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股

  • 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贴骨瘢痕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贴骨瘢痕切除术后伴有骨外露患者创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例贴骨瘢痕患者(头部8例,胫前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3例,患者均无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影响手术的基础疾病; 患者烧伤史15年以上,伴有反复破溃渗液; 3例患者术后病理为鳞状细胞癌,5例为上皮异型增生,其余为炎症细胞浸润; 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59岁; 瘢痕切除术后创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4期2022-12-07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不同软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
    ,为穿支血管起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过股外侧肌到达皮肤后而形成的皮瓣[1]。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各类软组织缺损进修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可修复的部位不限,可切取的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其被临床上称为“万能皮瓣”[2-3]。相较于修复面积相当的其他组合皮瓣(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解剖结构相对恒定的优点。本文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不同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2022-11-25

  • 封面故事
    授团队论文《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预构复合组织瓣异位寄养再植在治疗复杂拇指旋转撕脱伤中的应用》在总结、研究以往常用方法的基础上,对治疗复杂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出一种新的方法,即一期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同时行股前外侧皮瓣预构和拇指异位寄养再植,二期行拇指-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和重建拇指及软组织缺损。利用此方法,挽救多例大多数认为不可能再植成功的断指,拓宽了手指严重撕脱伤并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案和思路,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获得较好疗效。当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11-22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膝周围软组织缺损
    年1月,我科采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膝周围复合软组织损伤共10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9~59岁,平均41岁。交通事故伤4例,机械伤3例,压砸伤2例,摔伤1例。8例膝部软组织严重挫伤,2例撕脱伤且缺损。3例伴髌骨骨折,1例伴股骨髁部骨折,1例膝关节严重感染伴髌骨部分坏死。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5.0cm×8.0 cm~11.0 cm×16.0 cm。修复时限在患者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10-09

  • 顺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腹股沟皮肤软组织缺损
    隙,充分暴露近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沿降支向远端分离找出皮瓣的穿支并予以保护,术中可根据穿支情况,灵活调整皮瓣切取位置,再沿设计线切开皮瓣外侧,由内外侧向中间会师解剖游离出皮瓣穿支,完成皮瓣游离。蒂部处理关键点:根据创面位置及血管蒂长度调整蒂部旋转点,术中翻转蒂部时需彻底松解蒂部预防蒂部卡压或紧张等造成血管危象。待皮瓣血运正常后,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腹股沟创面区,调整皮瓣后缝合伤口,留置引流条。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1.3 术后处理常规应用抗感染、抗凝血及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1期2022-04-01

  • 旋股内侧动脉解剖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中的评估意义*
    头的主要血供来自旋股内侧动脉(medial 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MFCA),尤其是旋股内侧动脉深支,有文献报道其提供了股骨头80%的血供。发生股骨颈骨折后,尤其是骨折线靠近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即股骨颈后上部位,断端对血管的直接损伤、髋关节囊压力的增加,以及小血管的迂曲及栓塞均可导致股骨头灌注不足及回流障碍,最终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4-5]。然而股深动脉的分支存在较大的变异,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解剖学的研究。据文献报道可分为八型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1年6期2021-12-22

  • Flow-through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在上肢高压电击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through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急诊修复上肢电击伤创面及保肢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60岁,平均32岁,致伤电压10~100 kV,创面深度Ⅲ~Ⅳ度,入院时间为伤后2.0~8.0 h。致伤部位:前臂及腕部,其中右侧4例,左侧1例,均以屈侧为主;1例患者伴拇指、食指坏死。均合并尺、桡动脉损伤或栓塞,CTA提示5例患者均有桡动脉栓塞,其中2例尺动脉管腔虽通畅,但部分损伤,搏动弱,1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12-22

