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魏碑书法教育刍议

2019-04-22 12:16李一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510632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魏碑楷书书写

李一帆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510632)

一、当代中小学楷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2011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在意见中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硬笔和毛笔均要从楷书入手。但是在朝代和字帖选择上,教育部并没有作出硬性规定,这就导致了书法教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分歧。这种分歧首先表现在各个省份地区请专家编写的中小学书法教材中,在书体选择上的不同,存在欧体、颜体、柳体楷书等多个版本,但是总体上还是严格遵守了《意见》中“从楷书入手”的要求。以欧、颜、柳等某一楷书法帖作为教学范本,显然这是以唐楷为启蒙的一个传统思考。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书法理论家和教育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唐楷并没有构成书法艺术学科最基本的特质,它是在一段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巅峰之作,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习点画、结构都堪称完美的经典之作,并以此来成就当代书法艺术,似也有不妥之处。

唐楷“尚法”,其点画用笔、字形结构、章法布局都有非常严谨之法度,成人尚不能做到“无一泄笔”,更何况身心发育还没有成熟的中小学生。由于唐楷的森严法度,决定了其学习和深入创作的难度,学习周期很长,短时间内并不能见到成效,这样就很容易使中小学生丧失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中小学生学习魏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教育部《意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可见国家大力开展书法课,并不仅仅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毛笔书写能力,更是从小培养他们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和提高审美情趣。由于之前我们国家基础审美教育的缺失,在当今社会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民群众面对魏碑和唐楷,大多数人会认为唐楷美,认为魏碑不美,甚至是“丑书”。

以2018年“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为例,转引于有东先生对大学生展所做的大数据分析表(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次大学生展初选书法作品中楷书共有145件,占全部入初选作品的21%左右,其中魏碑风格的作品又有54件,占全部楷书的将近40%(笔者之所以选择“全国大学生展”进行统计分析,因为其代表了当前大学生的书法篆刻高度,说明了当前书法高等教育的方向,对中小学书法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见魏碑或者与魏碑风格结合的作品成为当下楷书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并不能够欣赏其中之美,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展览的作用——倡导正确的艺术导向,就得不到大众的认可了,“国展”成为了少数“圈内人士”才会关注的展览。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将魏碑书法教学纳入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就十分必要了。

上文中已经提到,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腕力心智方面、坐姿执笔运笔以及专注力方面不及成年人,很难在书写过程做到严谨法度、一丝不苟,这无疑与书写唐楷的要求是相悖的。

而魏碑虽然同为楷书,但与唐楷相比,其自由性与趣味性却会更丰富一些,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欧阳中石先生所说:“(北碑)包括碑碣、墓志、造像、摩崖,等等。由于这些书迹处于从隶到楷的过渡阶段,开发尚未成熟,故风格多样,拙朴古茂,富有很多随机的灵趣,体势亦奇宕恣肆,章法变化错综。”1魏碑中很多字都显得活泼灵动天真烂漫,与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有利于中小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等。

表1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 初选书法作品统计

三、魏碑书法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范本的选择

魏碑书法风格多样,艺术水准也存在高低之分。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备魏第十》云:“太和之后,诸家角出,奇逸则有若《石门铭》,古朴则有若《灵庙》《鞠彦云》,古茂则有若《晖福寺》,瘦硬则有若《吊比干文》,高美则有若《灵庙碑阴》《郑道昭碑》《六十人造像》……统观诸碑,若游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2中小学生在学习魏碑书法过程中面对如此丰富的魏碑作品往往无所适从,教师可以指导中小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先选择一些公认的经典之作,如沙孟海先生例举的北魏楷书代表作“北魏大量的碑刻被发现……在群众创作的基础上通过后世书法界人士的选择,提炼出来若干精品,如《张猛龙碑》《郑羲上下碑》《石门铭》《张玄》《李超》《刁遵》诸墓志,《始平公》《孙秋生》《魏灵藏》诸造像,……一般公认为北魏体的代表作。”3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自己的认识不高而走弯路。同时很多经典作品都已经被书家大量临习和赏析过,如何绍基对于《张玄墓志》的临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前辈书家的临作与原帖比较,认清临习的要点。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前人题跋,来进一步理解原帖,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刀笔之辨

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中云:“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4关于启功“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观点,目的是让学书人明辨魏碑从书丹到刻石再到摹拓后展现出来的书迹与原始书丹之间的区别。这一问题在魏碑书法的教学以及学习中是不可回避的,而且和魏碑书法中的方圆用笔问题关系密切。如果教师不加以讲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很可能会一味模仿刀刻的笔画,导致书写僵硬呆板。因此,在魏碑书法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近些年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墓表墨迹与刻石进行对比,如《令狐天恩墓表》《赵荣宗妻韩氏墓表》《田绍贤墓表》等。从这些书而未刻的墨迹墓表中,可以让学生体悟方圆用笔,了解隐藏于魏碑楷书刻石背后的真正的笔法本质。

(三)字体的规范

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说:“每一个时代中,字体最少有三大部分:即当时通行的正体字,以前各时代的各种古体字,新兴的新体字或称俗体字。”5魏碑楷书中的异体字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讲解,这样也能让学生对我国汉字的发展和变化脉络有一定了解。

魏碑楷书中的异体字大致有以下几种产生方式:第一,魏碑处于隶到楷的过渡阶段,即受到篆隶的影响,也同时受到草书字形的影响。如《元婴墓志》中“以”字和《崔敬邕》中的“正”字等,均是篆隶和草法字形。第二,是书家在书写过程中笔误或者其他原因出现了增减笔画的现象,如《刁遵墓志》中“尊”字多了一横;“迁”字少一横多一点等。第三,由于刻工的失误或者刻工文化水平不足而不能辨别所刻字而产生的异体字。在当今书坛的魏碑书法创作中,有部分书家为了追求魏碑的古朴之气,或者碰到相同的字为了变化而刻意书写魏碑中出现的异体字,但是考虑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首先还是要做到书写的规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魏碑书法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讲解,使学生在临摹和创作中能够自己辨别借鉴异体字。

四、结语

随着教育部将中小学书法课正式列入艺术必修课程,社会上掀起了书法热。如何将魏碑引入中小学的书法教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之一。笔者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培养书法学习兴趣等角度,分析了中小学生学习魏碑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根据书法教学实践总结出了魏碑书法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些观点的阐述,笔者希望能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推进起到一定的帮助。

注释:

1.欧阳中石:《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37页.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3.周振.《沙孟海论书语录图解》.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8页.

4.沈培方.《启功讲授书法》.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第37页.5.启功.《古代字体论稿》.中华书局,1987年,第73页.

猜你喜欢
魏碑楷书书写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魏碑行书对联:文生于情有春气,兴致所至无古人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打铁老太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