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

  • 基于《张玄墓志》创作技法的书写实践研究
    的发展趋势。研究魏碑是对经典作品取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一碑一石,都显示出古意高深的人文之思。《张玄墓志》是魏碑中的优秀代表作,遒厚精古,疏朗典雅,代表了北魏书法的最高成就。简要介绍黄庭坚及创作背景,详细论述基于《张玄墓志》创作技法的书写实践。具体来说,从作品形式的构思、对《张玄墓志》创作技法的借鉴、落款文字与正文的协调、章法布局思路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在最后分享此次的创作心得。关键词:《张玄墓志》;《山谷题跋》;创作技法;魏碑一、黄庭坚简介及创作背景(一)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6期2023-08-16

  • 《画禅室随笔》(节选)楷书创作研究
    摘 要:魏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门类。魏碑書法是书法历史中隶书转为楷书阶段的一种特殊过渡字体,为书法字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从魏碑创作的发展现状、魏碑《李璧墓志》的艺术特色及创作原因、魏碑《画禅室随笔》(节选)的创作想法及笔法分析、魏碑书写的情感表达与创作的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入手,着重介绍运用魏碑中《李璧墓志》的笔墨技法,创作书法作品《画禅室随笔》(节选)的过程及结果。关键词:魏碑;《李璧墓志》;《画禅室随笔》;楷书创作一、魏碑创作的发展现状魏碑书法是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5期2023-07-12

  • 魏碑书法管窥
    的良好范本。一、魏碑产生的时代背景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魏政权存在时间较长,且碑刻遗存最为丰富,故后人将整个北朝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碑刻作品统称“魏碑”。北魏书法在清以前一直未受重视,清乾隆时期,金石考据之学盛行,北朝石刻日渐为士林所瞩目。最先肯定魏碑书法价值的是学者阮元,稍后的包世臣也大力推举北朝碑刻。直到光绪后期康有为才明确提出“魏体”“魏碑”等概念。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

    中华书画家 2022年8期2022-08-24

  • 魏碑从“写”到“刻”笔法的流变及启示 ——以高昌令狐天恩墓表与北魏始平公造像记为例
    分经典的体系——魏碑魏碑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统称,而在这一时期,以北魏的文字刻石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因而以魏碑来统称。魏碑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书法,上可窥秦汉旧规,下察盛唐书风,其笔法的多样,章法的自由超乎想象。一、观古——写碑与刻碑中用笔的通性清末民初以来,书坛对于魏碑刻成之前的原貌如何一直存有争议,初时不少书家认为,碑版书法刻成之前应当是与当时文人士绅的书写方式一致,盖因刻手凿刻,而出现了世人所见的碑版风貌。但随着吐鲁番高昌地区大量的墨迹

    新疆艺术 2022年4期2022-08-02

  • 魏碑体”“北凉体”“写经体”关系再考
    ⊙ 古飞介于“魏碑体”“北凉体”“写经体”三者关系的阐述,苏叶曾在《“魏碑体”“北凉体”“写经体”衍生关系刍议》一文中认为这三者首先是存在着一个衍生的关系,“衍生”即演变而产生,这种关系链中势必存在着一个“母体”,她认为“魏碑体”包含“北凉体”,“魏碑体”即为“母体”;“北凉体”影响着或在一定意义上衍生了“写经体”,“北凉体”即为“母体”;同时又认为“魏碑体”与“写经体”相互影响。这三者的关系真是如此吗?笔者对此持质疑的态度,并进行重考。一、“魏碑体”“北

    大学书法 2022年2期2022-05-20

  • 古意盎然的魏楷新境界
    都喜欢他。全国写魏碑的书法家不少,写得好的就不多了,拔尖的更是凤毛麟角。倪俊冬就是这拔尖的人才之一。俊冬说: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11期2021-12-28

