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

  • 周邦彦婉约词中的水意象研究
    0)旧时词论称周邦彦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丰富的意象表达让周邦彦的词充满了画面感,至今依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1]。身为婉约词人的周邦彦,在形式上出奇制胜,创出婉约词中的格律派之风,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艺术形象比较丰满,语言比较秾丽,意象十分丰富[2]。不仅如此,周邦彦词中的意象展现出了对社会朝堂的反叛、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他的词,非其他生硬俗滥的作品可比,可以说周邦彦乃宋词发展史上结北开南的人物。通过探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5期2023-12-26

  •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周邦彦词研究
    宋末期代表词人周邦彦及其词作时得到了充分体现。历代的中国词论家对周邦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其为“词家之正宗”,村上哲见并没有按照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来评价周邦彦为词这一韵文形式的“集大成者”,而是结合周邦彦词的实际情况来考察中国历代词论家对周邦彦词的评述之语,并对这些评语或表示赞同或表示质疑或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论据。可以说,村上哲见对周邦彦词的研究对于客观全面地认识周邦彦及其词作具有重要价值。一、周邦彦生平经历及著述考村上哲见对周邦彦的家世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2-29

  • 两个空间的交互:周邦彦羁旅词的情感内蕴
    白“词中老杜”周邦彦的羁旅词艺术成就令人瞩目,相关研究不少,或分析其借景抒情的艺术特征①赵治中:《周邦彦羁旅行役词的艺术》,《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或研究作者的倦客心态②胡洋:《周邦彦羁旅词对倦客心态的诗化书写》,《文艺评论》2014年第10期。,或从历时角度分析其风格变化③蒋哲伦:《论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等等。笔者认为,如果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观照周邦彦的羁旅词,应该会有一些新

    写作 2022年1期2022-11-19

  • 略论周邦彦怀乡词的情感内涵
    乡,流落异地,周邦彦正是如此,他羁旅他乡,在政治上不得志。本文从他仕途坎坷的无奈、春天逝去的感伤、羁旅异乡的孤独出发,品味其怀乡词中浓厚的情感。关键词:周邦彦 怀乡 词家乡,是每一个人的根基,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所在,更是每一个人的情感寄托。世界各地的人对故乡都有着浓厚的感情,而长期受农耕生活生产方式影响的中国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更加深厚。另外,古代社会实行宗法制,统治者通过行政手段,制定了许多伦理道理规范去维系家庭关系,这更加深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赖,这种依赖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试论周邦彦《浪淘沙慢•万叶战》多重折叠的表达特色
    慢·万叶战》 周邦彦 多重折叠一、《浪淘沙慢·万叶战》的产生如果要将《浪淘沙慢·万叶战》的写作还原到一个具体的时空之中,仅凭《浪淘沙慢·万叶战》文本似有所不足。近人陈思曾在其编订的《清真居士年谱》中,将“《浪淘沙慢》‘万叶战秋’”a归于词人在大观三年己丑(1109),也就是五十二岁时“仲春出京冬月还京”b时所写。而根据词中所写为秋,我们或可推断,应当与词人作《丁香结》(苍藓沿阶)、《夜游宫》(秋暮晚景)、《南乡子》(户外井桐)三首词时间相近,也就是词人在杭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5期2022-05-12

  • 从《词曲概》看刘熙载对周邦彦词的评价
    为偏颇处,如对周邦彦的评说,体现了刘熙载以道德批判为原则的词学批评观及其不足。一、周邦彦词评周邦彦作为北宋的重要词人,其词作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和研究,许多词学家和词学理论批评家对其词作均作过评价,这里根据历代词学批评者对周邦彦词不同侧面的评价进行了细分,大致情况如下:(一)发展词乐,创作词调,促进词的格律化周邦彦精通音乐,执掌过“大晟”乐府,以音乐家和词人的双重身份来创作“新声”,促进了词调的发展,其所创之调如《兰陵王》《六丑》《瑞龙吟》等对后世影响极大,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试论周邦彦《浪淘沙慢·万叶战》多重折叠的表达特色
    ,但孤证难立。周邦彦自神宗朝后流离辗转,坎坷漂泊,在《宋史》四百四十四卷中关于他的二百六十字里,就记载了他“徙明州”“徙处州”等羁旅经历。所以周邦彦大致不止在一地为“客”,亦不会只有一次见秋气而悲。从词作本身我们能确定的,仅是此词为作者羁旅词中的一首。当时正是秋日黄昏,秋风萧瑟,秋雁欲归,月映行云,作者或许凭栏而望,以惆怅之心观肃杀之景,思年华正逝,不由忆起过往少年时刻,更觉伤情,而作此词。二、《浪淘沙慢·万叶战》中的多重折叠如果我们试图去品味此词文字本身