  • 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下肢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
    线轴线的中点作为旋股外动脉降支第1穿支穿出点,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按受区创面设计制作布样。切取皮瓣时需比设计布样放大1~2cm,切取皮瓣上至阔筋膜张肌远端,下至髌骨骨上缘7cm,内侧不超过内侧缘,外侧缘可达股外侧肌间隔。按设计切开皮瓣的外侧缘至阔筋膜以浅,向内侧进行分离。分离到接近股直肌与肌外侧股之间的间隙,纵行切开阔筋膜,在阔筋膜下向内侧继续探查并确定皮支动脉穿支穿出点。将皮瓣内侧缘及上下缘切开,同理在阔筋膜以浅游离至皮瓣穿支浅出点以内2cm,再纵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12-09

  • 多种形式股前外侧穿支瓣修复膝周复杂性创面
    瓣。1.2.3 旋股外侧血管降支远端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如在轴线中点附近有理想的降支发出的穿支,则沿血管穿支逆行解剖至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主干,根据穿支的部位调整皮瓣的位置,再行皮瓣外侧切口并向内侧掀起皮瓣,向血管穿支会师。如为单纯穿支皮瓣,一般不需要带阔筋膜,将皮瓣从阔筋膜表面掀起,如需携带阔筋膜重建髌腱则从阔筋膜下掀起皮瓣。阔筋膜与皮肤可适当分离以便横向折叠形成髌韧带,阔筋膜切取的长度要大于缺损长度2~3 cm。皮瓣的血管蒂沿降支向远端分离,直至到达指定的旋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2-08

  •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的不同手术入路研究
    囊,切开后屈曲外旋股骨,并完成髋关节的脱位,在髋臼和股骨头之间的间隙提供股骨头的完全视野。1.3 观察指标 记录3组切口长度、深度及用时。观察术中对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损伤情况,观察的血管包括旋股外动脉、旋股内动脉和臀上动脉。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直接前侧入路切口长度最短,W-J入路次之,Ganz入路手术切口长度最长。直接前侧入路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0期2021-11-30

  • 带蒂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躯干及下肢创面的效果研究
    皮瓣的重要选择。旋股外侧动脉近端血管蒂根部十分接近人体中心的特殊解剖特点,而且蒂部长,降支走行距离远,带蒂顺行皮瓣或逆行转移可覆盖人体中心向四周范围的较大区域,且操作简单,是修复躯干和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采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躯干及下肢软组织缺损,供区均一期愈合,修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带蒂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顺行或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6期2021-08-05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动脉损伤1例报告
    侧入路THA术中旋股内侧动脉损伤病例,并对相关文献回顾分析,总结经验教训。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炎于2020年11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THA,因关节僵硬,术中松解股方肌时不慎损伤旋股内侧动脉,电凝止血无明显效果,因局部出血凶猛无法准确找到出血点,术中采用局部填塞及纱布压迫止血,术中出血约1 800 ml,血压低至70/50 mmHg(1 mmHg=0.133 kPa),输注悬浮红细胞1 200 ml,血浆200 ml,待血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2021-06-22

  • 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其分支的变异*
    类。①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共干起源于股动脉:尚云龙等[6]报道的1例男性尸体标本,左侧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发出一极短干,极短干随即发出2分支,即股深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图1A)。②旋股内侧动脉起源于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于股动脉(图1B)此种类型的变异较为常见,笔者共搜集到11例[7-17]。③旋股内、外侧动脉均起源于股动脉,股深动脉缺如:张亮等[18]报道的1例女性尸体标本,右侧股深动脉缺如,旋股内、外侧动脉平腹股沟韧带高度直接发自股动脉(图1C

    解剖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02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基础和应用
    皮瓣的解剖学特点旋股外侧血管降支是股前外侧皮瓣的营养血管,旋股外侧动脉为股深动脉的最大分支,一般有升支、横支和降支3个分支,且各分支起始部位有所变异(如图1)。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向下走行于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之间,而通常情况下可以看到血管位于股内、外侧的肌间隔内,血管也有可能位于股外侧肌肌膜内。该血管的终末端仍可发出肌皮穿支至下方的股外区,血管主干则止于股外侧肌内终止于膝关节。一般在髂髌线(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中点的5 cm范围内,旋股外侧血管降支发

