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浅谈

2024-08-23 00:00:00孙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学习单元”编写体例是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一项引领性创新,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的理念。这与修订前的统编语文教材的“文学单元”编撰法明显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修订后的第一学段的阅读单元进行认真解读,理解编者的意思;要关注教材目录的变化、教材内容的变化,通过对比设计学习任务群,确定大概念,引导学生展开全面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修订后语文教科书;学习单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2-0008-03

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采用“学习单元”编写体例,这是一项引领性的创新。它与传统语文教科书的“文学单元”编撰法不同,是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统整为一个学习主题,不仅能够集中呈现相关知识,更能体现整体教学的理念,便于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对修订前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以下分别简称“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阅读”单元进行比对分析,探讨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关注目录,更体现核心素养整体提升

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单元目录呈现的是“课文”,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单元目录标注的是“阅读”。单元属性改为“阅读”,与三至六年级现有教科书“双线组元”的理念一致,表示整个单元以阅读素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从“阅读兴趣”“阅读要求”“理解词语意思”“认识标点符号”“阅读体验”“整本书阅读”“阅读积累”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设置有选文系统、助学系统等,不同系统又设置有便于学生学习的板块。解读时,教师应特别关注教材的编排特色,充分借助教材的各个系统,安排学习流程,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对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助学系统与语文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助学系统符合语文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的要求,能有效达成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整体提升,彼此融合。在这四个方面中,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带动着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的发展。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阅读”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表2是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八“阅读”单元的核心素养落实要求。

纵观整个“阅读”单元,在选文上注重浅近的儿歌、童话,这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朗读、梳理、比较、整合等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编者还将阅读与故事创编融通,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二、关注内容变化,更契合时代发展要求

(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降低阅读的难度

1.识字难度降低

比对修订前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教科书每课替换3~4个会认的字。编者将复现率不高、阅读时不常见的生字换成学生在阅读当中经常见到的高频字。这样编排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尽快认识常见的生字,尽快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信心。

2.课文篇幅减少

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共编排两个识字单元、四个课文单元(14篇课文);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共编排两个识字单元、三个阅读单元(10篇课文),比修订前少了一个单元共4篇课文。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变化不仅是课文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阅读理念的改变——把以前的“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目标指向语文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教学要求。

(二)依据学生的年段特点,重视诵读与积累

1.分散细化,精细指导

语文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分为六大类,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一年级的学生阅读刚刚起步,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并且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

从课后练习题看,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很好地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提示。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秋天》一课中,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中,这道练习题变成了两道题:“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注意‘一’的读音。”编者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读正确”提出更明确的要求;二是将课文的朗读要点进行归类梳理,并以分散细化的形式呈现;三是将识字、朗读、培养语感融为一体。《雨点儿》课后练习题中的“注意‘不’的读音”亦是如此。

2.依托要素,螺旋上升

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要素呈螺旋上升的趋势。第一学段的语文教科书虽然没有明确的语文要素呈现,但是,朗读要素的要求呈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并编排在课后的练习题中。如从“注意‘一’‘不’的变调”到“读正确”;由“根据标点读好停顿”到“读流利”等。

(三)优化阅读策略,多角度提高阅读兴趣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阅读乐趣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联系生活说出事物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推测。如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八单元的“阅读”,新增《两件宝》一文,课后练习题提出:“课文中的两件宝指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取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两件宝”的用处。

2.层层递进,提升表达力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阅读单元中,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要求也呈现递进的趋势,如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从练说词语、初步感受词语结构到仿照课文练说句子、联系生活学习说话等。从编排内容看,不仅重视学生的阅读,更重视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表达。

三、前后对比,更明确学习任务群概念

对比修订前后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发现“阅读”单元更便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首先,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阅读”单元关注点在于学语文,而不是学课文。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种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关联性和进阶性,一般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以往单篇课文的学习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为目的,而项目式学习是学阅读,不仅要理解积累语言文字、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要掌握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的思维、阅读的习惯等。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重新组织与呈现学习内容。教师要先充分理解单元教学目标,掌握与目标相关的知识;再根据目标创设情境,将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其中,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阅读单元内容之间有承接、能力之间有进阶的关系,具有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比如,第五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四季》及《语文园地五》中的“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都与季节有关系,反映不同季节的美景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梳理这一单元的课文,发现它们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秋天》是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后练习题让学生“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的储备。《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训练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四季》一课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喜欢的季节,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创意的表达。系统地解读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不难发现,“阅读”单元便于进行学习任务群教学,教师可将单元的学习要求落实到一篇一篇的课文中去。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编排也是有系统的:先是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再到联系生活进行运用,最后到拓展延展。这样,一组课文组成一个学习任务群;几个学习任务群,再组成一个大的学习任务群。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阅读”单元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具有进阶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螺旋式地上升。

最后,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单元内容的选编上,契合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比如,第六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对韵歌》《日月明》《小书包》《升国旗》等。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韵文、儿歌认识自然界、学校生活中常见的汉字,积累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在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将语言文字进行内化。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何捷.以“教—学—评”一体化,撬动语文课堂全新转型[J].小学教学参考,2023(22):1-4,8.

[3] 何捷.路线与地图,两种学习模式的对比与理解[J].江西教育,2024(6):8-10.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究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