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议题式教学,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4-07-13 13:58:31吴琰
求知导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逐渐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平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策略,议题式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生动、有趣且颇具教育意义的议题,学生可以讨论、合作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议题式教学不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新的可能,还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奠定了基础。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吴琰(1975—),女,江苏省如东县新区初级中学。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过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掌握具体知识点视为主要的目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道德与法治不仅包含大量的专业知识点,还承载着生命观、道德观、世界观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入议题式教学并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具体且颇具教育意义的议题,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议题式教学的应用讲求科学、合理,因此,教师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并审慎筛选议题,补充教学资源。

一、选择合适议题,完善议题设计

(一)调动教学经验,确定议题核心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议题式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议题,以夯实教学基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筛选、设计议题时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议题背景应符合、切中课程标准,贴合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第二,议题内容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特点并能够为他们的学习、实践提供指引。第三,议题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第四,议题中的案例应贴合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经验[1]。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亲情之爱”的教学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明确“父母与自己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来自父母的爱意”。一般来说,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他们有时会因“不知如何与父母相处”而产生焦躁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紧扣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并围绕“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设计主题为“用言语化解矛盾,用行动表达孝心”的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从“分享与父母产生的矛盾”出发,探讨如何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父母的唠叨,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依托高效的生生互动,学生会逐步意识到: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积极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时,如果父母表示反对,应倾听他们的理由并在综合考虑之后自己做出决定。此外,可组织学生探讨“如何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让学生明白,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科学、合理的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其中的专业知识点,还能让他们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结合教学经验,实现利用议题串联知识点、深化知识讲解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视频,优化议题展示

议题式教学不仅离不开议题,还离不开教学素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图片、新闻报道、历史典故将议题融入教学内容,融入师生互动。教师既要提炼好重难点,将其转化为议题,又要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借助兼容性强、直观性强、互动性强的微课视频,学生能够积累专业知识,明确议题内容、要求、重点以及实施方式。虽然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生动、具体的展示方式仍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2]。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积极奉献社会”的教学为例。结合“社会责任”“社会使命”,教师可以“杭州图书馆拾荒老人”这一案例为切入点,利用视频介绍老人的具体情况并设计议题式教学内容。基于此,学生围绕“初中生如何奉献社会”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明确自己身上的社会使命。”“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最后,教师借助视频中的思维导图加以总结。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学生逐步意识到:要立足自己的身份,力所能及地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运用微课是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丰富议题式教学的主要策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优化议题设计并以议题为基础,填充大量与生活、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素材。通过动态化、直观化的展示,学生既能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又能发散思维、拓宽思路。

二、借助议题内容,加强多元互动

(一)依托科学议题,启发学生思维

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议题式教学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探究性。借助科学、合理的议题,教师可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启发学生,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一般来说,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自由、宽松的探索氛围以及循序渐进的问题链,他们往往可以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时,教师要扮演好倾听者、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针对学生的探索成果,教师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分析、提炼他们的具体情况以及“待提升之处”。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待提升之处”,教师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引导。凭借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架构,深入理解教材内容[3]。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笔者针对法律、秩序等关键词设计议题,如“行走时如何注意交通安全”。由于该议题贴合实际生活,学生往往能快速反应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有学生认为,要走人行横道,要遵守交通规则,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也有学生认为,要在行走的过程中注意交警的指挥,注意身边有无机动车辆。笔者以学生的反馈为基础延伸议题内容:“如果你是一名私家车司机,你闯红灯后可能会面临哪些处罚?”这时,有学生表示会被扣钱,也有学生表示会被扣分。笔者做出总结:“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闯红灯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扣除六分并罚款200元。”通过总结,学生懂得了更多的知识,并积极参与后续的课程讲解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输出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议题式教学,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具体知识点与真实生活相联系。

(二)延伸议题内容,培养综合素养

部分教师容易将议题的应用模式化、流程化。一方面,针对个性化、差异化的学情反馈,他们习惯以单一的评语点评学生的表现。另一方面,针对议题内容本身,他们也容易采用“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进行讲解。为了优化议题式教学及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融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既能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想法,又能在后续的互动中形成思辨、质疑的能力[4]。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追求”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笔者以“尊重  自由  平等”为关键词设计议题:“法律中的‘平等包含哪些平等?我们该如何争取平等?”结合上述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借助演示文稿展示诸多生活案例:“明明的姐姐因年龄较大被公司拒绝了”“明明的姐姐因户籍所在地被公司拒绝了”;等等。针对具体的生活案例,各小组展开积极的讨论:“法律中的‘平等包含就业上的平等,如果在就业中遇到不公平对待,我们要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从知识内涵来看,法律中的“平等”不止体现在就业这一维度上。针对学生的反馈,笔者继续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除了就业上的不平等,还有哪些不平等之事?”对此,学生围绕“该现象是否是不平等的”以及“该不平等现象是否是法律范畴内的”展开探究。借助观点上的冲突,学生尝试自主总结、延伸议题内涵。

如果教师只是将生活内容与议题相结合,那么学生对议题的理解只会停留在表面。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并以议题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延伸的空间。凭借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提升合作意识、综合能力。

三、优化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果

(一)穿插教师评价,引导学习方向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为此,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评价标准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初中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但他们在面对大量的学习重难点时难免会存在失误与问题。这时,适当的教师评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还能帮助他们完善学习架构。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均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践行议题式教学、优化教学评价时通常要围绕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等多个维度的标准展开[5]。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彩的职业”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的最后,笔者提出了一项议题:“新时期,我国出现了哪些有趣的职业?这些职业有哪些特点?”对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新兴职业,了解新兴职业的内涵。笔者将任务分成“搜集职业类型”“获取职业内涵”“总结职业观”等多个模块,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索进度、沟通进度,并展开个性化、差异化的引导。比如,其中一个小组在总结陪诊师的职责时只关注了职业的表面,即带领患者到指定的科室,协助他们完成整个问诊流程。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除了带领患者完成问诊,陪诊师还要做什么?”通过适当的介入,学生不断深入分析。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了解新兴职业,了解社会发展趋势。

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供差异化的评价。借助教师评价,学生可以议题为核心,自主搜集学习资料,完善探索过程,延伸知识内涵。

(二)丰富评价主体,优化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丰富评价主体,将学生纳入评价体系并优化教学评价。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教师要将评价标准前置,让学生以评价者的身份点评其他同学和小组的探究成果。通过观点交换、碰撞,学生既能了解其他人对议题的理解,又能丰富议题内涵。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守望精神家园”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的最后,笔者围绕“传承地区传统文化”设计议题,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寻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要素,研究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对此,各小组在线上学习社群探寻本地区有哪些非遗文化,以及这些非遗文化遇到哪些传承、发展方面的阻碍。在下一节课开始之前,笔者组织分享会并预留相应的展示时间。随后,由各小组展示探索成果并针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

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学生互评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主要渠道,还是创新、深化议题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并提供多种展示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议题式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发散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议题、推动议题进程、完善议题式教学的环节。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往往能自主探索教材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陆鑫.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3(30):49-51.

徐文娟.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求知导刊,2023(30):71-73.

苏璠洁.基于议题情境体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评价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1):117-119.

杨战平.浅析利用互动式教学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40-42.

姜蓓蕾.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的构建[J].山西教育(教学),2023(11):73-74.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考试周刊(2018年88期)2018-10-30 09:40:34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7年22期)2017-12-09 12:47:25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