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兴伟
(鲁迅美术学院 文化传播与管理系,辽宁 沈阳 110004)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创立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第一所艺术院校,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现代的艺术教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延安鲁艺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原因,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掘其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意义。
延安时期的鲁艺,其教育方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大致经历了“初创期”、“‘关门提高’期”和“整风以后的调整期”三个主要阶段。
(一)初创期
从1938年4月到1940年4月,这段时间是鲁艺的初创期,其教育方针尚处于萌芽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共有三届学生在鲁艺完成学业,鲁艺也制定了三届的教育计划。第一届和第二届的教学还是短期培训的性质,两届的教育时间共六个月,每一届只有三个月的学习时间,这两届的教育计划也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直接提到教育方针的问题。
虽然前两届的教育计划没有直接提到教育方针,但是鲁艺的教育并不是没有方向。在鲁艺的创立缘起中,鲁艺的发起人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并且认识到这是“不容稍缓的工作”,这一点在以后的鲁艺的教育方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鲁艺的第一届教育计划没有提及教育方针的问题,只是公布了学院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的教学安排。与第一届相比,第二届的教育计划草案明显有了很大的改善,明确了教育目的和教学原则这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为后来明确提出教育方针做好了准备。到了第三届教育计划,教育方针终于被明确地提出来了,是这样规定的:“从科学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指出目前的任务,客观的环境对于它的要求,及艺术工作的意义,重要性,提出解决抗战艺术上基本问题的原则,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具体意见,使同学对于抗战艺术之理论及技术上的诸问题有正确的了解。”[1]22显然,这个教育方针只是指出了教育方针应该涉及的问题,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具体的表述。
根据中共中央六中全会的决议和精神,普遍地彻底地进行工作检查,鲁艺在1938年12月17日召开了一次全体教职学员大会,并推选出了组织工作检查委员会,展开了各方面工作的检查。到1939年1月19日,检查委员会召开了全体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由沙可夫代表检查委员会出席报告关于一般问题的工作检查总结。这次大会以后,许多同志认为这次检查工作进行得不够深入,并且对于鲁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教育方针与计划问题,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很少,有更进一步检查的必要。随后,鲁艺对教育方针和教育计划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于1939年2月18日重新举行了总结大会,由沙可夫再次做了《鲁迅艺术学院工作检查总结报告》,在报告的第一部分“一般问题”的第一个问题中就谈到了“教育方针与计划”的问题,报告基本肯定了教育方针大方向上的正确性,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不够清晰。这次工作检查非常重要,使得鲁艺重新认真地思考了教育方针的问题,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方向。
在鲁艺成立一周年纪念日,罗迈做了专门的报告《鲁艺的教育方针与怎样实施教育方针》,明确地提出了鲁艺的教育方针:“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材,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2]786这是自鲁艺成立以来,对于鲁教育方针的最为完整和明确的一次表述。
鲁艺第一次全院工作检查和罗迈关于教育方针问题的报告逐渐明确了鲁艺的教育方针,根据这一方针,鲁艺的具体任务变成了既要培养艺术上的专门人材,还要培养具有多种艺术才能的普通干部。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鲁艺设立了专修部和普通部,专修部分为戏剧、音乐、美术、文学四个系,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材;普通部则进行综合的基本的艺术教育,以培养普及工作的普通艺术干部。华北联大文艺部成立后,鲁艺普通部的师生大部分都参加到了华北联大文艺部,随之鲁艺普通部便取消了,仅剩下了专修部。鲁艺方面认为培养普通文艺干部的任务已交给了华北联大文艺部,开始转向专门化“提高”的艺术教育,由此鲁艺进入到了艺术教育的“关门提高”期。
(二)“关门提高”期
从1940年4月到1942年4月,可以说是鲁艺的“关门提高”期。这段时间共招生了两届学生(第四届和第五届),也制定了两届的教育计划,这两届教育计划及教育方针呈现出了明显地强调专门化的“关门提高”的特征。
1940年6月,鲁艺制定了第四届教育计划草案。这一届除了原有的四个系继续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材外,还设置了一个“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期限是一年,专门为了培养大批部队艺术工作者,以期在艺术教育中能做到提高与普及相结合。这种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没能按原计划施行。由于1940年10月留守兵团政治部成立了“部队艺术干部学校”,所以这个培训班就转入部队了。这样,鲁艺的第四届教育计划就只剩下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材了,完全是偏重于“关门提高”了。这一点在第四届教育计划中有很明显的体现:“本院教育目的为培养文学艺术创作理论各方面的专门人材,这些人材必须具备:A、马列主义政治及艺术理论之相当修养。B、基础稳固的某种技术专长。”[1]76这里提到的“专门人材”、“相当修养”以及“某种技术专长”都带有明显的“提高”的特征。另外,学习的期限也增加为两年。在课程的安排上也带有明显的“提高”倾向,第一学年课程着重一般的基础知识,第二学年则使之趋于较专门的发展。就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关门提高”的倾向不适合当时抗战的需要,妨碍了艺术与人民大众以及现实斗争的结合。这种状况在第五届教育计划中仍没有改观,反而更发展了专门提高的那一方面。第五届教育计划的基本精神延续了第四届教育计划,规定:“(一)本院教育之基本方针为团结与培养文艺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二)本院教育之具体目的为培养适合于抗战建国需要的文艺之理论、创作、组织各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Ⅰ社会历史知识与艺术理论之相当修养。Ⅱ基础巩固的某种技术专长。(三)本院之教育精神与学术自由;各学派学者均可在院自由讲学,并进行各种实际艺术活动。”[1]121在第五届教育计划刚开始不久的1942年4月,延安开始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这个教育计划也就在整风学习后中止了。
