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蝉

  • 桃树叶蝉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药效评价
    為筛选出防治桃树叶蝉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0.5%苦参碱水剂对桃树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桃树叶蝉效果较好,对环境友好,可在田间推广使用。关键词:艳红桃;叶蝉;药剂;防效桃树产业是贵阳市南明区的主要农业产业,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万余亩。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桃树抗病虫能力减弱,受病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同时也增加了桃树田间管理的

    果农之友 2023年5期2023-05-31

  • 中国额垠叶蝉族2新记录属和2新记录种记述(半翅目,叶蝉科,角顶叶蝉亚科)
    41000)额垠叶蝉族Mukariini昆虫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科Cicadellidae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是角顶叶蝉亚科中一个较小的类群。目前,该族全世界共有19属71种,中国有12属32种。我国对额垠叶蝉族昆虫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葛钟麟和葛竞麟[1]记述采自福建三明的新种——黑额垠叶蝉Mukarianigra,是我国有关额垠叶蝉类昆虫的首次报道;之后,多位研究者先后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6期2022-12-07

  • 世界斑叶蝉族昆虫种属组成及地理分布格局
    )【研究意义】斑叶蝉族(Erythroneurini)作为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最大的一个族,广泛分布于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1-4]。1851年,Fitch建立了该族的第一个属Erythroneura,随后,Motaschulsky在1863年建立了新属Diomma,3年后,Fieber在1866年建立另一个新属Zygina。自1970年以来,斑叶蝉族一直是世界研究的热点[1,4]。研究斑叶蝉族昆虫的种属组成、种属间的相似性、起源对斑叶蝉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7期2022-09-30

  • 轻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叶蝉群落结构及动态
    [14—16]。叶蝉作为一种植食性昆虫,在成虫和若虫阶段都以刺吸植物汁液为生,是轻中度石漠化地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且叶蝉不能迁飞对寄主植物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能够积极响应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指示生物。近年来喀斯特轻中度石漠化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土地利用及恢复模式,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寄主植物和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叶蝉群落。叶蝉群落结构组成、分布特征可作为植被恢复与生态监测的指标[17]。目前研究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中的昆虫群落结构集

    生态学报 2022年16期2022-09-13

  • 新疆叶蝉1新纪录属费氏叶蝉属及其1新纪录种记述
    【研究意义】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是叶蝉科Cicadellidae最大的一个亚科,全世界已记载38族923属6 600多种[1]。该亚科叶蝉多以草本或双子叶植物为食,其中约1/3的族以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为寄主,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种类非常丰富[2]。其不仅刺吸植物汁液,还会传播病毒,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前人研究进展】费氏叶蝉属由Signoret[3]于1880年建立至今,全世界共记录有23种,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和新北区,尤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4期2022-05-12

  • ATP6蛋白影响异沙叶蝉对小麦蓝矮植原体的传播效率
    )。该病害由异沙叶蝉Psammotettixalienus持久专化性传播,介体叶蝉传毒成为病害流行的中心环节(顾沛雯等,2007)。明确小麦蓝矮植原体(wheat blue dwarf phytoplasma,WBDp)虫传相关蛋白与何种叶蝉蛋白互作及叶蝉传播小麦蓝矮植原体的分子机制,探索植原体病害防治新途径成为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作者前期经过序列比对发现,pWBD-2-ORF4(WBDp第2个质粒编码的ORF4,P2-4)与泡桐丛枝植原体虫传蛋白pPaW

    昆虫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08

  • 两种为害柳树的片角叶蝉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关系[5]。片角叶蝉为片角叶蝉亚科(Idiocerinae)昆虫的总称,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科(Cicadellidae)。片角叶蝉全世界现有114属近800种,我国共记录22属78种[6-7]。该类群多取食柳树、白杨等,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汁液[8],为危害杨柳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Schneider[9]首次对昆虫感受器类型进行详细描述,Klein等[10]首次利用扫描电镜对叶蝉科昆虫进行化学感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26

