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胺

  • “聪明药”真能让孩子变聪明吗
    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相似,具有成瘾性。当服药者停止用药时会有和“戒毒”相似的戒断症状。有的考生考试前服用哌醋甲酯,考试后停药,体内的神经递质分泌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抑郁等症状。因此,想靠服用哌醋甲酯来提升学习成绩非常不科学。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2.阿德拉阿德拉是一种神经兴奋类药物,属于我国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能暂缓疲劳、增加机敏性。和哌醋甲酯一样,阿德拉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作性嗜睡症。阿德拉的主要成分是右苯丙胺。苯

    食品与健康 2024年1期2024-01-23

  • 这种“神秘药片”正把孩子拖向深渊
    (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品。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依照我国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就是吸毒!利他林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让孩子滥用“聪明药”不仅属于违法行为,还会严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利他林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哌醋甲

    奥秘(创新大赛) 2023年1期2023-03-31

  • 高选择性甲基苯丙胺苯丙胺衍生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0 引言根据苯丙胺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可以分析,此药物有非常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主要从此药物的组成、特性、代谢动力学等展开探讨,以便对类药物的成瘾机制、对机体毒性等有必要的认识[1-2]。1 MA化学组成在常温下MA是较不易挥发性的无色液体,并具有特异的胺香味,沸点为214 ℃[3]。MA较不易溶于水,能溶于醇和氯仿。从苯丙胺类的构成分析,它带有强烈的亲油性和强烈的碱式。正是由于苯丙胺类的亲油性,导致药物可能很快通过网格蛋白进入脑组织,也是造成其非常容易上瘾,

    化工管理 2022年26期2022-11-19

  • 行为奖励对合并滥用苯丙胺类药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疗效
    。近十年来,以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滥用蔓延。到2019年底,我国滥用冰毒者达118.6万名,占总吸毒人数55.2%;滥用海洛因者80.7万名,占比37.5%[3]。毒品滥用特征与我国推广MMT之初相比已有所改变,呈现出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叠加滥用的特点。MMT门诊服药人员滥用新型毒品的人数逐年增多,新型毒品及多药物滥用成为影响MMT依从性和疗效的重要因素[4]。患者依从性差、脱失率高、复吸率高成为MMT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5-6]。行为列联管理(C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6-23

  • 男性苯丙胺类药物成瘾戒断者的共情能力对攻击的影响 ——以自我和谐为中介
    人吸毒成瘾,且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全球市场正在扩大[1]。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214.8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冰毒仍然是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占在现有吸毒人员中的55.2%约118.6万名[2]。滥用毒品不仅会对吸毒者本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也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负性的影响,如诱发盗抢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且长期滥用合成毒品还极易引发的自伤自残、暴力伤害他人等各种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给公共安全带来风险隐患。研究发现,约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2022-01-25

  • 莫达非尼在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认知能力方面的应用
    非尼、咖啡因和苯丙胺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应用效果比较 飞行员在飞行中过度疲劳会导致操作机敏性和飞行操作能力下降,引发飞行事故,所以疲劳驾驶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研究表明,飞行员在睡眠剥夺情况下,短期服用兴奋剂类药物可缓解疲劳,有利于保持一定的警觉性和飞行操作能力[2]。咖啡因曾被推荐使用作为促醒剂来解决飞行中的昼夜节律紊乱所致的疲劳问题,咖啡因600 mg可有效改善睡眠剥夺48 h条件下的飞行操作能力和机敏性,且能维持飞行操作能力长达12 h[3],但咖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1期2021-12-26

  • “聪明药”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
    拉(主要成分为苯丙胺)、莫达非尼等精神药物。其中利他林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阿德拉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莫达非尼治疗自发性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眠症。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聪明药”滥用问题,殊不知“聪明药”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极有可能会抑制或损坏青少年的大脑神经发育。任何没有适应证、没有医生处方、没按照医嘱使用“聪明药”的情形,都属于药品滥用,极易对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自我保健 2021年8期2021-12-01

