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 孙佳玥
摘 要:随着场馆的教育功能逐日凸显,场馆学习受到了3-6岁幼儿父母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幼儿参观博物馆学习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参观频次、观前准备、学习品质、互动质量等四个方面。为优化幼儿参观博物馆的学习结果,建议父母重视非正式学习,增加幼儿参观博物馆的机会;借助重复参观,深化幼儿学习;做足观前准备,调动内驱动力;加强亲子互动,做好学习导师。
关键词:3-6岁幼儿;参观博物馆;学习结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037-05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度校级青年专项课题“研学旅行背景下幼儿参观博物馆的现状研究”(编号:23QNZ17)。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背景下,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孩子也有更充裕的课外时间。“双减”背景下,场馆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家长重视,场馆学习受到了诸多幼儿家长的关注,成为重要的休闲活动之一(由于学界对博物馆的界定不一,本研究中所指的博物馆特指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历史类、综合类博物馆)。但幼儿在博物馆中学习的结果千差万别,许多父母表示带娃去博物馆很受挫,因为面对孩子随时的提问,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回应;还有一些父母并不重视幼儿在博物馆中的学习,也不能给予有效的引导,存在严重的走马观花现象,学习结果大打折扣。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幼儿博物馆学习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优化幼儿博物馆的学习结果?”这些都成为研究者迫切想要解答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1.访谈对象选取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目的性抽样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1],并遵循资料收集尽可能达到饱和状态的访谈原则[2],据此,研究者选择经济发达城市的3-6岁幼儿父母共21人进行访谈,这一样本数量也满足了质性访谈样本量应该大于12这一要求[3]。访谈对象情况,见表1。
2.观察对象选取
在博物馆入口处随机选择来参观的12对亲子(子女年龄范围为3-6岁),经同意后,在不影响其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跟踪观察。
(二)收集资料的方法
1.访谈法
编制访谈提纲《父母带3-6岁幼儿参观博物馆的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访谈提纲的编制经历了多次修改完善的过程。最初版的访谈提纲主要依据访谈提纲的基本格式要求、相关文献的阅读,结合本研究的问题进行编制,然后选择受教育程度不同的6位父母进行预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完善,并请专家审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提纲。
2.观察法
为弥补访谈法的不足,力求收集到更客观、丰富的数据,研究者深入博物馆现场对3-6岁幼儿及其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观察。在观察前,研究者基于访谈情况,拟定了重点观察的内容,即“博物馆中父母和幼儿的言行”,主要聚焦在不同情境下“父母做了什么”“幼儿做了什么”,并进行现场记录。
(三)分析资料的方法
对收集到的访谈和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共转录访谈文稿53626字,观察文稿10821字,然后运用NVivo11plu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分析。为提高研究的效度,本研究邀请一名研究生与研究者共同编码。经检验,编码一致性为89.6%。此外,将编码结果交由专家审阅,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达到相应的要求。
参观者在场馆获得的学习结果是多元的,不仅包括知识获得等认知的发展,也会促进其情感态度的转变[4]。本研究中幼儿参观博物馆的学习结果既包括幼儿在博物馆中收获的知识,也包括非认知能力(如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创造力、想象力、坚持、价值观等)的培养。对于3-6岁幼儿来说,后者更为重要。调查发现,幼儿的参观学习结果主要受参观频次、观前准备、学习品质、互动质量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参观频次
参观频次既包括参观不同的博物馆,也包括对同一博物馆进行多次重复参观。参观者曾经的博物馆体验和相关的认知资源则以一种心理境脉影响着其后续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经验建构[5]。访谈得知,经常参观博物馆的幼儿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学习结果。首先,他们会更加喜欢博物馆,对参观博物馆更感兴趣。例如,有家长谈到,“他好像从小养成了一种去博物馆的模式,比如我们去苏州,他首先会想到去看看那边的博物馆,每次去北京,我们第一站肯定是去国家博物馆。”其次,在博物馆的参观中,他们会展现出较好的学习品质和非认知能力。学习品质由两个基本维度组成:对学习的热情(包括兴趣、快乐、学习动机)和学习中的投入(包括专注性、坚持性、灵活性和自我调节)[6]。访谈中家长谈到,“记得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完全是走马观花啊,没有啥深刻的印象,随着一次又一次参观博物馆,感觉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收获了很多,看展品更加专注了,参观的时长也增加了,还会提出很多不仅限于‘是什么的问题,越来越适应这种学习了。”“在对同一博物馆进行多次参观后,她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很多,能说出同龄小朋友不知道的内容,感到很自豪。我觉得这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她参观博物馆也是一种正强化吧。”“我经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发现孩子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了,每次去博物馆都让我给他讲这方面的故事。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他喜欢听丝绸之路的故事;在中国伞博物馆,他喜欢听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参观博物馆让孩子从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增加了孩子的文化认同感。”