  •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蝉群落结构特征
    550000)叶蝉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科Cicadellidae,主要发生在森林和草地上,个体小,种类众多,以植物为食(Morris, 1971;郭慧芳,2011)。叶蝉是一类危害作物、草地、林木等植物的昆虫,常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淡白色斑点直至枯死,并且许多种类还传播植物病毒,给农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廉振民和潘兴丽,2008;Roddeeetal., 2018),但其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4期2021-08-13

  • 甘肃武威地区酿酒葡萄园叶蝉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要组成部分。葡萄叶蝉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主要以成、若虫栖息于葡萄叶背面刺吸为害,造成叶片失绿、脱落,阻碍光合作用和枝条发育,从而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Gnezdilovetal.,2008;王慧卿等,2011)。据报道,葡萄叶蝉在很多酿酒葡萄产区已成为害虫优势群体,对酿酒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陈玉宝等,2010;吕兴等,2013;王颖等,2016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2期2021-05-14

  • 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310018茶园叶蝉类是一类重要害虫,已记载危害茶树稍重的有15种[1],其中最严重的是茶小绿叶蝉。该害虫学名先后几次改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较多地称之为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Matsumura),六十年代至今,业内也一直称之为茶小绿叶蝉 Empoasca flavescens F.。八十年代中期至近些年,一致地称之为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öthe)。近年一些文献称之为小贯小绿叶蝉 Empoasca onuk

    茶叶通讯 2021年2期2021-03-26

  • 研究人员发现稀有寄生蜂新种
    “寄螯细蜂寄生在叶蝉身上的螯蜂的身上”,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其实就是,螯蜂寄生在叶蝉的身上,而寄螯细蜂又寄生在螯蜂的身上。也就是说,螯蜂是农林业重要害虫叶蝉的天敌,而寄螯细蜂是螯蜂的天敌。螯蜂在叶蝉的生物防治上已有所运用,而寄螯细蜂作为螯蜂的重寄生蜂会降低螯蜂控制叶蝉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寄螯细蜂也可以被认为是害虫,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表示,寄螯细蜂可作为环境指示物种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例如,寄螯细蜂作为螯蜂的天敌,其存在意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2期2021-03-10

  • 基于mt DNA COI基因的新疆部分地区叶蝉的分子鉴定
    000)0 引言叶蝉属半翅目,角蝉总科(Membracoidea),叶蝉科(Cicadellidea)昆虫[1]。全世界已知 43亚科、2345 属[2],超过20000种[3],中国24亚科[2],约2000种[3]。叶蝉危害植物叶片、根茎部、韧皮组织造成直接损害,部分种类传播植物病毒[4],蔡平等[5]统计,植物病毒病媒介昆虫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约397种,其中叶蝉133种,将近1/3,传播86种病原物[6]。害虫种系的准确鉴定影响防治方法的有效性[7],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36期2021-02-16

  • 基于DNA条形码基因快速鉴定帕米尔高原南麓部分地区农田叶蝉
    言【研究意义】叶蝉属于半翅目,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角蝉总科(Membracoidea),叶蝉科(Cicadellidea)[1]。该科昆虫分布广泛,全世界约1 500属,超过22 000种,中国约2 000种[2]。叶蝉属持久型传毒介体[3],是一类对农林业威胁较大的害虫,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如稻普通矮缩病、小麦红矮病、玉米线条病毒(由异沙叶蝉持久传播[4])等。对有害昆虫来说,种类鉴别、防控与监测尤为重要[5],若不能及时准确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2020-12-31

