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墓志是魏碑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墓志作品之一便是“元氏墓志”。当时,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墓志风气盛行,墓志的制式和书风皆由当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影响决定,“元氏墓志”作为皇族特权专版更是如此。元氏墓志机具风格与意义。以《元倪墓志》为例,对其结字书风进行简要举证分析,通过笔画、结字与用笔、韵致几方面对比,探究《元倪墓志》及“元氏墓志”对王羲之书风的继承。
关键词:元氏墓志;元倪墓志;魏碑;墓志;王羲之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在其著作《艺舟双楫》中推许北碑:“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顾形刻板。”不难发现,早期碑学的先行倡导者们所青睐的石刻作品多为朴茂天真的摩崖、造像等,而元氏墓志作为皇家代表墓志却未被提及。可以想见,迟至清末民初,元氏墓志的出土还是少量的,直到20世纪初,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和考古资料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元氏墓志才陆续被发现展示并被重视。故这种风貌独特的书法才未在清代碑学肇兴时,被纳入视野于理论体系中胪陈。
本文分析了元氏墓志在书法史上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同时以《元倪墓志》为例,对元氏墓志的用笔、结字等方面与王羲之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受王羲之书风的影响进行一些思考。
一、墓志与元氏墓志
晚清革命家康有为曾在其书法论著《广艺舟双楫》中称誉魏碑“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而当时的书法——魏碑也成为了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古文化学者钟致帅先生评魏碑言“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论及魏碑在书法体系的守先待后、继古开今。魏碑风格类别多样,墓志与同时代历史遗迹的碑刻、墓志、磨牙、造像兼具普遍共性又具有独到的风格取向与视觉美学构成。而在不计其数的北魏墓志中,元氏墓志作為皇家墓志有着独特的艺术与研究价值。
关于墓志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
墓志均具有完备以及较为统一的形制和专门的刊刻文体。发展到北魏时期的墓志一般为正方形样式,分两层方石合二为一,上为“盖”,刻名号;下为“底”,刻志文。而志文内容主要为死者生平事迹的简介。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为散文,内容包括墓主的世系宗支、姓氏名号、生卒年份、生平事迹等;“铭”则用韵文颂辞赞扬墓主的斐然功成,表示悼念和慰藉。
而墓志铭与碑文最根本的区别是,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人看不到;碑文则是立在墓外的。因为埋于地下的墓志相对不易迁毁,想来也是由此元氏家族更倾向于选择以此方式作为铭记,也正因如此,目前考古发现的墓志保存程度相较碑文都更为完整。
清朝末期,在我国河南洛阳邙山一带陆续出土了大量的北魏志石。这批墓志选石考究,书写恭谨,字体不同于以往魏碑的粗犷豪放,而多以隽秀精到、灵动典雅为风格基调,温润与平正的气韵都透露着皇家风范,这便是被称作“元氏墓志”的北魏皇家墓志。
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实行改革,大规模推行汉化政策,而改“拓跋氏”为“元氏”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也出现了更改鲜卑人籍贯等强制性措施,由此一系列激进的汉化政策,许多鲜卑人期望死后待时机能让子孙迁葬代北,导致了墓志这一独特属性的墓葬碑刻形制由此得到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这更像是少数民族在孝文帝引领下高度汉化的产物,也更是魏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其中作为皇族权贵专版的元氏墓志,数量规模巨大,且无论是行文书写还是镌刻都十分考究,无一不超越前代。元氏墓志数量佳品众多,这其中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便是《元倪墓志》。元倪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孙,《元倪墓志》的书写者书法笔法熟练,于铭文结字间渗入行书笔画,点画映带流动,书风秀逸又不适典雅。《元倪墓志》及元氏墓志是北魏时期的皇族墓志,不只呈现了墓志铭刊刻结构的变化,更史证了北魏时期南北方文化上的交融互通。
唐宋的墓志铭一般为了突出逝者的地位,铭文提纲挈领,凝重情深,概括性与独创性都很强。元氏墓志的铭文相较之下则多略显寡淡,以《元倪墓志》为例,铭文中对子女亲属几乎毫无交代,也没能更完备体现逝者的生存环境和地位。虽然如此,但从《元倪墓志》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墓志铭的布局层次已经非常完整,已初具后世墓志铭的框架结构,也就是完整包括题、序、志文、赞铭四部分。由此可见,《元倪墓志》为代表的元氏墓志是墓志铭结构发展的史证。
二、《元倪墓志》结字分析
