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 扎扎实实打地基

2025-01-10 00:00:00王卉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看图写话低年级教学策略

摘 要:在看图写话课堂上采用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文章介绍了几种有效的策略,如把好字、词、句教学关,勤练看图写话“看”“想”“说”“写”“改”五大真功,在大量练笔中巩固写话能力等。这些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思考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应用不同的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1-0066-03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

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靠教师长期、有效的指导和学生持之以恒的积累。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体会,就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能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把好字、词、句教学关,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写话是字、词、句的组合。“万丈高楼平地起”,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础要求,即写作应做到把每个字都写正确、每个词都用准确、每句话都写通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识字、学

词、写句、阅读等都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理解这些任务内容和写作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识字、学词、写句的任务,从而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为他们的写作奠定基础。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汉字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字,如同音字、形近字等,学生特别容易写错。教师应结合汉字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形旁辨析法、字理辨析法、编口诀辨析法、谜语辨析法、趣味联想辨析法等适当且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辨析与记忆汉字,使其能达到能准确运用的目标[1]。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辛”和“幸”字形的细微差异以及其字面意思编写口诀帮助学生进行辨析:“辛”

字上面带有“点”,“幸”字上面是个“十”——奉献一“点”辛苦,感觉“十”分幸福。此外,教师还需坚持上好趣味识字课,引导学生制作归类识字剪贴本,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为其能合理运用字、词、句奠基。写话中运用的语言应是严谨规范的书面语,而课文中的语言正是书面语。然而现实中,学生学完了课文但对其中的精彩字词在写话中运用频率不高,根源在于教师缺少对语言文字训练环节的重视。因此,教师应适时组织开展造句、仿写等语言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听写练习,以巩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听写中增强语感,积累规范的书面语。

大量的高品味的阅读可以成为写话的源头活水。阅读优质的书籍是增强学生描述事物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构建个人的课外阅读体系,进行大规模的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的语言经验。

二、勤练看图写话五大真功,在扎实的训练中提高写话能力

要想高质量完成看图写话,学生不仅需要长期进行语言积累,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因此,教师需引领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多写作”“多修改”,勤练看图写话的这五大真功,从而帮助他们入门,提高他们写话的能力。

(一)在“看”上下功夫,明察秋毫练眼力

在看图写话中,看是基础。学生只有对图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在大脑中留下明确的记忆。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较高,他们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来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缺乏有序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应向他们讲解必要的观察技巧。

第一,看要求。通常,看图写话会配有一段描述图片的文字,如“图片上显示的时间是什么?地点是什么?有多少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片中想表达的内容写下来”。这段文字就是对写作的要求,同时也指导了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写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要求观察图中内容,然后根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推测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看图画。看图写话,重点在图。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的图画一般有两种形式——单幅图和多幅图。对于单幅图,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的特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于多幅图,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来进行观察。多幅图主要是情节图,学生不仅需要看出图上画了什么,还要进行比较,分析图与图之间的变化与联系。因此,学生不仅要按顺序仔细观察多幅图中显而易见的部分,还要根据每幅图中的细节推测隐藏的重要信息。深度、细致的观察能帮助学生对图画形成全面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更精确地理解图画的主题,从而为他们的表达和写作提供方向。

(二)在“想”“说”“写”上下功夫,行云流水练表达

第一,会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翅膀,适当融入创造性的想象能让文章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在看图写话中,如果想象脱离了图画内容,文章就可能会出现逻辑混乱。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后,应着力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必要时也可以让他们将自己融入图画场景和角色中,进行丰富的联想和适当的创造,从而在脑海中产生新奇但合理的画面。有了丰富且适当的想象,学生笔下的写话会更加生动鲜活。例如,在进行以“植树”为题的看图写话时,有的学生想象小鸟围着小树叽叽喳喳地唱歌,好像在说:“太好了,太好了,有了小树我就有了家。”有的学生写道:“小树在风婆婆的抚摸下舞蹈,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我的朋

友!’”这样的想象既具有创造性,又切合图画内容,

还能深化写话主旨,升华主题。

第二,会说话。在从想象到写作的过程中,口头表达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表达时常会出现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说”是

“写”的基石,教师可以在每次写作前先让学生按照要求口头描述图画的内容,再对学生的表达提供相应的指导,以此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开头,有结尾,语句完整,条理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2]。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给出一些描绘画面变化的关键词,如“走着走着”“过了一会儿”“不一会儿”“就这样”“正在这时”等,以此协助学生把图画中的信息串联起来,从而让故事的表述更为完整、流畅,人物的形象更为鲜活、真实。