1942年4月到9月,鲁艺进行了整顿学风的学习,并展开了全校群众性的关于教育方针的热烈讨论,重点讨论了“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否从客观实际出发”等问题。通过这次学习,彻底清算了教条主义的“关门提高”的教育方针,使艺术教育与艺术活动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中国新文艺应“面向工农兵”的新方向。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到了关于文艺工作者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其中,关于工作对象问题和学习问题的讨论为鲁艺改进学风指明了方向,这些问题也正是鲁艺在“关门提高”期出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说:“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3]4-6这里,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了文艺要“面向工农兵”的方向。关于学习的问题,毛泽东说:“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文艺创作,这是对的,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这就是说,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3]8这里,除了强调对于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外,还特别指出了“要学习社会”,这也是鲁艺在“关门提高”期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的问题,即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和如何服务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在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同志中,这个问题似乎是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讲的了。其实不然。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就不免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3]15-16这里,毛泽东明确指明了我们的文艺要为劳动人民服务。关于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即提高与普及的问题,毛泽东说:“有些同志,在过去,是相当地或是严重地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他们不适当地太强调了提高。提高是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那就错了。”[3]17这里,毛泽东并没有否定提高,而是否定了“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
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来到鲁艺的球场对全院师生又做了一个专门的讲话。他指出:在鲁艺领到文凭还不算毕业,这只是在小鲁艺毕业了,还没有在大鲁艺毕业,人民群众还不承认你们。你们这鲁艺是个小鲁艺,你们要到大鲁艺去,到工农兵群众那里去。小鲁艺在桥儿沟,大鲁艺就是社会嘛,要使小鲁艺与大鲁艺结合起来。[4]毛泽东的这段讲话很生动地表达出了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到的一些重要观点,引发了鲁艺在整风学习中的深入反思,也为鲁艺以后的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整风以后的调整期
整风以后,鲁艺积极地调整了教育方针,取得了快速的进步。1943年,鲁艺并入延安大学,成为延安大学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其教育方针由延安大学统一制定,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统一、学与用一致的基本精神。
1944年5月,延安大学(包含鲁艺文学院、自然科学院和行政学院三个学院)制定了教育方针及实施方案(草案),经过整风之后的教育方针,突出地体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统一、学与用一致的基本精神。这次的教育方针较之于以前的教育方针,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了要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突出了教育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了对教育对象的立场和工作作风的培养问题,要重视人生观的培育,要重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学与边区实际工作部门及实际活动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学与用一致,这较之于整风前鲁艺的“关门提高”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育对象的建设精神的培养,强调教育与生产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并入延安大学以后,鲁艺实际上成为了边区艺术活动的实际工作部门之一,不仅在边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对全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鲁艺“关门提高”时期的教育方针虽然有所偏颇,但也有积极的一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水平,并进而推动了边区及根据地艺术水平的提高。整风之后,鲁艺的教育克服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开始自觉地与边区实际相结合,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延安鲁艺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立的,对其教育方针的历史反思也需要考虑当时的现实情况。只有从历史现实的角度来加以审视,才能真正理解延安鲁艺教育方针各个不同时期调整、变化的原因,并进而发掘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创立初衷与实施中对初衷的背离
为什么要创建鲁艺?在《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中说的很明确,“在这抗战时期中,我们不仅要为了抗日动员与利用一切现有的力量,并且应该去寻求和准备新的力量,这也就是说:我们应注意抗战急需的干部培养问题。……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之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也是不容稍缓的工作。”[2]781可见,鲁艺创立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抗战急需的艺术工作干部的培养问题。那么,满足抗战的需要就成为鲁艺的艺术教育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其教育方针自然也围绕这个方向。所以,鲁艺的教育方针在不同阶段都是为满足抗战需要这个大前提确立的,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有所调整、变化,但是这个大前提始终不变。