  • “元氏墓志”对王羲之书风的继承
    摘  要:墓志是魏碑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墓志作品之一便是“元氏墓志”。当时,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墓志风气盛行,墓志的制式和书风皆由当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影响决定,“元氏墓志”作为皇族特权专版更是如此。元氏墓志机具风格与意义。以《元倪墓志》为例,对其结字书风进行简要举证分析,通过笔画、结字与用笔、韵致几方面对比,探究《元倪墓志》及“元氏墓志”对王羲之书风的继承。关键词:元氏墓志;元倪墓志;魏碑;墓志;王羲之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在其著作《艺舟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1期2021-12-20

  • 古意盎然的魏楷新境界 ——倪俊冬书法品评
    作品奖),第五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隶书临创书法大赛最高奖(魏碑十家);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三届、第四届隶书艺术展览,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览等。2013年我们举办“黔之爱”公益书画义卖资助贵州黔南山区孩子读书的时候,吉林青年书法家倪俊冬兄曾两次义捐作品。直到2015年、2017年,我去河北美术学院授课时,两次巧遇他。因他在学院里任教书法,这样我们才得以真正相识相见。倪俊冬清瘦高个,至善至纯,对人和谒可亲,斯文书生一枚,崇尚碑学,倾心北派,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11期2021-12-16

  • 元勰墓志及其书法艺术特色
    。关键词:元勰 魏碑 墓志铭 书法艺术北魏墓志是“魏碑”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最重要的原始资料。许多书艺精湛的墓志早已成为习字者必备的临摹范本,堪称书法创作的源头活水。由于种种原因,学者们对墓志书法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盲点,其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仍未被充分挖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好在近年来,随着国学、书法在海内外兴起,墓志书法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新形势下,像《元勰墓志》这样此前鲜有人知的北魏墓志也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一、元勰其人元

    参花(下) 2021年11期2021-11-30

  • 小学生魏碑书写技法与结构审美的教学初探
    有唐代楷书,也有魏碑楷书,唐楷的严谨法度,魏楷的天真爛漫,都是审美的极佳元素。人的审美是多元的,具有选择性的,在楷书的学习过程中,既可学习唐楷的法度谨严,也可选择魏楷的烂漫天真,不仅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遵循了书法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康有为的“魏碑十美”之说,提出要全面理解汉字的楷书艺术,没有魏碑的楷书是残缺的书法世界。当代魏碑推崇者认为唯魏碑能破书法之俗病。随着时代审美多元化的发展,书法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魏碑风格的书体在书坛大放异彩,魏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11期2021-11-26

  • 论《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的艺术成就
    碑学”盛极一时。魏碑的天真质朴,形成楷法中的“壮美”,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张猛龙》《始平公》《爨宝子》等都体现了魏碑书法“古”“厚”“奇”“野”“拙”的艺术特点。《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则一反常态,造型以“空灵”“清凉”“飘逸”为主,弱化笔法,追求意趣,其开阔舒展的笔画、天真浪漫的结体,既有楷书的工整,又带行书的笔意。可以说《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是魏碑书法里的一朵奇葩,给学习者留下了巨大的探寻书法美的艺术空间。关键词:魏碑;法度;性情;意趣一、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6期2021-09-06

  • 魏风堂寄寓的梦
    ,以及她所从事的魏碑书法研究和这座城市的共振关系。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她的成长轨迹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的坐标标的。“希望一直这样陪伴下去。”杜鹃说,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对于魏碑的光大将是她全部身心的寄托和安顿。魏碑,作为个人信仰,已然融化于她走站坐卧的形体中。圣宿于胎内杜鹃对信仰框架有如下确立:一是梳理,城市的历史和现代生活的交融,联通文化接口,此谓收拾精神;二是应用,城市的艺术品位升级,找到全新的视觉表达,此谓道德自觉。魏碑,大同历史的艺术胶囊,大同历史

    记者观察 2021年5期2021-05-25

  • 魏碑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一、“魏碑”概念的提出东晋以后,社会分裂,局势动荡,碑中这种极具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格的书体被称为魏碑魏碑的定义很广泛,主要包括摩崖、墓志、造像记和碑碣四种,北朝碑刻影响更盛,所以又称“北碑”。“魏碑”这一概念是在清代才开始逐渐形成的,此前有些书法家虽有取法,但魏碑并没有得到重视。清代,金石学兴盛,北朝的碑刻书法也逐渐被发掘,以及前代“馆阁体”弊端的影响,魏碑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其价值也开始被发现。魏碑在书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其书法风格是多变的,它