  • 北方杨树青叶蝉防治技术
    068450)青叶蝉,也叫大绿浮尘子,是危害杨树的害虫之一,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 发生规律青叶蝉有在杨树表皮下产卵越冬的习性,特别是栽植2 ~4 年的杨树苗易发生这种虫害。症状为干部鼓起一个大包,北方天气多大风,极容易在鼓包处折断,造成杨树苗木死亡,而二根一干的杨树苗栽植的第一年春夏季以及栽植5 年以上的杨树苗发生机率较低,所以防治最佳时期是十根一干的杨树苗在栽植后的第一年秋季至第四年秋季。2 防治材料及时间防治工具有塑料桶或者胶皮桶、刷子,防治的材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7期2020-12-19

  • 感染水稻瘤矮病毒的转cry1Ab水稻对电光叶蝉种群的影响
    虫水稻对稻飞虱、叶蝉等非靶标害虫种群发生发展影响不显著[3,7],但感病后的转基因抗虫水稻会对非靶标昆虫相关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例如:感染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RDV)的Bt水稻会显著影响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卵历期、雌雄成虫鲜重、雄成虫寿命等指标[8];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SRBSDV)的Bt水稻(T1C-19)会显著缩短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1-26

  • 中国斑叶蝉族昆虫地理分布格局聚类分析
    550001)斑叶蝉族昆虫隶属于半翅目头喙亚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世界6大动物地理区,是小叶蝉亚科中最大的一族(宋月华等,2006,2007;王秀爽,2012)。斑叶蝉族昆虫均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发生在寄主植株上,少数生活在土壤表面和植物根部,食性广泛,弹跳力强,部分存在寄主转移现象,不同世代发生于不同植物上,并因种类、气候、寄主条件等不同,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其迁飞能力弱,适宜做生物地理研究的材料(葛钟麟,1966;李子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5期2020-11-11

  • 枣疯病介体昆虫叶蝉的发生规律调查
    枣疯病的介体昆虫叶蝉通过其刺吸式口器将植原体传染给健康枣树或枣园周围健康的酸枣树,导致枣疯病在枣园内大面积暴发[1-1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枣疯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2019年针对山西省永和县木枣品种条枣枣疯病介体昆虫叶蝉进行了调查,目的是掌握其发生规律,确定对其防治的时间及防治药剂,为山西省沿黄枣区枣疯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园的选择试验在山西省永和县打石腰乡河浍里村枣园进行,枣疯病平均发病率约为42%。选择有代表性的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2020-10-16

  • 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
    在我国分布很广,叶蝉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叶蝉为葡萄二黄斑叶蝉和葡萄阿小叶蝉,这2种叶蝉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并且混合发生。不同地区葡萄叶蝉发生代数不同,各地每年各代发生时间早晚亦略有差异。河北1年发生2代,陕西、山东1年3代,新疆1年4代。葡萄叶蝉以成虫在葡萄园枯枝落叶、杂草和石缝中越冬;翌年春天待葡萄展叶后开始为害,持续整个生长季节。葡萄叶蝉主要以成、若虫聚集在葡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被害叶片表面最初表现为褪绿色的白色小斑点;危害重时白点密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0年5期2020-09-25

  • 贵阳猕猴桃园膜小叶蝉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
    加重。其中,膜小叶蝉在猕猴桃园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成片发生蔓延,一般危害率为46.7%,最高达76%,已经成为当前猕猴桃生产中的主要害虫,造成叶片苍白、焦黄、干枯,导致猕猴桃早期落叶,树势衰退,严重影响猕猴桃植株生长。龙友华等[1]对猕猴桃叶蝉种类及防治作了报道,宋晓斌等[2~4]进行了猕猴桃叶蝉发生规律的调查,但国内对膜小叶蝉害虫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对猕猴桃害虫防治缺乏科学指导,严重影响猕猴桃生产发展。为掌握膜小叶蝉生活史及发生规律,有效控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7期2020-08-26

