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
- 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新探索
幼儿园首创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形成了适合幼儿年龄的价值观启蒙资源,不断创新并完善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实践模式。[关键词]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价值观是人生底色中的重要成分,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关键元素。践行立德树人,在幼儿人生“白纸”上润泽最初最亮的“那一抹红”,是学前教育价值观启蒙的根本任务。[1]一、幼儿价值观教育的误区1.内容误用:幼儿价值观启蒙内容“成人化”当前,有关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的儿童读物、材料等教育资源十分稀少。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5期2022-06-02
- 《文史通义》选读
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者之心术矣。(节选自《史德》篇)才艺、学问、见识三种特长,每个人具备一种已经很不容易,要想三者兼备就更加困难了,千百年来文人学士层出不穷,而有高深造诣的史家很少,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前代的学者刘知幾,大概以为用这种说法解释就完全可以把这个道理讲透了。尽管如此,但史学所注重的是思想,所具备的是事实,所凭借的是文辞。……不具备
月读 2022年1期2022-01-18
- 我的读书经验
也未必能完全知道著书人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
快乐语文 2021年16期2021-12-22
- 试析从“穷愁著书”到“穷达著书”
)司马迁的“穷愁著书”说与曹丕的“穷达著书”说是两个不同的著书观,这种由“穷愁”到“穷达”的变化不仅与两人独特的经历有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著书观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的时代因素和文化思想的变迁。从“穷愁著书”到“穷达著书”,表现了人们对文学的进一步认识,是文学地位的上升和对人生不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意识的自觉思考,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联。通过分析这两种著书观的变化,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两种著书观念,以及文学发展与时代观念的深刻联系,明晰文学逐步发展的线索,体会到文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1-26
- 国学艺术札记(二十九)
关系,包括读书和著书,虽非孔子思想的本意,但也可称得上是题中的应有之义。但图书的“ 博学于文”,又有合于孔子思想和悖于孔子思想之分,用欧阳修论礼乐的说法,文出于一,则图书达于天下;文出于二,则图书为虚名。也就是说,有达于天下的读书、著书,其“博学于文”是知行合一的;又有为虚名的读书、著书,其“博学于文”是止于书本的。孔子时代的书很少,甚至直到欧阳修的时代所能读到的书也并不多,据《新唐书·艺文志》不过四五万卷,相当于今天的4000本左右,欧阳修已经慨叹“何其
国画家 2021年5期2021-11-18
- 喜坐书房做书痴
、评书,当然还有著书、编书和印书。司马迁写《史记》,藏之名山传诸后世,那是读完了书之后为书立下的汗马功劳;李贽、金圣叹批书、评书,也属书们的真正知音;曹雪芹蘸着血泪写“红楼”,高鹗先生又涕泗横流地补齐,二人都应列入书痴队伍;只有玩世不恭如清人龚自珍,才能吟出“著书都为稻粱谋”句,换句话说是商品意识,以文换米,著书便多了一重别样的目的。谈书、谈书斋、谈书房,写到这个时候,本来高雅的书房空间好像透出世俗气。其实不然。面对着书房里这一摞摞、几柜子的书,忆及自己与
阅读时代 2021年3期2021-09-10
- 顾炎武著书述略
关键词:顾炎武:著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风云人物。其中,顾炎武就是这样一位大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多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一、顾炎武其人顾炎武(1613-1682年),吴地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在明末因敬仰文天祥的弟子王炎午的忠贞不屈,故改名炎武,字宁人。因其家在亭林湖边,人们称之为“亭林先生”。顾炎武生于江南望族书香家第之家。在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顾炎武6岁开始学习《大学》,9岁学《周易》,顾炎武的幼年接受了系统的国学教育,为一生的事业发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10-19
