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

2024-07-13 13:58王升
求知导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核心素养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探讨了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与策略。提出了作业内容由易到难、能力考查层级递增以及根据反馈调整作业难度和内容的进阶性分层设计策略,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性分层设计策略则倡导创设生活情境、采用多元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以及通过团队协作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校本作业;分层设计

作者简介:王升(1977—),男,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二小学。

校本作业是指学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校教育资源与特色自主设计的课后作业,旨在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既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对知识的渐进掌握,又要强化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灵活运用语文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

(一)进阶性原则

进阶性原则是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意味着作业难度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语文能力水平有序递进。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到高级技能的运用,各层级作业应形成一个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结构,确保每位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逐步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强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情境体验中学习语文,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写作任务、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

(一)进阶性分层设计策略

1.作业内容由易到难

教师在设计分层校本作业时,应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即他们学习能力有限,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1]。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单元知识,让作业内容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逐层递进,确保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比如,在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校本作业时,针对本单元的三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师可以按照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如下设计。第一,针对每首古诗设计字词注音与释义的基础练习,让学生通过抄写、记忆等方法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朗读古诗,熟悉诗歌韵律,初步感知诗人的情感。第二,布置理解性作业,如“描述《山行》中诗人描绘的秋日景色”“分析《赠刘景文》中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等,促使学生深入解读诗句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炼能力。第三,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古诗,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书写能力,并鼓励他们以画画、讲故事等形式再现古诗中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第四,布置对比任务,如对比三首诗在主题、季节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主题,并培养其综合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同时,结合诗歌内容和生活实际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将古诗学习的收获应用于写作之中,以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2.能力考查层级递增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思维拓展等能力发展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语文应用能力。比如,在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校本作业时,针对《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教师可按照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层:设计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如“《守株待兔》中农夫为何会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中陶罐与铁罐各有什么特点?”等,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及人物特征。

(2)深度解读层:提出思考性问题,如要求学生分析故事寓意,阐述从《守株待兔》中学到的道理,或对比《陶罐和铁罐》中两种不同材质罐子的命运,揭示人生哲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写作表达层: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写作训练任务,如仿写寓言故事、续编结局或者写读后感。比如让学生模仿《鹿角和鹿腿》的结构,创作一个关于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的寓言故事;或让学生结合《池子与河流》的主题,表达对勤奋工作与安逸生活的看法。

(4)思维拓展层:鼓励学生跨篇章进行主题探究,比如探讨四篇文章中的“成长与变化”“谦虚与骄傲”等主题,通过比较分析,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3.根据反馈调整作业难度和内容

教师完成校本作业设计后,还应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适时调整作业难度和内容,以确保进阶性的动态平衡与持续优化[2]。比如,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可以针对《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神话故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进阶有序的作业内容。

首先,在基础巩固层面,教师可以设计关于字词句的理解和应用的练习题,如词语解释、句子仿写等,确保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信息。对于《盘古开天地》中的生僻字词,可设计注音及释义题;对于《精卫填海》中展现的坚毅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摘抄并理解体现坚韧不拔品质的句子。

其次,在知识深化层面,布置思考性问题,比如让学生分析各神话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或者比较不同故事中的创世观与英雄主义表现有何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在创新拓展层面,鼓励学生仿写或续编神话故事,并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神话故事内涵的理解,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通过问答互动、作业批改等途径收集反馈信息。针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难点和困惑,及时调整作业难度和内容,如降低作业难度、增加提示或者提供更为详尽的解题思路,以保持作业的进阶性和挑战性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切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二)实践性分层设计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运用知识

教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接触生活化内容,能进一步拉近其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完成作业[3]。为此,教师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内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文知识。

比如,针对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四季之美》这一课,教师应充分考虑生活化和实践性原则,让作业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他们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考查学生基础认知的任务,如让学生摘录描写四季之美的词语,并解释其含义;或者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四季景色的小报,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层次,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现实中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描述所见所感,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在实践应用层面,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四季朗诵会”,让学生选取《四季之美》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诵,并配以相关的背景音乐或图片,或让学生结合家乡特色,创作一篇描绘家乡四季之美的短文,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在拓展延伸层面,可设置跨学科任务,如邀请学生利用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分析不同季节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元形式呈现,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基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各种形式的作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4]。例如,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小课题研究、探究知识的奥秘或进行角色扮演等,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与积极性,还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草船借箭》这一课为例,在故事理解与分析阶段,教师可布置“剧本创作”任务,鼓励学生将“草船借箭”的故事改编成短剧,并分配角色进行排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文中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智谋较量。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既贴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在知识探究层面,教师可以设立小课题研究项目,如“三国时期的军事策略探析——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战争中的计谋以及草船借箭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完成一份300字左右的报告。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探索中深化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在拓展阅读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们阅读《三国演义》,让他们比较不同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智谋对决,撰写读书笔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总之,围绕《草船借箭》一课,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需求,积极运用丰富多样的作业设计策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从而达到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3.项目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用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完成作业,能够提高他们的专注力,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此,教师可以设定系列化或项目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探索植物生长奥秘”为主题的系列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寻找爬山虎,并记录其叶子、茎蔓和“脚”的特点。通过实践,学生能直观感知爬山虎攀缘生长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植物攀缘机制创意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爬山虎或其他植物攀缘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深入理解爬山虎“脚部构造”的功能原理,还要发挥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实物。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爬山虎专题分享会”,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和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通过设计一系列走进大自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在实践中发展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4.团队协作锻炼,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这关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团体性作业,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配合,使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从而增强学习自信。

比如,在《月是故乡明》一课的教学中,围绕课文主题“思乡之情”,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故乡故事分享会”,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合作:擅长语言表达的学生负责撰写或讲述与故乡有关的故事;思维较为灵活的学生负责提炼故事情感主线和深层含义;审美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手绘插图,以增强故事的视觉表现力。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又如,教师可以布置“诗词配画”任务,让学生选取与“思乡”主题相关的古诗词进行集体创作。这样,各组内擅长诗词赏析的组员可以负责解读诗词内涵;而审美素养较高的组员则可以依据诗词意境绘制图画。最后,组内成员共同创作出一幅饱含思乡之情的作品。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还培养了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利用团体性校本作业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任务,能让他们互相学习、启发,在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总结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设计进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语文学科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发展方向,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傅再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策略[J].亚太教育,2023(20):145-147.

吕姣.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格言(校园版),2023(27):38-40.

李玲蔚.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探究[J].学苑教育,2023(22):44-46.

韩芳利.“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13):40-42.

林秀平.“双减”政策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教师,2023(12):21-23.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核心素养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