    名作欣赏 2022年15期2022-01-28

  • 试探“清真居士”世界中的“夜”
    210097)周邦彦作为北宋后期集大成的诗人,在研究音律与探寻诗歌的情感方面有着极其敏感的才华。由于诗人生活在平和的时代,驻足游乐之乡,可以说是游乐之乡造就了周邦彦,而更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周邦彦。在这样安定的时代里,周邦彦的恋情词也就占据了清真词的半壁江山,其中不乏有陶醉于爱情时的欣欣然漂浮于凡尘之上,也有着分离后难以再相见的惆怅落寞。比如“弄粉调朱柔素手,问甚时重握。”《丹凤吟· 迤逦春光无赖》,“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忆旧游· 记愁横浅

    山西青年 2021年1期2021-11-27

  • 清真词女性形象流变
    其流变源于北宋周邦彦半生宦海沉浮,三别京华而对人生的感悟。关键词:清真词 女性形象 周邦彦 流变作为北宋著名词人的周邦彦,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清真词今存185首,约120首为恋情词。其中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妻子与歌妓两个类型,而其恋情词也可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分为寄内词与赠妓词。其现存寄内词有34首,赠妓词约有86首。本文以周邦彦生平经历为线索,整理清真词中词人随创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对三任妻子和青楼歌妓两类女性形象的描摹及细节描写和对面落笔的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9期2021-09-27

  • 周邦彦咏物词表现手法之精妙新颖
    在咏物词方面,周邦彦善于借物咏怀,根据所要抒发的情感选择表现手法,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表现手法与审美感受、叙事抒情相结合,在雕琢景与物的同时,抒发丰富的情感体验。关键词: 周邦彦 咏物词 清真词 表现手法 禁体物集苏轼之风韵,秦观之闲雅,兼柳永之冶艳,作为北宋词史上的集大成者,周邦彦以独特的手法雕琢咏物诗,风格典雅精工,做到了“咏物而不滞于物”。周词在把握物的个性特征的同时,表达了复杂独特的思绪,叙述了世间雅俗,将身世飘零、情场失意、仕途沦落等人生经历融于

    文教资料 2021年12期2021-08-09

  • 周邦彦溧水时期词作
    桃英内容摘要:周邦彦作为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其词作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周邦彦一生仕途坎坷,辗转的仕宦生活至任溧水知县时心态有所改变,相应地词作亦有不同展现。根据罗忼烈对其词作的辑佚及创作时期的考证,我们发现周邦彦任溧水知县三年时间内的词作共有十八首,其中疑似两首,占其现存确定的词作总量百分之十四。本文将从千回百折的叙事手法、先叙事后抒情的结构和以高洁的梅意象丰富词作内涵三个方面切入,对周邦彦溧水任上所作之词作一个梳理和探讨,以展现其任职溧水期间词作的全貌,

    文学教育 2021年3期2021-07-09

  • Prevalence of anxiety amo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①蒋哲伦《论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羁旅行役,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之一,主要是抒发统治阶级中某些人物遭受斥逐后去国怀乡的牢愁,中下层官吏为职操劳而旅途奔波的磋叹,以及一般文人墨客失意流落的哀怨。”There are multip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including current or past pregnancy-related complications, p

    World Journal of Meta-Analysis 2020年3期2020-12-16

  • 风流人物难做官
    不了什么大官。周邦彦是一位大才子,好权又好财。后来,他做了盐官,傍上第一名妓李师师,可是,人家已经有了相好的,就是宋徽宗。有一次,周邦彦和李师师幽会,直接被宋徽宗堵在屋里。无奈之下,他只好钻到床下。看到人家甜甜蜜蜜的样子,周邦彦醋意大发。不久,带有现场直播性质的一首词,开始在东京(今河南开封)流传:“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不承想,宋徽宗再去妓院,又赶上李师师为周邦彦送行,据说,还是名流集会,一直闹到半夜三更。皇帝老儿有点儿火了,非要看看这小子