- 论“发愤著书”在元代文人创作中的体现
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认为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作品来源于其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当作者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政治抱负或远大理想,唯有借著书来抒发他的“愤懑”不平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元代废除科举制后,文人郁郁不得志,使得元代戏曲呈现出风格激烈壮阔直抒胸愁,在神仙道化中隐晦叹愁和借男女情爱反礼藏愁的三种特征,这也正是元代文人对于发愤著书理论的实际体现和应用。关键词:发愤著书;元杂剧元王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汉族文人失去了仕进之路,又别无谋生之途,面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9期2020-09-10
- “诗可以怨”与“发愤著书”说
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学术界已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很多学者都把“发愤”之“愤”理解为作家遭逢现实困顿、艰难与不公而产生的“怨愤”“怨恨”或“牢骚”,也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了“愤”在秦汉时期乃至唐代以前主要指“情感郁结于心这种作家创作前的心理状态”[1],“‘发愤著书’说的意味远远不能用撰述每出于侘傺困穷或者所谓‘诗穷而后工’来涵盖。”[2]对这一论题,笔者也曾做过一点辨析。[3]今天回过头来看,不仅笼统地承认“发愤著书”说源于孔子“诗可以怨”,且突破了儒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20-01-09
- “发愤著书”说对“诗可以怨”的继承和发展
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命题,他将文学创作的动机及思想性归结为作家内心的“郁结”,从而揭示了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紧密关系。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诗可以怨”,他不仅在“怨”的文学功能上进行了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突破,并且对后世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实践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发愤著书”说的提出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其《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1]同时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理论对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01-07
- 以生命来报答
,为了赚钱,他曾著书讲述有关他生平的故事,但是这部书在书店里没卖出几本,萨维奇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因为缺乏食物,他病得很厉害。后来,由于照看他的医生医术高明,他又恢复了健康。过了一两个星期,医生给萨维奇送来了一张讨要诊费的账单,但是贫穷的萨维奇没有钱来偿付。医生等了一个月后又送来了账单,但仍然未索回分文。几个星期后,他又送来账单要钱。最后,医生本人来到了萨维奇的家中,对他说:“你知道你欠我一条命,而我希望你能有所报答。” “是的,”萨维奇说,“我是欠你一
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 2019年12期2019-09-10
- 黄侃因何被称为“黄疯子’’
前,很多人都劝他著书,他却说:“三十岁前不撰文,五十岁前不著书。”在他五十岁(虚岁)生日时,他的老师章太炎还送给了他一副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意思是:现在你终于五十岁了,总该著书了吧。然而,才过了不到半年,黄就因为一次饮酒过量,而一命呜呼了。死时,竟一部书还没写完。后来,还有人说章的寿联里用“黄”、“绝”、“命”三个字,难不成是章把黄妨死的?