  • 毒品的分类
    的合成毒品有:苯丙胺类兴奋(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合成阿片类(杜冷丁、美沙酮等)、致幻剂类(PCP、氯胺酮等)、抑制剂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等)。半合成毒品。半合成毒品就是指先用天然植物提取出有效成分,然后再进一步合成加工出的毒品。海洛因就是典型的半合成毒品,就是用罂粟提取物不啡合成。此外,合成冰毒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就是用化学原料合成出冰毒产品;二就是用麻黄草为原料提取麻黄碱,再经过化学反应加工成冰毒。后者制造的冰毒属于半合成毒品。按药理学作用分类毒品按

    大众科学 2021年6期2021-07-19

  • 苯丙胺类、氯胺酮、卡西酮类毒品手性分离的研究进展
    例如,对于甲基苯丙胺而言,S-甲基苯丙胺是常见的毒品,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其对映异构体R-甲基苯丙胺则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多用于临床医疗[1]。因此,正确识别、恰当分离有旋光性的毒品及其对映异构体,不仅有利于司法领域认定对毒品犯罪的准确定罪、量刑,而且对医药、科研领域也有所裨益。针对我国司法实践,本文重点对苯丙胺类、氯胺酮、卡西酮类3类常见毒品的手性色谱分离方法的共性以及手性分离在法医毒物学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毒品犯罪的司法鉴定工作、

    色谱 2021年3期2021-03-10

  • 正念认知疗法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评价
    将正念治疗用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相关研究较少。现对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药物依赖治疗中心)成瘾病区就诊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使用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与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来自2018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在我院成瘾病区住院治疗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 苯丙胺类兴奋剂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期2021-03-05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食品汤汁中的毒品
    543002)苯丙胺(AMP)、甲基苯丙胺(MA)、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3,4-亚甲二氧基-N-乙基-苯丙胺(MDEA)和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MDA)为具有苯丙胺结构的物质,该类化学组分具有中枢兴奋的作用,服用后会产生致幻、精神依赖性、食欲不振和拟交感能效应等药理与毒理学特征。在我国,该类物质是受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故滥用潜力较大[1]。氟胺酮(2F-DCK)为氯胺酮苯环上的氯元素被氟元素所取代,在我国氟胺酮不属于管制类药物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35期2021-02-10

  • 所谓“聪明药”,都是国家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物
    (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物。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物,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极有可能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从药理作用上看,利他林和阿德拉通常用来治疗儿童多动症,而莫达非尼则是一种觉醒促进剂,用于治疗发作性嗜睡病、轮班工作睡眠紊乱等睡眠障碍性精神疾病。上述三类药物,虽然化学名称、分子结构、药理作用有差异,但它们同属于精神兴奋性药物,短期使用能够提升服用者的注意

    奥秘(创新大赛) 2020年10期2020-10-28

  • 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尿液中的痕量甲基苯丙胺
    ,尿液中的甲基苯丙胺含量检测方法检出限在1ng/mL,该方法检出限基本上能追溯到吸毒人员一周内吸食甲基苯丙胺;对吸毒人员毛发进行检测,使用剪刀剪取涉嫌人员头发时,无法取到毛囊,贴于头皮捡取也往往只能剪取到1mm甚至更往后的头发,因此毛发中毒品检测往往只能够追溯到吸毒人员15d前或20d前吸食的情况;那么10d以前,20d以内的吸毒情况则很难被检测到。本实验使用超高灵敏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尿液中甲基苯丙胺进行检测[1],由于灵敏度的极大提高,能够检测到吸毒人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6期2020-06-20

  • 运动干预激活免疫应激和多巴胺水平对苯丙胺类药物成瘾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强制隔离戒毒的苯丙胺类药物成瘾人员6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39.8±5.6岁;药物成瘾时间1~17个月,平均4.1±0.5个月;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39.6±5.5岁;药物成瘾时间1~19个月,平均(4.3±0.6)个月。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7期2020-06-02