    爱你 2020年13期2020-11-18

  • 杭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代词宗周邦彦
    滕宇关键词:周邦彦;清真体;词起起伏伏的政治生涯总体来说,周邦彦的宦海浮沉同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的新旧党政有着密切关系。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他在28岁时,未经科第,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由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汴京赋》形式上仿效班固的《两京賦》和左思的《三都赋》,但是主旨在于赞颂熙宁、元丰的新法,得到了神宗的重用和提拔,周邦彦也因此被视作了主张新法的代表人物。元祐初年,高太后临朝,推翻了新法,起用

    时代人物 2020年17期2020-10-15

  • 风流人物难做官
    不了什么大官。周邦彦是一位大才子,好权又好财。后来,他做了盐官,傍上第一名妓李师师,可是,人家已经有了相好的,就是宋徽宗。有一次,周邦彦和李师师幽会,直接被宋徽宗堵在屋里。无奈之下,他只好钻到床下。看到人家甜甜蜜蜜的样子,周邦彦醋意大发。不久,带有现场直播性质的一首词,开始在东京(今河南开封)流传:“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不承想,宋徽宗再去妓院,又赶上李师师为周邦彦送行,据说,还是名流集会,一直闹到半夜三更。皇帝老儿有点儿火了,非要看看这小子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5期2020-08-23

  • 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与秦观《满庭芳》中女子形象赏析与比较
    摘  要:周邦彦作为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中正和雅,迎合士大夫文人审美趣味,其代表作《少年游》中女性的体贴入微和《满庭芳》中女性知进退却又气格纤弱的特点的不同反映出北宋不同阶层之间的审美观的相似与不同,也折射出不同词人自身的不同特点,反映出北宋词逐渐雅化的大趋势。关键词:周邦彦;秦观;婉约词;女性形象;比较分析作者简介:王远润(1999-),女,汉,山东临沂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2020-03-17

  • 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0018)1 周邦彦词艺术特色的体现1.1 精巧工丽的技巧周邦彦的词作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很是精心打磨,所以呈现给我们一种精致感和细腻感。1.1.1 在逻辑、结构上的严密《还京乐·禁烟近》这首词词意层层推进,逻辑感非常强。 首先以春景切入,以“奈何”为转折,接着通过“望”“嗟”“想”[1]3 个字分别引出3 个方面:对漂泊身世、仕宦羁旅和爱情生活的矛盾情绪,最后达到伤春和伤别的完美融合。周邦彦的词作在结构上同样非常精细严密。《浣沙溪·争挽桐花两鬓垂》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9期2020-01-02

  • 周邦彦:词中的老杜(下)
    “元佑更化”。周邦彦也被贴上了“新党”的标签,而被逐出了京城,先是出为庐州教授,不久,改为荆州教授,一年后,又被降职为溧水县令。其实,周邦彦的这个“新党”标签,被贴得多少有些冤枉。原因无非就是他当年所进的那篇《汴京赋》中,有一些歌颂新政的内容,而他本人却并不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当时,很多过去鼓吹过变法的人,为撇清自己与“新党”的关系,甚至不惜出卖朋友,如果周邦彦肯稍微“活动”一下的话,或不至于被赶出京城,但他却不屑于那样做。虽说周邦彦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都

    北广人物 2019年46期2019-12-30

  • 章句與文心:俞平伯的清真詞研究 *
    特點,均值得在周邦彦研究史上大書一筆。關鍵詞 周邦彦 俞平伯 章句 文心 藝術地位目前學術界對俞平伯詞學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他的「鑒賞之學」上以及相關的學術淵源上。〔一〕實際上,俞平伯除了《讀詞偶得》、《清真詞釋》、《唐宋詞選釋》三本詞學專著外,還有不少詞學研究論文。學術界所矚目的三本詞學著作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批評和鑒賞方面的成就,它們的詞學史價值還是值得繼續挖掘的。此處僅就其對周邦彦《清真詞》的研究展開論述。俞平伯的清真詞研究除《清真詞釋》外,尚有《唐宋

    词学 2019年1期2019-12-16

  • 李清照的《词论》及为何不提周邦彦之我见
    》中“为何不提周邦彦”的问题,并通过对周词的音乐美、铺叙手法等的分析论证周词符合《词论》中的作词要求,反面论证不提周邦彦之缘故。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周邦彦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王灼《碧鸡漫志》称其“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①。她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更写出了我国词学批评史上重要的一篇专著《词论》。《词论》前后点评近二十位词人,跨度从916年至1125年,通过指摘词人之短论述写词之要点。尤其令人深思的,是其中并未提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2019-12-05