北广人物 2019年17期2019-06-09
- 要么著书,要么走人
一条誓言,“要么著书,要么走人”。上班期间,埋头著书立作是凯南唯一能做的事情。办公桌上摞满了资料,学术论文、军事著作和历史史料,还有他任外交官期间的日记。他将自己的一腔热情用于学术研究,作为国际大事件的亲历者,其背后的故事,政治人物的思想,令人震惊的细节,一一出现在他的笔下。站在战略和历史方面,他冷静分析美苏关系和国际关系,以及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1956年,《俄国退出战争》一书出版发行。独特的意识形态和哲学反思、深刻的政治和道德见解,使得凯南的学术能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9年8期2019-04-17
- 纪昀“著书者之笔”说考论*
刘晓军“著书者之笔”说是纪昀批评《聊斋志异》时提出的著名论断,纪昀认为《聊斋志异》是“才子之笔”而非“著书者之笔”①详见盛时彦:《姑妄听之跋》,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71—473页。下文所引盛时彦《姑妄听之跋》以及《阅微草堂笔记》均出自本书,不再注出。。这个论断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乾嘉考据学风),并源于自身的创作体验(《阅微草堂笔记》),因此它不仅仅是纪昀对单个小说文本的批评,更是对小说创作的理论总结。明清两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06
- 要么著书,要么走人
一条誓言:“要么著书,要么走人。”上班期间,埋头著书是凯南唯一能做的事情。他的办公桌上摞满了资料、学术论文、军事著作和历史史料,还有他任外交官期间的日记。他将自己的一腔热情用于学术研究,作为国际大事件的亲历者,其背后的故事、政治人物的思想、令人震惊的细节,一一出现在他的笔下。1956年,《俄国退出战争》一书出版发行。该书独特的意识形态和哲学反思,深刻的政治和道德见解,使得凯南的学术能力被世人认可。而亲历者的视角,又令整个历史界望尘莫及。加上优美的文笔和高超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8年9期2018-10-16
- 周作人与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一段往事
第一期上的随笔《著书与印书》是周作人的又一篇佚文。《著书与印书》客观地证明了周作人对现代中国(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积极参与,也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作为学者、文学家、著作家的周作人的生命实态。[关 键 词]周作人;图书馆;佚文《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以下简称《会报》)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我们在查阅该文献时,偶然在《会报》第六卷第一期(1930年初)上发现了一篇署名“啟明”的文章:《著书与印书》,立即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周作人的又一篇佚
名家名作 2018年9期2018-06-11
- 关于读书的五个忠告
等着你去发现。不著书难知读书妙在这个世界上,最善于读书的人是谁?答:用心著书的人。用心著书的人,因为有了著书时在纸上的啼笑与甘苦,所以,读起他人的书来更能得其要领、悟其精髓。用心著书的人,字里行间都有他的心血,作为读者,你花少许费用,就将其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握在手中,这难道不是一桩极其划算的交易吗?用心著书的人,将心比心,明白他人写书不易,明白他人不会在书中隐匿自己的智慧,所以,他才会更懂书、更爱书、更惜书。为读书而读书是一种浪费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共产党员·下 2018年2期2018-03-12
- 关于读书的五个忠告
等着你去发现。不著书难知读书妙在这个世界上,最善于读书的人是谁?答:用心著书的人。用心著书的人,因为有了著书时在纸上的啼笑与甘苦,所以,读起他人的书来更能得其要领、悟其精髓。用心著书的人,字里行间都有他的心血,作为读者,你花少许费用,就将其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握在手中,这难道不是一桩极其划算的交易吗?用心著书的人,将心比心,明白他人写书不易,明白他人不会在书中隐匿自己的智慧,所以,他才会更懂书、更爱书、更惜书。为读书而读书是一种浪费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4期2018-03-05
- 独辟啼径治中风