  •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对小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分子鉴定
    属的分类鉴定是小叶蝉亚科昆虫研究的重要内容,受形态学鉴定与传统分类的局限,叶蝉分类学的发展急需新技术的支撑[2]。DNA条形码的分子分类方法能够弥补传统形态学分类的缺憾[3]。【前人研究进展】基于线粒体DNA COI基因的条形码技术的物种鉴定手段在其他类昆虫鉴定中已有广泛应用[4-7]。张媛等[8]对鞘翅目昆虫COI基因的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指出,DNA条形码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戴仁怀等[9]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中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2期2020-04-23

  •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提高了其介体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的存活率和产卵量,促进种群增长(王前进等, 2018);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会显著降低介体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若虫的存活率、延长若虫的发育历期及降低成虫寿命和繁殖力(Tuetal., 2013)。其次,植物病毒可以通过影响介体昆虫的取食行为而促进其自身的传播 (Ferer

    昆虫学报 2020年2期2020-03-31

  • 两种角顶叶蝉的触角超微形态比较研究
    造成一定的危害。叶蝉科Cicadellidae是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中最大的科,分为40个亚科,全世界已知约1500属近20000多种,我国已知近2000种,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主要取食植物叶片,有些种类传播植物病毒,是重要的农业害虫[7]。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是叶蝉科中最大的亚科,包括38族、900多属、6600多种,角顶叶蝉族Deltocephalini隶属于角顶叶蝉亚科,广泛分布于世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28

  • 叶蝉科昆虫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550001)叶蝉科昆虫属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是头喙亚目中种类最多的种群,共有1500个属2万余个种[1]。叶蝉是植食性昆虫,具有典型的刺吸式口器,不仅直接吸食寄主植物汁液,影响植物生长,而且很多种类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运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叶蝉科昆虫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口器、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形态特征,可为鉴定叶蝉种类、探讨亲缘关系、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化学生态学提供参考。为有效防治叶蝉科昆虫的发生及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2期2020-03-26

  • 中国叶蝉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550001)叶蝉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角蝉总科(Membracoidea)叶蝉科(Cicadelloidea),是昆虫纲较大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已知20 000多种,中国约有2 000种。叶蝉科昆虫为植食性昆虫,种类多,发生量大,是很多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叶蝉可传播植物病毒病,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叶蝉还严重危害城市绿地,使其美化净化环境和调节小气候功能受损。叶蝉的早期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滥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1期2020-03-25

  • 叶蝉在南高丛蓝莓上的危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莓新生枝叶易遭受叶蝉危害,从而影响蓝莓树生长和造成次年蓝莓减产。为此,现将叶蝉田间危害症状识别和绿色防控方法介绍如下:1叶蝉田间危害症状识别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害虫,体多小型,似蝉。田间叶蝉多虫态并存,以若虫(图1)和成虫(图2)刺伤蓝莓茎叶,受害叶片变小、畸形、卷缩,叶背可见针状斑点,田间部分新叶尖干枯(图3)和成虫通过产卵危害,产卵时用产卵器将蓝莓表皮割成月牙形的裂口,嫩枝条上有明显的褐色斑块,造成枝条节间变短和新枝嫩尖部位干枯(图4)。在生产中蓝莓新叶

    果农之友 2020年9期2020-02-04

  • 北京地区枣疯病植原体潜在介体叶蝉种类筛查
    知介体种类最多的叶蝉科昆虫;第二组为蜡蝉次目4个科昆虫;最小一组是木虱科2个属昆虫[1]。在叶蝉科昆虫中,已有很多种类被确认为植原体介体昆虫[2]。如条沙叶蝉(PsammotettixstriatusLinnaeus)为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介体昆虫,可将该植原体传播给翠菊、长春花、番茄等多种植物[3-4]。黑面叶蝉(Graminellanigrifrons)可同时将CandidatusPhytoplasma asteris和CandidatusPhytopl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10-14

  • 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3]。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是水稻上重要的害虫,在我国大部分稻区都有为害,不仅可以直接刺吸水稻汁液造成危害,还可作为媒介昆虫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等多种病毒病,间接地给水稻产业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4-6]。媒介昆虫是病毒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病毒病的传播依赖于特定的媒介昆虫,虫传病毒病害的防控不同于真菌与细菌等病害的防治,既要控制病毒本身,又要通过控制介体昆虫来控制病毒病害的蔓延与流行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8期2019-10-10

