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任务群引导作用,落实语文大单元教学

2025-02-13 00:00:00周荣硕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高中语文

摘要:以单元内容为教学对象的大单元教学,可以成为学习任务群教学价值体现的重要抓手。学习任务群引导下的大单元教学,相应的教学方式可以概括为:研究教材中单元内容、单元主题、学习任务群的匹配主题;对学生的大单元教学体验进行预设,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进行主动建构,形成对学习任务群相关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通过学习任务群落实课程目标的思路,并且明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全国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在体现学习任务群方面有着显著的编排特征: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应当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以单元内容为教学对象的大单元教学,可以成为学习任务群体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抓手。

一、引导大单元教学落实的依据

要将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方式与之匹配。对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形成对学习任务群的丰富理解,并以此优化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重要的研究着力点[1]。

有研究表明,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体现通常在于文本,体现在教材上则是诸多课文在学习任务群的主题引领之下有机编排在一起,因此大单元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学习任务群的脉络;二是大单元教学强调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来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这恰恰能够体现学习任务群的对应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以学习任务群来引导大单元教学落地是有内在依据的。学习任务群引导下的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在研究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凝练出相应的主题,然后基于教学参考书等课程资源分析,来判断其如何体现相应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与思想。其后的教学关键则在于用清晰的教学脉络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的文本,进而对文本解读结果进行综合。当学生有了相应的学习收获之后,则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沉浸到大单元教学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收获。这就使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目标实现之间形成更好的互相促进关系。

二、引导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方式

在学习任务群的引导之下,大单元教学具体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方式。为了充分发挥学习任务群的优势,提高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可从这样的几个方面着手:精准提炼单元主题,确立大单元学习目标;构建沉浸式学习情境,系统规划大单元任务;科学设计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加强教学条理性,挖掘单元间的深层关系;全面整合学习资源,实现读、听、说的深度融合;倡导自主学习模式,营造探究式学习环境[2]。在综合这些要素的基础上,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就可以概括为:研究教材中某一单元的内容、单元主题、学习任务群的匹配主题;对学生的大单元教学体验进行预设,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进行主动建构,形成与学习任务群相关的认识。

以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中涉及诗歌有《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等。在具体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分类。如可以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归为一类,原因在于这些诗歌都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民族情感;而《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感悟作品中蕴含的青春价值。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是非常精彩的。比如学生能够在前一类诗歌的解读中发现一个人的个体价值总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实现的,也只有将个人的追求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下,才能体现出“青春的价值”。这样的认识就是学生在阅读、分析、比较不同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这些认识与本单元学习任务群的主题又一脉相承。因此可以看出,上述教学方式是有实用价值的。

三、任务群的视角下评价大单元教学

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在大单元学习的体验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评价。显然,这一评价也需要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进行。

笔者以为,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评价大单元教学,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反应与学习任务群的主题相一致。譬如上面的例子中,学生的认识与“青春的价值”是否一致,就是教师评价学生参与大单元教学体验的抓手。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看自己的文本解读思路与思维逻辑,是否能够表现出自己期待中的‘青春的价值’”。事实证明,这样的提示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文本解读的大单元学习目标,还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和大单元教学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3]。当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引导之下于大单元教学中获得深度学习体验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文本解读思路被打开、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时候。这样的教学样态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而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解读新课标,从而获得理论上的滋养,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或许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最好形态了。

参考文献:

[1]周荣硕.丰富学习任务群理解,优化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J].语文世界(中旬刊),2024(12):82-83.

[2]陈强强.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4(23):65-68.

[3]林奇霞.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4(31):45-47.

[注:本文系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课题编号:B/2023/03/33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未来英才(2017年5期)2017-05-12 22:29:42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