  •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异丙基⁃p⁃碘苯丙胺123I⁃N⁃isopropyl⁃p⁃iodoamp⁃hetamine(123I⁃IMP)幼年皮肌炎 jun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载脂蛋白E apolipoprotein E(ApoE)增殖诱导配体 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重症肌无力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1-08

  • 苯丙胺类、阿片类和酒精依赖者共病特征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苯丙胺、阿片类和酒精依赖者共患疾病的研究,了解各类依赖者共病的特征,为物质滥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研究样本为2015年6月~2016年11月间连续在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药物依赖科住院的酒依赖、阿片类(海洛因、复方可待因溶液)和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麻古”等)毒品依赖者。所有研究对象经一组临床医师根据ICD-10诊断标准确诊为相应物质依赖综合征,并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采用SCID-I进一步明确DSM-IV现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9年5期2019-10-22

  • 我国苯丙胺类毒品滥用防控对策探究
    果。然而,我国苯丙胺类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苯丙胺类毒品更是呈上升势头。在240.4万名现有吸毒人员中,滥用冰毒人员135万名,占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苯丙胺类毒品(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俗称,是苯丙胺类毒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相比较传统毒品而言,苯丙胺类毒品呈现出制造隐蔽、易于上瘾、吸食人员低龄化等特点,更难于治理,因此,今后我国禁毒工作重心将会指向苯丙胺类毒品防控。一、当前苯丙胺类毒品防控中存在的难题从药理学角度,苯丙胺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6期2019-08-17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办公厅关于印发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规范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障碍的医疗服务行为,我委对2009年修订的《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再次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8年12月26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为规范和指导苯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9年2期2019-04-12

  • 人毛发中苯丙胺类毒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063)苯丙胺类兴奋剂是指以苯丙胺为母体结构的一类人工合成的、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的化合物。常见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有苯丙胺(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methylamphetamine),还有苯环上和(或)其N位上被其他官能团所取代的化合物,如3,4-亚甲二氧基安非他明(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

    法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3-25

  • 2起“摇头丸”案件的检验分析与思考
    出咖啡因、二甲苯丙胺、香草醛三种成分,结果见表1。3 思考与讨论传统“摇头丸”的主要成分一般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及其衍生物,MDMA(3,4-亚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M(N-乙基-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等以及后来出现的“摇头丸”中参杂氯胺酮、咖啡因、地西泮等成分。而本案中所遇到的标有“WY”字样的橙红色片剂,该片剂在成分、外形、图案、颜色、气味等方面都区别于以往的“摇头丸”,在本市毒品案件中较罕见。香草醛又称香兰素,英文

    山东化工 2019年1期2019-02-18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毛发中甲基苯丙胺苯丙胺手性对映异构体
    0080)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属于苯丙胺(amphetamine, AM)类兴奋剂,其盐酸盐又名“冰毒”,有着强烈的致幻作用及成瘾性,是我国管制类精神物质。从化学结构看(见图1), METH等苯丙胺类物质的结构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的手性中心[1],具有两个对映异构体,分别为S-(+)-METH和R-(-)-METH,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毒性及代谢机制均有较大差异[2],S-(+)-METH是“冰毒”的主要成分,而R-(-

    色谱 2018年12期2018-12-06

  • 二战期间日本把冰毒当兴奋剂
    专业名称叫甲基苯丙胺,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或许是由于进入中国时间较晚,许多国人以为它是20世纪后半叶才出现的。其实冰毒的前身苯丙胺,即安非他命,早在1887年便已问世。它最早由一名罗马尼亚化学家在德国柏林首次合成。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也在日本提炼出了苯丙胺。或许是注定,或许是巧合,几十年后,日本和德国也同时成为了最早、最大规模使用冰毒的国家。苯丙胺被发现后,开始并未受到重视,直到1919年日本另一名化学家绪方章才通过改进工艺,在实验中提