    华夏医学 2020年4期2020-12-18

  • 肢体复杂创面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
    要手段。近年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具有多个穿支,能够以穿支为独立血管蒂设计为分叶皮瓣,同时解决多个创面的覆盖。由于分叶皮瓣仅需吻合一组血管,对肢体血运影响相对较小,适合严重肢体损伤的创面修复。2017 年 3 月至2019 年 3 月,笔者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肢体的复杂创面,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 1 ) 创面或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清创后深部软组织外露或桥接吻合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03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前软组织缺损
    年6月,我科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3~56岁,平均(39.82±10.05)岁。摔伤3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1例,热烧伤4例。11例患者伤时膝前皮肤软组织挫伤、热烧伤较重,其中2例伴有髌骨骨折,3例伴有股骨髁部骨折,后期膝前皮肤软组织坏死,坏死软组织面积大小为6.0 cm×8.0 cm~9.0 cm×15.0 c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10期2020-10-27

  • 右侧股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其右侧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分支存在变异,为丰富国人解剖学数据资料,现报道如下。右侧股动脉距腹股沟韧带下方10.1 mm处,向内下方发出股深动脉,股深动脉下行5.5 mm处向内上方发出1条旋股内侧动脉(命名为旋股内侧动脉Ⅰ);股深动脉继续下行24.6 mm处向内下方再发出1条旋股内侧动脉(命名为旋股内侧动脉Ⅱ);股深动脉继续下行19.9 mm处向内侧又发出2条旋股内侧动脉(分别命名为旋股内侧动脉Ⅲ和Ⅳ)。在股动脉距腹股沟韧带15.9 mm处向外下方发出旋股

    解剖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27

  • 左侧股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处向内上方发出的旋股内侧动脉Ⅰ;第2个分支为下行53.0 mm处向内下方发出旋股内侧动脉Ⅱ。股深动脉于外侧同样也发出2个分支,分别为旋股外侧动脉(下行20.5 mm处向外下方发出)和1个降支动脉Ⅲ(下行34.3 mm处向外下方发出);旋股外侧动脉又发出4个分支,分别为1个升支、1个横支和2个降支Ⅰ、Ⅱ(图1)。股深动脉继续向下追踪发现3条穿动脉。本例所见变异主要是股深动脉向外侧直接发出1条降支,且股深动脉向其内侧直接发出2条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发出1

    解剖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27

  • 左侧股动脉和小隐静脉变异一例*
    m处向外下方发出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下行11.20 mm向外上方发出一升支,主干继续下行28.70 mm向内下方发出一降支,主干继续下行15.20 mm分为一降支和一横支两终支。股动脉距腹股沟韧带下方37.20 mm处向内下方发出股深动脉,股深动脉下行8.30 mm向内侧发出一旋股内侧动脉(命名为旋股内侧动脉1),股深动脉继续下行42.70 mm向内下方又发出一旋股内侧动脉(命名为旋股内侧动脉2),股深动脉再下行发出数条穿动脉(图1)。左侧小隐静脉起

    解剖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7-09

  •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
    月,我们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16~52岁,平均35.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工业伤3例,热压伤1例。其中6例为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和(/或)踝关节脱位;6例为开放性多发足骨骨折和(/或)脱位,急诊清创去除坏死皮肤软组织,骨折处行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创面处行负压封闭吸引治疗;1例为足踝部皮肤套脱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7-03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定位中的应用
    单有效的方法是以旋股外侧动脉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穿支(anterolateral thigh,ALT)皮瓣[1]修复创面,但是在皮瓣切取过程中常常因为穿支位置不确定或穿支血管口径过小不能满足皮瓣切取的需要,术前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修复四肢创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前定位66例,发现46例是以斜支为主要供血动脉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5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期2020-02-15