  • 周邦彦:词中的老杜(上)
    陆游……要算到周邦彦这儿,怎么也得十人往后了。但,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很高,甚至都有人认为他是“词中的老杜(甫)”。比如:《宋词举》就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周邦彦的号)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白雨斋词话》也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轼)、秦(观)之终,后开姜(夔)、史(达祖)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宋七家词选》亦说:“清真之词,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其音节又复精妍和雅,最为词

    北广人物 2019年45期2019-11-15

  • 浅论周邦彦咏物词中的同物之境
    并赏析南宋词人周邦彦的咏物词。一、王国维对周邦彦评价的变化王国维在读《词辨》时曾眉间批语:“少游而不喜美成。”1906年,王国维出版了《人间词甲稿》,认为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认为周邦彦的词“创意之才少耳。”1910年12月王国维撰《清真先生遗事》一卷中对清真词却评价道: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犹为未当也。从这几则评价中可以看出随着王国维对美成词日益加深的理解王国维对其词的态度也从“不惜美成”转变为“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二、美成词实为同

    长江丛刊 2019年15期2019-11-14

  • 论黄庭坚诗学理论与周邦彦词创作的关系
    领域中则出现了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等词人,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风格,但在用典和融化前人诗句这一艺术手法上却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①关于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对周邦彦词创作的影响,目前学界只有几篇论文,其中,任竞泽的《论“江西派”文学思想对周邦彦词创作的影响》分别从周邦彦与苏轼文人圈及江西派人士的关系、论词杂著对周邦彦创作的评价与黄庭坚诗论词论的相通之处、以及周邦彦在创作风格上与杜甫的渊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周邦彦的文体学思想——兼与杜甫、黄庭坚的文体论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2019-04-08

  • 周邦彦咏物词之意象选择浅析
    词的发展史上,周邦彦是一个关键人物。周邦彦工于体物,其咏物词数量虽不足二十首,却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与创新。将他咏物词中意象的选择与其人生阶段相结合,大体分为咏琐细之物、咏花柳植物、咏节序风物三个类别,对其每一阶段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周邦彦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内心情感变化及其咏物词的艺术特色。关键词:周邦彦;咏物词;意象;选择作者简介:王惠(1994-),女,山东淄博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育学硕士。[中图分类号]:I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2期2018-12-27

  • 浅析王国维对清真词的评价
    要:宋代词人周邦彦是一位存在很大争议的词人,从周邦彦在世之时起到今天,人们对其词品与人品毁誉不一。本文从词中老杜说,隔与不隔的论争,对娼妓之词说的评价入手,旨在通过王国维对周邦彦词的评价,厘清词类批评的正确态度。关键词:王国维;周邦彦:隔与不隔;词中老杜作者简介:吕靖雪(1994-),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青岛大学文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5期2018-07-28

  • 周邦彦词的词乐相谐之美
    宋词坛的殿军,周邦彦堪称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词“富艳精工”、 “精审音律”,历来受到词评家的盛赞,对中国词学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在当今学术界,学者多从周邦彦词的文学性或音乐性的角度品评其词,很少有人从旋律与歌词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本文拟从周邦彦词的“词乐相谐”的角度进行剖析,庶几有所裨益。【关键词】周邦彦;词;词乐相谐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后期最著名的词人,生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周邦彦既精通音乐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2018-05-29

  • 李清照《词论》“不提周邦彦”问题之我见
    的“集大成者”周邦彦不置一词,这确实是令人费解的。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学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丽丹在其硕士论文《李清照〈词论〉研究析评与诗学思想再探》中,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后,概括出李清照《词论》不提周邦彦的理由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况:“一、认为《词论》作者就是周邦彦;二、周邦彦精通音律,他的词作章法精严,丽不伤雅,这完全或基本符合李清照的审美要求,李清照对他无话可说;三、出于时空的客观原因,对于周词李清照还没能读到或所读不多;四、出于周邦彦政治身份