第三,会行文。“说”完以后,学生就要开始动笔“写”。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确事件的主次和焦点,以便其能精确地描绘出最核心的部分,确保写作内容详略得当。详写部分要求学生能描绘出人物之间的交谈,以及图画中角色具体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六要素,并引导其在完整表达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对更具体的内容进行描述,即不仅要描绘出事件的主要情节,还要描绘出相关人物的行为、语言、表情、心理状态

等。另外,指导学生对写话进行正确分段也很重要。如果是单幅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将全文分成三段,其中分写的部分要详

写。如果是多幅图,一般是一幅图对应一小段,有时也可以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对图画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归纳合并,并据此分段,其中事情的经过部分要详写。如此一来,文章的结构将变得更清晰,重点和中心也更鲜明[3]。

写话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篇章。通常,看图写话会要求“请用几句话来表达”。学生在进行看图写话时基本上能回答要求中的前几个问题,但是常会忽视了“几句话”这个要求。大多数学生只会用一句话笼统地描述图画,导致其写作能力长时间停留在一句话的水平。然而,“几句话”要求学生至少写三句话,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仅要能描述图画的内容,还要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教师应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的教学,并在看图写话教学中不断带领学生复习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例如,未完成的句子用逗号,已经结束的句子用句号,表达赞赏和惊讶用感叹号,

提问和质询用问号等。此外,文章的格式同样十分重要。在学生独立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地指导他们的写作格式,以使他们的写作更加规范。

(三)在“改”上下功夫,千雕万琢练修改

修改也是看图写话练习中的重要环节。修改可以分成自改和他改[4]。自改的步骤一般如下:学生先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进行自查,用笔标记出不流畅的句子;接着,学生需要默读并分析句子不流畅的原因,同时整体分析作文格式是否合适、详略安排是否恰当;之后,学生使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经验。他改包括“教师改”和

“同学改”[5]。在“教师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持鼓励原则,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肯定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每一个进步,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百分制的方式为学生的写话成果打分,只要文从字顺都可得100分;如果有词句亮点,则每处额外加10分。在分数的鼓励下,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根据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加工润色,

使自己的写话内容更加充实生动。此外,教师应经常邀请学生上台朗诵优秀的作文,并在黑板报上展示。对于写得非常出色的作文,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反复修改润色,然后向学校广播站或校报投稿。“同学改”就是让学生互相阅读彼此的作文,并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此,学生可以得到多元的修改意见,

开阔写作视野,拓宽写作思维,收获更多的写作灵

感。同时,学生在评价他人作文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自我反省。在读到优秀作文时,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订正;在阅到稍差的作文时,学生能明确问题所在,避免自己出现同样的问题。

三、读写结合笔耕不辍,在大量练笔中巩固写话能力

看图写话中说与写的成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但要想使学生持续保有对写作的热情,教师需要适时地向学生解释写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写好一篇文章需要持之以恒地练习。教师需引导学生不要因为一次写作失败而感到沮丧,也不要因为一点进步而过于骄傲,从而逐渐引导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写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两个写作本,一个是在课堂上使用的练写本,另一个是课后使用的日记本。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组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如发现课文中有可以进行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的小片段都可以让学生在练写本中展开练习。学生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新鲜见闻、阅读感悟等记录在日记本里面。同时,教师不应该过分限制日记的主题、形态、字数等,而应注重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让他们能毫无束缚地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想象和体验进行写作。如此不仅能使学生的日记内容更加独特且丰富,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定的第一学段的表达与交流目标,即“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如此,通过进行大量的课内与课外的读写结合的练笔,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看图写话素材,同时可以实现对写话能力的巩固,从而在一点一滴的练习中实现写作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学生只有扎实地练好写话基本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把好字、词、句的教学关,引导他们勤练看图写话的“看”“想”“说”“写”“改”五大真功,

并在大量练笔中巩固写话能力,从而让他们在每一次看图写话训练中都能体验到应用文字的乐趣,提高写话的水平和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王沪斌.浅谈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J].读写算(教师版),

2012(5):1.

耿小娟.看想说写,看图写话四步走: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模式初探[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2(10):2.

张娜红.低年级写话需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J].教育,2019

(31):63.

王艳茹.浅谈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5):157.

李宾,李佳.提高看图写话能力要“五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9):46-48.

作者简介:王卉(1988.7-),女,江苏南京人,

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看图写话低年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把握“经纬”,定准看图写话的“坐标”
巧引妙导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4:18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