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困境及现实应对

2025-01-20 00:00:00吴燕燕王冰
高教学刊 2025年37期
关键词:引领主动性创新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存在政治理论学习厚度不足、思想示范引领力度不足和党建工作创新广度不足等现实困境。百年党史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养分有助于走出以上困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党史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头雁”作用;以改革创新为工作导向、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实践中增长自身才干。

关键词:党史观;党员教育与管理;引领;主动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S1-0189-04

Abstract:TheeducationandmanagementofPartymembersincollegestudentsinthenewerahavesomepracticaldifficulties,suchasinsufficientpoliticaltheorylearningdepth,insufficientideologicaldemonstrationandleadership,andinsufficientinnovationbreadthofPartybuildingwork.Therichspiritualnutrientscontainedinthecentury-oldPartyhistoryarehelpfultogetoutoftheabovepredicament,andguidethemajorityofstudentpartymemberstoestablishacorrectviewofPartyhistoryundertheguidanceofMarxism.ServingthepeopleasthefundamentalpurposecangivefullplaytotheroleofuniversityPartymembersas\"headgeese\".Reformandinnovationastheworkorientationcanfullymobilizetheinitiativeandparticipationofuniversitypartymembers,andincreasetheirowntalentsinpractice.

Keywords:Partyhistoryview;Partymembereducationandmanagement;lead;initiative;innov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应鼓励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党史、认真学习党史,始终牢记入党宣誓时的铮铮誓言,时刻明晰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将人生理想播撒在为人民服务的广袤大地上。

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政治理论思想和方法论指导。正确党史观是学习好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次会议历时11个月,讨论了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总结了历史经验,对党的历史上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剖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了全党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看待党的经验和教训”[2]。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次会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党的领导人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两个决议都不同程度地在党的重大转折时刻客观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充分彰显了唯物史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奋斗史,“需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党史上的重大问题,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抓主要矛盾,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寻找本质,站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基点上看待历史,尤其是党史上的重大人物和重大事件,不局限于某一个历史时刻,不以偏概全地做出错误评判。[3]”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有经验也有教训,我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勇于正视错误、不断修正错误,努力将教训变成宝贵的历史教材。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客观历史的真相、本质和规律持怀疑、否定和消解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4]”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应引导大学生党员全面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正确思想武装头脑。与此同时,深挖党的重大历史理论背后的含义,放在整个历史发展长河中,从正反两方面、善用历史事例辩证地解读理论,从而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困境

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激增,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在以往重发展、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政治理论学习厚度不足、思想示范引领力度不足和党建工作创新广度不足等,坚持问题导向,分析研究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逐一破解难题,才能够引导大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党员义务与权利,明确享受党员权利的前提是履行党员义务。针对大学生党员特点,拓宽党建活动思路,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

(一)"政治理论学习厚度略显不足

目前,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主要集中于学校和学院党委规定的学习性内容,通过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定期的学习,使广大学生党员能够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但是,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厚度略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围绕新思想、新党章开展定期的学习,除了规定性的内容以外,未能开展延伸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较为缺乏,通过学习了解了政治理论知识的主要内容,但是针对产生背景、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专业学习的启迪等探索较少。[5]”部分党员的学习停留在“哦,我知道这个理论点”,但询问其具体内涵,一时语塞,不能做到理论知识的迁移性学习。另一方面,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缺乏,未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日常的党课培训一般分为专业授课、实践培训和自学互学等环节,专业授课环节会邀请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授党课,学员课堂上的获得感较高,但课下的自学环节,因各种事情而耽搁,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化,一知半解的情况较为多见。党支部通常会在举行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的同时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或是自学,由于学生党员人数较多,时间一般安排在公休,完成党务性事情之余,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往往只是序言,会后自学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大学生党员在定期的思想汇报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表述不全,不能与时俱进地谈学习感悟和体会,有的大学生党员在汇报中甚至通篇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以上问题均反映出他们政治理论学习厚度略显不足的问题。