  • 多异瓢虫对葡萄斑叶蝉的捕食作用
    0002)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Nawa)]也被称为葡萄二星叶蝉或葡萄二点叶蝉,属于半翅目,叶蝉科[1-2]。成、若虫多在叶背为害,一般喜在郁闭处活动取食,排出的虫粪污染了叶子和果实,造成黑褐色粪斑,影响当年以至第2年果实的质量和产量[3]。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的发生量也在逐年增加。自2013年以来,玉泉营农场大面积发生了葡萄斑叶蝉,因消耗葡萄营养,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造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年4期2019-07-29

  •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低残高效农药精量化研究
    施药机械、施药后叶蝉虫口减退率、防效、茶园产量产值等数据,探索茶园的最适施用浓度及方法。[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帕力特施用浓度、不同施药机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在用药允许范围内施用帕力特450 mL/hm2时叶蝉减退率最高达92.74%、防效最高达95.25%,且收益较对照组高3 085.5 元/hm2、较低浓度组(225 mL/hm2)收益高2 065.5 元/hm 防治效果及综合效益显著强于对照及低浓度组;不同施药机械试验组使用机动喷雾器时叶蝉减退率最高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4期2019-06-11

  • 茶小绿叶蝉天敌友好型黏虫色板的研发及应用技术
    性的主要害虫包括叶蝉、蚜虫、粉虱等同翅目昆虫以及蓟马等缨翅目昆虫。然而,除了取食嫩叶的害虫,其他种类的昆虫也会因觅食、交配等因素对颜色产生偏爱性或尝试性接触,如蝴蝶、蜜蜂等授粉类昆虫,瓢虫、马蜂、食蚜蝇、姬蜂等捕食、寄生类昆虫。因此在黏虫板上,除了要诱杀的目标害虫,还会包括相当一部分的非目标害虫,尤其是天敌昆虫,有时候这些非目标害虫的数量甚至会超过害虫的诱杀量。天敌种群数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害虫种群数量的上升,因此黏虫色板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事倍功半,不利于害

    中国茶叶 2019年3期2019-03-20

  • 苦参碱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浅析
    峰摘 要:茶小绿叶蝉,同翅目,叶蝉科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发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茶树叶蝉类的体量最大的害虫,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重要茶树害虫,其在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该虫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使芽生长受阻。危害后使受害茶树芽叶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受害芽叶叶缘变黄枯焦,叶脉发红,生长停滞硬化,甚至脱落,受害的芽叶制茶易碎,味涩,品质差。是主要茶叶害虫之一。严重为害夏秋茶,对茶叶产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5期2018-11-12

  • 基于COⅠ基因的中国广头叶蝉亚科系统发育初探
    50025)广头叶蝉亚科Macropsinae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角蝉总科Membracoidea叶蝉科Cicadellidae,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已报道该亚科约19属750余种,我国记录7属108种。广头叶蝉大多取食木本植物,为重要的生态、经济林木害虫。目前已知的寄主主要有蔷薇科Rosaceae、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榆科Ulmaceae、壳斗科Fagaceae、小檗科Berberi

    四川动物 2018年5期2018-10-29

  • 福建某机场飞行区叶蝉群落研究
    家燕,而半翅目的叶蝉等小型昆虫是吸引家燕往复穿越飞行区的重要因素[3]。因此开展机场飞行区叶蝉种类及季节消长规律研究,可为机场开展鸟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时间2016 年 1—12 月,每 2 个月监测 1 次。1.2 监测地点根据机场分区图,在机场飞行区内设置 5个样地,每个样地面积为 30 m×50 m,样地选择时覆盖了机场的优势植物种群,包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类芦(Neyraudia rey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2期2018-07-07