  • 股骨颈部的轮匝带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
    ,股深动脉又分出旋股内、外侧动脉。股骨头的血供主要由旋股内侧动脉供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由旋股内侧动脉分出的骺外侧动脉供应。旋股内、外侧动脉在股骨颈基底部形成动脉环,供应股骨头血供。这些供应股骨头的动脉都走行在关节内的滑膜层,紧贴在股骨颈的表面。滑膜层对这些血管起保护作用。紧贴滑膜(即滑膜外层)的就是关节囊增厚形成的轮匝带。轮扎带本身具有舒缩机能,教科书上说主要功能是防止股骨頭脱位。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分析及早期发现,尤其是MRI检查发现:早期股骨头坏死均表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6期2019-09-10

  • 顺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
    头血供主要来源于旋股内动脉的深支。靠近该营养动脉的骨折,如股骨头、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未累及该动脉的骨折,如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则很少发生股骨头坏死[1]。因此,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取决于骨折类型和旋股内动脉深支的完整程度。然而,除创伤因素外,顺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也可造成旋股内动脉受损,出现股骨头坏死,最终难以避免行人工关节置换,因此对于此类损伤,预防甚为重要。本文对此种情况导致旋股内动脉受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在临床中加以重视,降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9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徐永贵 谢求恩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是在1983 年被应用于临床的皮瓣供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因其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对供区影响小的优点,享有“万能皮瓣”的美誉[1];显微医学发展至今,除单纯穿支皮瓣外,还衍生了 Flow-through、联体、皮瓣嵌合肌瓣,分叶皮瓣,阔筋膜瓣,穿支皮瓣-肌瓣-筋膜瓣嵌合、显微削薄等多种形式的穿支皮瓣[2,3]。对于机器绞轧、交通事故等高能量创伤形成的伴右骨折、骨外露并伴有严重感染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单纯的穿支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4期2019-01-05

  • 同一供区切取2个皮瓣技术介绍与相关文献综述
    新方法,充分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向远侧走行过程中,有分支供应股前外侧皮瓣和股直肌瓣的特点[2-5],切取了2个独立的组织瓣。分别修复了2个不同的创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该项技术,并对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 技术介绍:取平卧位,用多普勒探侧股前外侧穿支血管,比受区创面稍大设计股前外侧皮瓣,沿切口线浸润肾上腺素盐水(1/200,000),采用内侧筋膜下切口,分开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间隙,确定至股前外侧皮瓣较粗的穿支血管,保护好穿支血管,向近侧显露血管至旋股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8期2019-01-03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血流桥接手掌毁损血管重建血运的疗效分析
    12月,我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对11例手掌毁损伤创面进行修复并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指血运,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8±10.7)岁,其中热压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轧伤2例。皮肤缺损面积:11.0 cm×5.0 cm~16.0 cm×9.0 cm,共受累手指28指,19指远端血运差,9指远端无血运,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Ⅰ期修复。1.2 手术方法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2期2018-07-03

  • 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研究*
    1)主观评价: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动脉的显示效果进行评分,评分标准:5分:穿支动脉显影好,全程走形显示清楚,与起源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关系清晰,达到术前评估要求;4分:穿支动脉显影较好,走形连续,能显示穿支动脉的全程,与起源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关系较清晰,达到术前评估要求;3分:穿支动脉显影一般,走形基本连续,与起源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关系显示一般,基本达到术前评估要求;2分:穿支动脉显影,但显示不清,走形不连续,无法达到术前评估要求;1分:穿支动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5-02

