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化·建构·评改

2024-08-23 00:00:00李东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统编语文教材人物描写

[摘 要]时下,学生在人物描写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点不突出、不能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问题,人物描写类习作的水平整体不高。针对学生人物描写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写作之前对学生进行具化指导,指导学生习得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写作之后注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与修改,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获得人物描写能力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习作指导;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2-0096-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习作板块。其中,人物描写类习作居多,如“猜猜他是谁”“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我的心儿怦怦跳”“我的‘自画像’”“‘漫画’老师”“形形色色的人”“有你,真好”等习作都与人物描写有关,并按照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趋势编排,足见编者对学生人物描写能力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虽然经过了多次人物描写训练,一些学生还是不会描写人物,主要表现为:要么面面俱到,像记流水账;要么蜻蜓点水,写出来的人物很难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么情感匮乏,文章假话、套话太多,描写的人物缺乏真实性,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才能使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并且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一、具化:写前指导阶段

在学生写作初期,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在人物描写类习作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物描写的赏析与模仿。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人物描写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前,可以带领学生赏析一些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逐步提升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一)品味经典片段,体会人物描写技巧

赏析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是学生写好人物描写的第一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物描写片段进行赏析,感悟经典片段中的人物描写好在什么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如《景阳冈》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武松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勇敢、武艺高超的人物形象;《红楼春趣》则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宝玉的顽皮、纯真及黛玉的寂寞、哀伤形象地表现出来;《摔跤》中的动作描写刻画了小嘎子机灵、有智谋、好胜心强等特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从衣着、体态、身材、容貌等方面刻画了一位身材健美、生气勃勃、性格坚韧、吃苦耐劳的黄包车车夫的形象;《两茎灯草》则主要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严监生的形象。这些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堪称经典。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赏析、深入感悟这些经典片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特之处,明白刻画人物形象的要领是什么,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为学生写好人物奠定基础。在人物描写类习作指导,教师要多发掘一些经典人物描写片段供学生欣赏、评鉴,让学生在习作时有据可依,写起文章来更加轻松。

(二)观察周围人物,积累人物描写素材

经过对人物描写片段的赏析,学生对如何描写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了解往往是比较浅层的。一旦遇到描写人物的任务,学生的大脑便会一片空白。这就需要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人物的习惯,从而积累写作素材,为描写人物奠定基础。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人物,如教师、医生、清洁工、公交司机等各行各业的人,并以照片等形式把这些人物的风采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面对描写人物的习作要求时,学生便不再无话可写,而能用自己阅读过的经典片段的描写方法尝试创作。因此,在人物描写类习作指导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积累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素材储备,从而让学生的人物描写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人物形象聚焦,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通过对经典片段的赏析,学生习得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周围人物的留心观察,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时,再让学生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出发进行片段描写,其写作就会更加轻松。教师可以采取人物聚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描写人物。如在指导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平时拍摄过的那些人物,想想他们具有哪些特点——“小书虫”在读书时的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幽默王子”在与人交往时是怎样说话的,“乐天派”的神情是怎样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镜头聚焦的方式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描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在人物描写类习作指导中,教师采用聚焦或者放大人物特点的方法,让学生选取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内容来写,能使学生写出来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效凸显人物的主要特点。

二、建构:写中指导阶段

在人物描写过程中,学生虽然对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要真正做到抓住重点来描写,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就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及学生对人物描写语言方法的建构与运用。教师要聚焦人物的某一方面,引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夯实学生的人物描写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一)聚焦人物神态,学会描写人物静态表情

人物神态指的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它可以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反映出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聚焦人物神态,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描写人物静态表情的能力。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不同老师的形象在脑海中回放,想一想自己会选择哪位老师,是爱穿裙子的语文老师还是整天笑眯眯的数学老师,是讲话幽默的体育老师还是严肃认真的科学老师,这些老师的外貌有哪些特点;再把他们的外貌特点描写出来。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二)关注人物动作,学会描写人物动态形象