(二)"思想示范引领力度略显不足

“我是党员,我先上”,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大学生党员应当是学习上的排头兵,工作上的先行者,生活中的暖心人,带动身边学生团结进步。但部分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未能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入党后出现“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思想,“一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各方面学习工作都非常积极,但是光荣入党之后,有了懈怠心理,学习上有所松动,学习成绩止步不前。[6]”甚至个别党员学习成绩下滑,出现补考科目。另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具体工作中,分配给党员任务时,他们委婉拒绝或是将工作交予低年级学生,甚至有的党员发出质疑“我都是党员了,还用干吗?交给入党积极分子去做呀!”。他们享受了党员权利,却未能履行党员义务。二是缺乏服务意识,个人主义高涨。部分大学生党员缺乏为集体、为身边学生服务的意识,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优先。比如,有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后因学业繁忙为由退出学生组织,不承担党支部分配的任务,不按时参加党支部活动,但到了评奖评优的时候,以党员身份为自己争取名额。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往往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不能及时为身边学生排忧解难。三是“哥们、姐们义气”严重,在是非面前未能做出正确判断。例如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宿舍内,不能及时提醒舍友及时断电,舍友使用违章电器时,不能及时制止,甚至在辅导员老师检查宿舍的时候,不能及时汇报。上课代答到、支部活动代签到代投票,甚至是在推优入党的时候,替“哥们”“姐们”拉票等等,以伤和气为由,不能勇于指出,甚至包庇错误,实则让错误愈演愈烈。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党员的先进性得不到充分彰显,不利于党员队伍的建设。

(三)"党建工作创新广度略显不足

党建工作既是一项严肃性的工作,需要原原本本地执行上级党组织政策要求,也是一项需要创新以激发党员活力、调动党员积极性的工作。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仍然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发展学生党员是硬任务,党员教育与管理则是软任务,往往以发展代替教育。其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力量较为薄弱。近些年,大学生党员数量成倍增加,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随之增加,难度系数加大,但从事学生党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未增加,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兼任,而高校辅导员又扮演着宿管、后勤、心理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等多种角色,每天忙于学生安全与健康、班级与学风建设、奖优助贷、评先评优、推优入党、审批假条和答疑解惑等各项事务。在多重身份下,每年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员发展任务已付出很大时间和精力,不能深耕党员教育和管理,创新更是难上加难。其二,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略显单一。“党员教育与管理仍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内容以政策性文件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规范的掌握,以党员的无条件服从为目的,但大学生党员却不回应,甚至敬而远之;教育管理的形式以灌输式、命令式、说教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学生党员无反馈。[7]”党支部活动主要集中于政治理论学习、发展党员、民主生活会等,缺乏生机和活力,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其三,党员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大多数高校制定了非常完备的发展党员工作体系,但是,关于大学生党员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还未建立,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优异成绩、先进事迹等未能在党内进行及时的表彰奖励;大学生党员犯错,一般以批评教育为主,考虑到他们的“政治前途”,实质性的处分很少,也未能让他们红红脸、出出汗。监督考核体系不完善容易滋生大学生党员“干与不干都一样”的思想倾向,难以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务工作力量不足,党员教育管理流于形式,党员日常表现得不到及时反馈等加大了党建工作创新的难度。

三"百年党史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现实应对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重视党员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大学生党员是一群有理想抱负、踏实肯干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尤为重要,既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党史观,又要为他们发挥“头雁”作用搭建载体和平台,大学生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同向发力,方能发挥党员示范功能,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党员树立正确党史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8]。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找到了如何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那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党史观,主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坚决摈弃历史虚无主义,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确保对党史的认识不断裂,激发大学生党员从丰富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大学生党员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