    大众文艺 2018年4期2018-01-28

  • 宋徽宗吃醋
    《少年游》是周邦彦创作的一首描绘青楼春色的艳词。周邦彦 (1056—1121),一位生活在北宋后期的词人、音乐家,生性风流,行为放浪,好流连于秦楼楚馆,地方士大夫都对他不以为然。但周邦彦才情过人,“博涉百家之书”,在太学读书时,曾以一篇 《汴都赋》 惊艳京师。按宋人笔记的记载,这首小词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得从宋徽宗说起。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是一个风流君王,野史甚至绘声绘声记录了他微服私访青楼,跟京城名妓李师师约会的绯色事件。《宋史·曹辅传》

    读书文摘 2018年1期2018-01-19

  • 江山沦落,干卿何事
    间,贾奕来过,周邦彦来过,却因为有他在,只是来去如风,不敢带走什么,更不敢留下什么。都是文人心性,一样心高气傲,一样容易醋意横生。周邦彦趁着宋徽宗生病时来看望师师,谁料宋徽宗忽然造访,周邦彦连忙藏在床下,听着绣帘内的两人甜蜜私语。而后宋徽宗送师师一枚新鲜橙子便匆匆回宫,周邦彦方敢从床下爬出来。望着刚才与宋徽宗相谈甚欢的师师,他暗生轻薄意,便写下那首著名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传奇故事(上旬) 2017年12期2017-12-29

  • 有所念,清如水
    芙蓉浦。—宋・周邦彦《苏幕遮》读宋词会上瘾,至快意处总想一首接一首地哼唱下去,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圆润的水珠,滴入曲调婉转的溪流,除了载歌而行不作他想。就像酒到酣时不宜书簪花小楷,此刻也不宜再读艰深的句子,于是恰到好处地爱上周邦彦这首《苏幕遮》。周邦彦颇通音律,他的词作总有行云流水之美,像春天里开满鲜花的缓坡,让人忍不住想顺势撒欢儿飞跑。他说檐下的鸟雀唤来了晴朗的天气,那鸟雀大概也是听多了他的吟唱,才学得这般招引风流的曲调。最喜欢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3期2017-11-24

  • 有所念,清如水
    芙蓉浦。—宋·周邦彦《苏幕遮》读宋词会上瘾,至快意处总想一首接一首地哼唱下去,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圆润的水珠,滴入曲调婉转的溪流,除了载歌而行不作他想。就像酒到酣时不宜书簪花小楷,此刻也不宜再读艰深的句子,于是恰到好处地爱上周邦彦这首《苏幕遮》。周邦彦颇通音律,他的词作总有行云流水之美,像春天里开满鲜花的缓坡,让人忍不住想顺势撒欢儿飞跑。他说檐下的鸟雀唤来了晴朗的天气,那鸟雀大概也是听多了他的吟唱,才学得这般招引风流的曲调。最喜欢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恋恋中国风 2017年3期2017-11-14

  • 江山沦落,干卿何事
    间,贾奕来过,周邦彦来过,却因为有他在,只是来去如风,不敢带走什么,更不敢留下什么。都是文人心性,一样心高气傲,一样容易醋意横生。周邦彦趁着宋徽宗生病时来看望师师,谁料宋徽宗忽然造访,周邦彦连忙藏在床下,听着绣帘内的两人甜蜜私语。而后宋徽宗送师师一枚新鲜橙子便匆匆回宫,周邦彦方敢从床下爬出来。望着刚才与宋徽宗相谈甚欢的师师,他暗生轻薄意,便写下那首著名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12期2017-11-14

  • 宋徽宗吃醋
    首《少年游》是周邦彦创作的一首描绘青楼春色的艳词。周邦彦(1056~1121),一位生活在北宋后期的词人、音乐家,生性风流,行为放浪,好流连于秦楼楚馆,地方士大夫都对他不以为然。但周邦彦才情过人,“博涉百家之书”,在太学读书时,曾以一篇《汴都赋》惊艳京师。按宋人笔记的记载,这首小词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得从宋徽宗说起。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是一个风流君王,野史甚至绘声绘声记录了他微服私访青楼,跟京城名妓李师师约会的绯色事件。《宋史·曹辅传》收有谏

    南都周刊 2017年15期2017-08-11

  • 有所念,清如水
    蓉浦。——宋·周邦彦《苏幕遮》读宋词会上瘾,至快意处总想一首接一首地哼唱下去,仿佛自己变成了一颗圆润的水珠,滴入曲调婉转的溪流,除了载歌而行不作他想。就像酒到酣时不宜书簪花小楷,此刻也不宜再读艰深的句子,于是恰到好处地爱上周邦彦这首《苏幕遮》。周邦彦颇通音律,他的词作总有行云流水之美,像春天里开满鲜花的缓坡,让人忍不住想顺势撒欢儿飞跑。他说檐下的鸟雀唤来了晴朗的天气,那鸟雀大概也是听多了他的吟唱,才学得这般招引风流的曲调。最喜歡那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传奇故事(上旬) 2017年3期2017-05-06