人物动作是人物在特定情况下做出的直接反应,它可以反映人物的内心、处事态度及思想品质等。在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细微动作,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特点,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或拍摄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照片整理好,并通过大屏幕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重温拍摄时那个感动、惊喜、开心的瞬间,确定自己最想写的人物是谁,并重点围绕这些人物的动作来描写。比如,大清早扫马路的清洁工,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双手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的;凌晨早起做小生意的人们,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动作描写更能把这些人物的形象特征体现出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作描写能力,让他们笔下的人物更加鲜活。

(三)关注人物心理,学会描写人物心理变化

人物心理是人物内心的真实反映,有些人物的心理会通过一些动作细节或自言自语表现出来。心理描写能够让文章更具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从人物心理出发进行习作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与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心理描写能力。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让真情自然流露”习作指导中,教材提供的“感动、惧怕、愤怒、愧疚、难过、忐忑不安、欣喜若狂”等关键词都与人物的心理密切相关。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先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再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是一次皱眉、一次跺脚等,把人物当时最真切的心情或者心理表现出来,以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特点。人物心理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心理描写。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具真情实感。

三、评改:习作完成阶段

评改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学生习作完成后,教师通常会让学生互相评价。但由于认知有限,学生的评价往往过于笼统,大都只会从错别字、内容不够生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究竟是哪些内容不够生动形象,他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评改习作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发现习作中的不足之处,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静态呈现人物描写的差异

有了教师习作前对素材积累及习作时的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大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人物描写的习作任务。但是,这些描写是否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有帮助则未可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或者同学描写的面部表情画下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人物描写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如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学生写了“唠叨的妈妈”“小书虫”“乐天派”“小问号”等,这些人物的特点都非常明显。习作评改时,教师先让学生按照习作中描写的外貌画一画这些人物,并与真实人物的外貌进行对照,说说习作所描写的外貌与真实人物像不像、哪些地方描写得好、哪些地方的描写还需要改正;再让学生就描写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修改,使人物描写更加精彩。在评改习作时,采用画一画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评改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外貌描写中的不足,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真正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

(二)动态演绎人物的描写过程

评价学生习作中的人物神态描写是否恰当,可以采用画一画的方式;评价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动作描写是否合适,则可以采用演一演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习作中的动作描写,用角色表演的方式来做一做那些动作,发现动作描写中存在的问题,明白自己习作修改的方向,这样让动作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如在“形形色色的人”习作评价过程中,有学生写的是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有学生写的是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还有学生写的是路边的小商小贩或者清洁工。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习作中的动作描写演一演。通过表演,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描写人物时存在的问题,把其中描写不当的地方改正过来,从而提升动作描写能力。在人物描写类文章中,文章精彩与否与动作描写是否生动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采用演一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动作描写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把人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反复体会人物心理描写

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可以让学生反复体会习作中的心理描写,站在人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鉴别习作中心理描写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适当的修改,使文章更具真情实感。如教学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时,让学生回忆、述说反映自己欣喜、愧疚、沮丧、难过等心情的印象最深的事。在习作评改阶段,教师让学生结合习作中的心理描写反复揣摩、感受、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设想如果自己遇到这些事,会不会产生类似的感受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描写是否恰当,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具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人物描写类习作指导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赏析一些经典片段,让学生获得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初步感知;再从人物描写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教给学生评改习作的基本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会越来越有章法,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人物描写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邹华.落实核心素养,提高习作能力:小学语文中段“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师,2023(30):129-130.

[2] 夏云飞.统整视野下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西藏教育,2023(11):34-38.

[3] 刘兴.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3(23):20-23.

[4] 罗芳.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中“逆向设计”的应用: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2):78-80.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统编语文教材人物描写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4:06
借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口语交际内容之新变
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
今传媒(2018年7期)2018-09-27 06:50:16
统编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解析习作“精准知识”教学的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