《元倪墓志》,全称《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楷书。19行,行22字;长74厘米、宽73.5厘米。民国初年在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元倪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孙,墓志融合圆笔和行书笔法,书风秀逸典雅,点划细腻灵动,温润又不失潇洒,书家与刻工均造诣颇深,刻工将书写者熟练且充盈的笔意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三、《元倪墓志》与王羲之对比分析
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
梁启超在《碑帖跋》中评“(此志)风华旖旎,近开《等慈》,源起赵董”,而赵孟与董其昌均书源二王,梁先生将《元倪墓志》与唐朝佳作《等慈寺碑》和元、明两代书法大家赵孟、董其昌的书风相比较,无疑是肯定了《元倪墓志》在晋至隋唐这段历史时期,对二王书法传承中起到的承上启下重要作用。
二王以前,书风总体上朴质淳厚,隶意犹在。
二王于东晋的书风变革,将儒家思想揉入书写,呈现出不激不厉不刻板的平衡淡然,用笔结字不同于古法,在书写中凸出线条质感大量运用提按明显的折锋,风格上由质润趋华妍,对当时仍处于定型期的楷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元氏墓志虽然属于北朝书法,但一看即能辨别其用笔妍美,书风俊逸,有别于造像、摩崖等书法作品,明显受到了南朝二王书风的影响。
正如吴玉如先生所言:“用笔与‘二王’息息相通,结构似不同,实则由质而妍,亦有自然趋势。颇怪称北碑者,必欲与‘二王’分门户,而使汉隶并。故宗是说者,其书法亦终不能悟古今之变也。”
吴先生也曾主张由元氏墓志为切入点探索二王用笔精髓:“继曾如欲习行草,能将《元略》入门,庶可得三昧。骤闻之,似不能解,实则非故欲骇言。因六朝无间南北,精书者皆能化‘二王’行草之法入楷,则能得其理,则能从之寻行草之原。虽《兰亭》多本,甚至《怀仁集圣教》各本,不得洽心之导,而于是翻可得金缄,继曾其识之。”
为了消除胡汉两族的隔阂,不断推进汉化的步伐,促进了南北之间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互通与交流。随着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风在南方广为风行,也必然影响了自觉自主吸收南朝文化的北魏,通过欣赏摹写学习二王的书法实现南北间的文学、艺术、文化交流。
我们以王羲之书法作品与《元倪墓志》为例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在结字用笔等各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笔画(以点为例)
1.瓜子点:起笔露锋,尖笔行稳,直向下收笔干脆。
2.右上挑点:承上笔笔势,顺下笔笔势,现行书笔法。
3.撇点:侧锋短撇弧度,顺势直下,收笔笔势呼应下笔。
《元倪墓志》中的点,不论是瓜子点、挑点还是撇点,尽管上下内外的取势与入笔方向用笔不同,但起笔均利落大胆,与王羲之的点不论造型还是节奏均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果敢爽利之感,又兼具灵韵洒脱的气质,字形结体优美,有较高的审美境界。
(二)结字与用笔
隶书字形为扁方结构,楷书结构方正平整,而二王结字结构形式富于变化。以“如”字为例,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元氏墓志不仅继承了二王的笔法,结字也受到影响。
《元倪墓志》主要以方笔为主,长横上倾行笔,回转露锋,收笔爽利。竖画微微下俯而出锋,或逆入将笔锋流畅带出。与二王书法的用笔看似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笔触酣快畅意,线条充盈饱满,用笔姿态多變,使通篇墓志意趣灵动鲜活。
《元倪墓志》中的“如”字,几乎可以说是继承了王羲之《黄庭经》偏扁疏密有度的结构与《金刚经》方笔为主硬厉的用笔,并搭载了其灵活有序的节奏,无论是笔法字法结构皆富于表现力。
(三)韵致
省减以及变动的笔画和灵活的用笔现象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较为普遍,也同时可见于元氏墓志。
王羲之书法体现峻峭俊朗之态,横划多左低右高,折笔激励硬挺,斜划紧凑结体态势明显。由图可见,《元倪墓志》的结字章法也取此法。而行书中前后笔画顾盼呼应的连带衔接,在墓志书法中则以“意”萦带入收笔起笔的附钩游丝之中。
四、结语
自阮元在《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注》中将书法明确分为碑、帖两大流派始,书法史上自此有了“北碑南帖”论。北派书法,着汉隶遗型,融刚强古拙的笔法;南派书法,多蕴藉妙妍,含蓄疏放。而随着考古进行,有越来越多的北朝纸本墨迹被发现,各类大量考古资料一一呈现,与南朝书札相较,书法风格确是一脉相通。
从元氏墓志可以看出,北魏书家笔下可见二王的行草笔法结字,逐渐融入其中,起初的严谨粗犷,逐步向秀逸妍丽的南方风格靠拢,却又不失大气端庄,成就了北魏书法的独特性,也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举足轻重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包世臣.艺舟双楫[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3]吴玉如.吴玉如与元略墓志[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4]吴玉如.吴玉如诗文辑存 吴玉如先生诞辰百廿周年纪念》(增补本)[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2008.
[5]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1987.
作者简介:孟丹,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篆刻的创作与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氏墓志、日本禅宗书法。
编辑: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