定治愈。有人劝他著书传给后人,许胤宗说:“医者,意也,深思熟虑才有收获。脉象幽微难明,我心里明白,却说不明白。知脉才可识病。古代良医注重诊脉,对症下药,只用一味药攻病,药气纯,愈病快。今人不善于诊脉,以情理猜测病机,开很多味药来侥幸成功。譬如打猎却不知兔子在哪儿,就在原野遍布罗网,希望总有一处能捉到兔子,这医术也太粗疏了。如此开方,就算一味药偶中病机,由于受到其它药牵制,怎能全力攻病,疾病也就很难治愈了。脉学的微妙之处不可言传,(如果不知道诊脉,)流传下来
饮食保健 2017年14期2017-07-31
- 元藏书家庄肃述略
理,对庄肃藏书、著书等资料进行基本的爬疏,从而探讨其作为元代藏书聚书成就较为突出的藏书家的贡献,并据此进一步认识以庄肃为代表的元代藏书家和元代藏书风貌。关键词:庄肃;藏书;著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3我国自春秋战国墨子、惠施、苏秦以来,私人藏书家辈出,至宋而蔚为大观。到了元代,在宋、金私人藏书兴盛的基础上,伴随着雕版印刷业发达等原因,藏书人数和藏书规模,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0期2017-07-29
- 哲学家的享乐与奋斗
家米歇尔·翁弗雷著书50余本,是个十足的高产作家。这次,他带着《享乐主义宣言》回归大众视线。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享乐本是贬义,但翁弗雷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享乐主义的合理性,并强调享乐主义并不意味着放弃个人奋斗。翁弗雷主张生命应自由且充满活力,人应当有内在的道德规范作为准则。最重要的是,人即使面临着死亡的可能,也可以活得精彩。但他在接受专访时,难掩对当今西方文明的担忧:年轻人多满足于安逸的环境,愈發碌碌无为,这其实曲解了享乐的真正含义。
环球人物 2017年2期2017-03-30
- 《示子朔》用母爱解惑人生三种困顿
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诗的释义孩子,看了你的来信,知道你的困惑,其实人的一生难免有三种困顿:第一种是有满腔做事的热情,却没有被别人赏识和使用;第二种是对人委曲求全,却没有深交的朋友;第三种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德行,却处处碰壁。以前司马迁曾经说过:如果虞卿不是穷愁潦倒,也不可能发愤著书,从而名传后世。所以困顿也不是对人没有好处。孩子,你要正视人生的困顿,自强自励,从困顿中走出来,走向另一片天地。书信开头妈妈提到了
中华家教 2017年2期2017-03-01
- 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赵 慧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主张作家著书意在抒发郁结之气,这是司马迁对创作的概括总结,也是他文学理论精髓的体现,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发愤著书说”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和深远影响等方面的探讨,具体阐释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形成背景;思想内涵;深远影响一、“发愤著书说”的形成背景理论学说的诞生,是时代环境、思想氛围与作者自身人生遭际等多种元素作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2017-02-01
- 司马迁“发愤著书”情结对唐宋诗人的影响
亚玲司马迁“发愤著书”情结对唐宋诗人的影响李亚玲“发愤著书”理论源于《诗经》的怨刺诗,至屈原又提出“发愤以抒情”的命题,最终形成于司马迁《史记》中“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论点。是创作者在经历了人生苦难或国破家亡后,写出的能够表现愤慨郁闷之情的文学作品。这种“发愤著书”情结对诗词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动力和促进作用。一“发愤著书”源自《诗经》,成自《史记》,却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终成理论。而在唐朝时期,“发愤著书”发展为韩愈的“不平则鸣”,他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
唐山文学 2016年8期2016-11-26
- “红袖添香伴读书”溯源寻流(上)
是说“红袖添香夜著书”,后来才衍化变格为“红袖添香夜读书”“红袖添香伴读书”“红袖添香对译书”等。葛祖亮(1683?—?)《赠沈崧来二首》其二云:“闻欲著书酬素志,添香红袖莫成猜。”其自注曰:“古句云:‘红袖添香夜著书。时崧来谋金屋中人,故云。”(清乾隆刻本《花妥楼诗》卷二)即云古句有之,看来葛祖亮之前,“红袖添香夜著书”这个说法就已存在。葛氏曾在华阳旅舍,看见一扇门的左楣书有“红袖添香夜著书”,于是写入《题谷堂红袖添香夜著书小照》一诗(清乾隆刻本《花妥楼
古典文学知识 2016年5期2016-11-24
- 风雨书院 理通古今
---- 记伊川书院