    华声 2018年8期2018-09-06

  • 减肥药的辛酸史
    兴奋中枢神经的苯丙胺类药物应运而生。“二战”结束后,苯丙胺类药物失去了在战时的特殊价值,销量一落千丈。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家发现苯丙胺快速且显著的减肥效果(一般认为减肥效果来源于苯丙胺的神经兴奋作用),并将其以减肥药物的身份上市,一时间整个北美掀起了一股“减肥狂潮”。狂潮之下,美国的一家小药企推出了苯丙胺制剂Obetrol,号称可以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减下45磅(约20.4千克)的体重,这款药物让这家企业得到了丰厚的利润。拟交感胺(Sympathom

    科学Fans 2018年5期2018-06-20

  • 二战遗毒祸害日本一代人
    专业名称叫甲基苯丙胺,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或许是由于进入中国时间较晚,许多国人以为它是20世纪后半叶才出现的。其实冰毒的前身苯丙胺,即安非他命,早在1887年便已问世。它最早由一名罗马尼亚化学家在德国柏林首次合成。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也在日本提炼出了苯丙胺。或许是注定,或许是巧合,几十年后,日本和德国也同时成为了最早、最大规模使用冰毒的国家。苯丙胺被发现后,开始并未受到重视,直到1919年日本另一名化学家绪方章才通过改进工艺,在实验中提

    环球时报 2018-05-312018-05-31

  • “溜冰”后意想不到的“恐怖”
    个患者就是使用苯丙胺类毒品所致的精神障碍。苯丙胺类毒品也称苯丙胺类兴奋剂,自1887年首次采用麻黄素合成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明)后,与苯丙胺相关的化合物不断出现,同时滥用人群数量明显增加,目前社会上常用的就是“冰”、“摇头丸”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后会出现活动增加、自信心增强、愉快、睡眠减少、抑制食欲。因为目前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加之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的躯体戒断症状相对较轻,所以很多人认为冰毒的危害小于海洛因,可以想用就用,不用就停

    心理与健康 2018年6期2018-05-14

  • 男女吵架时各自在想什么
    定性作用的包括苯丙胺(即安非他命)和催产素,前者可以继续保持爱的激情,而后者则会维持爱的长度,当然,这只是它们可爱的一面。热恋初期,苯丙胺会大量分泌,但随着身体耐受能力的增强,它的作用也会日渐衰退,于是,我们的身体就必须分泌更多的苯丙胺以保持爱情的强度——但分泌苯丙胺的腺体有它自己的极限,当到达这个极限、无法再分泌出足够量的苯丙胺时,爱情也就将面临着危机。科学承认个体差异,但科学更认同客观规律,任何人能分泌的苯丙胺基本上都在一个数值之内,分泌得越多、消亡得

    新传奇 2018年4期2018-05-14

  • 甲基苯丙胺滥用与司来吉兰服用的区分:尿液中甲基苯丙胺苯丙胺的手性分析
    0063)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苯丙胺是强中枢神经兴奋剂,在全球范围内滥用日益严重。甲基苯丙胺苯丙胺均含有一个手性中心,他们的异构体存在不同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S(+)-甲基苯丙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比R构型强5倍[1]。甲基苯丙胺主要经尿排泄,尿中甲基苯丙胺和代谢物苯丙胺含量高,并以游离形式存在。尿液是鉴定甲基苯丙胺滥用的首选检材[2]。滥用毒品后,对尿液的检测可以快速地对结果进行判定。目前的实验室大多应用免疫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呈阳性结果的再应用气

    法医学杂志 2017年6期2018-01-26

  •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诊断思路探讨
    名[1]。由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科疾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容易带来临床误诊。本文从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特点、临床特点、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排除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临床诊断能有所帮助。1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病程特点诊断某个疾病,首先是对该病的发生原因、病情进展、疗效和转归、预后等要有全面的了解,这点非常重要。本人根据ICD-10诊断标准[2],参照CCMD-3相关内容[3],结合我院2008年4月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8年5期2018-01-19

  •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修订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疗指南》编写工作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修订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疗指南》编写工作启动会在长沙召开2017年10月27日,《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修订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疗指南》编写工作启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的修订工作是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委托,由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负责组织专家进行修订工作。会议首先由郝伟会长和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锦教授就本指导原则的修订致辞,向小军副教授、王达平教授作为本次指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6期2018-01-09

