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西飞
摘 要:高等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思政课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的融入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有待更新、课程协同性不强、资源平台运用不足等现实困难,需要打牢理论根基、夯实教学基础、培养情感纽带、强化技术支撑,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高等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必须毫不犹豫地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实际,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22年7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如何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既是当前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大势所趋,也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民族工作的题中之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
(一)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1.不同高校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教育投入不均衡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纳入“大思政”课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民族院校以及位于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当地人文历史和区域性政策的实际情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更高,在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上发力。有的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有的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重要抓手,在课堂外开展音乐、手工艺等多种方式的课程与实践体验活动,丰富了课堂形式[2]。相对而言,其他高校的教育着力点更多是放在预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以做好预科学生“混学”“混宿”等管理工作为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在整个“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地位不突出,课程设置对校园文化中的民族元素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缺少专门开发的课程或课程体系,通常以一般的思政教育进行覆盖。
2.部分教师的认识不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
和其他的学科知识一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要想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就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会贯通。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缺乏深入系统学习,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对自身的执教能力也不够自信,缺乏对学生的情感调动。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民族教育相关课程多采用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全包制教学模式,授课模式大多沿袭传统的说教式,同时囿于授课主题的严肃性,教师在课堂上可发挥的余地较少,课堂互动环节设置不足,使用新技术教学手段有限,较难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更难产生共鸣,教学效果不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尚未通过教学得以充分体现。
(二)课程协同性不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效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需要从整体视角出发,打破学科界限,建立起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然而,现实中高校内部尚未建立成熟的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1.思政课程之间协同度不够
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内容较多,分布在多门思政课程中。普通高校思政课程在本科阶段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5门必修课,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一般设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3门必修课,在博士研究生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纲要”一般也作为必修课[3]。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思政课之间的协同,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开展联合教学等方式加强不同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而有些高校仍然保持着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缺乏协同意识,思政课之间往往存在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叠,教学连贯性不足且造成资源浪费。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互通不足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主要讲授专业知识和训练专业技能,而思政教育主要传授思政知识,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并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并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具体要求,助推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互通。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相对于文科类专业,工科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难度更大,有些教师可能只是随机地、零散地加入一些思政元素,而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得思政教育缺乏整体性和深度。加之学校层面对课程思政的顶层谋划不完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导致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不够紧密,缺乏课程联动,未能将教育目标与育人实践、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有效结合。
(三)资源平台运用不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搭建大资源平台提供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从而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质量。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与外部社会力量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存在不足。
1.未能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
当前,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被设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但相对于民族类高校,普通高校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之间的合作较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也不是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领域。在目前已有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使用和建设上,受限于交通、资金、安全等实际因素影响,开展现场教学的次数较少,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频率以及覆盖面不足,实践教育基地的核心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2.高校与相关部门的互动不足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高校对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的解读和利用不充分,存在信息沟通不畅问题。同时,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相关部门转化应用不足。高校较多的是接受和执行相关部门布置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任务或项目,较少基于自身教育理念和资源优势,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方法路径
(一)打牢理论根基,以理论研究带动理念更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理论先行,打牢理论基础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钥匙。高校在科研方面具有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力量较强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面的研究,为育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以理论研究带动教育理念的更新,在专任教师和学生工作教师中营造懂理论、能研究的学术氛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旋律深入人心。
1.建强民族理论相关学科
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理论研究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加大多方面的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努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鼓励多学科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研究。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均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相关联,并且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维度就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多学科的共同探索和融合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的学术研究。
2.营造浓厚学术研究氛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任教师一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能够系统、深入地开展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他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研究力量。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需要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学者、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参与进来。同时,思政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如辅导员、管理人员等,也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案例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验证。
(二)夯实教学基础,以队伍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发挥好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内容过于宽泛、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高校需要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思政教育课堂,建设满足时代需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中。
1.发挥好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要提高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改变以说教为主的大水漫灌式教育模式。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放视频、开展互动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开展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要注重网络空间资源的开发,用好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以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可以积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结合本专业特色,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教师培训,鼓励和保障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促使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知识,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和教学方法,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的特点,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可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纳入教育考核考评,营造重视相关教学的制度环境,促使教师自觉将弘扬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怀融于教学过程。
(三)培养情感纽带,以浸润式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要用好社会大课堂,坚持“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积极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环境。同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加强各族师生的交流交融、互动沟通,于细微之处不断熏陶,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培养各族师生浓郁的情感纽带。
1.打造民族友好型校园软环境
在学生管理中,健全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和服务机制,嵌入体现人文关怀的工作内容,关爱和帮扶少数民族学生更好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例如,高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配备生活辅导员,贴近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引导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全方位的关心关爱。推动各族学生在高校嵌入式环境中交流互融,引导各族学生在生活上彼此关爱、相互照顾、多方交流,进而推动形成共同的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类文化社团组织和党团教育活动,打造各族学生共享的文化品牌活动,精心推进“植入性”宣传,使学生在各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在重要的少数民族节日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组织各族师生共同参与,让他们共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从而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推动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欣赏。
2.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高校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好政策解读与教育资源对接工作,建设合作平台,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田野调查、劳动教育、支农支教等多种形式,带动大学生深入基层,特别是到民族地区开展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地区发展作贡献。要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读地区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就读学校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生产、民风民俗等情况。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吸纳不同民族学生参与,使各族学生在实践中共同拼搏奋斗、体验艰辛与喜悦,在其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使各族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增进了解,在体验社会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史档案馆、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场馆,开展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现场教学,开展民族发展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教育,使学生体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
(四)强化技术支撑,以多元平台传播团结声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离不开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成长于互联网等新技术突飞猛进时期的一代人,处于纷繁复杂和碎片化、多元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历史虚无主义”“个体民族意识”等各种错误思想观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渗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等技术工具的合理运用,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中有助于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加强对新媒体、新技术的了解和运用,打造多元化的平台,在高校大学生中更为有效地传播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声音。
1.打造多维的交流平台
一方面,充分发挥校园媒体普及性和覆盖性的优势,在高校网站、报刊等媒介上开辟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中华一家亲等主题宣传栏目,及时推送有关民族团结的知识、理论文章、重要会议精神等,宣传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事迹,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另一方面,及时采用媒介新技术,运用短视频、Vlog等当下青年受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在高校网课平台上精选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和纪录片供学生学习,提供更多可学习资源。在学生参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社会实践后,还可遴选学生自己制作的课程或微电影在平台上发布,调动学生宣传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热情。
2.建立监测监管机制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浏览网站监测监管,防止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和影响。要通过大数据、与网信部门的信息交换等多渠道,及时发现学生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涉及民族问题的不当言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论走向。要做好校内媒体平台内容发布的监管,加强对内容的审核,防止出现有损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9.
[2] 周俊利.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文化纽带视角[J].民族学刊,2021(2):9-16.
[3] 李芳.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基本问题探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0(4):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