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职历史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还需注重其历史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包括明确学习目标与计划、主动学习策略、记忆技巧与笔记方法、复习策略与评估方法等。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信息时代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 学习方法" 指导策略
一、主动学习策略
主动学习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关键。主动学习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影响以及与现代政治制度的异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疑问和见解,通过讨论了解教材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问题。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部分,它要求个体在面对信息时,能够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一)史料分析
史料分析是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史料,包括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价值等。通过史料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相,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可以提供洋务运动的相关史料和背景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以及它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二)课堂讨论与辩论
课堂讨论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辩论,让他们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碰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1]
例如,在学习“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围绕“明清时期的文化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这一话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同时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在线辅导等,以扩大教学范围和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的历史资料和信息,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在线讨论、远程协作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2]
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讲解、图文资料、在线测试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在线历史课程或历史网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
三、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教师采用关联记忆法、图像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记忆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法等笔记技巧,整理学习内容,加深理解,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课堂展示等方式,与同学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生平事迹,感悟人生真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唐朝的对外交流”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了解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情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唐朝对外交流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并派代表进行汇报。还可以讲述唐朝与周边国家交流的有趣故事和人物事迹,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唐朝对外交流对当今中国外交政策的启示和影响,鼓励他们为祖国的国际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孔祥华,李晓鸣. 中职历史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J]. 中小学电教,2023,(05): 26-28.
[2]吴有斌. 基于学习现状的中职学生学习指导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