  • 中医化痰法结合利培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冰毒;精神障碍苯丙胺类兴奋剂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其中以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最为常见[1],21世纪以来作为全球最为广泛新型毒品[2]之一流入我国,属于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服用后容易出现强烈的兴奋、欣快以致幻性作用。据联合国禁毒署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冰毒的吸食者居全球总吸毒者人数第二。然而直至今日我们对冰毒的成瘾机制认识相对缺乏,治疗手段有限。在戒毒过程中患者躯体及心理上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等脑神经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6期2018-01-09

  • Akt在药物成瘾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吗啡、可卡因、苯丙胺、大麻和酒精等多种药物的成瘾过程中均已发现Akt信号通路的改变,下面将逐一展开论述。Fig 1 Regulation of Akt by dopamine and PI3K3.1 Akt与吗啡成瘾 吗啡是μ-阿片受体激动剂,正常生理状态下VTA的DA能神经元受到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紧张性抑制,吗啡激活GABA能神经元上的μ-受体,抑制该神经元活动,从而解除了GABA能神经元对DA能神经元的紧张性抑制,增加了其投射靶区N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8期2017-07-25

  • 毒品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主要有阿片类、苯丙胺类、氯胺酮以及大麻等毒品。关键词:快速检测;阿片;苯丙胺;氯胺酮;大麻一、毒品现场快速检测的发展现状毒品的检测方法发展至今已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化学,免疫学方面的进步,为毒品现场快速检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毒品的检验主要分为体内毒品的检测盒体外毒品的检测,体内毒品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免疫法”,而体外毒品的检测本文重点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和“薄层层析法”。这些方法对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以及适用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4期2017-05-31

  • 中文版苯丙胺渴求量表信效度检验
    目的探讨中文版苯丙胺渴求量表(DSQ)在苯丙胺成瘾者中使用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118名广州医科大学的健康学生间隔两周测试进行两次DSQ检测;并采用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半结构式会谈手册(病人版,SCID-P)诊断苯丙胺依赖,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苯丙胺依赖患者50名,进行DSQ、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量表、视觉模拟量表(VAS)。计算测验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折半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聚敛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中文版DSQ的重测信度很高(r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3期2017-02-06

  • 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2例
    )·病例报告·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2例王文甫(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长沙 410007)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1 病例介绍病例1,杨某,男性,18岁,烫吸冰毒约2克后,急起呼吸急促、惊恐不安、全身抽搐5小时于2015年7月1日16::00急诊入院。患者当天上午11:00,由于好奇,与朋友一道首次烫吸冰毒约2克,1小时后出现心烦、心慌、头晕、乏力、口干、呼吸急促、惊恐不安、全身抽搐,大呼救命急送我院。体查:T:37.6C, P:120次/分, R:45次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3

  • 氯化苯丙胺盐法全自动化检测微量总蛋白存在重大的方法学缺陷
    经验交流·氯化苯丙胺盐法全自动化检测微量总蛋白存在重大的方法学缺陷庄小青1,罗士来2,杨 露1,夏前凤2,薛 梦2(1.泗阳仁慈医院检验科,江苏宿迁 223700;2.泗阳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宿迁 223700)目的 探讨氯化苯丙胺盐法全自动化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微量总蛋白发生严重差错的原因。方法 将定值总蛋白采用连续递减稀释法获得35例标本(总蛋白质量浓度0~30 g/L),然后在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上采用氯化苯丙胺盐法检测。结果 (1)当总蛋白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12-06

  • 某感冒冲剂中的新型毒品 ——PMMA的GC/MS检验
    I缓冲液;6.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可卡因、氯胺酮和海洛因单标,浓度均为1.0mg/mL,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提供。(三)GC/MS参考条件1.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 30m×0.25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100℃保持2min,以25℃/min升温至280℃保持10min;进样口温度250℃;载气:He;流量:恒流1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30:1;进样量1μL;2.质谱条件离子源:EI,电子能量69.9eV,传

