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

  • 《荀子》贵师论
    〔关键字〕贵师;师法之化;教师素质;荀子尊师重教不仅是我国自古至今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是当代中国科教兴国的重要国策。《荀子》①本文所引《荀子》原文均出自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1年版。一书有关教师重要地位、师法之化、教师素质的论述系统而深刻,探讨这些问题,对于今日弘扬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有重要借鉴意义。一、人与社会生活何以需要师?第一,个体学习经典与修身养性都需要老师指导。“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2-30

  • 论清代浙西词派之宗法统序
    浙西词派 统序 师法 常派考浙西词派这一概念,最早由丁绍仪提出,时称“浙派”。他在评论袁通词时说:“所著《捧月楼词》,虽宗法不出南宋诸家,亦不为浙派所拘。”a 后李佳亦指出:“宋人词体尚涩,国朝守之,谓为浙派,多以典丽幽涩争胜。”b 此后,谢章铤、沈曾植、蒋敦复、况周颐等人又反复提及这一概念,这具有重大意义,既标志着浙派经典化的形成,也是浙派宗法统序为词坛所广泛接受之证明。因此,本文拟对浙西词派宗法统序的一些情况进行考察,以揭示词史发展当中的一些隐晦问题。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荀子成人之道思想的当代启示
    度,“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1]935。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学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放纵个人性情、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荀子按照人在修身养性过程中达到的不同目标,将理想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士、君子、圣人,初级目标为士人,最终培养目标为圣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1]22。士、君子、圣人在认识水平和道

    林区教学 2022年7期2022-03-17

  • 武法 师法 心法 ——记合肥老年大学太极拳教师王春明
    等多项荣誉。先承师法,再领悟修行。这是王春明的武术心得。如何能让武术惠及全民,进而强身健体,一直是王春明揣摩探寻的方向。他在研习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创新太极拳剑的招式,摸索心得体会,进修出柔力球、木兰拳,还有健身气功等更适合全民健身的太极拳式。师法——为师亦为友王春明自2003年开始为老年人教习武术,2009年,正式任教于合肥老年大学,教授太极拳系列课程。近二十载的教学生涯中,王春明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他所带的班级在合肥老年教育系统太极拳(剑)比赛中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2期2022-02-23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恽寿平没骨花鸟画设色分析
    姜中伟中国画的“师法造化”意指画家的艺术创作可源于对大自然的效仿与借鉴,但自然界中的美无法自动成为艺术美,关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怀与构思不可或缺。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贵在饱含生命力,而中国画艺术旨在表现人与物象本质上的精神与品质,“心灵”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是使画面活灵活现的重要条件,从而进一步追求国画中“气韵生动”的至高标准。中国花鸟画中,“随类赋彩”要求色彩与所画物象相匹配,其中,自然色彩与画中色彩的界定、转化方式,如何凭借恰当的设色语言表现画

    艺术品鉴 2021年33期2021-12-02

  • 浅论新出土墓志对当代篆书创作的启示 ——以陕西明善博物馆藏《大唐故杨府君妻何夫人之铭》墓志盖为例
    当代展览中篆书『师法』与『错字』问题探究——以『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为例》一文中便提出对当代展览篆书师法取向的几点建议中提到一点:拓展汉篆的师法视野,同样道理,我认为唐代墓志的篆盖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取法对象。从当代历届篆书展中可以大致看出书法家们对篆书的取法主要集中在金文与清篆、甲骨文、秦诏版和汉篆,当然也有师法今人的嫌疑。关于师法今人利弊暂且不论,师法同时代的人古已有之,成功失败的人都有,成为大家的例如徐三庚(1826-1890)取法同时代的吴让之(17