从延安时期不同阶段鲁艺教育方针的表述来看,培养满足抗战需要的艺术干部这个初衷其实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从而出现了“关门提高”的问题。在抗战的特殊历史时期,培养大批能够为抗战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一般艺术工作干部是最为急迫的,“普及”与“提高”相比较而言,能够做到“普及”的一般艺术工作干部的培养更为急迫。鲁艺“关门提高”期的教育方针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普及”而偏重于“提高”,就当时抗战的需要来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有违初衷的,不利于艺术与人民大众以及现实斗争的结合。所以,在整风运动中,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才会被争论并进行反思。
(二)“提高”与“关门提高”
就当时的历史现实来说,培养抗战需要的一般艺术工作干部是第一位的,所以,鲁艺的艺术教育工作首先实现“普及”的功能更为紧迫。但是,“提高”也没有被否定,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关于“提高”,毛泽东指出“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3]22这就很清楚地指明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二者不是割裂地单独地进行,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上,周扬也重点反思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他指出,“鲁艺是一个培养专门人材的学校,要提高是对的,但是我们却把提高和普及机械地分裂开来,成了提高、普及二元论,造成了关着门提高的错误。”[2]821问题的症结不在“提高”,而在“关着门提高”,这就必然造成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要真正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既从字面上又从具体实施的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来检视当时的教育方针,仅仅在字面上确保教育方针的正确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教育方针中提倡教学的“专门化”和“正规化”并没有错,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进步,但是这个“专门化”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变成了“关门提高”,“正规化”在教学过程中变成了“学习第一”,其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所学与所用分离,这正是教育上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延安鲁艺创建后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工作人才,这些人才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建国后在新中国的艺术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鲁艺的教师和鲁艺毕业的学生分布在各大艺术院校,是新中国艺术教育领域的一股最为重要的生力军。更为重要的是,延安鲁艺确立的艺术教育方针对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艺术教育要满足现实需要
鲁艺的创立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培养抗战急需的艺术工作干部就是当时的现实需要,鲁艺的教育方针在这一时期虽然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变化,但是“培养艺术工作干部满足抗战需要”的大方向始终没变。鲁艺在教育方针上之所以出现了“关门提高”期的偏离,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艺术教育过于偏重于专门化地“提高”,而且是一种没有兼顾“普及”的“关门提高”,与当时的现实需要脱节了,导致了学与用分离的错误。所以,当代中国艺术教育首先也要处理好与现实需要的关系,实现艺术教育与现实需要的紧密结合。那么,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需要是什么呢?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专业艺术人才和艺术管理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第二,提升人民大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艺术观念,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二)艺术教育要重视社会实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文艺座谈会后他又在鲁艺做了一个专门的讲话,指出仅在鲁艺拿到毕业证还不行,还要到“大鲁艺”(即社会)中,要使“小鲁艺与大鲁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鲁艺在学校教育之外还要重视社会教育,鲁艺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贯彻了这一思想,增加了社会实践方面的要求。所以,艺术教育除了学校内的专业知识教育之外,还要注意与社会的结合,重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过于偏重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创作的作品内容空洞、无病呻吟,严重妨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艺术教育要承担社会责任
鲁艺的教育方针明确地以“适应抗战的需要”为目的,勇敢地承担起抗日救国的社会责任,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材,在前线的抗日宣传和敌后的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今的中国,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人的审美感知力和想象力,陶铸涵养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的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的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蔓衍,人情因亦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乃安。”[5]因此,在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当年的延安鲁艺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不复存在,然而其艺术教育思想和鲁艺精神仍然在其后裔院校中传承。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其重视与现实需要相结合、重视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是我国艺术教育的宝贵遗产,对当今艺术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谷音,石振铎.鲁艺文艺学院历史文献(内部资料)[Z].鲁迅美术学院档案资料室.
[2]《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G].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刘益涛.毛泽东在延安纪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48.
[5]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