阳伊皋书院讲学、著书,伊洛之滨被誉为理学思想的发源地、理学名区。金、元时期,理学被统治者视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其父程珦时任黄陂县尉,其母侯氏好读书史,二程幼年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程颢10岁就写下了表露其高洁情操的“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的诗句;程颐幼有高识,非礼不动。二程十五、六岁时拜师周敦颐,深受影响,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程颐20岁时,写下了体现关爱天地万物、
中学政史地 2016年2期2016-04-10
- 评《南湖藏书楼纪事》
求读书之法,齐商著书之道。笔者不揣固陋,以管窥天,述其雅志。一、读书之“用”当世的“读书返贫”“读书无用”论使人们怀疑读书之“用”,藏书楼为此多次座谈,学子硕儒各抒己见,楼主则独拎出“乐”字。依传统之见,读书或是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或是为治国平天下。《读者、社会与书本》从社会学角度指出读书有学习、娱乐和审美之“用”。循此以求,可知读书“无用”之因。多元化社会中,众多方式比“读书”更能“有效”地实现“暮登天子堂”和带来感官刺激,而治国平天下并非读书
东方论坛 2016年3期2016-03-19
- 近代以来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的学术观照
录”精神、“发愤著书”说几个老问题进行。所不同的是,已将几个问题合并论之,从单一走向综合,并作了深度开掘,标志着研究的新发展;同时,“爱奇”审美取向淡出讨论视线。就基本态度而言,与古人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司马迁的几种文学观,基本都持肯定态度。就成果表现形式而言,虽仍以杂著中述及为主,但现代意义上的专门论著业已产生,其中设有司马迁文学批评专节;几部《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中亦有专节或专段论及司马迁的文学批评;现代还产生了少量单篇论文。梁启超以思想家的深邃,从
中州学刊 2015年8期2015-09-11
- 舒服(外两则)
一定都是舒服的。著书忌早“著书忌早,处事忌扰,立朝忌巧,居室忌好。”这一则《四忌铭》见之《两般秋雨庵随笔》,大有味。看到如今的才子才女,年方二三十岁,就已经出了好几本书,叫人不由得对这头一忌“著书忌早”颇是感慨。怕都是张爱玲那一句“出名要趁早”害的,趁早出书不都是为了趁早出名吗?张爱玲年纪轻轻就写出那么惊世的文字,实是百年一出的天才,若个个都以她为例,天才就不成其天才矣。张爱玲是例外,亦如她一生皆在文坛之外、潮流之外。不还手一位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女子说:“不
视野 2015年14期2015-07-28
- 声音
的“孤独”导致“著书癖”的产生,那么集体“著书癖”反过来又增强并恶化了普遍的孤独感。在开始的时候,印刷术的发明的确促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但在“著书癖”的时代,著书立说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每个人都用自己写的东西把自己包围起来,就像用镜子做成墙把自己封存起来,与外界所有的声音隔绝一样。——米兰·昆德拉《笑忘录》无论是谁,每天都在使用厕所,而且至少5次,人的一生当中大约使用厕所的次数是15万~20万次。直面这个现实,让我们认真考虑如何打造值得向全世界夸耀的舒适厕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28期2015-07-13
- 馋嘴黄侃
章太炎一直催促他著书,他曾向老师保证,到50岁一定著书。于是,在寿宴上,章太炎便送了黄侃一副对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章太炎这副对联乃是希望弟子能尽快著书,黄侃一见,大惊失色,因为这联语中有“绝、命、黄”三个字,觉得兆头不好。一语成谶,当年秋日,黄侃偕友游玩鸡鸣寺,之后又大啖螃蟹赏菊,饮酒过度,导致胃血管破裂。10月3日,日记里留下他“晨腹不畅”的记载;到6日,已经“腹不适,膈满腹胀,气喘心摇,冷汗蒙头而下”;7日,“晨起,吐泻皆作黑色诞块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5年11期2015-03-01
- 有过只是一过
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道理说得多简单明了,办法结论都告诉我们了,那我们犯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信誓旦旦地做回天无力的狡辩呢?反倒坐实了无知之名,贻笑大方。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骨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其实公众大都是明眼人,也还
文苑 2015年6期2015-01-05
- “勿杀书头”与“坐冷板凳”