  • 基于COI基因序列片段的柔突叶蝉属部分近缘种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
    550025)叶蝉类昆虫均属植食性,不仅刺吸危害植物,而且其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取食产卵过程造成的植物伤痕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通过交叉寄主传播植物病毒;排泄物蜜露堵塞植物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分泌物可为多种霉菌提供培养基导致霉病爆发,是农、林、果树及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类群之一。柔突叶蝉属AbrusDaietZhang,2002属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e,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该属目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2期2018-06-22

  • 茶扁叶蝉獵hanohirata theae (Matsumura)的ど物学特性
    。结果显示:茶扁叶蝉在贵州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发生于4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发生于7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若虫共5龄,以5龄若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上越冬;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第一代卵期(23.42 d)明显长于第二代(15.73 d),相反,第一代若虫历期(56.33 d)明显短于第二代(218.28 d);成、若虫均喜静伏于叶片正面取食,交配多于白天进行,雌成虫一般由叶片正面将卵产入叶肉组织内;成虫具较强的趋光、趋黄的特性。建议

    植物保护 2018年3期2018-05-14

  • 水稻黑尾叶蝉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14001)黑尾叶蝉以刺吸式口器直接从稻株吸取汁液,刺伤茎叶,破坏稻株输导组织,导致水稻出现“落黄”现象,在大发生时能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直至颗粒无收。黑尾叶蝉同时取食看麦娘狗尾草等杂草,栖息于水稻田间及杂草丛中,是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的重要传播昆虫[1]。近年来,随着吡虫啉防治水稻虫害使用量的减少,水稻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种群间歇性大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隐患。2017年,在浙江省嘉兴市进行了黑尾叶蝉

    江西农业 2018年3期2018-04-24

  • 慈竹叶蝉类害虫DNA条形码分析
    阳550025)叶蝉是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物种的统称,其种类多、数量大,是农林害虫中的重要类群。西南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竹类生产和分布中心区域之一。近年调查发现,西南地区慈竹Bambusaemeiensis叶蝉类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危害严重。对该地区竹林叶蝉类害虫进行多样性研究是林业生态系统保护和林业资源管理的共同需求,但叶蝉类害虫的物种鉴定一直是多样性研究的难点,主要原因有:(1)叶蝉类昆虫体型和体色等鉴别特征的形

    四川动物 2018年2期2018-03-26

  • 水稻矮缩病毒对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生物学参数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毒对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生物学参数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王前进 党聪 方琦 叶恭银*(浙江大学 昆虫科学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昆虫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通讯联系人,E-mail:chu@zju.edu.cn)水稻矮缩病毒(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该病害主要依赖于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危害水稻。本研究旨在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存活、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分析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影响。采用室内实验比较了黑尾叶蝉

    中国水稻科学 2018年1期2018-01-22

  • 窗翅叶蝉亚科昆虫名录及区系分析
    50025)窗翅叶蝉亚科(Mileewinae)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科(Cicadellidae)。由Distant于1908年首次描述,Evans (1947)建立窗翅叶蝉族(Mileewanini),并将该族放在大叶蝉亚科(Cicadellinae)中,Young (1965)将窗翅叶蝉族从大叶蝉亚科移到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中,Mahmood (1967)对Young将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6期2018-01-16

  • 多斑皱背叶蝉 ——中国叶蝉科新记录种
    001)多斑皱背叶蝉 ——中国叶蝉科新记录种王少山1,张 斌2,吴雪海3,陈刘生1*(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3;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工作管理总站,乌鲁木齐 830001)在调查新疆地区的杨树害虫过程中,发现了叶蝉科一中国新记录种,多斑皱背叶蝉Rhytidodusdecimusquartus(Schrank, 1776)。本文对其成虫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成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5期2017-11-08