  • 王国维视角:《人间词话》手稿本中的周邦彦
    眼中的词学,而周邦彦这个北宋词学大家,更是不能逃脱被评点的命运。在王国维的视角中,可以看到周邦彦是一个文辞、格律、意境和言情体物上都颇有成就的词人,但是也看到了在传统的词学立场上,周邦彦的艳词荡词也是不为王国维所欣赏的。王国维对于周邦彦是既欣赏又贬低,矛盾的感情视角只能用一个“但恨”来表达,也让我们看到了王国维对词学研究有着自己的审美偏执。【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周邦彦;文学批评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

    智富时代 2017年3期2017-04-02

  • 探析周邦彦咏物词中之“竹”
    6000)探析周邦彦咏物词中之“竹”任梦池(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北宋后期党派斗争激烈,周邦彦为官后,由于种种原因屡遭贬斥,因而他的词作都笼罩在或浓或淡的哀怨中。其咏物词中“竹”的运用较为独特和新颖,与作者的情感和经历交相辉应,使得“竹”具有了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以周邦彦咏物词中的“竹”为切入点,了解其用“竹”来表现自己辗转一生中的羁旅思乡、追忆怀人、吟咏性情,以及以“竹”为背景来描写思妇闺怨等特点,从而认识周邦彦对宋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03-22

  • 柳永、周邦彦、姜夔三家词用调的比较分析
    060)柳永、周邦彦、姜夔三家词用调的比较分析苏怡充, 刘尊明(深圳大学 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柳永、周邦彦、姜夔三家之中,柳永用调量、创调量最多,所创词调在两宋词史上也最负盛名,被宋代词人采用的词调也最多。周邦彦用调量略逊于柳永,创调量虽不及柳永的半数,但与柳永、姜夔相比,周邦彦用调的特色和成就则更为突出,在词调成功率和创调技巧等方面都胜过柳、姜。姜夔在用调量和创调量上皆不及柳永和周邦彦,但他却以“自度曲”而独擅胜场。词调;柳永;周邦彦;姜夔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3-12

  • 浅析周邦彦《兰陵王·柳》
    徐放摘 要:周邦彦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因为生活在两宋之际,恰也开了南宋词坛的风气之先,因此许多词论家对其评价很高。清代词人周济认为他的词“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王国维也把他称作“词中老杜”。下面就他的代表作《兰陵王》进行梳理分析,并简要分析一下他在这首词中体现出来的叙事特色。关键词:周邦彦;离别词;咏物词;叙事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2一、《蘭陵王·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2017-03-10

  • 周邦彦词的櫽括及其与江西诗派创作理论之关系
    18000)论周邦彦词的櫽括及其与江西诗派创作理论之关系申慧娟(深圳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深圳518000)以周邦彦词櫽括为研究对象,将其櫽括分为直用、化用和反用三个类型。周词的櫽括与江西诗派诗歌创作理论,尤其与黄庭坚提出的“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理论有一定相通之处。探究周邦彦以櫽括入词的原因,与当时宋朝的时代环境、词这一文体的发展情况不无关系,此外,以櫽括入词更便于歌唱与流传。周邦彦;櫽括;词;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宋史》说周邦彦“疏隽少检,不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3-09

  • 周邦彦词“集大成”评价再释
    曲晟畅周邦彦词“集大成”评价再释曲晟畅【摘 要】周邦彦词“集大成”评价首见于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言,其词“集大成”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技巧的纯熟和对传统题材的继承与改进这两方面。周邦彦词是对北宋词创作经验的总结,也对南宋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济的“集大成”评价有其合理性,但将周邦彦词置于两宋词史中考察,这个评价则确有值得商榷之处。【关键词】宋词 周邦彦 集大成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也是北宋词雅化的完成者,其词是对北宋词创作的总结,对南宋词雅化也