    大众文艺 2020年7期2021-01-28

  • 浅谈黄宾虹绘画风格
    阶段:早期主要是师法传统;中期师法造化、重视笔墨;晚年时期黄宾虹在师法传统、师法造化、重视笔墨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绘画元素、绘画思想,进行自我艺术创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传于后世。黄宾虹从师法传统一直到形成了自己的现代绘画艺术语言,可以说是一个极具变化与寻求创新的现代笔墨表现主义画家,并且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他在绘画思想、绘画理论、绘画意识、绘画实践等方面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同时又将水墨丹青融为一体,在一张素素的宣纸上绘制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最后

    艺术家 2020年7期2020-12-08

  • 汉代章句之学研究述评
    小章句之分,且与师法、家法观念纠缠在一起。就章句之学兴衰原因的探讨,也往往着眼于章句之学本身所呈现的弊端,即“繁琐”与“破坏大体”,而欠缺由政治与学术关系的角度深入探讨。厘清章句之学的发展历程,对于把握汉代经学发展与政治权威的关系至为关键。关键词:章句;义理;师法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光武‘重儒及东汉士风衍变”(KYCX17-1957)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11-0069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11期2020-12-07

  • 古代私人书法教育(二)
    艺”的书法则强调师法与家法问题,如清代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所说:“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也。”(三)技法传授的过程也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古代文人向来注重言行体察细微,在“口传心授”书法技法教学过程中,老师制定的

    中国篆刻 2020年6期2020-12-04

  • 汉朝经学传承中的师法探讨
    学的传承过程中,师法是一个鲜明的特点。通过对《周易》的发展、分化、传承中的探讨,可以看到师法所起的重要作用。关键词:两汉周易师法汉朝经学在传播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师法。汉初传经,都由口授,数传之后,句读义训难免出现分歧,如此就会分为各家。师所传授,弟子一字不能改变,严格恪守,称为家法。《后汉书·章帝纪》:“汉承暴秦,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曰承师,亦别名家。”李贤注:“言虽承一师之业,其后触类而长,更为章句,则别为一家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5期2020-10-20

  • 从“师法”到“学法”
    【摘要】在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书法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既能够提升人的书写水平、鉴赏能力,又能激发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意趣,最终提升其思想涵养和生命质量。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不同天分的学生的教学、点拨,仍缺乏更为科学的方式,要使得书法艺术能够真正地被继承并弘扬,是我们从教者永恒的探索与追求。【关键词】书法碑帖;阶段实施;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1期2020-09-10

  • 师法造化·元气淋漓
    无锡博物院主办的师法造化·元气淋漓—— 纪念徐风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无锡博物院举办。徐风(1900年-1988年),原名耀山,字乐山,号仁斋,江苏无锡人,祖籍常州。系徐悲鸿美术教育体系的优秀实践者和传承者,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无锡近现代画家群体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徐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首届艺术系,得徐悲鸿及著名画家吕凤子、潘玉良、张书旂、汪采白等示范传艺。抗战期间,徐风颠沛流离于湘、桂、赣、黔之间,数年间,作画200余幅。1943年夏,在贵阳

    书画艺术 2020年3期2020-02-26

  • 明代绘画师法问题论略
    郭青林【摘要】“师法”理论是明代绘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画论家从三个角度对此进行讨论,即师法对象上,要求“取法乎上”,充分汲取典范的艺术智慧;师法方式上,要求“师其意不师其迹”,极力反对追求形似之习;师法态度上,要求“转益多师,不泥于古”,旨在实现个性化创造。这三者相辅相成,自成体系。明代画家对师法问题的讨论,是有其现实必要性的,这使得明代绘画师法理论较之前更集中,更深刻,更具有总结性。【关键词】时代;师法;绘画绘画发展至明朝,传世数量较以前历朝为多,

    美术界 2019年9期2019-09-18

  • 甲骨文
    】甲骨文;北碑;师法【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5-0037-04一、甲骨文概说在没有发现比殷商时代更早的文字资料前,甲骨文应该是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玛雅文字并列的世界上最早的四种文字之一。除甲骨文之外,另外三种文字已经失传。《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提道:“人类历史上,汉字是少数几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初的书写系统仍在被继续使用的唯一一例。”中华民族文明史册中辉煌的一页——甲骨文,是文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1期2019-09-10

