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策略的探索

2025-02-13 00:00:00郁玉霞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传承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体会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主动弘扬传统文化,并形成良好的人文底蕴。”语文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本文将具体分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传统文化是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国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系统、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发掘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品,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价值和文化借鉴意义,特别是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文言文等经典佳作。高中语文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巧妙融合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素材,这既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又能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陈情表》这篇文言文时,针对文章中涉及的有关“孝道与忠诚”的传统价值观,教师可将其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首先,在学生阅读以前,教师可要求学生批注出文本展现“孝道与忠诚”的相关语句,并引导学生思考:“忠与孝是古人经常面对的人生课题,李密又是如何对其进行取舍的呢?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接下来,教师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时间,让学生回归文本,深入探究上述问题。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现代视角进行文化探讨: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传统文化?其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是否适用于当下社会?有哪些值得保留,又有哪些应该摒弃?这样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从辩证角度看待古代传统价值理念,从而实现良好的文化渗透效果。

二、丰富文化内容,发挥育人功效

想要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巧妙融合,教师应精心设计并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在文化理解过程中感受、经历和体验,最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精髓融入个体生命之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1]。

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鸿门宴》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原文第三段提到鸿门宴上项羽、刘邦等人的座次安排,其中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这一座次安排彰显出独特的“座次礼仪”:从古至今,中国人崇尚以东为贵,在筵席时,通常将身份尊贵或地位特殊的人安排在东边的位置上。项羽作为鸿门宴的发起者,自然坐在东边。再比如,文中提到“项王按剑而跽”“哙拜谢”“再拜”等,其中涉及古代坐姿与礼节,同样可以向学生展开普及。如“跽”原指的是跪坐,由坐而跽表示警惕或敬意;“再拜”表示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其他篇目,以增强学生对文本史实的深入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文化体验

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习语文这门科目时,学生是否对其产生兴趣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涉及丰富的内容,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并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仅凭借理论说教的方式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探究兴趣。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部古典作品时,考虑到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将经典篇目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出来,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呈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目中就蕴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林黛玉从角门进贾府,拜见舅父时先拜贾赦后拜贾政、贾府女眷餐饮过程中的座次礼仪等,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为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贾府建筑的宏伟和陈设的奢华,深刻了解贾府对礼仪的讲究和重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脑海中将构建相应的场景,并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感悟。此时进行文本指导,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实践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渗透手段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对片面,难以产生持续性的探究热情。事实上,比起单一的传统文化输出方式,教师更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趣味盎然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社会调查、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窦娥冤(节选)》的教学中,考虑到本文是戏剧作品,想要引导学生体会戏剧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可在课堂中设计课本剧表演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本课的背景资料,把握主人公所处的历史环境。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合作探究戏剧演绎的具体细节,如舞台道具的制作、人物角色的分配、剧本内容的改编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立足课文内容,深入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思考如何在舞台上进行具体呈现,并对学生在戏剧创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也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语文授课质量。教师应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深入探索创新的融合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渗透效果,为学生构建灵活生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晓军.例说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1].中学语文,2022(36):100-102.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仙城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人文教育在中职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文理导航(2015年26期)2015-09-29 14:35:22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