凳”,50岁前不著书,自认从知天命之年开始,方是学术研究的收获季节。黄侃所言 30岁前不发文,50岁前不著书,除去忠告学人要潜心读书,做大学问、真学问外,另有一层深意隐含其间。这便是关涉学者如何做学问层面的问题。在黄看来,学人写文章,一方面,要立说,另一方面,或许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藏拙。人文研究更需要长时间的潜心磨练,方有可能得出些许真知灼见,这往往比的是慢功夫,谁坐得下,耐住寂寞,谁才有可能攀上学术高峰。
当代贵州 2014年5期2014-09-15
- 叶子奇的《草木子》
写作,就是“发愤著书”,“患难著书”。叶子奇写作《草木子》也正是这种精神文化的承传,他说:“因思虞卿以穷愁而著书,左丘以失明,厥有《国语》,马迁以腐刑,厥有《史记》,是皆因愤难以摅其思志,庶几托空言存名于天地之间也。”“著书”可以谈古论今,宣泄忧愤;可以转移思绪,平衡心态,拓宽心境;同时,还可以展现才智、表达识见、树德建言,“存名天地之间”。鲁迅先生曾说过:“古人所谓‘穷愁著书的话,是不大可靠的,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哪里还有许多闲情逸致来著书。”(《“碰
书屋 2014年4期2014-05-26
- 说读书之难与易
书易,读书而兼欲著书难。为著书而读书,易;为读书而著书,以著书求自己学问之进步,以便更能读懂古今之好书,难。著书以成当世之名,易;成当世之名不自矜,难;成名不自矜,易;人不知而不愠,难。人不知而不愠,犹易。人不知仍自努力,以其所学贡献于世,著书以求于世有益,难。著一时之于世有益书易,及其发生流弊,或觉心有所未安,理有未得,而能自改正错误,难。改正错误,易;自信从今不再错,而能百世以俟圣人不惑,难。不敢有绝对之自信,乃好学不厌,易;好学不厌而知后生可畏,乃教
读书文摘 2014年2期2014-02-10
- 言说的德性——南湖藏书楼上谈著书
“南湖藏书楼上谈著书”这个主题呢?原因有二:一是考虑研讨会的连续性。第一次的主题是“南湖藏书楼里话藏书”,第二次的主题是“南湖藏书楼上好读书”,今年是第三次。三次研讨会既各有侧重点,又有一定的连续性,以前已经谈过“藏书”、“读书”的话题,所以这次就谈“著书”的话题。二是考虑研讨会主题的社会性、现实性。现在真正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少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真正喜欢读书;二是同时读专业以外的书;三是具有一定的藏书;四是能写书,这个“写书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4-02
- 王逸《楚辞章句》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因革
00)一、“发愤著书”说的理论渊源“发愤著书”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如下: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1]3300。司马迁通过考察《诗经》《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孙膑)《兵法》《吕览》《说难》《孤愤》的创作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3-20
- 关于“发愤著书”说的神圣诗学内涵之考释——《史记》阅读札记之四
反复申述的“发愤著书”说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常识性命题。钱锺书曾经指出,“发愤”“舒愤”之旨,《孟子》早已畅言之,而“孟、荀泛论德慧心志,司马迁始以此专论文词之才,遂成惯论。撰述每出于侘傺困穷,抒情言志尤甚,汉以来之所共谈”[1]936。由此可以看出,“发愤”,甚至“发愤抒情”等命题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在不同的论域被充分展开,而司马迁应该是在先秦诸子奠定的思想基础上把该命题可能具有的意义给系统化了,之后,“发愤著书”说开始成为一个普遍的古典诗学命题。但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3-19
- 论“发愤著书”说的生成原因
0018)“发愤著书”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在孔子的“诗可以怨”和屈原的“发愤以抒情”的基础上由司马迁正式提出。司马迁之后,各朝代文论家都有相关论述,如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柳宗元的“感激愤悱”说、欧阳修“穷而后工”说、陆游的“愤郁中不平”说、清代归庄的“两不幸”说、金圣叹的“怨毒著书”说等。“发愤著书”说之所以产生、流行和发展,不仅与古代文学史上“愤怨忧伤”的创作实践密切相关,而且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一、创作:“发愤著书”说
文教资料 2012年30期2012-08-15
- [微博观光团]旅行途中很寂寞,求@!