深挖内容,立足现实。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育等途径向大学生党员讲明白中国共产党是做什么的、如何做的,一百年多来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及接下来的路线等重大问题,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深刻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认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在学思践悟的过程中,将初心化为责任,将责任付诸行动,争做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在学深悟透党史的基础上做好党史的传播者,引导身边更多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使历史经验和启示服务于自身发展,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发挥党员“头雁”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应引导广大学生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主动为身边学生服务。笔者所在学院自2004年开展实施“E帆导航”学生党员示范工程,“从先锋领航、学业领航、科创领航、实践领航和新生领航五个方面开展工作。该工程实施以来,极大程度提高了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促进了学院学风建设,提升了学院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了新生教育,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日益凸显。[9]”在“E帆导航”学生党员示范工程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党员联系宿舍,每个学生党员至少联系一个宿舍,担任宿舍管理员,管理宿舍卫生及安全,开展思想引领、学习引领等活动,提高党员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增强党员服务群众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头雁”效应,“E帆导航”学生党员示范工程还可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加大活动开展的力度,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深化“E帆导航”党建品牌建设,选拔优秀大学生党员组建“筑基”宣讲团,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途径,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线下宣讲,以“青年之声”为主题,围绕新思想、新党章等党的理论知识,集中备课,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给予专业指导,以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为基础单位,通过理论讲授、互动交流、问答抢答等方式将党的理论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努力实现以同学教育同学、回答同学、带动同学和团结同学的目标。线上宣讲,借助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筑基”宣讲团成员宣讲稿,图文并茂展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将党史具体化、形象化;开设青年微讲堂,组织宣讲团成员录制学习视频,领学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知识,引领广大学生在生动的学习中深刻领悟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三)"以改革创新为工作导向,激发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活力

其一,推进党建品牌化建设。结合专业特点,“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党支部分别与农村党支部、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和驻济单位党支部等进行红色‘1+1’支部共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传播和技术支持等对口交流活动。[10]”一方面,推动大学生党员“走出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党建与专业的融合;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党员“做起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支部共建的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检验理论学习效果,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可以进行普法宣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深挖数字党建等等。

其二,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在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定期主题党日活动的基础上,丰富支部活动内容,既要原汁原味地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用正确理论武装头脑;又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拓展延伸学习,以增强对新思想和新党章的理解。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则可以丰富多彩,一是围绕某项专题,组织专项答题、知识竞赛等,以赛促学,提高学习效果。二是组织海报、微视频制作大赛等,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系统化全面化理解。三是组织红色观影,例如观看《古田会议》《长津湖》《万里归途》等,使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更加立体化,观影后谈学习体会,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理解。四是参观井冈山、西柏坡、红色记忆博物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回忆中国共产党艰辛奋斗史,体验老一辈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激发青年大学生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热情。五是每逢寒暑假,组织开展“我为家乡做代言”“我为家乡办实事”等专项活动,鼓励大学生党员积极传播家乡文化,宣传家乡红色基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工作中,为家乡基层治理工作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等,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其三,探索党员管理新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尝试“12+N”积分制工作方法,“12”是必选项,指每个月无违纪、无处分,每个月定期参加支部活动,在支部活动中可以做参与者,也可以做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12分是基础分,如有违纪和处分,直接为0分,无故不参加支部活动,每有一次扣1分。“N”是加分项,指在活动中为支部赢得荣誉,或是在学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取得荣誉。为支部赢得荣誉的,一次加5分,在其他方面取得荣誉的,一次加1分。以年为单位,年底进行积分测算,根据积分成绩,前10名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党支部考察意见中重点表述其事迹,后3名进行谈话教育,指出差距,帮助改进不足,在考察意见中有所描述。

四"结束语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学生党员应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坚持用正确思想武装头脑,以孜孜不倦的奋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高校党务工作者更应将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党员教育与管理成效,引领大学生党员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两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4]张国义.郭斌.“四史”学习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J].思想理论教育2021(6):38-43.

[5]吕静,张建国.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23-24.

[6]蔡喆.略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25(5):68-69,73.

[7]张立青,罗小松.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31-32.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9]丁爱国,郝芸芸,于志云,等.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E帆导航”党员示范活动为例[J].山东教育(高教),2019(3):37-39.

[10]秦立富.高校红色“1+1”活动品牌形成探析——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9(11):11-13.

猜你喜欢
引领主动性创新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36:29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03:10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35:08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16:02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学生“探索”+教师“引领”模式解决课堂“低头”效果的反思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