    艺术品鉴 2021年5期2021-04-23

  • 高昌墓志书法简析
    ,下启隋唐楷书,魏碑就是南北朝书法的一个典型代表,亦称北碑,从出土数量来看,多为石刻,墨迹资料比较少,本文通过对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与同时期的高昌墓志书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书法风格。关键词:高昌;墓砖书法;魏碑;艺术特色一、高昌墓志概述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此时中原地区政权林立,大兴寺庙与金石铭刻以歌功颂德。与此同时,高昌地区朝代更替频繁,时局动荡不安。高昌是汉人建立的国家,先后经历闞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麹氏高昌,是古代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2期2021-03-23

  • 数象综合法视域下楷书的美学演变
    键词:数象综合;魏碑;楷书;苏黄米蔡;神逸妙能《说文解字》中说:“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楷书,从形体上说,属于端庄秀雅之象。楷出于隶草,也就是章草的正体字,南朝人王愔云:“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1]那么,楷书的最初形象是什么样呢?张怀瓘又说:“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2]可见,“少波势”“点画发动”才是隶楷剥离的关键。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由于魏晋南北朝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1期2021-01-03

  • 书法百问(八)
    《张玄墓志》是北魏碑刻里面一个技术细腻、风格鲜明的范本,我们可以把它作为魏碑里面温润、风格秀雅一路的标志性范本来学习,这个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写3公分以内的中小楷,《张玄墓志》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这个是表象上的学习。还可以像何绍基那样,取其意,不师其迹,也就是说写它的意,不去表面上学,而是深层次地学习它的韵致、品格、格调、意趣,来提升我们书法的品格和文化内涵。我觉得《张玄墓志》可以作为我们重点学习、核心学习的一个引领性的范本。心慕手追:您说魏碑的用

    艺术品 2020年8期2020-10-29

  • 魏碑书法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的石头雕刻统称为魏碑,之所以将这种书法这样命名,是因为北魏时期的文字石刻在这个时间段最具有代表性。叙事碑文、传记、墓志铭等形式都可以统称为魏碑,它的特点主要是多样化的形式及不拘一格的字体风格。魏碑书法深深地吸引了张梦龙、张玄、郑文公等古代文人骚客,这种文学风格到了清代中期被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各类作品当中。本文根据多方面的资料调研,深入了解了魏碑书法的特点及艺术成就。一、魏碑书法在我国历史上的基本概况书法作为我国从古至今都广为流传的国之精粹,在历史的長河中有着

    名家名作 2020年6期2020-10-26

  • 浅谈张黑女墓志的用笔风格
    《张黑女墓志》;魏碑;用笔;创作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8-00-02《张黑女墓志》(黑hè女rǔ),全称为《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张玄字黑女,为了避讳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名号,所以清人通俗称《张黑女墓志》。此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共有20行,每行20个字,总计367个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张黑女先祖的名字和他们所任职位的情况。第二部分记述了墓志主人张黑女的生平事迹。最后一部分则为

    艺术大观 2020年8期2020-10-09

  • 走进孔府圣殿 感知汉魏魅力
    键词】曲阜汉碑;魏碑;孔庙【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1-0011-04【作者简介】薛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齐鲁访碑第三天,在倪文东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孔子故里——曲阜,开启了新一程——“三孔”的访碑之行。曲阜,古为鲁国国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被称为“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3期2020-09-10

  • 《马鸣寺碑》初考
    内,是迄今发现的魏碑中书法价值极高的重要碑刻之一。其书法整体风格“端厉”而“整齐遒丽”,自出土之日起就受到了金石界和书法界的极大推崇,影响了诸如李邕、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梁启超等书家学者的书法风格。研究《马鸣寺碑》,其价值在于可以拓宽北魏石刻书法的整体研究视野,总结北魏铭石书的书法特色,揭示北方地区石刻书迹与南方秀丽书风既并肩而立又相互影响、渗透、融合的关系。因此,研究《马鸣寺碑》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马鸣寺;根法师;魏碑;书法马鸣寺,原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0期2020-02-27

