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婷
摘 要:儿童的品德启蒙是学前教育的关键内容,关系着儿童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升。幼儿园开展品德启蒙教育,能促使儿童建构自我德性,外化自我德行,从而惠及儿童的未来。当前,幼儿园的品德启蒙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忽视儿童的主体性、渗透性不强、缺乏家庭和社区的支持等困境。因此,本文试图从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一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探索品德启蒙之路,二是从一日活动中寻找品德启蒙之策,三是家-园-社三方协同搭建品德启蒙之桥。
关键词:家品德启蒙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050-04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些流传至今的词语表现了古人对品德修养的注重,如仁爱、勤俭、诚信等。步入现代社会,人们也形成相应的契约精神以及义利关系。可见,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立足的支点,更是应对世界万变之不变之策。
世界正快速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不能缺少对个人美好品德的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德。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离不开对品德教育的重视。2022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文件首次将“品德启蒙”列入幼儿园办园方向内容的关键指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让儿童从小明白“个人品德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才能让个人品德修养真正扎根于人的内心深处[1]。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品德启蒙教育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对于品德启蒙教育这一概念,鲜有学者提出明确的界定,笔者将从品德和启蒙教育进行概念解释。品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品德是各种社会品质要素的综合,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狭义的品德专指道德品质[2]。
品德“通常称作道德品质或德性。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行动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品德不仅仅是内在的心理或意识特质,而且是道德心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品德是一种自觉意识的行动过程。人的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一般生活习惯,更不是‘兴趣‘感情发展的结果,而是凭借一定的判断和选择,凭借自觉意志控制和处理感情与行为的结果,是一个人的自觉意志的凝结[3]。”
康德在1784年发表了《什么是启蒙》,直接引起了学术界对于“启蒙”的深入探讨。在书中康德对启蒙下了这样的定义:“敢于明智!(spaereaude)大胆地运用你自己的悟性!”换句话说,启蒙的方式是理性,而启蒙的过程就是由不成熟逐渐过渡到成熟[4]。
我国教育家吴松对启蒙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启蒙是一个过程,它始终与人类心智发育、成长的历史相伴随,是人类自我反省和不断进步的一个推动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启蒙,我们就不难理解启蒙精神是一种不朽的精神。”
《易经》指出,“蒙是指儿童心智未开、不懂事、愚昧的状态。”因此,启蒙即发蒙,通过“教育”使孩童的思维由懵懂到清明[5]。启蒙就是对心智尚未全开的儿童进行启发教育。品德启蒙教育,即儿童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常规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环境熏陶感受和体会品德,获得品德知识,感知品德情感,外化品德行为的过程。
综上,幼儿园的品德启蒙教育即儿童在幼儿园习得基本的品德知识,拥有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
(一)开展品德启蒙教育,促使儿童初步建构自我德性。
德性,即道德品性,是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德性是品德生长的首要元素,性有善恶之分,德性固然也有之。如何启蒙儿童成长为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公民意识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品德启蒙教育的对象,学前期的儿童既不是生来就是全能的,更不会是“白板”。良好的品德启蒙教育就像是启润儿童德性的良药,促使儿童从蒙昧走向聪慧。皮亚杰指出道德他律到自律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6]。其中,品德启蒙教育是儿童从“外部规范约束到自我德性内生”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遵循“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品德生长规律[7]。老师的品德修养、教学活动中的品德事例、同伴中的道德模范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德性,促使其建构自我德性。
(二)开展品德启蒙教育,培养儿童初步外化自我德行
德行,即道德行为。人立于世,德行先行。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习惯为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也提出了“品德启蒙”这一关键指标,并指出幼儿园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可见,品德启蒙不仅要着眼于德性,更要落脚于“德行”。幼儿园开展教育形式有单元教学活动、主题教育活动、项目活动等,这些活动时刻蕴含着品德教育的契机。每一次尝试“让座”“请客”都能让儿童感受到德行的魅力。在践行这些道德行为时,老师的赞赏、家人的支持、同伴的进步促使他们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惠及儿童的未来
品德是人类独有的美德,开展品德启蒙教育,从小让儿童明白品德的重要性,有助于儿童在未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人工智能的时代正在挑战人的主体地位[8],未来社会充满着不确定,幼儿园教育中传统的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并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但能确定的是未来教育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想要在未来发展中始终保持人的主体性,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不断提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前期儿童的品德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9]。通过各种品德教育活动,能更好地提升品德修养,惠及儿童的未来发展。
(一)忽视儿童的主体性
从教育观念的视角分析,幼儿园的品德启蒙教育存在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常以成人视角俯瞰品德教育。部分幼儿园品德教育理念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存在一定的架空感,未能贴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品德需要。部分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师在开展有关品德的教学活动时,很多时候会过于重视活动的外部成效,而忽视儿童内部体验,如教师会把活动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看得过于重要,而对情感目标一带而过,导致儿童缺乏对道德情感的体验,仅仅停留在道德知识的获得。其次,部分幼儿教师与家长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轻视品德启蒙的重要性,不顾儿童的主观需要,为了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重视培养其阅读、书写等技能,轻视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渗透性不强
从教育实践的视角分析,当前幼儿园在品德教育的渗透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能有效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张冬梅等学者的研究指出,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品德教育的融入并不充分或被忽视。同时,常见的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大多采取集体教授等的方式,只是教师单向的灌输与讲授,缺乏双向的互动与交流,也尚未与主题活动、项目活动等教学活动融合。此外,品德启蒙教育具有分散性,缺乏持续性和日常性。常见的品德启蒙教育多集中在特定节日,如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等。
