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贯穿美育

2025-02-13 00:00:00王丽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美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的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自古以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美育,从孔夫子到蔡元培,他们的教育理论中都可以看到美育的影子[1]。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非常丰富。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描写自然美的课文就有11课,占课文总数的30%;直接体现社会美的课文有10篇左右,占总数的28%;至于艺术美,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对于大自然的喜爱,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审美能力。

美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激发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景物,有作者借物表达自己内心的远大的志向……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2]。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文阅读中感受到美,就要进行美读。美读能够将文字转化成语言,使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景都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引导学生全方位、立体化感知教材,从而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教材的美。美读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才能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次,在美读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使声音的抑扬顿挫随着文章情感变化,并调整好阅读的速度和节奏,自然能够领会到文章的美。比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比如“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感悟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然后教师再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美景,学生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的语句赏析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重视人格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格美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应该遵循美育规律,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格美教育。

比如,《猎人海力布》中的海力布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救村民,自己却变成了石头。在课文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虽然‘猎人海利布’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海利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却被代代传颂。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儿什么呢?”“海力布的故事非常感人,对于我们也有非常大的启发,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将海力布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我相信同学们肯定也能做到这一点。你会怎么做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海力布的人格美,并自觉向他学习,努力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三、营造良好的美育情境

美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情感在美育中显得尤为重要[3]。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辅助,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古诗词、优美散文等所描绘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比如,教学《观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钱塘江涨潮的视频,学生看潮水上涨时的波澜壮阔,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呢?而作者眼里的钱塘江大潮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鼓励学生积极创造美

小学语文美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去创造美。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自主阅读的技巧,仅仅会将课文读一遍,这对于美育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技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思考,体会和感悟文章中的美。其次,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不强迫学生机械接收自己的理解,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方式展开辩论,这能够为学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课文,迸发出新的灵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不仅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还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真实的素材。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美。小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尽可能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激活它。比如,在教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后,有些学生对于小女孩最后冻死街头的结局感到非常难过,觉得小女孩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组织开展小小童话家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化身为童话故事的作者,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的结局。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愿望,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审美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描述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并自觉去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娇.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J小学为例[D].安庆师范大学,2021.

[2]郭云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贯穿美育[J].甘肃教育,2020(16):169.

[3]蔡一凡,刘径言.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汉字文化,2020(S1):94-95.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矿建路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美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