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整本书阅读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自身阅读的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敏锐洞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然而,现实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常常出现学生“浅尝辄止”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以有效地整合阅读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梳理全书,从而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 小学生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整本书阅读”置于扩展性学习任务中,并且主张每个学年要读两三本经典著作。现阶段,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还面临着阅读主线捋不清、阅读不深入等问题。这时,思维导图就能起到关键作用,它作为一种工具,可以通过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如同构建阅读的骨架,它不仅帮助学生整合信息、理清思路,还将他们的阅读思维化为可见的脉络,使阅读的成果得以生动展现。这无疑为小学生深入阅读、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技巧,指引了一条创新路径。
二、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提升,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余党绪老师深入指出,这样的“书”并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与作者的生命历程紧密相连的生命体,每一页都流淌着作者的灵魂和独特气质。相较之下,李卫东则强调阅读的领域不应局限于课外,课内的经典同样值得深入品味,阅读过程中既要精雕细琢,深入理解,也要兼容并蓄,泛读博览。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前进行导读
导读铺陈可以加入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读部分可以通过查阅引言和目录,让学生们对书籍背景、作家资料以及全书的结构内容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吸引学生深入阅读资料,融入阅读的世界,并发掘、体验书籍带来的情感和价值观。
阅读《红楼梦》这部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需要他们掌握众多的角色情况,还要让他们理清那错综复杂的故事主线。因此,要想学生真正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便需要对其整体架构进行全面的梳理。思维导图可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其以独特的魅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勾勒出《红楼梦》的故事脉络,还可以将书中的内容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在梳理《红楼梦》的过程中,我
们鼓励学生们结合书中的目录和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逐步理顺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书中的内容,还能在梳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知识整合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可视化效果,小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书籍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整本书的精髓。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从整体上规划《红楼梦》的阅读过程。通过梳理思维导图,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如图1所示。
(二)利用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教学
研究发现,托尼·巴赞的观点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接收度,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尤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得力工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师生深入交流与协同探索。思维导图的设计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考需求,同时也与有效教学的课堂构建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
比如,在规划了《骆驼祥子》的阅读时间后,定期进行专题讨论。譬如,可以以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为出发点,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分支议题。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如“车场”“大杂院”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联想的基点,促使他们联系并回忆起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小组分工,开展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他们的思维导图。这样的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更使学生作为积极的参与者与建构者,为整本书的阅读内容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最终,通过各小组间的成果展示与交流,我们能够有效地填补不同讨论组之间的思维空白,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骆驼祥子》这部文学作品的精髓。
(三)利用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后进行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针对性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整合。借助思维导图将整本书中相应的信息内容以及文章写作脉络为小学生进行梳理,小学生通过观看思维导图便能够将文本中的写作主题进行提炼,方便小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小学生在回顾整本书时,更加高效地概括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不仅能强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记忆,也能提升他们阅读整本书的效率。例如,在《海的女儿》整本书阅读中,小学生在完成阅读内容后,可以结合人鱼公主的经历对整体故事情节进行总结。让小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将文本中的主题进行凝练,梳理整本书的大纲,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总的来说,思维导图能发挥其独特的扩展功能,调动学生的联想与创意,进而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