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视野下农村幼儿体验式食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4-07-07 05:04娄淑珍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活教育食育体验式

娄淑珍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成人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形成有益终身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食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还融入了生命、自然、感恩等多元文化要素,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艺术手段。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食育的目标不应局限于让幼儿吃饱吃好,更应注重将食物作为教育的媒介,关注幼儿的全面成长需求,通过各种活动学习食物相关知识,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食物、懂得感恩的品质,以及文明的用餐习惯,全方位支持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活教育;农村;体验式;食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057-03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倡导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通过将幼儿园日常活动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社会性发展融为一体,为幼儿一生播种幸福的种子。让孩子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探索自我、悦纳自我,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敬畏自然。为孩子启迪智慧,用爱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为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园的体验式食育教育以大自然和社会为教材,结合家庭、社会、幼儿园的力量,通过“食之农——趣种植”“食之味——品风俗”“食之研——探食机”等多种途径进行实践。通过食育教育让儿童参与和体验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食之农——趣种植

耕种不仅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体现,也是食物来源的根本。幼儿园中的“趣种植”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接触自然田园的过程中体验栽种,通过“种——养——收——享”系列活动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学会辨别不同种类的果蔬,认识植物的营养价值,分享丰收的喜悦与成就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食物的珍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小小种植园

幼儿园里有一个花坛,这便是孩子们的“小小种植园”。他们在种植园里一起除草、翻地,播种下各类蔬菜种子,定期给植物浇浇水、施施肥,和植物分享小秘密,精心照顾植物,参与蔬菜的栽种、成长、收获等过程。孩子们每天会把植物的变化记录在他们限量版的《植物日记》里,在对蔬菜日复一日的呵护中,幼儿自然萌发了爱与责任感;他们在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中发现蔬菜的丰富多彩,通过种植园感受不同时令的蔬菜,体验菜园里季节的景象;他们仔细查阅和了解蔬菜的食用营养及对人体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增进了对健康、营养的认识,又切身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形成珍惜粮食的观念,这样的教育胜过教师和家长的无数说教,更利于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去年四月,孩子们商量后在园子里种下了黄瓜等果蔬。春暖花开之际,孩子们一起到这片土地上除草、松土、挖坑,将果蔬小苗放进挖好的坑里埋好,并用泥土压实完成栽种。在孩子们的记录本中,点点滴滴皆是植物成长的轨迹——“小苗长出了两片大叶子”“小苗长高了好多,比我的手还要长了”“小苗好像有点渴,歪着脑袋像是跟我要水喝”“黄瓜苗长得更长了,还长出了爬藤,需要拿一些树枝做支架给它爬藤结果用”……在闹闹的《植物日记》里我们还看到了有一些音符,闹闹说:“这是我在唱歌给植物听,它们听了我唱歌很快乐就会长得很快很健康,花会开的大一点,果子也会长得大一点。”彤彤说:“小黄瓜是我的好朋友,我会给它讲故事听,还会跟它分享我的小秘密。每一天我都会来看看它们。”在孩子们坚持不懈的呵护里,接近50天,终于在黄瓜藤上长出了第一个果实,这让他们觉得十分惊喜,随着第一颗果实的慢慢长大,果实渐渐地越来越多了,孩子们高兴地商量着黄瓜的吃法——拍黄瓜、黄瓜蛋汤、黄瓜拌面……初夏的幼儿园里,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

(二)欢欢农科馆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解放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幼儿园附近不远处就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内连绵的大棚此起彼伏,蔬果硕果累累,农业设施点缀其间,智慧农业平台令人大开眼界。其中,“漫游农科展馆”对外开放,充满趣味,展现了鱼菜共生、高空管道栽培、移动式苗床等技术。秋游期间,孩子们到此进行研学体验,感受由高科技培养出的绿色有机食材。通过农科馆的研学,孩子对蔬菜培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科技的无限潜力赞叹不已,这也激发了他们深入科学探究的欲望。

研学归来,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观看视频以及与父母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解开了无土栽培的秘密。他们了解到部分植物只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光照、适宜的温度和营养即可茁壮成长。因此,孩子们计划在班级开展无土栽培活动,种植既美观又可口的植物。他们用玻璃瓶培育番薯,用培养盒种植小麦苗和豆芽菜。当小麦苗长得翠绿时,孩子们将其剪下来榨汁,因麦苗汁富含纤维素和叶绿素,具有健脾消食、调理肠胃的功效。而在首次培育豆芽菜时,一盒豆芽发芽寥寥可数,经过比较分析,孩子们总结出可能是水分过多导致豆子泡烂。于是,在下一次培育中,他们相互提醒保持适度湿润,终于成功培育出健康的豆芽菜。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许多秘密正等待着他们去进一步探究。

二、食之味——品风俗

食育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幼儿参与食品制作,进行食材加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依托中国千年传承的独特饮食文化和基本理念,结合节气、节日、地方特色的美食,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幼儿感受食物滋味弥漫于唇齿之间的美好体验,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食物,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感知,更让他们在享受快乐、享受劳动的同时,获得了比书本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实践比说教更能令人产生真实深刻的体验,这是对食育完美的呈现。中国人的味蕾里,除了食之味美,还有许多爱意传承融入其中。