    法制博览 2016年29期2016-11-07

  • 体坛已禁药横行 电竞同样难以幸免
    ,目前通过使用苯丙胺提高选手注意力已是电竞圈公开的秘密。但所有苯丙胺都可引起深度精神作用,甲基苯丙胺就是其中的代表,俗称冰毒,苯丙胺药物能够带来的效果包括警觉性、主动性和信心提高,欣快感、疲劳感减低,语言增多,以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增强。苯丙胺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过度兴奋,有不安、失眠、震颤、紧张和烦躁等症状。对苯丙胺的躯体耐受性出现的非常快,所以长期服用者必须越服用越多。这些服用者当药力消失时会出现“垮掉”的感觉,表现为深度抑郁。服用大剂量苯丙胺

    电子竞技 2016年17期2016-10-10

  • 应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的苯丙胺类毒品
    法测定尿液中的苯丙胺类毒品党富生1黄林2(1.衡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湖南 衡阳 421001;2.岳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湖南 岳阳 414000)使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GC)检测人尿液包括甲基苯丙胺(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效果进行分析,重点对萃取溶剂、用量、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实验显示萃取溶液选用以环己烷、pH值12,40℃

    化工管理 2016年34期2016-03-14

  • 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研究进展仲建军,孙会会* (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山东德州253000)摘要: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化合物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文中介绍了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等前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检验方法。关键字:生物检材;苯丙胺类;分析苯丙胺类毒品,也称苯丙胺类兴奋剂,它是人类合成的有机胺类兴奋剂,主要有苯丙胺(AP)、甲基苯丙胺(MAP)、3

    化学工程师 2016年6期2016-03-14

  • 毒品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主要有阿片类、苯丙胺类、氯胺酮以及大麻等毒品。快速检测;阿片;苯丙胺;氯胺酮;大麻一、毒品现场快速检测的发展现状毒品的检测方法发展至今已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化学,免疫学方面的进步,为毒品现场快速检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毒品的检验主要分为体内毒品的检测盒体外毒品的检测,体内毒品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免疫法”,而体外毒品的检测本文重点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和“薄层层析法”。这些方法对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以及适用于大面积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8期2016-01-31

  • 简介新型毒品2C-B及其气质联用(GC/MS)检验
    的化学结构属于苯丙胺类。虽然与苯丙胺接近,2C-B却兼具兴奋和致幻的精神作用。有研究发现2C-B的致幻效果比4-溴-2,5-二甲氧基苯丙胺(DOB)强10倍,服用后达到显著药效的剂量比MDMA要少很多。其精神作用与服用剂量相关,摄入4mg时,开始出现欣快感,产生消极和松弛的精神状态;随着剂量增加,兴奋状态由弱至强,伴随视、听、嗅、触觉的欣快,性欲高涨,直至出现幻觉或达妄想状态,持续时间约4-8小时。[2]过量吸食2C-B会导致精神错乱、脱水等症状。根据国药

    法制博览 2015年30期2015-12-29

  •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2 试剂与样品苯丙胺(amphetamine,AM)盐酸盐,甲基苯丙胺(methyl amphetamine,MA)硫酸盐,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A)盐酸盐,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盐酸盐标准品:均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提供;普罗地芬盐酸盐(SKF-525),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MBTFA):美国Sig

    质谱学报 2015年2期2015-12-07

  • mTORC2通路在苯丙胺致大鼠纹状体损伤中的变化*
    ORC2通路在苯丙胺致大鼠纹状体损伤中的变化*王海树,何文姬,宿宝贵,潘三强△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摘要]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通路在苯丙胺致中枢神经损伤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通过注射苯丙胺建立大鼠动物模型,采用open field方法测试大鼠的自主行为活动,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纹状体的超微结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TORC2信号通路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TORC2阳性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6期2015-03-30

  • MiRNAs在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RNAs在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江明金,李 婵,林莹波,朱道琦,莫志贤(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理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15)中国图书分类号:R-05;R342.2;R749.61;R971.7;R971.93;R977.9摘要: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是一组以精神依赖为主的新型合成毒品,近年来流行,滥用趋势愈发严峻。MicroRNAs(MiRNAs)作为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年10期2015-02-26