(二)观前准备
参观博物馆前的准备对参观博物馆的学习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准备越充足,参观学习结果越好。访谈发现,当下父母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前的准备是不够充分的,存在随意性。进一步访谈发现,父母通常会更多地进行参观预约、生活用品(如水壶、纸巾、衣服等)、博物馆展览或展品初步了解等方面的准备;许多父母表示知道准备的重要性,但不做准备,或者准备不多。例如,“我认为其实最好是要做准备的,但是不做的。”“看情况吧,一般会了解一下此博物馆正在进行的一些展览,其他准备不多。”“需要准备,了解博物馆有无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探索馆需要提前预约才能进,了解博物馆最近有没有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展览。”
(三)学习品质
父母自己对于学习的信念,以及他们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也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品质[7]。父母在参观中的学习品质对幼儿有感染和示范作用。观察发现,有父母在参观中存在不良示范作用,如在等待幼儿的期间玩手机来打发时间,而不是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导师的榜样;有父母是放羊式的,他们自身对博物馆展品兴趣不高,常常是边跟随幼儿保护其安全,边聊天说笑;还有父母当幼儿在一个互动区玩久了时会显得没有耐心,提出“我们去下一个地方玩吧”,忽视幼儿此刻的关注。上述父母仅仅充当的是安全监护人的角色。安全至关重要,但是这种“不作为”的陪伴却会对幼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由于父母的支持不足导致的学习结果不佳。另外,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上述现象中不良的学习品质给幼儿造成这里很无趣的感觉,成为幼儿博物馆学习的一种负面的心理因素,进而降低其参观的积极性、兴趣、专注力和坚持性。可想而知,这种学习品质下的幼儿也难以获得较好的参观学习结果。
(四)互动质量
社会互动是建构主义强调的一个重点,研究者常基于建构主义来解释场馆学习。在此理论的影响下,Falk等认为场馆学习是发生在一定的物理环境中,通过与其他个体的互动,将先前知识经验和新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8]。也就是说,幼儿在建构知识经验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发生的。因此,在带幼儿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互动质量对幼儿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访谈发现,在博物馆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角色呈现为监护人和支持者两种,且监护人角色体现比较充分,而学习支持者角色的胜任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提问应对乏力
在谈及“参观博物馆时,您对孩子的提问能够自如应对吗?存在什么困难?”时,只有个别小班阶段幼儿的父母表示基本能够,这可能因为小班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提问较少,且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多关注展品或展览的外观如形状、颜色等,多停留在“是什么”等比较粗浅的层面。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中大班幼儿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应对了,面对幼儿的提问,父母难免捉襟见肘,如父母提到“哪懂那么深奥的东西”,“不太能应对自如,不太了解那些东西,不知道怎么来回答他的问题”,“有部分可以,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不太有自信解答”,“有时候比较难以应对,考验家长的能力”等等。
2.展品讲解能力薄弱
访谈发现,父母的展品讲解能力是十分欠缺的,有父母表示“不会讲解,只会读或者去查”“只会介绍自己熟悉的内容”“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一定是自己擅长的,讲解起来比较生硬”。良好的讲解首先需要对客体进行内化,对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的参观是随意的,在对展品没有了解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上述问题。因此,给幼儿讲解时会出现生硬、晦涩的现象,难以从幼儿能够理解的角度进行,这导致幼儿在博物馆中的体验是受挫的、乏味的、抽象的,很难将展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意义连接,从而使参观停留在浅层、走马观花、猎奇性的层面上。
3.启发引导者的角色有待增强