  • 陈俊哲
    员。诚然,学草者师法“二王”没错,但不可止于“二王”,还须沿“二王”学书路径向上逆推,师法更高古的篆隶。篆用笔的纡余婉曲、线质的“力弇气长”,隶用笔的倔强激越、线质的“势险气短”,以及篆隶笔意表现出来的或雍容浑穆,或端庄典雅,或古朴淳厚,或率真天然的气质风貌等等,是提升草书艺术审美、走出当下书法展览体千人一面窘境、开拓草书艺术新境界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陈俊哲)陈俊哲 行草书自作诗 纸本 2019年

    中国书画 2019年12期2019-04-10

  • 汉代经学师法家法研究述论
    高海云“师法”、“家法”是汉代思想史研究的经典课题。历代学者虽欲正本清源,试图辨明“师法”、“家法”的本来面目,但往往杂入其他问题一起讨论,或偏于一见,或得失参半,或言不及实,因而造成若干观念的掺杂、混淆,始终未能获得周延且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本文力图备举胪列前人之成说,述评学界就汉代“师法”“家法”各自本义以及二者异同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为深入研究此问题提供一孔之见。一汉人注重师法、家法已成学界通论。汉籍多见“师法”、“家法”之争论,但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11期2019-02-18

  • 正统之路:渐江与董其昌语境中的师古与师造化
    致,因此此时的他师法黄山一带的风貌是情有可原的。渐江存世的画作数量至其归歙以后开始增多,说明回乡以后,渐江所处的外部环境相对安静舒适,其内心也是安宁的,一如其画。一、董其昌语境中的渐江归歙后师法黄山的因由渐江早年受黄公望风格的影响颇深,闵麟嗣在《弘仁传》中说他“初学一峰,晚法云林。”[1]因为倪瓒用笔简率、意境高绝,所以在晚明“南北宗论”盛行之时,真正能够师法云林者相对较少,学其他三家相比而言比较多,而三家之中又以学黄公望者较多。综合来看,明代文人画系统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年3期2019-01-10

  • 砚边琐语
    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归结一个“清刚”之气,存天地之正气,松柏气节。杨子云尝言:书,心画也,盖其生气必于胸中发之,关乎性灵,故书如其人。古人作诗,诗中有一个我在,古人作书,书中亦有一个我在。故诗书之不同如千人千面,其有同者是市井之徒伪赝逐利者也!而善书者,皆胸次磊落,心无挂碍,下笔千言,道法自然,皆能心手双畅。白蕉语“凡为艺,一矜持便是过”便是这个道理!逝者如

    中国篆刻 2018年3期2018-03-22

  • 去风格化“师法自然”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探讨
    去了内涵。2 “师法自然”在住宅设计中的影响2.1 “师法自然”的来源与苏州园林“师法自然”的来源自于春秋时期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来王伯敏在《中国绘画通史》果多次提到“师法自然”。如“师法自然”的苏州园林,其建造在春秋就已开始,经过唐宋,到明清达到鼎盛,完善在当代。苏州园林处处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理解以及感情。把自然引入到生活之中,并用艺术的手法再造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2期2018-02-15

  • 当代书法艺术的“道”与“怪”
    “浑然天成”与“师法自然”的技艺传承与创新,才能在“奇怪生焉”的追求中呈现异彩纷呈,才能在“笔性墨情”当中展现丰富的人文气韵。一、“道”之“风骨”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曾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书法有“内法”和“外法”之分。所谓“内法”,就是书法的内部规律,包括字法、笔法、墨法等。然而,仅仅有“内法”还不够,“书法不是雕虫小技,而是‘技进乎道’,它还有一种大法——‘外法’,就是指书法的外部规律和文化联系(或者说是书法与众多文化形态的关系)。”由于“技进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1-24