  • CTA对股动脉显著性狭窄后侧枝循环的研究
    脉的分支(尤其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股深动脉降支)部分代偿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因此,当股动脉显著性狭窄后,快速、精准的评估股深动脉分支的代偿情况,对临床积极抑或保守治疗,预后情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血管数字减影术(DSA)是评价大血管梗阻性改变的金标准,其创伤性、费用高、费时等不足之处,仍然不适合临床的常规检查。近来临床采用的CT血管造影检查(CTA)在诊断下肢血管梗阻性改变中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且逐渐成为下肢血管疾病的首选检查。观察股动脉显著性狭窄病例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2期2018-03-07

  • 超声波双方向血流计在游离较小面积股前外侧皮瓣术中的应用
    较小的皮瓣,由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第1肌皮动脉位置常有变异,皮瓣设计比较困难,为此我们术前设计采用日本产超声波双方向血流计sd-30,于术前判定好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第一肌皮动脉的体表位置,对手术的准确性及皮瓣成活率有很大的帮助。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应用该方法切取较小面积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36岁,平均29.2岁,均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1期2018-01-29

  • 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修复复杂前足损伤
    华平·临床论著·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修复复杂前足损伤胡志强1, 葛华平2目的总结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修复复杂前足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同时存在皮肤、血管缺损的前足复杂损伤采用旋股外侧穿支皮瓣桥接血管移植进行修复。结果8例前足及9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前足及皮瓣出现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证实静脉危象1例、动脉危象1例,1例经手术解除危象,另1例血管危象未解除,皮瓣坏死。2例出现术后感染,其中1例前足及皮瓣均坏死,经坏死前足截肢、坏死皮瓣清创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6期2018-01-09

  • 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创面疗效观察
    16000)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创面疗效观察黄国雨,晏 鹰,王宏伟,陈 刚,戴 欣,郑小鹏(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烧伤整形科 浙江 舟山 316000)目的:观察应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8例股骨大转子压疮患者,共12处创面,压疮均为Ⅲ~Ⅳ期,面积为10cm×12cm~15cm×19cm,采用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色泽及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1期2017-12-22

  • 股骨头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头供血相对较少,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臀下动脉和闭孔动脉是其主要的供血动脉,其中又以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最为主要[6]。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大都起于股深动脉。从股深动脉分出的旋股内侧动脉,在股骨颈后内侧发出下支持动脉,在远端股骨颈上外侧发出进入股骨头关节囊内上支持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从股深动脉发出后在股直肌和缝匠肌深处分为升支和降支。在升支段起始处发出横支,横支在向外延伸过程中发出的小支在与旋股内侧动脉吻合形成动脉环。旋股内侧动脉是股骨头供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8期2017-09-09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
    沙410008)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汤玉泉,唐举玉,吴攀峰,周征兵,俞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湖南长沙410008)目的总结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经验。方法2014年8月-2015年9月,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在彻底清创后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股外侧肌瓣填塞胫骨死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结果8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其中,1例术后感染经换药治疗愈合,其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5-25

  • 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远端延长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0.56)cm。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升支、横支、降支)与切口线的交点与髂前上棘(ASIS)的距离分别为(7.77± 0.79)、(11.01±1.48)、(14.91±1.48)cm,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升支、横支、降支)与切口线的交点与X1线平面的距离分别为(0.48± 0.58)、(4.99±1.18)、(7.35±1.07)cm。股神经股外侧肌支分支(最上支、最下支)入肌点与ASIS的距离分别为(11.26±0.96)、(15.09±1.74)cm,

    浙江医学 2017年8期2017-05-15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唐奕泉1,刘 伟2△,宁建君1,范伟杰1,吴 彪1(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湖南衡阳 421001;2.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佛山 528500)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修复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修复下肢毁损伤患者18例,使用VSD促进肉芽组织生

    重庆医学 2017年3期2017-02-10

  • 髂总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4例,对照组选择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药物灌注,观察组选择髂总动脉内药物灌注,对比分析两种药物灌注方法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流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为88.2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主题词股骨头坏死/治疗放射学, 介入性/方法 髂动脉股骨头缺血性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06-20