观察发现,有些父母与幼儿基于展品的互动是单向性的,互动的发起者常常是父母,多是针对展品向幼儿介绍“这是什么”,幼儿在此过程中充当被动的接受者角色。这种亲子互动缺乏启发引导,更多的是一种从父母到幼儿的单向输出,有填鸭式之嫌,可能是父母的一种“总想让孩子知道更多”的心理在作祟。例如,有个母亲指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剑对幼儿说:“这把剑好长,锈掉了,是不是?它原来还要再锋利一些。”说完,又走向下一个参观目标进行介绍。值得肯定的是,这位母亲有意识地通过语言引导幼儿观察,启发幼儿进行了浅层思考,但所提问题是封闭式的,且较匆忙,幼儿来不及对展品进行仔细观察,因此不利于和幼儿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4.亲子间的延迟学习缺位
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不局限于博物馆的时空范围之内,而是会延伸馆外,如离开博物馆后,亲子围绕展览进行的一些对话;将当前的生活与博物馆中的经验进行的联系;与展品有关的阅读等等。因此,参观者的学习并不是随着参观的结束而终止,它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里将参观者离开博物馆之后的学习称为延迟学习,即后博物馆阶段的学习。延迟学习可以让学习者保持对参观内容的关注和热情,引导学习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并尝试将参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经验背景。调查发现,父母对幼儿的延迟学习不够重视,在离开博物馆后,很少再对幼儿进行基于博物馆的学习支持,亲子间的延迟学习常常是空白的,这不利于幼儿思维、关注的延伸拓展,从而影响参观博物馆的学习结果。
(一)重视非正式学习,增加参观机会
部分父母持功利性的学习观,注重知识技能掌握的认知方面的学习,不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非认知学习;注重结构严谨,有预期和可测量成果的正式学习,不重视孩子自发的、开放式的、自我主导式的、结构化松散的非正式学习,如博物馆参观学习。非认知能力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个体非认知能力越高,越有信心、动机和决心迎接困难和挑战。另外非认知能力对中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逆袭有正向作用,对社会行为和劳动市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9]。场馆学习是非正式学习与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简单的博物馆经历往往能对观众产生长期的影响[10],参观者在博物馆中收获的是多元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够得到认知水平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指出,“家长应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多开展接触大自然的户外活动,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开阔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鉴于此,父母应树立“大学习”的观念,常带幼儿参观博物馆,不应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上厚此薄彼,而应使二者相得益彰,协同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借助重复参观,深化幼儿学习
博物馆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即便是成人一次参观也很难关注到很多方面,难以发生深度学习,况且是3-6岁阶段的幼儿。因此,很有必要带幼儿对同一博物馆进行多次参观学习,父母可以优先选择常住地的博物馆。访谈中有父母提到会带幼儿重复参观同一所博物馆,因为每次参观收获都不一样。这里可能是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丰富,每次都会对展品进行不同的意义建构,而每次都是在上一次基础上的超越,从而呈现知识经验的螺旋式发展。重复也是一种巩固,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重复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因为幼儿的注意范围是有限的、注意稳定性差,记忆的容量小,观察的目的性不强也不够细致,重复参观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次参观的不足。重复可以让幼儿对感兴趣的展品保持持续关注和思考,这不仅可以深化幼儿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专注力、坚毅、勤思好学等品质。重复可以让幼儿习得如何参观博物馆的有效经验,在一次次重复参观中,幼儿能够越来越适应这种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掌握有效参观的方法经验,这也是对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总而言之,重复参观的益处很多,父母应加以重视。
(三)做足观前准备,调动参观内驱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参观前的准备对幼儿的参观学习结果有重要影响,父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1.明晰博物馆的布局和展览
参观博物馆前,父母除应了解博物馆的参观注意事项,如开闭馆时间、参观预约等,还应提前了解场馆的布局和展览,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对于父母去过的博物馆,因比较熟悉,这方面不用做太多准备。而对于父母第一次去的博物馆,可通过网络了解相关信息,但最好的方法是提前参观踩点,重点了解场馆的空间布局、展陈内容并思考哪些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还要对一些展览进行学习,可自学,也可借助讲解服务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样可以获得场馆参观的第一手经验,便于带幼儿参观时进行参观引导和路线规划。
2.预设提问并进行针对性准备
针对要参观的博物馆,父母可以预设幼儿可能会对展品提出哪些问题,哪些是自己能够回应的,哪些是比较专业的、需要提前做功课的。对于需要提前做功课的内容,父母可以借助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官方客服、网上查找答案等方式进行。这样,父母在正式带幼儿进入场馆学习时才会更加从容自如,避免因知识短板难以应对提问时的受挫现象,同时也能在展品讲解时做到驾轻就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