  • 师法之化”思想对现代思政教育的借鉴意义
    的基础上,提出“师法之化”思想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荀子的教化思想虽出现在2000年前,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师法 思政教育 启示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A荀子,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极其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荀子认为人性恶,人就会趋利避害 ,若“从人之性”,则必“乱理而归于暴”。那如何解决呢?荀子在“人之性恶”的基础上,注重人格的分析,论述了“师法之化”思想,“师法之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2017-11-17

  • 汉代经学之师说、师法考析 ——以清人三家《诗》辑佚为例
    汉代经学之师说、师法考析 ——以清人三家《诗》辑佚为例米臻师法观念是汉代经学授受中的重要内容,但清代学者在三家《诗》辑佚求多求全目的的驱使下,把师法误解成为侧重章句训诂的“师说”,并将之用于经传的异文考证,故而得出诸如“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的错误结论。汉人于师说并非持之弗失、宁固而不肯少变,转益多师、增改师说以成己说的情况时常可见并广受认可;他们所坚守的是师法,不过师法的实质只是一批已立博士学官的既得利益之人对他们自以为是的“正统”学术脉络的

    文学与文化 2017年2期2017-11-14

  • 浅析新版大学语文教材的“师法+综合训练”模式
    版大学语文教材“师法+综合训练”模式。[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学生素质;“师法+综合训练”模式2015年10月至今,笔者有幸作为课题主持人主持了中国职业技术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与标准建设的研究”课题(2015-2016年度重点课题,编号:01-38)的子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定位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证研究”的研究工作,并且主编了研究成果之一的新版《大学语文》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发行。在该

    丝路视野 2017年28期2017-10-20

  • 师法古人自出机杼 ——王原祁《山中早春图》解读
    413000)师法古人自出机杼 ——王原祁《山中早春图》解读龙军刘光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清代山水画流派众多,但以“清四王”为主的仿古派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在山水创作及理论主张上常常以习得古人“脚汗气”为荣。“清四王”中,得正统山水神韵最深者,非王原祁莫属。其山水全力师法五代董源、巨然及元四家,刻意保持“与古人同鼻孔出气”,注重山势开合走向,表现“龙脉”山水,在“仿古”一路上成就很高。本文着重从“师古”“仿古”的角度对王原祁《山中早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2017-04-06

  • 师法自然 静待花开
    文│张忠艳卷首语师法自然 静待花开文│张忠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每读来,这段文字都会轻轻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静待花开,需要师法自然,它呼唤教育返璞归真,呼唤无求、无华、无痕的教育智慧和境界。我们不妨来看这样几个镜头。镜头一 毛竹是一种很奇特的竹子,在最初5年里,人们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毛竹终于钻出地面,然后它就像被

    教育家 2017年26期2017-03-23

  • 师法之化”思想对现代思政教育的借鉴意义
    的分析,论述了“师法之化”思想,“师法之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1 “人之性恶”需“师法之化”荀子主张“性恶论”,这也是他的思想之根本。在《性恶》篇中,荀子直截了当的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接着从人的生理欲望和物质欲望两个方面出发,从“官能欲望的流弊”[1]对“性恶”进行了论证。人生而有耳目口腹之欲,好利争夺之心,嫉妒憎恶之情,如果让人性顺应它自然发展,不为人去干涉,必然显露出许多下流卑鄙的恶行,例如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2017-03-11

  • 师法”向“门阀”的演进 ——“偃武修文”与东汉文人的士族化
    )【汉唐研究】“师法”向“门阀”的演进 ——“偃武修文”与东汉文人的士族化马天祥(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东汉初年,政府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私学蓬勃发展。拥有众多弟子的经师们不仅声名远播,而且具备举荐人才、推荐弟子入仕为官的权力。经师及其推荐入仕的弟子们,父子相传,师徒相依,代代为官,逐渐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人脉,于是“士族化”进程迅速开启,形成了一种具有“开放性”的“门阀制度”的雏形。在这一进程中,西汉以来的“师法”体