  •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分析
    要】目的 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2013年在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药物依赖科住院治疗的132例ATS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滥用ATS类兴奋剂男女性别差异不大,文化素质偏低职业以无业和个体为主。76例(57.6%)曾经使用或合并使用其他物质。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为幻听112例(84.8%)、被害妄想124例(93.9%)、嫉妒妄想96例(72.7%)、易激惹120例(90.9%)、兴奋状态124例(9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0期2015-01-27

  •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危害及相关干预措施
    +赵敏摘 要 苯丙胺类物质以损害认知功能为主,使用者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记忆力下降等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在上述精神症状影响下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冲动、伤人及自伤行为。本文就苯丙胺类物质在我国的滥用趋势、作用机制、相关危害、治疗和干预措施进行介绍,以提高公众对其认识,降低苯丙胺类物质滥用对患者自身和社会的危害。关键词 苯丙胺 药物滥用 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971+.7/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2-000

    上海医药 2014年22期2014-12-09

  • 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24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数值,并同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照,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病情变化。 结果 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时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关键词] 心肌酶;苯丙胺;精神障碍[中图分类号] R74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1-0004-04Clinical ob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1期2014-11-25

  • 重庆云阳地区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情况调查
    片、海洛因等向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发展,形成了新的毒潮[1-2],并有可能取代阿片类毒品,成为21世纪流行最广泛的毒品[3]。为进一步了解非法成瘾物质滥用者使用ATS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取2012年1月至11月在云阳、万州强制戒毒所入所,并有云阳县户籍的全部强制戒毒人员为调查对象。符合条件的被调查者共682例接受了本次调查。1.2 方法采用机构调查法,将强制戒毒所中因非法成瘾物质滥用而进

    中国药业 2014年7期2014-07-16

  • 阿片类与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多层次比较
    002阿片类与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多层次比较刘培培 刘新民▲李 秀 张 瑾 穆露露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芜湖 241002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16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的差异表现在戒毒次数及自感健康状况;SCL-9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4期2014-05-05

  • 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磁共振研究提示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者脑损害涉及多个脑区,甚至多个脑区间的神经联系网络[2-3]。反复滥用苯丙胺类药物可产生幻觉、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等类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发现多脑区白质纤维连接存在异常[4-5],而国内外对合并精神病性症状的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者研究甚少。本研究利用DTI技术探索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者多个脑区白质纤维的结构完整性和连通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年2期2013-11-23

  •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治问题
    eminar·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治问题赵 敏1郝 伟2近年国内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日益严重,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成为精神科临床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介绍了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分子遗传及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药物治疗问题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作者期望本文有助于深化读者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了解及临床治疗疗效的提高。苯丙胺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遗传及病理机制 临床特征 药物治疗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6期2011-12-11

  • 苯丙胺类物质依赖的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文胜·论 著·苯丙胺类物质依赖的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温金峰*成丽娜**宁连才*张延赤*汪文胜**目的 探讨苯丙胺类物质对脑白质结构的影响。 方法 对11例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和6名正常对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及脑白质纤维束重建,比较两组的差异;同时分析有精神症状的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n=7)与正常对照的DTI结果差异。结果 苯丙胺物质依赖组左右两侧皮质脊髓束数量均低于对照组 (t=1.25,P<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12期2011-04-19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09年)
    制的麻醉药品与苯丙胺类、氯胺酮类等国家管制的医用精神药品的滥用者中,海洛因是主要滥用的物质;苯丙胺类及氯胺酮类物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的滥用者中,去氧麻黄碱(冰毒)是本年度监测报告主要滥用的物质。根据《年度报告》监测数据分析,2009年药物滥用呈现以下特点:(一)药物滥用者的年增长比例总体上继续下降,趋势减缓,但以苯丙胺及氯胺酮类物质为代表的新类型药物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滥用比例呈较高增长幅度。(二)在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海洛因、鸦片、大麻等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

    中国药房 2010年29期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