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构成与本质

2024-07-07 04:33李云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

李云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属性的基础上突出共同体属性,它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命运和利益,它是联结中华各民族命运和利益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属于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知、情感归属和行为卷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成包括主客体两个方面的构成。在主体构成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是其认同主体。在客体构成上,一方面,它是对中华民族这一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另一方面,它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把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提升为对中华民族的国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内涵、主客体构成、本质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进行探讨。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概念,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认同”。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中华民族”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中华民族”一词由“中华”和“民族”两词组合而成。根据陈连开考证,“中华”一词大约在晋代出现,是个多义词,区域上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文化是指中原传统文化。“民族”概念首先出现于欧洲国家,大约在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是民族与国家同一的含义。“中华民族”一词最先由梁启超提出。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但梁启超所提出的中华民族最初指的是汉族,他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1]。1907年,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把“中华民族”作为融合五族的整体,使“中华民族”初步具有了现代的含义。孙中山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内涵,他放弃了“五族共和”主张,进而提出把中国各民族融合成中华民族的主张。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华民族”观念日益得到中华儿女的认同,进而成为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1939年,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2]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的含义进行了充分讨论,费孝通明确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的命题,且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陈连开认为“中华民族”具有双重含义,他把中华民族既看作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又看作是各民族结成的民族集合体。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在结合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集合体,它是一个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属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共同体的属性,它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命运和利益。

(二)共同体的内涵

在近代,最早提出共同体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卢梭的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历经私意、众意、公意三个阶段。他认为,公意是共同体的核心和灵魂,“唯有公意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即公共幸福,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3]。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出版《共同体与社会》,他采用二分法,将人类进程概括成“共同体”和“社会”。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根据社会关系分类,把共同体分为传统社会、情感共同体、价值合理性共同体、目标合理性共同体、法定社会、大型组织等类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资本主义“虚幻的共同体”和“抽象的共同体”,由此提出“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体建立的出发点,他认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构成了和谐真实的人类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共同体的解释是,“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5]。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共同体是由人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共同性是共同体结成的基础,共同条件则是共同体结成的纽带。英国社会学家鲍曼认为,“共同体的一致性是由其同质性、共同性所构成”[6]。共同性要素主要包括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血缘、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经济活动、共同的道德、共同的前途命运等,而这些共同性要素使人们具有共有身份、共通情感、共同利益和共享价值等纽带。共有身份是共同体成员享有的成员资格,只有成为共同体的一员,才能享有成员资格所带来的安全和福祉。除了确定共同体的内外边界,共有身份还能促进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的认同。“身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背后都对应着主观认同。”[7]中华民族身份就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有身份,是其享有的成员资格。“中华民族以共有身份为基础形成身份共同体”[8],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是建构共同体的基础。共通情感是共同体形成与延续的黏合剂,是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产生情感能量、形成集体记忆和生成情感认同的纽带。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情感共同体。共同利益是共同体建构的利益基础,共同体主义者所倡导的共同利益是一种非排他性的相容性利益,从本质上大致可以区分为“安全”和“福利”两大类[9]。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共享价值是共同体形成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共同体成员有了共享价值,就有了共同的道德信仰与道德秩序,就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享价值,从此种意义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共享价值为纽带的价值共同体。

(三)认同的内涵

“认同”是个复合词,它由“认”和“同”组成。“认”其含义主要是认可、承认,“同”的含义主要是相同。因此,在现代汉语中认同有两种含义。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认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哲学研究中,后来,“认同”一词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意义上提出了认同的含义,他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0]认同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基于美国微观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的认同理论和欧洲社会心理学所倡导的社会认同理论。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认同理论是根据自我与社会的交互关系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关注的是个体及个体角色行为。社会认同理论更加关注群体层面上的群体进程和群际间关系,在群体因素的基础上来研究群际关系、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11]。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属于社会认同,是一种包含多重共有身份的集体身份认同。王延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国族(中华民族)身份的集中概括”[12]。

首先,它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3]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国各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上相互往来,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价值观念上交融互连,从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华民族成员身份认同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有身份认同,是中国各民族的共有身份认同。

其次,它是中国公民国族身份认同。马歇尔指出:“公民身份是一种地位,一种共同体的所有成员享有的地位。”[14]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公民国族身份的集中概括。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就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承认、认可与赞同,进而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认知、情感依附和行为取向。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主体构成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的集合体,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主体就是中华民族成员。中华民族包括哪些成员,中华民族的族体由哪些组成?目前,学术界形成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中华民族是大陆各族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例如,马戎认为,“以中国全体国民(包括持中国身份证的56个民族成员、港澳台居民和持中国护照的海外侨胞)构成的‘中华民族这个政治共同体作为我们的认同对象”[15]。常轶军认为,“中华民族既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大陆公民和港澳同胞,也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还包括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16]。二是认为中华民族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中华民族只包括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及海外华侨,不包括海外华人。例如,沈桂萍提出,“中华民族应该是包括今天56个民族在内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其海外华侨的统称”[17]。三是认为中华民族只包括大陆各族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不包括海外侨胞。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应包括大陆各族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其中,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他们是中华民族在海外发展的苗裔,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和与世界各民族发展友谊的桥梁,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起了先锋作用”[18]。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客体构成