    唐都学刊 2017年1期2017-02-28

  • 师法”“家法”辨
    杨青华 杨 权“师法”“家法”辨杨青华 杨 权关于师法、家法以及二者的关系,学术界歧说纷纭。有人认为家法是师法衍生出来的,有人认为是否立于太学是师法、家法的分别所在,有人认为师法是本门诸师的经说、家法是亲炙老师的经说。这些看法均不正确。文献资料证明:西汉只有师法之说而没有家法之说;东汉则师法、家法两词混用,家法实际上就是师法。东汉之所以出现师法与家法混用的情形,是因为经学阐释体系分化强化了“家”的概念,而历史年代久远淡化了“师”的概念。有人认为师法(家法)

    现代哲学 2017年6期2017-01-27

  • 浅析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 ——以李可染写生创作为例
    浅析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 ——以李可染写生创作为例李 杰(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从古到今,中国画家都潜心研究从自然中获取真知,并运用于画中。新中国时期以李可染为代表的画家开启写生创作的新风气,使“师法自然”的理念风靡全国,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师法自然;李可染;写生创作中国山水画论中历来强调师法古人与师法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师法古人即通过观摩和临摹手段学习传统绘画方法。师造化,古代画论多有所阐述,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2016-11-26

  • 观吴龙伟作品有感
    中写生得来。龙伟师法传统,更注重师法造化,近十年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园林山村作品大多表现江南题材,意境或严整或散淡,皆清新自然,凸显出江南山水自然和人文气息。而名山大川作品构图完整,层次丰富,笔法沉厚,墨色淋漓,气格浑厚苍润。营造出草木华滋、山林幽远之境象。两类作品都显得从容与朴实、明澈与空漾、自然与大气。丙申深秋于海盐绮园波涌湖光远 4cm× 6cm 0 6年 吴龙伟

    中国画画刊 2016年6期2016-07-31

  • 禅门鼎盛与师法渐衰
    衰规律。关键词:师法;云门宗;宗派消亡关于中国禅宗,我们总有一些“常识”。比如说禅宗更多凭借“自力”,这种自力的极致表现是,不再执心求拜外在的佛像,而去向自心上寻觅,甚至经律论三藏的研习都可以抛开;比如说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所以不大重视经典义学,从而是对佛教教理知识简化,某种意义上说是佛法的平权运动,使得学习佛法的门坎降低了,具有亲民特点;比如说,禅宗同时也提倡“文字禅”,甚至可以说文字也是一种禅法,文字禅、看话禅是同一层面的概念,文字禅是对“解悟”的肯

    船山学刊 2016年1期2016-05-26

  • 关于“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的思考
    ■吕碧子关于“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的思考■吕碧子艺术来源于自然,大自然为画家们的绘画创作提供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素材和极为鲜活的艺术形象。因此,自古以来无论中外的画家都从各自的画种及视角强调“师法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在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的题材和灵感。然而,仅仅去“师法自然”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的“道法自然”才是最终的关键。从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上看,画家们在面对自然的状态下,更多的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更多的表达自已的主观思想。当代的画家应该在追求把握自然规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2015-11-16

  • 师法自然 赏心悦目 ——2015法兰克福消费品展回眸
    ang Zhou师法自然赏心悦目 ——2015法兰克福消费品展回眸The Mage Natural , Feast for the Eyes——Review Consumer Goods Exhibition at 2015 Frankfurt■方舟Fang Zhou今年春天,笔者曾有过《聆听春天,感受春意——2015法兰克福消费品展印象》的赞叹与感悟。时下,却已是2015“秋意浓”的金秋时节。既然“印象”会有浮光掠影之嫌,莫不如再来个意犹未尽的“回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11期2015-10-31