  • 股骨头血供:我国《外科学》教材之因袭及其商榷
    颈的血供主要源自旋股内、外侧动脉和圆韧带动脉,没有提及股骨干滋养动脉[6]。而在同时期翻译的苏联外科学教材中,均没有关于股骨头血供的描述[7]。在 1975 年武汉医学院主编的《外科学》中,增加了股骨干上端滋养动脉的描述。1977 年恢复高考招生后,武汉医学院和上海第二医学院主编了第1 版《外科学》全国统一教材。书中对股骨头血供的描述是:“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有 3 个来源:( 1 ) 股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它只供应少量血液,局限于股骨头的凹窝部。( 2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年12期2016-01-23

  • 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黄辉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黄辉目的 研究分析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Ⅱ、Ⅲ期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68髋),所有患者均给予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随访4-6年,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4-6年,平均时间为(4.7±0.6)年;其中优28例、良24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6.67%(52/60);Ⅱ期成人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2015-11-07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
    洪光祥临床研究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李 涛, 陈振兵△, 丛晓斌, 艾方兴, 周 攀, 洪光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武汉 430022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评测皮瓣痛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mm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2期2015-06-05

  • 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
    造影及三维重建在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杨威 朱雅欣 张涛 古安武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在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补前臂及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前臂及掌部皮肤缺损患者, 所有患者确定行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游离皮瓣移植于缺损处。术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皮瓣移植, 不应用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技术;实验组在术前行以128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 并通过影像学资料为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血管蒂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3期2015-05-06

  • 保髋手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解剖学研究
    等手术,避免损伤旋股内侧动脉深支是一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此设计本实验研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两具新鲜成人尸体 ( 4 髋 ) 进行解剖。尸体由第四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二、解剖方法尸体取平卧固定,切口从髂前上棘沿腹股沟至耻骨结节,再由耻骨结节向下至大腿内侧。解剖出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及股动脉分支股深动脉。通过股动脉分出的股深动脉附近找出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分支。观察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的起源及其分支,重点是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5期2015-04-25

  • 左侧股深动脉合并旋股外侧动脉变异一例
    其左侧股深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在行走过程中出现异常。股深动脉合并旋股外侧动脉变异的报道十分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现报道如下:正常情况下,股深动脉为股动脉的最大分支,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cm~5cm处起自股动脉的后外侧[1],向内下行于长收肌和大收肌之间,沿途发旋股内、外侧动脉、数条穿动脉及肌支[2]。解剖该尸时发现,在距腹股沟韧带中点(股动脉起点)下方内侧1cm发出股深动脉,股深动脉起点向下4.7cm处发出旋股内侧动脉(见图1A,封三),支配耻骨肌和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4-02

  • 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薄修复足部皮肤缺损
    股前外侧区,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动脉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蒂供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在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下行,体表定位为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手术前病人取平卧位,在对侧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附近用多普勒测听肌皮动脉浅出点位置,并标记,同时尽量测听标记点上下和附近是否有穿出点,再根据缺损部位的需要,以髂-髌外上缘连线为轴线设计并画出皮瓣,上届可自阔筋膜张肌的远端,下届至髌上7 cm左右,内侧至股直肌内侧缘,外侧至股外侧间隔。1.2.2 皮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3期2015-03-24

  • 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518172)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杨 威1朱雅欣2古安武1章 俊2(1龙岗区中医院;2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172)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 2010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年龄分组,入院后对合并伤进行对症处理后行皮肤移植术,术中用手术刀取6.5 cm×9.5cm到13cm×16.5cm大小的旋股外动脉降支侧支游离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9-04