从中华民族的自身特点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这一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一是对中华民族这一历史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共同”概括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9]“四个共同”既是各民族发展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历史依据。二是对中华民族这一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国族,是政治共同体。正如学者周平所言,“国族是特定的人群共同体,它以一定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更由于与国家内部结合而具有突出的政治属性,实质上就是政治共同体”[20]。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客体,而中华民族则是一个具有更大时空范围、包容性更大的政治共同体。因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具有更广泛和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心理基础,更容易被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可和接受,有利于弥合分歧、达成共识和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合力。三是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是我国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集合体。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结构,中华民族是一体,各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超越了以往的民族认同。“一个承认自己拥有不同民族群体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各民族群体的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超民族认同时,它才可能是稳定的。”[21]四是对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所谓文化共同体,即是基于共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定式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是一种特定文化观念和精神追求反映在组织层面上的有机统一体。”[22]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中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共同创造的,它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为纽带,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因此,对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既要认同中华文化的共性,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又要认可各民族本身的文化特色。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认同有利于将海外侨胞纳入“文化中国”,以民族文化身份为基础构建其认同的精神文化纽带,从而使其产生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中华民族的核心内容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3]因此,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核心内容。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与特征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

要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首先需要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中华民族的自然属性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二是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出发,认为它本质上是文化共同体。三是从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出发,认为它本质上是政治共同体。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的阐释更多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某个方面或某个特性进行分析,较少从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现实利益以及共同未来愿景方面进行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24]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经过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统一体,在这个进程中,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中华民族的构成看,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结构,各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从中华民族整体性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共同体的内部各元素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离不开”进行了高度概括,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25]。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指出:“虽则中华民族和它所包含的50多个民族都称为‘民族,但在层次上是不同的。而且在现在所承认的50多个民族中,很多本身还各自包含更低一层次的‘民族集团。所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26]海外侨胞是移居到海外的中华民族成员,从族源认同角度,他们属于华人族群。因此,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论不仅表明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结构,同时也是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即对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的认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并不是同义反复,它在中华民族属性的基础上突出共同体属性,强调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强调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命运和利益。

一是彰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27]首先,源于中华大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根据文化生态学和生态心理学的观点,生态类型影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影响社会结构、性格行为与社会取向。“中原农耕文明最早孕育了成熟的文字和政治制度,最早建立了‘天下秩序,最早构建了天道民本的政治理念,最早形成了连续不断的历史叙事,最早开创了兼收并蓄的多族群共同体。”[28]其次,源于中华文明的规约和引导。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肥沃土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滋养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形塑着中华儿女的主体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的伟大创造,规约和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铸就了中华民族。最后,源于大一统历史传统的底蕴支撑。在大一统历史传统的影响下,先后形成了华夷一体观(古代)、中华民族观(近现代)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多元走向一体。

二是彰显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共同体是由有共同性的个体构成,“共同性是共同体的特质和命脉”[29]。共同性要素主要包括共同的地域、血缘、历史记忆、文化、前途命运等。同时,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则是共同性在思想层面的表现,它是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动力,是各民族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强大内生动力,是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维系在一起进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强大推动力。共同性与个体的共同需求相关,中华民族成员最主要的共同需求,“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对中华文化的精神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利益的共同追求”[30]。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共同性是把中华民族塑造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三是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性。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情感上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经济上,各民族互惠互利,相互支持,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文化上,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兼收并蓄,百川汇海;在情感上,各民族通过交错杂居、礼仪往来、族际通婚等形式,相互亲近,结成了深厚的民族友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不可分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个大家庭,各民族是家庭成员,是组成部分。各民族的命运和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利益不可分割,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最高利益。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只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各民族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总之,中华民族本身是一个整体,具有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性,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8)[M].北京:中华书局,1989:4.

[2]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07.

[3]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

[5]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58.

[6] 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9.

[7] 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黄丽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3.

[8] 郝亚明.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9.

[9] 俞可平.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3):105-121.

[10]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11] 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J].心理学报,2002(6):653.

[12]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5.

[13][27]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5、284.

[14] 马歇尔,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刘训练,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3.

[15] 马戎.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EB/OL].(2023-11-03).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FCOan22BmE.

[16] 常轶军.中华民族认同:三维意涵、结构韧性与政治功能[J].思想战线,2023(4):83.

[17] 沈桂萍.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03-27(5).

[18] 陈连开.中华民族之含义及形成史的分期[J].社会科学战线,1996(4):146.

[19]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6.

[20] 周平.再论中华民族建设[J].思想战线,2016(1):1.

[21] 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118.

[22] 傅才武,严星柔.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66.

[23]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2021-08-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21/0828/c1024-32211215.html.

[24] 新华社总编室.治国理政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通讯选(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233.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47.

[26]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8.

[28]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2.

[29] 严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命脉与民族工作的方向:增进共同性[J].西北民族研究,2021(4):13.

[30] 陆春梅,王希恩.从“共同体”“中华民族”两个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J].广西民族研究,2024(1):47.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