  • 清代学者三家《诗》研究之师法、家法考
    三家《诗》研究之师法、家法考房 瑞 丽(中国计量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汉代经说遵守师法、家法,但又是“有弹性”的。认识到汉儒在三家《诗》的传承过程中遵守师法、家法,是清代学者进行三家《诗》辑佚研究的基础。实际上,清代学者辑佚三家《诗》,在依照师法、家法进行归属时,又产生了一些分歧。这一方面是由于三家《诗》本身亡佚已久的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辑佚者的辑佚思想和论述倾向不同,也影响了他们对于三家《诗》的认定。清代学者在进行三家归属时,也存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03

  • “犹有师法”:欧阳修北宋初期书法创作观的确立
    职业学校)“犹有师法”:欧阳修北宋初期书法创作观的确立吴明明(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欧阳修针对北宋初期书坛出现的古法衰绝现象,提出“犹有师法”的书法创作观,强调在书法创作时研习古法,重视书不失法,在当代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欧阳修 师法 北宋初期 书法观艺术创作离不开“法”,“法”即技巧、方法。汉语的“艺术”一词,由“艺”与“术”二词素构成,“术”就包括“法”的内涵,“术”与“法”作为艺术理论概念,都是指技巧、方法。书法艺术较其他艺术来说,与“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期2014-12-11

  • 师法自然,舞出灵性
    此高强,那么如何师法自然,舞出灵性呢?一、树立创新理念,把握舞蹈本质舞蹈本是愉悦身心的活动,作为一种肢体语言本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各类舞种。也就是说,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既然如此,作为舞蹈艺术的编创者表演者就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从自然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大胆地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精品。二、针对不同的舞种从不同的角度加入富于自然神韵的创新因子现代舞蹈大师贾作光说:“舞蹈创作中‘师法自然’就是从生活中摄取元素,并把它

    戏剧之家 2014年18期2014-08-15

  • “京江画派”主要画家
    张崟师从潘恭寿,师法“吴门画派”,尤其学习沈周等人的画风,晚年变法,形成古逸苍寒、浓郁厚重的绘画格调,“落墨浓重,望知而为京江人”,气象雄伟,成为“京江派”的开创者。师法张崟的画家有明俭、周镐、徐体微、陈泳、唐淳、殷烺、袁际昌、明辰等。王文治(1730~1802)清代画家,镇江人。字禹卿,号梦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翰林侍读,出为云南知府。书法师法董其昌,秀逸天成,与梁同书齐名,世称“梁王”。擅长花鸟,每作墨梅,思致清远,笔意劲秀简淡。潘恭寿

    读者欣赏 2014年1期2014-01-10

  • 论荀子的“勇”
    三)“有师有法”师法在“勇”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师”就是老师、师长、师教,所谓“法”就是法度,也就是礼法要求的规矩、路数、程式。重“师法”需要拜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为师,跟着老师学习并且遵循各种法度。《儒效》篇说:“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3]指出了师法在“勇”的培养中的重要性。“师法”是对“礼”的辅助。《修身》篇中说:“礼者、所以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1-09

  • 汉代师法·家法: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传授儒家经典。而师法与家法是汉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规制和学术传统。关于师法和家法的涵义,学术界并无统一定论,但普遍认为,所谓师法,就是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学;所谓家法,就是指博士或经学大师的弟子对师学的继承与发展,且能形成一家之言,并被学界推崇朝廷认可的经说。正如清朝学人皮锡瑞所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①在汉代,遵崇师法家法的风气之所以蔚为壮观,除了师法与家法教学规制和学术传统本身的内在要求外,朝廷的外力保护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04-12

  • “新安画派”主要画家
    画派”。渐江山水师法宋元,尤受倪瓒影响深巨,所作山水“层峦陡壑,伟峻深厚”,笔墨高秀,确立了伟峻沉厚、清寂幽深的风格特征,为“新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新安画家多宗清閟法者,盖渐师导先路也”。渐江的绘画实践不仅奠定了“新安画派”的基础,同时对“金陵画派”、“扬州画派”绘画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清代就已经被人们推许为“文人画”的正宗。弟子有郑旼等。查士标(1615~1698)明末清初画家。安徽休宁人。字二瞻,号后乙卯生、梅壑散人等。明诸生,后弃举子