  • “平城体”与魏碑源流
    ,它只是洛阳龙门魏碑的一个附庸,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源头。而由于出土碑刻的稀少,就更加剧了人们对平城魏碑的漠视。既使论到它,也并没有赋予它以重要的书史地位。目前,随着平城魏碑、题记作品出土渐多,魏碑历史的真相日渐浮现。由此,对平城魏碑的认识与研究无疑将会得出与往常不同的书史评述与结论。魏碑可分为前后二个时期,一般将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洛后“龙门体”作为魏碑成熟阶段,而将孝文帝迁洛前的平城魏碑视为早期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魏碑作品有《鲜卑石室石刻祝文》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0年12期2020-01-27

  • 浅谈魏碑临摹
    王焱莹摘 要:魏碑体在隶楷之间,既有篆隶古朴厚重的气息,又有楷书的体势和面目,在书体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于学习者在感受篆隶用笔的同时加深对晋唐楷书的理解。魏碑形制多样,风格迥异,变化多端,利于学习者自我发挥,展现个性,打破千篇一律的书风。因此,魏碑的临摹对书法学习意义重大。《张猛龙碑》是魏碑发展成熟的代表作,被誉为“魏碑第一”,康有为称其“正体变态之宗”。此碑棱角分明,斩钉截铁,劲健雄俊,艺术价值极高,故本文以此碑为例,浅谈对魏碑的临摹与学习。关键

    艺术科技 2019年15期2019-11-23

  • 浅析魏碑书风特点及影响
    一个独特的巅峰。魏碑是这一时期的楷书碑刻。其中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石等就是“魏碑”的典型代表,北朝造像题记作为魏体楷书的典型,其中以《龙门四品》最为著名,即体现了一种书法的创新之风--起笔一拓直下,结字属斜画紧结,宽画平结,又体现北魏楷书走向成熟,并代表楷书发展方向。这种书风特点的形成对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也为后来清代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魏碑;龙门四品;书风特点及影响一、北魏时期的文化背景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文化落后,南方代表着当时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2019-11-12

  • 基于隋代楷书新局面形成过程研究
    阶段:复古洗礼与魏碑涅槃重生时期。第三阶段:王褒入关与南书北进时期。第四阶段:隋代楷书融南北之精华,达中和之境界时期。这4个阶段无疑对隋代楷书新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隋代;楷书;孝文帝;魏碑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100-03历史上总是有一些重要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正如叶昌炽先生所言,隋代书法“上接六朝,下开三唐”[1]。承上启下的隋代书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8期2019-10-25

  • 魏碑的特点探析
    摘要: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刻石文字的通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魏碑萌芽于魏晋时期,上承汉晋、下启唐宋,在魏晋时期萌芽,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发展成熟,在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期继续向前发展。以《张猛龙碑》为例,结合《张玄墓志》,比较分析魏碑书法特点,探究学习魏碑的方法和书写特点,并运用到相关的作品创作中。关键词:魏碑;张猛龙碑;特点一.魏碑的起源背景及概述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也陶冶着人们的思想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2019-10-21

  • 《牛橛造像记》特点分析及其价值地位的再审思
    像记;龙门四品;魏碑一、《牛橛造像记》历史背景《牛橛造像记》又称《尉迟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立。正书,七行,行十六字,高100厘米,宽34厘米,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牛橛造像记》的碑文字体是属于端方峻整,风格俊逸,结体紧劲之中又开张舒展的一品。其拓片的版本有八种,均处于不同时期,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本是现存最完整最精良的整幅全拓。二、《牛橛造像记》结构特点和用笔规律《牛橛造像记》采用阴文雕刻,体势峻拔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2019-10-12

  • 清代魏碑的复兴及文化意义解析
    摘要:魏碑是我国的一种书法体裁,出现至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魏碑曾不受人重视,到清初,作为书体的一种,魏碑又再度兴盛起来,并对清代以及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这段历史着手,分析了魏碑的复兴及其文化意义,以此帮助我们更为客观完整的认识书法的演变和书法文化。关键词:魏碑;清书法;文化意义魏碑是一种书法体系,最早单指出现于我国北魏时期的刻石文字书体的通称,广义上也指包括北魏的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420—588)的刻石文字书体,因

