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助力。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整合、多元评价等策略实施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得以深入文本中理解文意,并获得个性发展。具体策略可以为:进行问题整合以调动学生个性阅读热情,突显学生主体以彰显学生个性阅读层次,发挥激励作用以促进个性阅读评价。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引导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教学理念,这与个性化阅读的初衷是一致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差异性和独特体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批判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这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整合、多元评价等策略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同时给学生预留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得以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并获得个性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安排学生开展对文本的快速浏览、精读等阅读活动,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升正是在阅读活动中实现的。如果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阅读文章,阅读的积极性会高很多。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总是去地坛?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去地坛的?作者去地坛是为了逃避什么?这些问题都能够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内容,但也需要学生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在文中寻找答案。在文中找出问题答案后,学生对文章框架、内容也有了系统的了解。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应具备梯度性和探究性,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比如: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与地坛之间存在着某种缘分?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经历说说自己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生死观?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文章中,积极挖掘文章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无一不是层次分明、内容生动的经典之作,其作者的思想感情大都是借助景、事等表达出来的,写作情感也是层层递进,最后加以升华。因而,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如果采用逐层深入的方式来进行,对文章主旨也就会有更清晰地把握。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层次,根据自身阅读习惯对文章进行逐层阅读,比如从标题切入来探究文章的结构,或是从文眼着手来思考文章的主题,又或是从作者的行文思路来思考剖析文章的情感。在学生理清文章主线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挖掘作者隐藏在文中的线索。此外,还要重视文中的留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全。在层次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选取一个视角来阅读文章,这样能够与文章作者形成情感共鸣。
在开展课文精读的时候,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喜欢从充满暗示性的关键词入手来阅读文章,比如在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被婆婆家抓走后,鲁四老爷说了一句话“可恶!然而……”,学生可以从“可恶”“然而”两个词着手对文章展开思考,“可恶”说的是对婆婆家抢人行为的不满;“然而”这个词表转折,意味着鲁四老爷虽对祥林嫂婆婆抢人行为十分不满,认为其损害了鲁家的颜面,但又表示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鲁四老爷有着浓烈的封建礼教思想,其封建家长嘴脸十分丑陋。也有学生喜欢从文章的留白处进行阅读,比如在阅读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学生从最后那片叶子开始思考,那幅画是不是一幅杰作呢?它挽救了友人的生命,是一片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叶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幅画不仅是一幅杰作,更可以看作是贝尔曼对琼姗友情的讴歌。
评价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对学生阅读感想进行评价,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阅读成果,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督促和勉励[2]。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构建多元化评价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表现在评价方式的多元上,教师可以采取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开展阅读评价。教师应遵循“鼓励为先”的原则,因为语文阅读个性化理解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很多学生会因为怕答错问题而不敢发言,但如果教师能多鼓励学生,他们发言的信心就会增强,往往会迸发出一些精彩的言论。其次,评价结果也应呈现多元化,以往的评价多是以分数来判定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如果能在评价结果上更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素质等内容,学生的阅读个性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鸿门宴》这篇课文情节较为丰富,教师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对学生阅读成果加以评价。此外,教学评价的主体不用一定限定为教师,学生自己、同学也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也都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式。不过在最后的点评环节仍然需要教师来进行,教师的点评对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也符合新课标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入阅读中,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促进他们在阅读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包小芹.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23(32):14-15.
[2]李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策略[J].中学语文,2023(02):21-22.
作者简介: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