  • 吐鲁番葡萄园葡萄阿小叶蝉发生规律及寄生蜂资源调查
    番葡萄园葡萄阿小叶蝉发生规律及寄生蜂资源调查曹文秋,林思雨,王雨晴,范文林,胡红英*(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葡萄阿小叶蝉Arboridia(Arboridia)kakogawana(Matsumura, 1932)是严重危害吐鲁番葡萄园的害虫之一。本文对曾定名为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apicalisNawa的害虫种名进行了修订,为葡萄阿小叶蝉,并对该地区葡萄阿小叶蝉生活史、种群发生规律及该地区寄生蜂资源状况调查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2期2017-06-05

  • 中国额垠叶蝉属的形态比较研究
    025)中国额垠叶蝉属的形态比较研究罗强1, 2, 陈祥盛1, 2, 杨琳1, 2*(1.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阳550025; 2. 贵州大学贵州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为给农林生产中的额垠叶蝉属Mukaria害虫种类提供准确鉴定特征,本文对中国8种危害竹子的额垠叶蝉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8种额垠叶蝉体色、斑纹及个体大小存在差异,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区别明显,主要表现在尾节侧瓣分有突起和无突起2种

    四川动物 2017年1期2017-02-18

  • 3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邓福新(福建省古田县水口镇农业服务中心, 福建 古田 352200)分别采用叶片浸叶法、喷雾法测定3种不同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毒力测定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和48%乐斯本乳油对葡萄斑叶蝉LC50分别是45.870、18.131、3.757 μg·mL-1;田间试验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和48%乐斯本乳油药后7 d 防效均为100%,说

    武夷科学 2016年0期2016-12-21

  • 玉米三点斑叶蝉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
    1)玉米三点斑叶蝉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屈荷丽1, 杜 娟1, 雷勇辉1, 赵冰梅2, 张建萍1, 李亦松1, 王少山1*(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石河子 832003;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乌鲁木齐 830011)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法,以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对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程度随

    植物保护 2016年6期2016-12-06

  • 光照强度、颜色和温度对狼蛛捕食功能的影响
    验对象,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为狼蛛捕食的猎物,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控制变量法和L9 (33)正交试验法,改变光照强度、光照颜色和环境温度,计算不同条件下狼蛛的捕食率,确定对狼蛛捕食影响大的因素,最后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筛选出最利于狼蛛捕食猎物的环境因素.结果发现狼蛛捕食猎物均受到以上三种因素的显著影响,而且温度对狼蛛的捕食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光照颜色、光照强度.捕食环境最佳优化组合为:光照强度为15 lx,环境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6-25

  • 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
    密度黄板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任轲亮1,2,耿 坤1*,张 斌1,余杰颖1,李 梅3(1.贵阳市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0081;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3.息烽县植保植检站,贵州息烽551100)为有效防治葡萄斑叶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为无公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棚架式葡萄园探索黄板不同高度不同密度悬挂处理对葡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悬挂30块/667m2黄板诱杀效果最佳,15d防效达78.32%;悬挂黄板于葡萄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2期2016-04-17

  •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蝉次目昆虫记述
    共计29种,其中叶蝉为优势种群,有16属,22种,二者分别占总记述的72.7%、75.8%;新增云南新记录种7种,分别为:龙眼鸡(Lanternariacandelaria(Linnaeus))、柿广翅蜡蝉(RicaniasublimbataJacobi)、龟纹圆瓢蜡蝉(Gergithus tesselatus Matsumera)、黄面横脊叶蝉(Evacanthusinterruptus(Linnaeus))、二刺丽叶蝉(Calodiaobliquasi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3

  • 不同药剂对叶蝉的防治效果的影响
    0)不同药剂对叶蝉的防治效果的影响张如标,王东明,潘 勇,吴定邦,周 艳,马 勇(江苏省建湖县植保植检站,江苏建湖 224700)[目的]筛选叶蝉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药剂对水稻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 40%噻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剂180 g/hm2能达到对叶蝉的防治效果;50%吡蚜酮180 g/hm2在防治飞虱的同时,对叶蝉的兼治效果明显;48%毒死蜱1 500 ml/hm2对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差,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4期2015-03-01