    艺术大观 2019年19期2019-10-12

  • 魏碑故里大同
    就有书法展出现,魏碑书体研习更是方兴未艾,还成立了魏碑研究院,全国独此一家。大同是北魏的都城,魏碑的发源地,被誉为魏碑之都。笔者曾涉猎大批有关魏碑的文章,多是魏碑书体艺术特点和书写方法,以及魏碑书写活动情况,难得看到魏碑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在此做以探索,请教方家。书法是人文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特有的藝术,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删繁就简创出籀篆。进入汉代籀篆变为隶书,到东汉时隶书进入成熟期。晋将汉隶定型为方块字,孕育了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19年9期2019-09-10

  • 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双楫》中,提出了魏碑有“十美”:“一日魄力雄强,二日气象浑穆,三日笔法跳跃,四日点画俊厚,五日意态奇异,六日精神飞动,七日兴趣酣足,八日骨法洞达,九日结构天成,十日血肉丰美。”魏碑“十美”说,堪比诗歌美学上司空图的“二十四品”。时代总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攀升,有作为的书法家不会囿于既定的命题,总是在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朱志刚的魏碑书法,以古为基,以今为用,从传统经典走向现代生活,在遵循“十美”的前提下,通过细腻化、诗意化、时尚化,赋予魏碑当代的人文情怀

    书画艺术 2019年2期2019-07-30

  • 近代碑派行书的母体
    章从《石门铭》在魏碑中的地位、《石门铭》中包含的行书因素以及其所涵养的碑派行书大家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让观者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石门铭》。关键词:《石门铭》;魏碑;行书因素出土于汉中褒斜谷后的《石门铭》,现藏于陕西汉中博物馆。笔者由于实地考察,有幸去到了陕西汉中博物馆见到了鼎鼎大名的汉魏十三品,其中摩崖石刻《石门铭》就在其中。《石门铭》,为北魏摩崖石刻,全碑共二十八行,满行为二十二个字,碑后有七行题记,每行约十字左右。王远为其书丹。此碑开张大气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2期2019-05-08

  • 中小学魏碑书法教育刍议
    二、中小学生学习魏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教育部《意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可见国家大力开展书法课,并不仅仅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毛笔书写能力,更是从小培养他们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和提高审美情趣。由于之前我们国家基础审美教育的缺失,在当今社会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民群众面对魏碑和唐楷,大多数人会认为唐楷美,认为魏碑不美,甚至是“丑书”。以2018年“全国第二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2019-04-22

  • 康有为“十美”审美观新解
    广艺舟双楫》提出魏碑、南碑独有的“十美”,丰富了魏碑、南碑的艺术审美语言。“十美”可分为形质美与意趣美两方面,引首“魄力雄强”则为康有为书法审美观的核心。通过对魏碑、南碑风格进行分析可发现 “十美”没能准确概括其复杂的艺术风格,与古书论类比可得出“十美”非魏碑、南碑所特有,康有为所论值得商榷。关键词:魏碑 十美 魄力雄强 形质 意趣从阮元《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撼动帖学的地位并初步提出“北碑”概念,到包世臣《艺舟双楫》总结碑刻审美与技巧特点并大力宣扬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2019-01-17

  • 浅谈魏碑书法发展及当下学习研究
    涵硕【摘 要】 魏碑,顾名思义,是在北魏时期书刻在碑石和铭文上的一种常见书体,“魏碑”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总称。它既有汉隶遗韵,同时又撷唐楷新颜,是书法史上处于由汉至唐过渡阶段的书体。它相比隶书则简捷而保其沉雄,对比楷书则更为丰健。本文着重将魏碑书法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魏时期书法简括。第二阶段:清中后期魏碑“掸去灰尘”成为名家习书的主流。第三阶段:当代魏碑书法。所列举的三个阶段也正是魏楷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对大家了解和深入研究起到引导作用。【关键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2018-08-25