    读者欣赏 2013年11期2013-02-27

  • 读张大千作品有感
    段。前段无论是在师法华喦,还是唐伯虎,在用笔方面均显稚嫩,后段则渐趋成熟,尤其是到40岁左右,师法华喦的线条重在内敛轻柔,师法唐伯虎的线条重在飘逸潇洒。《墨笔执扇仕女图》当属后者。图中仕女体态婀娜,眉眼舒展,肩部明显,线条洗练,这都能说明该图作于早期的后段,具体年龄似应在40岁左右。张大千曾于54岁时题有“此十八年前所作”,年龄定在36岁。一张近20年前作的画,让哪位画家也很难准确判断出作画的年龄,亦难免发生误差。另一帧张大千《仿石涛秋山远眺图》为浅绛画法

    文物天地 2011年11期2011-12-31

  • 中国画“师法自然”的历史传承
    国画家极其重视“师法自然”的精神,于造化氤氲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并在传承中不断深化。“师法自然”的思想在中国画的萌芽与独立、成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应是当代中国画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一、理解“师法自然”的含义提起“师法自然”,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古希腊艺术的“模仿自然”。通常我们将“模仿自然”理解为单纯地模仿和再现自然的表象,然而,古希腊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理想性,而且既不错误地追求幻觉,也同样不追求细节所带来的合理的愉快”。所以,“模仿自然”不仅

    艺术评论 2011年12期2011-11-21

  • 诗学渊源对梅尧臣诗歌艺术个性的影响
    上讲,在于他选择师法的对象与前人不同,更在于他对每个对象的取舍吸收之处、取舍吸收的时间与数量也与他人不同。重点论述了梅尧臣对韩愈、杜甫的特别师法,提及了对陶渊明、韦应物、阮籍、贾岛、孟郊和《诗经》的取舍。从梅尧臣“平淡”诗论的内涵与背景、诗集中其他诗风所占的比重以及对严羽、王礼堂、欧阳修等相关评语的诠释,我对梅尧臣诗歌艺术个性的理解是“老健古硬”。[1]促成这一诗歌艺术个性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变故、人生境遇、个性精神、文化氛围、群体指向、诗学渊源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8-15

  • 唐宋派“师法唐宋”辨析
    刘尊举“师法唐宋”似乎是唐宋派文学思想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但其中包含了很多复杂而微妙的东西。首先,“师法唐宋”不是唐宋派作家全部的文学思想,而是其整体文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在与其他文学思想的相互参照中发现其意义与价值。其次,“师法唐宋”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在具体的师法对象及师法内容上,各成员之间其实有很多的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他们在文章的表现内容、文体选择以及风格取向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与主张。因此,对唐宋派“师法唐宋”的文学思想还有必要进行更加深

    文艺评论 2011年8期2011-08-15

  • 汉代经学中的家法和师法辨析*
    代经学中的家法和师法辨析*丁 进(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经学师法是汉武帝设立师法博士的产物。家法一词东汉中期后才出现,可以指章句,也可以指称师法师法包括经文本的文字、篇卷以及师法博士关于经的各种解说,重在经学的恢复和创新;家法重在经学的传承,家法一词的流行与东汉十四博士之后不再增设师法博士有关。夸大师法和家法的区别不符合两汉经学实际情况。汉代;经学;师法;家法;章句何为师法?何为家法?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首先予以专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4-08