(三)缺乏多方教育合力
从教育主体的视角分析,当前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呈现出一种相对孤立的状态,未能充分整合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力量。家庭是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幼儿园是品德教育的关键场所,幼儿园系统的教育活动使儿童受到教育与启发;社会则是品德教育的基础环境,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不容忽视。家园社三方都具有同等地位,但是现在家庭与社区的支持显然落后于幼儿园,幼儿园变成了品德启蒙教育的“主导者”,导致儿童的品德启蒙教育缺乏一定的外部支持。同时,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也不紧密,社区无法及时提供相关的品德教育资源;部分家长品德教育意识并不强,以工作繁忙等为由缺席孩子的品德启蒙教育,缺乏品德教育启蒙的积极性。
(一)从儿童视角出发,探索品德启蒙之路
教师应平等对待儿童,后现代主义者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平等是教师与儿童对话的前提,更是品德启蒙的伊始,用彼此尊重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儿童,能够滋养幼儿的德性。在班级中开展品德启蒙教育活动时,教师要避免站在成人视角,应尊重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如儿童在进行“做一把能撑开的伞”项目活动时,提出了与品德相关的问题:“开伞的时候会不会把雨水溅到别人?”“要是溅到了该怎么办呢?”这时教师作为项目活动的一员,可以参与孩子的讨论中去,与孩子一同探讨其中的问题。
教师应仔细观察儿童,观察是教师读懂儿童的关键,一个懂得观察儿童并及时回应儿童的教师才能与孩子同频共振。同时,教师也应细心观察与儿童有关的品德素材,善于从儿童的兴趣当中寻找品德资源。比如,教师近期观察到班级的儿童在角色游戏中喜欢扮演警察叔叔,经过与孩子们讨论,确定开展关于了解警察叔叔这一职业的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了解了警察叔叔的日常职责,还带着孩子体会了警察叔叔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本领,为孩子们树立了道德模范。
教育不仅是赠人玫瑰,也是手留余香。教师应与儿童共同成长,“蹲下来”与儿童共同寻找德性与德行的过程,不仅是尊重儿童的体现,更是启发老师前行的动力。当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感情,教师也会因此获得满足感;同时,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地提升,孩子自然也会在品德浸润下成长。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引路人,在探索品德启蒙的道路上,必须平等对待儿童、仔细观察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
(二)渗透于一日活动,提供品德启蒙之策
教师应将品德启蒙的教育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活动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人的各种社会交往之中[10]。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中充满着品德启蒙教育的契机,如在班级中开展“让座”“排队被别人插队了怎么办”等角色游戏,让孩子在角色互换中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事情。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十分在意自己坐过的椅子,更不希望别人乱坐自己的椅子,但是其实有些班级的椅子并没有贴名字,他们“私有化”椅子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开展“到底是谁的椅子”等游戏活动,试图在游戏中和幼儿一起探讨椅子的归属权与使用权,从而达成品德教育启蒙的目的。
同时,幼儿园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品德启蒙的环境,将环境元素融入一日生活的活动中。陈鹤琴先生认为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应主要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在幼儿园物质环境建设上,可根据各班级幼儿的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以及品德教育需要,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共同动手设置教室和园内环境[11]。比如,在教室或园内设置“小小道德角”,鼓励孩子们通过参与日常活动,如垃圾分类、环保行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建设要从完善办园理念、园本课程等入手,适当融入品德启蒙元素。办园理念应以培养具有美好品德的幼儿为目标,注重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园本课程应充分体现品德教育的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开展,平时注重维护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培养相亲相爱、团结的幼儿园氛围。
(三)“家—园—社”三方共育,搭建品德启蒙之桥
在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应当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共同体。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其他两种教育形态的协同作用显得较为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的教育方针,为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是品德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健全家园社合作联动机制,需要家园社三方协同合作。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关系上,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密切关注孩子的品德成长,提高对品德启蒙的积极性;幼儿园要在家庭品德教育中发挥科学指导的作用,把教室中的品德教育放到与幼儿贴合的生活实际中,让幼儿近距离体验品德之美;要淡化主体意识,强化纽带意识,密切联系家庭与社区,发挥关键的纽带作用。在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上,社区应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资源,积极提供支持与服务,如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社会图书馆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家庭与幼儿园的品德启蒙教育服务,自然而然地使教育效果最大化[12]。同时,定期组织公益性的家庭教育宣传指导活动,并推动实施相关的实践活动,开发家庭教育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主动联合幼儿园开展相关品德教育活动,如社区的敬老活动、义务劳动活动等。家庭、幼儿园与社会应共同探索一种开放型合作模式,合力筑牢品德教育的支持网络,构建以家庭为基础、幼儿园为关键、社会为依托的品德启蒙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刘婷婷)
[1]黄聘.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J].求实,2013(01):40-44.
[2]甘葆露.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德育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53.
[3]李春秋.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品德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59.
[4]康德.什么是启蒙?[J].盛志德译.哲学译丛,1991(4).
[5]陈宣良.中国文明的本质:全责组织结构下的公共权力一体化——一种历史哲学的思考.卷5,断裂性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30—431.
[6]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7]李季.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J].中小学德育,2012(01):19-22.
[8]张刚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1-6+64.
[9]毛家瑞.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
[10]邹慧敏.在情境互动教育中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03).
[11]盛丽,杜秀娟.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7(05):77-79.
[12]朱永新.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7,38(11):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