  • 魏碑书法学习之我见
    周伟摘要:魏碑楷书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本文旨在以个人临习《张黑女墓志》的心得体会,以期给予魏碑书法研习者一点启发。关键词:魏碑;《张黑女墓志》;临读体会中图分类号:J2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25-02魏碑的发展对书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致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类型,各具风格和艺术特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上承秦汉遗韵下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2018-07-23

  • 魏碑演变及清代书家对魏碑之风的继承发展
    30070)一、魏碑演变因素魏碑的出现正值国家乱世,战争不断、社会动荡,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交汇的时期,适应了社会意识的佛教、道教悄然兴盛,这也为后面造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王朝的兴盛交替中加上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过程中,为魏碑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魏晋时期,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作品已然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但是大批西晋知识分子随晋南渡后,北朝的书风就和南朝大异了,这里首先要解决一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2018-06-23

  • 晚清民国魏碑书法的四变及其原委
    10065)引言魏碑,原指独具风格的北魏碑碣、墓志、造像等,在沉睡千年之后,终于在清代苏醒,其概念也逐渐广义到整个北朝石刻,甚至涵盖了其他地域、其他时段书风与之相类的碑刻。在清代金石学盛行的背景下,除汉碑外,北魏碑刻也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钱泳《履园丛话》根据《金石萃编》记载:“六朝碑刻有一百四十余种,近阮宫保、孙渊如、黄小松、赵晋斋诸家所藏,又益二三十种。”[1]在此同时,也引起了书家们的关注。如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南北朝书,虽多生强而古意犹存,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年2期2018-06-04

  • 习碑二三事
    本《张玄墓志》的魏碑字帖,被字帖中方圆兼备、书体清俊,逸趣横生的风格深深吸引。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对魏碑的学习。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自学为主,虽然下了不少苦工,但是笔法、笔意总脱不了唐楷的束缚,魏碑厚重、雄强的面貌始终没有出现,这让我一度陷入苦恼之中。临王羲之《二谢帖》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中书协开短训班,便于2008年国庆长假来到北京。这次培训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期,名师的指点让我茅塞顿开,他们对于魏碑笔法的研究和实践解决了我多年未能悟彻的难题:用唐楷的

    中国篆刻 2018年4期2018-04-19

  • 浅谈魏碑中的“连笔现象”与临创的运用
    730070)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碑刻书体,在整个书法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唐代楷书不同的是,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构更加规范、统一,魏碑的用笔则更加随意、自由,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由于它是楷书的一种特殊书体,很我们容易忽视魏碑的“连笔”现象,龙门石窟诸多造像记是魏碑的杰出审美典型,这些作品多以方笔为主。也就是说,龙门造像记在技术上成功地化解了或者说是冲淡了以方笔为主的用笔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书法美学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一)“连笔”举例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2018-04-01

  • 魏碑的兴衰及艺术价值
    文 / 李晓男魏碑是我国南北朝北魏时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域的一种书体,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盛行的历史不过百余年,便偃旗息鼓,沉寂于荒山莽原之中。直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魏碑才得以中兴。魏碑的兴衰,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了一种奇特现象,备受世人关注。一、魏碑的起源魏碑是在北方鲜卑族政权北魏的建立和特定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以及少数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等条件下而逐渐形成的。368年,位于我国松辽地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氏族,经过长年与各个政权之

    山西档案 2018年1期2018-01-24

  • 试论魏碑书法
    我们提及最多的是魏碑、晋楷和唐楷,而魏碑作为过渡阶段则为晋楷、唐楷两者的辉煌景象做了不可或缺的酝酿和有力铺垫。本文即从其形色各异的书法风格成因,以及笔者对当代书法的思考试分析魏碑书法的魄力雄强与意态奇逸。关键词:魏碑;佛学思想;风格;当代楷书在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战乱频繁,统治者残酷压榨,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个变乱的时代却促进了同时期文化的兴盛与艺术的繁荣,最明显的莫过于北朝的刻石。在北魏的统治下,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大力吸收南方文化,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2017-08-15