3.调动参观兴趣和动机
兴趣和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学习效果有着复杂的影响。参观前父母不妨和幼儿谈谈所要参观的博物馆,也可以就博物馆里的展品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阅读,可以是绘本,也可以是故事书等。参观前的谈话和阅读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带着期待和问题参观博物馆;另一方面也是在对幼儿进行相关经验的铺垫,有备而来更有利于进入场馆后进行更多、更深层的意义建构,从而让幼儿获得良好的参观学习结果。
(四)加强亲子互动,做好学习导师
有关研究表明,学习的产生不仅是人与这个独特的环境(包括装置、技术、空间等)的互动的结果,人际互动也是刺激观众在展览中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比如亲子互动[11]。因此,在博物馆中,父母应注重亲子互动,并积极提升亲子互动水平,坚持合作商讨型的亲子互动方式,做幼儿博物馆学习的有力支持者、促进者、示范者,而不是做放任幼儿的消极等待者。具体而言,在参观过程中,父母首先应树立一个学习者的形象,在与展品的互动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品质示范,在言传身教中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应根据幼儿年龄调整指导控制的程度,对于小班幼儿,应在兼顾兴趣的同时多引导幼儿观察学习,为其规划参观路线;对于中大班幼儿,尤其是大班幼儿,应多与其商量讨论,尽可能基于展品提开放式问题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注意延伸拓展幼儿的学习。例如,“你知道吗,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就是用这个碗吃饭的,你看看它跟我们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第三,积极与幼儿一起参与博物馆内的互动体验类的项目,比如电子屏、互动游戏、体验区活动等,做幼儿的玩伴和共同学习者,构建一个亲子学习共同体,并在其中作为能力强者发挥支架作用。第四,在展品的讲解上,应尽量生动些,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或诸如讲故事等愿意接受的方式,而不是生硬地读/念说明牌。可以运用类比法、动作手势等将幼儿看到的展品与其先验知识建立联系;如遇对自己挑战比较大的展品,可请讲解,或者拍照留存作为延伸学习,回去之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寻找答案;还可以借助博物馆里的科技设施如虚拟现实,让幼儿对展品有更直观的认识。第五,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陪他去发现。有时父母去博物馆总是企图让幼儿记住些什么历史,认识些什么文物,但学前儿童其实可能根本不感兴趣,相反可能沉醉于瓶瓶罐罐上的花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有时父母由于行程安排比较匆忙,又急于带幼儿参观所有展品,导致在展品前逗留时间很短,对幼儿来说学习效果并不好。最后,重视后博物馆阶段的延迟学习。离开博物馆不是参观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父母应在日常多与幼儿谈论与博物馆有关的经验,基于博物馆中幼儿表现出的兴趣、问题做相关支持和拓展,以使参观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责任编辑:张玲玲)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3.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3.
[3]Given,Lisa M.,ed.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M].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2008:120.
[4]Briseno- Garzona, Anderson,D., Aderson,A. Adult learning experiences from an Aquarium visit: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in family groups.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2007, 50(3): 299-318.
[5]郑旭东,王婷.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场馆学习理论的解读与启示[J].上海: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4):55.
[6](美)马里奥·希森著,霍力岩等译.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24.
[7](美)马里奥·希森著,霍力岩等译.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50.
[8]Falk J. & Storksdieck M. Using the contextual model of learning to understand visitor learning from a science center exhibition[J].Science Education,2005,89 (5):744-778.
[9]李瑞,刘颖,刘超.隔代照料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基础教育,2022,19(05):90.
[10]Falk J H,Dierking L D.School Field Trips:Assessing their Long-Term Impact[J].Curator, 1997(40):211-218.
[11]Diamond J D.The Behavior of Family Groups in Science Museums[J].The Museum Journal,1986,29(2):13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