养成史!为腹黑男著书立传!什么7都无缘白马王子了,著书立传有意思吗!NO!你真土气!想想假如有个腹黑男,他貌美如花含笑看你……喷,这种待遇女王也比不上啊!身为女主角我都被自己的坐怀不乱感动得流泪了!帅哥,我……从了!花火小狮: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男同胞看到这条嚣张到冒泡的微博都会这样,无力吐槽,点点点点。5朵爷:今天见了一个三年没见的高中同学……她拉着我的手说:“高一的数学老师变丑了”、“为什么你看上去像十八岁”(……)之后,突然淡淡地说“你知道我结婚了吧”…
花火B 2012年1期2012-05-14
- 再探《史记》的创作动因
提出著名的“发愤著书”说,故此古今学者以“发愤著书”为《史记》定论,并把“李陵之祸”作为“发愤著书”的缘起,甚至有学者把《史记》的成功归结为“李陵之祸”。但从“发愤著书”说提出的时间、《史记》前后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的不同来看,这种观点又有不妥之处。《史记》的创作具有多种动因。史记;司马迁;发奋著书;发愤著书;创作动机一、《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发愤著书”说世人评论《史记》者,动辄就说《史记》字字都是司马迁蘸着血和泪写出来的,李陵之祸给了司马迁创作的动机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8-15
- 有过只是一过
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觉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道理说得简单明了,办法结论都告诉你了,那我们犯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信誓旦旦做回天无力的辩解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里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没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
读者 2011年3期2011-05-14
- 有过只是一过
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觉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道理说得简单明了,办法结论都告诉你了,那我们犯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信誓旦旦做回天无力的辩解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里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没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
读者·校园版 2011年3期2011-05-14
- 面子与认错
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道理说得多简单明了,办法结论都告诉你了,那我们犯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信誓旦旦做回天无力的辩解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骨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没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1年1期2011-01-05
- 有过只是一过
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道理说得多简单明了,办法结论都告诉你了,那我们犯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信誓旦旦做回天无力的辩解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骨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没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意林 2010年22期2010-05-14
- 两岸与日韩联办出版社
本作者小宫一庆的著书《持续繁荣社会的法则》和夏川贺央的《精彩社会的精彩思维》。其中小宫一庆的著书在中日韩及台湾地区同时出版,夏川贺央的著书在日韩同时出版。“United Books”是由日本、中国、韩国和台湾地区一共4家出版公司组成。总社设在日本东京。组建的联合出版社不仅会用多种语言同时出版,而且会根据各国和地区的实际需求量发行。这一出版界的新尝试在日本引来了很大关注。共同出资的几家出版社在去年都因互联网普及、广告收入减少等原因,市场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环球时报 2010-01-182010-01-18
- “五毒书记”张二江狱中“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著书立说会不会成为逃脱牢狱惩罚的一条捷径、一个突破口?狱中著书 两次减刑6月8日,湖北省监狱管理局举行第九次服刑人员改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通报称,近四年来,湖北省共有2186名服刑人员被评为省级改造积极分子,56名服刑人员被评为标兵。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在狱中著书立说,两次获立功减刑。张二江服刑所在的琴断口监狱方介绍,张在服刑期间,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先后撰写《类诗新解》、《白话兵经—孙子兵法译注》、《白话兵经—尚书译注》、《类诗新
博客天下 2009年13期2009-09-13
- 《三国志》的书名
惠帝,已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可见这是当时人公认的名称(也许就是陈寿自己拟定的书名),不然,他们不会在上书于皇帝时这样随便说的。再看,常璩《华阳国志·陈寿传》: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常璩是东晋时人,亦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此后,沈约《宋书·裴松之传》说:“元嘉三年,……上使注陈寿《三国志》”云云;北齐魏收《魏书·毛之传》说:“(崔)浩……每推重之,与共论说,言次遂及陈寿《三国志》”云云。可见南北朝时人亦均称陈寿所著
读书 1983年9期198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