  • 清代碑学创作研究
    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尤其是碑学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局面。关键词:傅山 魏碑 扬州八怪 赵之谦 何绍基 康有为碑学始于宋代,清中叶以后,帖学衰微,金石大盛而碑派书法兴起。碑学是借帖学的衰微之机而乘势发展起来的。经郑燮、金农发其机,邓石如扬其波。至清末民初,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像赵之谦、何绍基、张裕钊、曾熙、李

    艺术研究 2017年2期2017-07-26

  • 从《始平公造像记》看魏碑的风格
    兰青摘 要: 魏碑, 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 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魏碑的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关键词: 魏碑;龙门二十品;始平公造像记;风格中图分类号:K8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140-01一、魏碑兴起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自东汉以后,到隋统一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大多数地区盛行佛教,受盡苦难的各族人民幻想在求神拜佛中求得解脱,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5期2017-06-10

  • 浅析《张猛龙碑》艺术特点及成因
    】《张猛龙碑》是魏碑中名垂千古的佳作,其用笔之方峻、结构之奇绝、变化之丰富的艺术风格,呈现出魏碑显著的书法风貌,在书体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书法风格和艺术特点被历朝历代的书家学习和推崇。分析形成其艺术特点的原因主要有《张猛龙碑》处于字体演变阶段,仍保留有隶书方俊一类的作品中 用笔和点画的痕迹,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魏晋时期,这种风格面貌已基本形成,以及免不了当时刻工和书写者的刻意所为。【关键词】张猛龙;魏碑;用笔;结构;艺术风格;成因魏碑所处的时期上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2017-05-24

  • 魏碑书风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艺术研究】论魏碑书风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陈 平 安(渭南师范学院 丝绸之路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魏碑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以斜画紧结、点画方峻为基本特征的楷书书体,其“雄强质朴”的艺术风格对中国当代的书法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开拓了中国书法的表现空间。当代艺术家对魏碑的美学特征及对“文本”解读的误解值得当代书坛反思。文章论述了魏碑书风的成因和当代书坛创作过程中效法魏碑的现状,探讨了其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11

  • 魏碑的特质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杨豪良魏碑的特质及其相关问题探讨■杨豪良毋容置疑,魏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学习者重要的取法对象。本文试就魏碑的特质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对魏碑艺术的新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一、魏碑的特质“魏碑是魏晋南北朝时对当时北朝文字的一种通称,它大体是由碑刻、墓志、造像记和摩崖刻石组成。”[1]“魏碑是隶楷错变的产物,其诞生饱含着书艺革新的成分,其书体上承汉魏隶书的规模,近用魏晋楷书的体制,当魏晋隶法渐衰之时,形成隶楷兼形的书体。”[2]“北朝碑刻书

    书法赏评 2017年1期2017-02-13

  • 北魏·张猛龙碑
    山东曲阜孔庙,是魏碑后期佳作。《张猛龙碑》运笔刚健劲挺,斩钉截铁,可看作是《始平公》风格的延续和发展,且变化多端,有方有圆,比《始平公》更精美,更细腻。此碑另一大特色是它的结构美,外松内紧,收放自如,许多字以欹侧为主,以重心的大胆偏移来表现奇险之神态,使字的结体充满张力的效果,险劲异常又严整过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其列为“精品上”,称其为“正体变态之宗”。此碑是学习魏碑楷书的优秀范本。

    视野 2016年22期2016-11-11

  • 奇正相生 清纯峻逸
    要: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自发现以来为历代学者重视、研究,其鲜明的书法风格、无穷的艺术魅力为众多书家所赏读、摹写。摘录明清代表书家对《张猛龙碑》的述评,意在对整个北朝石刻文字有一个重新认识,以期对当今“魏碑”书法创作中存在的审美误区有所识别。关键词:魏碑;遒劲耸拔;高古秀逸《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图1),刻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522),记颂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功绩,现存山东曲阜孔庙。此碑上承魏晋之隶,下启隋唐之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8期2016-11-09

  • 魏碑楷书的字体特征研究
    朱桥魏碑也称北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魏碑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其楷书字体风格各异,富于变化,不拘于法则,点画形态丰富多变,带有浓厚的隶意,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本文通过笔形特征和字体风格两方面对魏碑楷书的字体特征进行了研究。东晋以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7期2016-11-02