  • 介入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预防股骨头坏死
    应股骨头颈血运的旋股内、外动脉给抗凝药尿激酶和血管活性药654-2和罂粟碱,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术后1、3、6、12、24个月复查拍片,观察骨折愈合进展情况及股骨头是否发生坏死,术后6个月、12个月各查髋关节核磁1次观察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结果本组25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8个月骨折不愈合1 例,骨折不愈合率4%;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头坏死率8%。采用Harris髋关节等级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股骨颈骨折

    河北医药 2014年3期2014-08-29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筋膜瓣为预构皮瓣血管载体的解剖*
    。所以,本文选择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外侧支筋膜瓣的血管特征、载体面积、厚度等解剖学参数进行观测,探讨其作为预构组织瓣血管载体的可行性及优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1)尸体的收集,收集解剖6具共12侧下肢,年龄19~56岁,其中,男8侧,女4侧。在扬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2)健康成人8例来自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年龄21~57岁,其中,男5例,女3例,均取得知情同意做双侧下肢血管三维CT重建图像(SCTA

    重庆医学 2014年15期2014-08-14

  • 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
    间隙并分离,探及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并结扎切断,切断股四头肌直头与反折头,自髋臼侧“T”形切开关节囊,如果关节间隙无碎骨块,通过旋转显露PipkinⅠ型、Ⅱ型骨折块,复位后以可吸收螺钉或Herbert钉埋头固定,修复关节囊、股四头肌腱。2.2 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患者采用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自髂后上棘外下方5cm跨越大粗隆弧形切开皮肤,切开臀大肌、阔筋膜、大粗隆滑囊,显露外旋短肌腱,部分受伤当时已断裂,距止点约1.0 cm切断并标记,

    哈尔滨医药 2014年1期2014-04-01

  • 不带筋膜且同期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逆行修复膝部组织缺损
    连线,以其中点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一肌皮动脉穿出点。以透明塑料纸按照创面的大小取样,在同侧或对侧股前外区域,将取样的面积2/3设计于中心点以上大腿的近端。1.2.2 皮瓣切取 沿皮瓣设计线的上缘切开皮肤浅筋膜,在深筋膜表面切取,在切取过程中注意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或直接皮动脉穿支,明确发出的穿支后,将皮瓣的下缘切开,沿深筋膜浅层解剖,上下两缘在穿支发出部位“会师”,沿各穿支之间将深筋膜自发出点切开,牵开股直肌与股外侧肌,在其间隙之间显露下行旋股外侧动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9期2014-03-20

  • 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毁损时供区血管蒂的应用研究
    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有关应用解剖,设计以该血管逆行转位供血,与游离组织瓣吻合对小腿损毁伤进行一次性修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无疾患的成人下肢标本30例,男女各1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标本,甲醛常规防腐固定。1.2 方法在上述标本上,以髂前上嵴、髌骨上缘为观测标志点,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①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的走行、分支与分布,旋股动脉降支血管的长度以及起始处的外径。②外径为0.8mm时与起始处、髌骨下缘的距离;外径为0.5mm时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6期2013-04-09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的介入治疗
    bra导管超选择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和闭孔动脉圆韧带支,部分选择困难者通过同轴导管技术将3FSP微导管超选择置于股骨头供血动脉。双侧病变者应用导管成袢技术或交换子宫动脉导管行同侧闭孔动脉和同侧股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股骨头血液供应情况。药物选择和总量:罂粟碱30~60 mg,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 30~40 ml,尿激酶40~70万U。采用加压脉冲式灌注药物,20~40 min灌注完毕。2次介入治疗时间间隔7~15 d,介入治疗后第2天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2期2013-04-08