  • 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阿衣加玛丽·库都热提吐鲁番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吐鲁番 838000近年来,随着吐鲁番地区葡萄种植面积的增加,各种葡萄虫害也随之增加。其中葡萄斑叶蝉是为害葡萄生产严重的虫害之一,以成虫、若虫群集于葡萄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正面出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整株变为黄白色、叶片焦枯并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本文介绍了利用黄板诱杀技术防治葡萄斑叶蝉的相关措施。斑叶蝉;世代;基数1 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1.1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2期2015-02-21

  • 关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消长规律
    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消长规律扈 丹1,闫小英2,黄 敏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2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陕西 咸阳712000)【目的】 明确葡萄二黄斑叶蝉(ArboridiakoreacolaMatsumura(1932))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消长规律,为探索其综合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05-08在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进行田间普查和寄主调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2-21

  • 优雅粗端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研究
    100)优雅粗端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研究苏 梅,师刘琦,戴 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虫博物馆,陕西 杨凌712100)【目的】 观察优雅粗端叶蝉(Taurotettixelegans(Melichar))雌、雄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为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触角感器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优雅粗端叶蝉雌、雄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 优雅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1期2015-01-07

  • 灰同缘小叶蝉危害特征与识别
    642)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 cinereaDworakowska)属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斑叶蝉族同缘小叶蝉属,是秋枫(Bischofia javanicBlume)的重要害虫[1-3]。近年来,灰同缘小叶蝉的危害非常严重,常造成秋枫树叶枯黄,甚至脱落,极大地抑制秋枫生长和降低其观赏价值,严重地影响城市景观。覃金萍等[1]在广西南宁进行了灰同缘小叶蝉取食对秋枫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李东文等[2]在广东中山研究了灰同缘小叶蝉的生物学特性,但关于灰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3期2014-09-10

  • 葡萄叶蝉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胡作栋危害葡萄的叶蝉有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棉叶蝉、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小字纹小绿叶蝉、蔷薇小叶蝉、桑斑叶蝉、血点斑叶蝉、桃一点斑叶蝉、黑胸斑叶蝉、白边大叶蝉、黑尾大叶蝉等十多种,均属同翅目叶蝉科。陕西关中地区以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发生最为普遍,数量较大,危害较重。1 为害特点葡萄二黄斑叶蝉又名葡萄二点叶蝉、二点浮尘子,葡萄斑叶蝉又名葡萄二星叶蝉、二星浮尘子。这两种叶蝉是葡萄产区常见害虫,常混合发生,除危害葡萄,还危害山楂、苹果、梨、樱桃、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4期2014-03-04

  • 桃一点叶蝉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0003)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Distan)]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桃一点斑叶蝉、桃浮尘子、桃小绿叶蝉,主要为害桃、杏,其次为害李、樱桃、苹果、梨等果树及禾本科、豆科植物。桃一点叶蝉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在桃树叶片上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呈失绿白斑,暴发时整树叶片变为苍白色,常提早脱落,造成树势极度衰弱,同时影响来年花芽分化和树体生长,易诱发流胶病等病害。受害桃果膨大受阻,形成小果、僵果,果味涩、淡,木栓化程度严重[1-2]。国内已有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年4期2012-09-29

  • 水稻褐条矮缩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初探
    初始病毒可由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以黑尾叶蝉为主。带菌叶蝉能终身传毒,可经卵传染。黑尾叶蝉在病稻上吸汁最短获毒时间5min。获毒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循回期 20℃时为 17d,29.2℃为12.4d。水稻感病后经一段潜育期显症,苗期气温22.6℃,潜育期 11~24d,苗期至分蘖期感病的潜育期短,以后随龄期增长而延长。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染病毒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水

    湖北植保 2010年1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