将生产、战斗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结合在一起,既创新又不显得突兀,喜庆氛围不减。
彦涵的《军民合作,抗战胜利》对门画的改造也是旧形式融合新内容的典范。传统门神画特别是将军门神画有辟邪祈福之意,在彦涵的作品中,两位古代将军被换成了手持武器的解放军和民兵战士,这既保留了年画中门神的功能与内涵,也使门神形象与当时的斗争现实结合起来,门神所驱的邪祟指向更直接,可以说其创作形式和内容意义、传统和创新是高度统一起来的。1945年4月力群等人在《关于新的年画,利用神像格式问题》中就高度评价了经过改造的新门神画:“如近年来利用门神形式画上八路军的门画,便是一个办法”“我们应该更大胆地吸收旧年画的优点来创造新年画”[5]。此外,1945年《解放日报》还刊载了鲁艺美术研究室的《读者往来:征求关于年画及剪纸的意见》、余聿的《批评年画利用灶爷形式》、罗工柳的《群众来信》、王朝闻的《年画的内容与形式》等评论文章。他们共同参与讨论了民间形式与美术创作创新问题,在这个过程里观念是持续地、发展地对创作起到规正,反过来这种争论也促进评论从形式、内容,从创作、接受,从新、旧观念,从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众的接受者身份等视角更全面而深入地思考相关问题。
四、结语
《解放日报》文艺版面的设立与改版在推进延安美术评论确立其自身评价体系标准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作品通过报纸得以快速广泛传播,群众接受反馈也得以在评论与创作中得到反馈,美术实践与美术评论的联系因此变得密切,延安美术评论标准也显出其作为评价美术实践准绳或尺度的独特价值。尽管今天这些美术评论看起来缺少丰富性,但对于当时延安的画展,对木刻、漫画、年画等作品高下得失的判断是生动且有概括性的,并藉由《解放日报》的传播,为当时的美术创作指明方向,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868.
[2]张仃.街头美术[N].解放日报,1942-09-10(4).
[3]一川.关于年画[N].解放日报,1944-01-17(4).
[4]艾思奇.美术工作与群众的进一步结合[N].解放日报,1944-08-28(4).
[5]力群,等.關于新的利用神像格式问题[N].解放日报,1945-4-12(4).
作者简介:高雁,博士,鲁迅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吴晶琦,博士,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