  • 异位股深动脉变异1例
    处于其外侧出发出旋股外侧动脉(管径9.6 mm),旋股外侧动脉发出旋髂浅动脉,未见旋股内侧动脉。3 讨论图1 异位股深动脉变异股动脉是下肢血液重要的输送管道,而股深动脉是股动脉的主要分支,股深动脉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1]。本例股深动脉从股动脉内侧发出,行于股静脉上方后绕行至股静脉后方下行,沿途发出阴部外动脉、穿动脉等分支营养大腿内侧结构。股动脉分支或走行变异临床相关部位的手术时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本例股深动脉起点及走行变异提示解剖学习过程中须提高对变异血管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3-03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原因分析及血管变异的处理
    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旋股外侧动脉变异的情况,给手术带来困难,有时甚至放弃手术[1-2]。笔者现将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后坏死的原因和血管变异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8~55岁。均为外伤致皮肤缺损,缺损面积为10 cm×6 cm~20 cm×10 cm。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6例。切取皮瓣面积为12 cm×8 cm~22 cm×12 cm。术中见皮支血管变异6例,皮瓣移植后坏死4例,其中1例为血管变异常规切取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年7期2013-02-19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股骨颈骨折的分析评价
    颈区血供主要来自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圆韧带动脉。9例头下型骨折圆韧带动脉均未见血管显影。5例旋股内、外动脉主干均显影清晰,管壁规整,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其远端分支血管稀疏,上支持带动脉扭曲闭塞,局部受压征明显(图1)。1例旋股内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旋股外动脉主干显影,其远端分支动脉稀疏且显影欠佳。1例旋股内、外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关节囊周围见大量液性密度。18例经颈型骨折,旋股内、外动脉主干均显影明显,其中11例支持带动脉网显影明显,血管

    当代医学 2012年17期2012-08-08

  • 手足创伤中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应用
    线的中点,也就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皮支穿出点,作为修复术的关键部位,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体表投影,即上述关键部位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作为轴心线,将纸模置于关键部位,超出纸模外轮廓1cm处,画出皮瓣的切取范围。(3)皮瓣切取与修复:首先,切取皮瓣的前外侧,找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点,沿轴心线方向,探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对不必要的血管分支,进行结扎,切取时要包含股前外侧皮神经,向近侧游离,直至达到恰当血管蒂时,将皮瓣完全游离,移植于创伤区域,并与创伤区域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2012-03-30

  •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5段,4段起自于旋股外侧动脉,1段起自于股深动脉降支,存在血管起源变异;穿支血管5段,均起自于降支,其中皮动脉穿支3段,肌皮动脉穿支2段。本组图像质量好,9例磁共振图像为优,1例图像为良,旋股外侧动脉分支及穿支血管显示清晰(见图2-3),血管走行及其分支得到充分显现(见图4)。图1 股前外侧皮瓣设计图(术前根据3D-CE-MRA信息确定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动脉位置及其长度和分布,设计皮瓣的位置和范围,箭头指向的圆点为降支起始位置)图23 D-CE-MRA MI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8-21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移植;显微外科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徐达传等[1]报道该皮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皮瓣的血管蒂长、口径粗,且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皮瓣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对供区功能及外形影响小等特点,因此成为修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常用皮瓣之一。自2006-02~2010-02我们临床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16例,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16~42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4期2011-08-15

  • 股前外侧皮瓣的研究进展
    进展 显微外科以旋股外侧降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因具有血管蒂长、径粗、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和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内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皮瓣的应用过程中,人们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改进,出现了以股前外侧皮瓣为原型,形式多样的组织瓣,成为修复头颈、四肢和躯干的首选皮瓣。本文就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临床应用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综述。1 股前外侧皮瓣联合组织瓣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面积皮肤或复合组织缺损,应用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5期2011-02-09

  • “疏经四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动脉,股深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血管内径较前略有增加,以股总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明显,有统计学差异 (P3 讨 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临床十分常见,治疗方法众多但疗程较长、疗效一般,手术治疗痛苦较大、费用不菲,不易为多数患者接受。笔者经过数年的治疗观察,总结出了疏经四法治疗步骤,临床效果十分满意。疏经四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改善明显,本组23髋,有疼痛的20髋中,19髋治疗后10 d疼痛基本消失。而且疏经四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5期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