  • 打铁老太
    面。这时,有个叫魏碑的小伙子,自称是林梓的战友,到钟老太家来看望她,说是趁休年假的机会,专门来替他的好战友好兄弟林梓尽孝。钟老太看到魏碑又想起了儿子林梓,心里难受,不免又流泪了。她让魏碑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在他们面前尽尽孝。魏碑说他父母早没了,现在钟老太就是他亲妈。从此,魏碑住在了钟老太家,帮着钟老太打铁。魏碑有的是力气,没几天就成了钟老太的好帮手。钟老太觉得和魏碑有缘,还把自己不轻易外传的锻造铁杵的特殊手艺教给了魏碑魏碑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很快就掌握了

    故事会 2016年18期2016-09-21

  • 苍莽古拙 雄浑大气 ——读刘学柱先生的魏碑书法
    —读刘学柱先生的魏碑书法◆彭坤(安徽 寿县)书法家刘学柱刘学柱,江西万安人,号万安居士,别署万福,斋号思晋堂,毕业于井冈山大学艺术系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承家学,自幼酷爱书法,后师历代名家碑帖,自研至今。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艺术大赛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8期2016-09-19

  • 书法启蒙 当学魏碑
    法;启蒙;方法;魏碑【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089—0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已经走进中小学校园,进入了课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低年级“用铅笔写正楷字”,小学三至四年级“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小学五至六年级“继续用毛笔写楷书”,初中阶段“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综上可以看出,楷书是书法启蒙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将楷书作为书法启蒙字体是

    甘肃教育 2016年6期2016-08-13

  • 苍莽古拙 雄浑大气
    草者众,书楷者、魏碑者却少之又少。近日有幸在网上获睹了刘学柱先生的魏碑书法,使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在中国书法史上,魏碑书法可谓是承前启后,其对唐楷的形成及近现代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涌现了一批善碑体的大家。在拜读了刘先生的魏碑书法后,说他是当代书坛的一位魏碑高手,我想这一点也不为过。刘先生的魏碑书法用笔精到,雄浑大气。他在创作中,能融魏碑各大名碑之长至自己的作品中,作品面貌丰富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魏碑书法写得苍莽古拙,结字险峻朴茂,舒畅流利,用笔老辣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8期2016-05-14

  • 从当下魏碑热谈当代书法的审美取向
    引人注目的亮点。魏碑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着雄强气魄,灵动清新,浑然天成的特点,人们对魏碑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成为了我们当代学习楷书的经典范本。关键词:魏碑;当代书法;审美取向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商业气息充于其中,书法艺术也无例外地受到了影响。魏碑作为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一,其有强健有力、古朴自然、浑然天成的艺术特点,得到了大家的钟爱,而这使得魏碑对当代的书法审美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7期2015-05-30

  • 魏碑志书法兴起的历史背景
    的民族气质,促使魏碑书法形成自由、天真、雄强的独特风格。关键词:动荡不安 人的觉醒 墓志兴起 魏碑中学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一章中提及历史是既往的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过程。其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客观性。而历史学就是研究历史性质特点的一门科学,主要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过程。它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的特点是史论结合、具体和抽象紧密结合。魏晋南北朝,艺术领域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在秦汉的基础上都有突出成就,为隋唐艺术的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2009-10-23

  • 关于“新碑学——魏碑艺术化运动”
    覆问:请先谈谈“魏碑艺术化运动”的基本理念?陈:这是一个很难一言以蔽之的命题。魏碑其实人人都知道,从包世臣、康有为以来,“专攻魏碑”是许多书法家赖以立身的一个重要依凭。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实它已经包含了一个误区:“专攻魏碑”只是取魏碑的风格章法为素材与形体,却未曾有过只属于“魏碑”的一整套独特的用笔技法系统与线条表现语汇系统。换言之,是用人人都习以为常的的写字方法来“写”魏碑;而不是将魏碑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对象来对待——至于象阮元、包世臣认为的“南帖北碑

    艺术百家 2009年6期20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