    长江丛刊 2016年11期2016-11-26

  • 周邦彦词用韵考
    资料。本文针对周邦彦184首词,通过穷尽考察其实际用韵情况,归纳系联出19韵部。周词19韵部基本反映了宋代音系,但也有出韵和通押现象,其研究有助于深入系统地考察宋词的用韵特点。关键词:周邦彦 词 用韵 通押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浑厚和雅,缜密典丽。所著词集有《清真集》,别名《片玉集》传世。传本有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郑文焯校刊本,朱祖谋《彊村丛书》

    现代语文 2016年9期2016-11-14

  • 浅析《清真词》之遮蔽物象
    5)以宋代词人周邦彦《清真词》为切入点,分析词作中的遮蔽物象。文章将《清真词》中的遮蔽物象分为三类,一是分离室内外的全遮蔽物象,二是有开合作用的半遮蔽物象,三是室内遮蔽物象。通过数据统计发现遮蔽物象在《清真词》中的出现比例较高,达到80%。这种写作特点与周邦彦对幽闭空间的偏好及其情感深藏不喜外露的隐蔽心理是一致的。清真词;遮蔽物象;隐蔽心理周邦彦是北宋晚期承上启下的一代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据王兆鹏、刘尊明《历史的选择》中统计,周邦彦在历代词选中排名第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1-12

  • 周邦彦为例感受《作文入门》中回荡的表情法
    说,故本文借助周邦彦代表词作感受回荡中促节的表情之法。 关键词:周邦彦 写作 回荡 促节 回荡是一种什么表情法呢?依梁启超先生看来这是一种专门表现热烈情感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有“一种极浓厚的情感盘结在胸中,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都运用了回荡的表情法,从《诗经》的《小弁》、《鸨羽》到《楚辞》的《离骚》、《九辩》;从《汉乐府》到《赠白马王彪》;从阮籍的《咏怀》组诗到杜工部的《三吏》、《三别》……回荡这种表情法在古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

    文学教育 2016年2期2016-09-10

  • 周邦彦词的意象组合方式及审美观照
    周邦彦词的意象组合方式及审美观照*薛文素(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摘要:周邦彦被誉为是集北宋词之大成者,为北宋词的殿军,亦是南宋词的开先。其词缜密典丽,浑厚和雅,形成独具一格的“清真范式”。文章从周邦彦词的意象出发,探讨其组合方式以及意象组合的审美观照,以期更细致、深入地了解清真词的特质。关键词:周邦彦;意象组合;审美观照收稿日期:*2014-11-08作者简介:薛文素(1968-),女,山西霍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28

  • 周邦彦“清真体”美学风貌探析
    摘要:南宋词人周邦彦的“清真体”以其独特的美学风貌,拓展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与李清照的“易安体”一道为词的“当行本色”做出了生动阐释,堪称宋词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清真词雅俗共赏,善于抒写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感受,创造性地开辟了“以赋为词”的新天地,拓展了特色鲜明的“柳七郎风味”式的“屯田蹊径”,使词体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精神得到了多方面创新,为词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宋词艺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之一。关键词:周邦彦;清真体;美学风貌;以赋为词中图分

    中州学刊 2014年8期2014-09-16

  • 李师师
    师师——花衫。周邦彦——小生。宋徽宗——老生。春 兰——小花旦。[李师师上。李师师 (唱)昔日里孟光接了梁鸿案,《凤求凰》相如文君千古传。幸喜得今日相会了心愿,冒风险触怒龙颜也心甘。李师师 奴家李师师,正是花容月貌年华,因家境贫寒,十三岁上被父亲卖到这青楼,妈妈看我长得俊俏,有心栽培我,便教我琴、棋、书、画,舞艺、唱曲。被卖到这青楼本就不再奢望什么真爱,便也死心了,就依了妈妈的意思吃苦学艺,成了这里的头牌。后来,喜得遇见周郎,见那周郎风流倜傥,满腹才华,不

    剧作家 2014年1期2014-04-28

  • 周邦彦的气节
    河的北宋词坛,周邦彦绝对称得上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颗,有人甚至称他是“词中老杜”——写词人中的杜甫。他的才华没的说,但他的气节却颇多非议,因为他的升官,有强烈的拍马屁嫌疑。事情发生在元丰六年(1083),周邦彦年仅28岁,还是一名在太学读书的大学生。此时大宋王朝处在王安石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年轻的周邦彦大约感到热血沸腾,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篇《汴都赋》,并将它进献给了神宗皇帝。这篇诗赋,长达七千余字,写得非常漂亮,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说:“《汴都赋》变