(一)传统美食

教育家马斯基说过:“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本地方的特色、精神、传统和特点。”幼儿园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参与制作清明果、粽子、月饼、汤圆等食物,体验不同节日的风俗习惯和亲子制作的温馨。每完成一个粽子或月饼,孩子的脸上总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中秋和国庆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盛世华诞,情满中秋”双节活动。活动中提供了制作月饼的食材,供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小小的月饼融入了甜蜜的爱意。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月饼赠予父母,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每个人在制作和享用美食的过程中都会带上自己的情意,这种情感融入味觉,给人无尽的回味。

(二)地方美食

我们的园区位于旅游特色村中,因张思村打造旅游特色文化,美食农家乐在当地遍地开花,饮食文化亦是其中灿烂多彩的一部分,农家菜既反映本地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亦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孩子能够在张思村农家乐中真实体验农家乐一桌菜,体验桂花糕的制作和地瓜磨粉制皮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开展一桌菜文化的区域“农家乐”,在游戏交往中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真实情境和游戏中习得家乡的饮食文化,使他们为自己家乡的文化感到自豪。

今年的散学活动前,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策划了一场属于他们的茶话会,并准备在幼儿园的餐桌上呈现一桌地道的天台人年夜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点菜、搭配饮料,并邀请有时间且擅长烹饪的家长来帮忙。我们向全园孩子发出邀请函,在这一天,所有孩子穿着节日盛装齐聚幼儿园,提前庆祝团圆年。随着一道一道菜上桌,孩子们畅谈新年愿望,举杯交换祝福,满足的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食物是有温度的,这是一场因爱而聚的盛会,家园携手陪伴孩子共赴龙年的岁末之约。

(三)日常美食

全县幼儿园实行统一的食谱已有数年,孩子的日常饮食营养均衡。然而,有时孩子们也会渴望尝试食谱以外的一些美食。教师作为孩子们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育孩子方面不遗余力。但食育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学校的引领,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家校合作能够显著提高食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在日常实施食育教育过程中,家长们一直对学校食育课程计划给予高度支持和配合,并能在家庭生活中就饮食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这有助于深化食育课程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元旦临近,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希望能来一顿暖暖的火锅。心动不如行动,吃火锅需要哪些食材呢?于是孩子们在“任务单”上画下了自己最喜爱的火锅食材——鱼片、火腿肠、金针菇、西兰花、福袋、菠菜……一应俱全。完成“任务单”后,孩子们开始抽签,每位小朋友抽到任务单后都小心翼翼地放好,准备晚上去菜市场和超市采购。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冬天的第一顿火锅终于安排上了。满怀热情,孩子们一起帮忙择菜、洗菜、切蘑菇、切火腿肠……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长,或许教育就是这样简单,聆听孩子的心声,追随孩子的步伐。

三、食之研——探食机

在中国人的厨房里,各式各样的调料是激发食物味道的神奇材料,而利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进行的食物转化更是让食物魅力无穷。如何让孩子了解调料里的科学秘密和食物贮存所包含的科学现象?我们需要带领孩子们走进调料的世界,让他们尝试自己腌制食物、贮存食物,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科学。

(一)甜蜜桂花树

幼儿园里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的时候,桂花香满园,孩子们很喜欢在桂花树下玩,闻着桂花甜蜜的香气。但是桂花的花期很短,开花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凋落。当桂花随着秋风掉落下来,孩子们觉得很可惜,很想把这份香味保存下来。经过查阅资料,孩子们了解到桂花可以收集起来晾干保存做成辅食和香囊,还可以做成桂花蜜。于是在天气晴好时,大家合力在树下铺上了布和雨伞,接住掉落下来的桂花,并收集起来晾干。由于制作好后的桂花蜜是直接食用的,因此干桂花需要洗净晾干水分再备用。制作桂花蜜需要用到糖和盐,白糖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但孩子们都很好奇,为什么制作桂花蜜需要加一点盐呢,为了得到答案,孩子们做了对比实验。他们在其中一罐桂花蜜中按照比例配方和步骤加入了盐,而另一罐则不加盐,经过一个月的密封腌制,孩子们开罐品尝发现,加了少许盐的桂花蜜吃起来更美味一些。原来盐的作用是提味,而且盐还可以去除桂花的涩味,不过盐要适量,如果加太多桂花蜜可就不好吃了。

(二)神奇酵母菌

面包为什么会从一个小小的粉团变得又大又蓬松?因为里面加了酵母菌。孩子们觉得酵母菌很神奇,但它是怎么让面团变大的呢?带着好奇,孩子们开始了实验。他们分别在四个可封口的袋子里加入不同的配方,发现酵母菌加温水发酵得更快,产生气体最快,使袋子膨胀得最快。原来温水可以提高酵母菌的活性,而直接加入糖和盐会使酵母失去生命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这些生动实践,孩子不仅感受到食物的魅力,更学到了背后的科学知识。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探索精神得到培养,这正是食育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同继续在食育教育中,播种智慧,收获成长。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教基二[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Z].

[2]周念丽“.活教育”中的食育.[M].2019,(05):34-44.

[3]王颖嫣,蔡丹娜,胡佳.幼儿园食育——园本化课程的开发[M].2022,(8):274-294.

[4]郑乐也.在课程改革中成长[J].幼儿教育,2024.10.2.

猜你喜欢
活教育食育体验式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