  • 汉儒之“师法”、“家法”考*
    儒家经典,恪守“师法”、“家法”。不明汉儒之“师法”、“家法”,则不明两汉经学,不明儒学在两汉的精神蜕变。问题是对汉儒所谓的“师法”、“家法”,学界缺乏应有的系统研究。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虽然熟知汉儒恪守“师法”、“家法”,但对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却说不透彻、确切。有鉴于此,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的有关史料,分析“师法”、“家法”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一孔之见。一虽然难以觅见有关汉儒之“师法”、“家法”的系统研究,但有关见解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2-10

  • 寒影波上云,秋声月前树:赵雁君书法印象
    行草书为主体,其师法过程也经历了简帛等民间书法、二王的帖学正脉以及恣肆狂逸的徐渭书迹等。九十年代书坛出现过向民间书法取法的热潮,以简帛、残纸等的生拙、多变和特殊视觉形式感为人们所注意,赵雁君对此的师法最初也基于此,然而最后的收获则与个人的独到理解密切相关。笔画线条的果敢厚朴,结字取势的朴茂与自由,这两者则是更为内在的深度把握。向二王师法的转变使其很快地把握了行草书的正脉,打开了其丰富、扎实的书写自由天地,确保其在书法本体上的高度和深度。而对于徐渭的师法,更

    茶博览 2010年8期2010-11-16

  • 传统功力创造现代意义
    他是长年累月地在师法先贤,师法的范围很广,师法的年代也很宽并没有明确的流派和宗门归属,他似乎只归属于“中国书画”这么一个大题目。这种情景,在许多处于“打基础阶段的年轻画集身上也能看到,但管峻显然早已超越了这个阶段,因此,他的虔诚和恭敬,并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种美学。我很赞成他的这种美学追求。小而言之,这里有一个不必争论的问题,那就是,他个人拿这支笔,入这个行,本来就是出于传统书画的热爱。别人可以作别的选择,却不能指责他这种纯净的热爱,大而言之,正处于复兴过

    市场周刊 2010年8期2010-10-20

  • 箭蛙竞争
    以就有其他的生物师法它们,按一般规律,自然是选择师法毒性最强的P蛙。但是,实际上就偏偏有不按常规出牌的招数。另一种毒性不大的箭毒蛙Z蛙(zaparo)却选择了向毒性不大的B蛙学习。它们不是在自己的身上只长出红色,而且还在上肢和大腿上增添了黄色。Z蛙为什么不学P蛙的高超武艺,反而要学低一等的B蛙的武功呢?原来Z蛙是希望找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而不是一拳把对手置于死地。箭毒蛙在与它们的天敌之一——鸡对阵时会有两种虽然不同,但却同样精彩的版本。如果鸡与超能力的剧毒P

    意林 2009年6期2009-05-14

  • 刘克庄诗法理论述评*
    方面的问题:一是师法,二是句律,三是苦吟。本文将分别加以阐述,并评判其是非得失。一、师法论所谓师法,就是如何学习和借鉴前人诗歌的问题。宋人作诗,于前代诗人多有师法,从宋初三体到江西诗派再到“永嘉四灵”及江湖诗人,对象虽异,取径则一。刘克庄同样主张作诗要有所师法。他说:“古之艺者必有师,师必有传人。师之所在,其传必广。”(《赵逢原诗序》,卷97)[1]把学有师法看作是作诗的基础和前提。具体说来,刘克庄认为师法前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取法对象要广大,不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期2009-04-05

  • 试论南宋江湖派对许浑诗歌的接受
    :江湖派 许浑 师法江湖派是继四灵之后的一个诗歌流派,江湖派的得名缘于书商陈起。陈起善诗,与江湖诗人友善。刊行《江湖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等书。应当说江湖诗派是一个较松散的诗人群体,它不象江西诗派那样有着明确的创作理论,有着振臂一呼从者无数的诗坛领袖,也不象四灵诗派那样内部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往、相似的社会地位、共同的旨趣。江湖诗派成员较为复杂,既有位居高官,对政治非常关心的诗人,如刘克庄等;也有专注于诗词创作,生活面较为狭窄的诗人,如代表人物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2期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