    做人与处世 2014年22期2014-01-17

  • 轮回般的近似,精妙处的相异——周邦彦词与姜夔词的比较
    76000)一周邦彦与姜夔,两人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正像从北宋到南宋,近似一个轮回。南宋末年与北宋末年何其相似,在相对安定的局面之下,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多年的党争最终不了了之、相对平息了,士大夫们的政治热情与爱国意气也逐渐消退了,他们在绝望中放弃了抗争,国家责任感淡化了,开始留恋于艺术化的生活。两朝末年繁华中见衰败的气象也影响到了两位词人,家国兴衰的感叹从词作中淡出,更多的是对个人身世的感叹。词的艺术技巧受到极大的关注:北宋词到周邦彦,开始向格律词发展,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王国维视域中的周邦彦
    古典诗学研究。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其以抑扬顿挫的格调,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开了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的先河。王国维称之为“词中老杜”,杜甫是唐诗的“集大成”者,周邦彦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其实,将宋代某位词人比作“词中老杜”早已有之。北宋黄裳在《书〈乐章集后〉》云:“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祐中太平气象, 如观杜甫诗, 典雅文华, 无所不有。” 说的是柳永与杜甫的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4-11

  • 《白雨斋词话》秦观“近开美成”说质疑
    》、王辉斌《论周邦彦与北宋词坛》等,这些研究者指出秦、周二人并非同辈,从而得出周邦彦吸收了苏轼、秦少游等人创作技巧的结论。王兆鹏在《唐宋词论稿》中,根据词人的生卒年将苏轼及其门人与周邦彦分做一个代群,并从社交群体着眼,将他们划分为苏门词人群与大晟词人群,认为周邦彦是在“苏轼及黄、秦、晁、陈等苏门中坚词人”去世后,供职大晟府时才开始大放光彩的。因而,王氏在撰写《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第六章第三节时,总结道:秦观“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2-14

  • 蕙质词心善勾勒
    】历来词论家对周邦彦的词皆有较高的品评。当下时贤亦从周词的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对周词进行了较为细则的赏析与评论。但笔者认为,若想真正踏入周词世界,洞察其词心,首先应从形式及形式的体现来解读周词。并以施议对先生所标举的词体结构论为理论基础,把握周邦彦善于勾勒之手法,则可领会周词所述故事与深刻内涵。【关键词】词体结构论;勾勒手法;周邦彦《解连环》引言周邦彦词作素有宋词有“集大成”之号 。其一生所作慢词无论在题材内容方面还是结构章法方面皆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二十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2010-09-02

  • 从“不喜美成”到“词中少陵”
    国维对清真词(周邦彦,字美成,北宋词人,著《清真居士集》)的整个评价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前后态度由贬抑到褒扬的转变。诚然,日益加深的对周邦彦及其词的理解是王国维态度前后转变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其在评价清真词时所表露的某些偏激倾向。由年青自是性格导致的评价偏激倾向,不仅影响他的词学批评,而且同样表现在其他的学术批评中,影响着评价的公允性。【关键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周邦彦;清真词读《人间词话》及删稿和附录不难发现,王国维在对清真词作评价时,前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2009-11-19

  • 追忆手法在周邦彦词中的运用
    【摘 要】 周邦彦是宋代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是北宋晚期承上启下的一代词人。在周邦彦《清真集》中的186首词中有51首词运用了“追忆”的手法,这类词通过今昔的对比来表现作者的羁旅行役和怀人忆旧的愁绪,由于所作时间不同,这些词在变现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语言风格上各有差异。【关键词】 周邦彦;追忆;旧地重游;羁旅他乡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钱塘(今杭州人)。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近代王国维:“持重老杜,则非先生不可。”[1]陈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2009-11-19

  • 名人漫记帝娼恋
    的记载是这样:周邦彦(不知和周密有没有亲戚关系?)是太学生,学习生活很枯燥。抽空就去李师师那儿解闷。有次周邦彦正在李师师家里,这时候宋徽宗来了。那个不平静的夜晚的所有动静,都让周邦彦听到啦。周邦彦爱好写作,回头就把所见所闻,全都含蓄地写进了他的词里,其中包括了“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等语。“并刀”是指并州地方出产的剪刀,古并州以出产好剪刀闻名。语言与动静之间的关系,读者自己去体会吧。李师师下次就把周邦彦的词唱给皇帝听了。皇帝听完挺高兴,对周邦彦大加夸奖,然后

    文史天地 2009年1期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