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4-07-06 06:21滕年营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科思维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

滕年营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文章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中心思想,生活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给出了优化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学科思维

初中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在很多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学生在长期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而教师利用生活实验进行物理教学,通过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学科思维。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从初中开始,学生正式进入物理学的系统化学习中,相比于小学阶段,初中物理的知识体系更加庞杂,难度也明显提升。但很多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学生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导致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物理学科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将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进行呈现,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距离。通过生活实验,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思考和探究,将难于记忆的物理学知识转变成生活中的小事,使物理知识更加具象化。在生活实验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帮助学生积极开发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频繁的课堂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涵盖内容较为广泛,知识体系庞大,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后,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授课,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好,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验串联相关物理学知识,当学生想起该实验就能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这能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内容的记忆。同时,生活实验的每个步骤,教师都能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假设,再通过不断地验证获得最终结论,这个过程能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能将大篇幅的理论知识实现快速吸收和消化,再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能力,这也能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升学科思维

初中物理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课前准备、材料道具的运用、假设与猜想、实验过程到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能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实验课题,让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巩固物理知识,优化物理学科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从日常学习、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全方位进行评价,总结学生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实现提升。这个过程也能让学生学会科学自评,养成自我总结和改正的习惯,不断进行自我优化。

二、优化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建生活化情境

创建生活化情境有助于物理课程的代入,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物理课程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初中物理构建生活化情境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构建生活场景。初中物理知识中以电学、声学和光学三部分最为重要,这三部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课堂实验,实现物理学知识的代入。例如,在“电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某小区单元楼的电路示意图,其中包含单元总电路和住户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找出其中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探讨电流的运动方式,通过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的电路结构。

二是利用生活现象代入物理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能随时随地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关联,使物理学能走进学生的生活。这对物理教师的个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具备相应的收集能力,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添加到教学资源库中,这样才能保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回忆了一下通过房门上的猫眼向外看时,能清楚地看到门外的场景。教师提出问题:“若将猫眼遮住一半再向外看,所看到的场景会发生什么变化?”随后,要求学生在回家之后,完成这一实验,并在下一次上课时进行探讨。学生在教师刚提出问题时,纷纷对结论进行了假设,有学生认为场景会倒过来,还有学生认为会没有变化。经过实验验证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

(二)引入生活化材料

初中物理的实验需要运用大量的材料以及各种器材,这些材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性的,因此,教师若能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实验,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每次遇到该材料时,都能进行一次相关物理知识的回顾,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首先,教师可以挑选常见的生活物品辅助教学,这样能一定程度上消除物理学在很多学生心目中的陌生感。教师通过生活物品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弹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乒乓球作为教学道具,将乒乓球扔到桌面上让学生观察弹力。同时,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物品中拿出一个物品,观察弹力,并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其次,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教学素材。物理教师需要能从各种生活现象中提炼物理知识,并能自然地代入课程教学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通过各种拓展类的物理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在线讨论,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反馈的习惯,这样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在线评论和互动,知晓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会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奇怪现象”,教师可以将其中一部分现象作为教学素材,通过物理原理进行解释论证。例如,在“浮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使铅球和塑料袋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地,哪一个先落地,为什么?”学生对该问题提出猜想,有学生认为铅球重,所以一定是铅球先落地;有学生认为重力作用下,任何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地时间都一样,所以应该二者同时着地。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是塑料袋后落地,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浮力”相关知识。这样不仅成功导入课程知识,还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获取更多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应用物理理论知识,完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融合。物理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通过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也有利于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落实。

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时,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内容,围绕物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操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策划设计物理实验,对已经做过的实验进行创新和改造,帮助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优化物理实验设计思路。例如,在“比热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进行了科学分组,并让学生在瓷碗、易拉罐、小铁罐和木质碗中选择一种进行物体加热试验。学生在使用酒精灯加热不同材质的容器时,能明显感觉到不同材质物品的升温速度存在差异。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发现,在同等热源和相同加热时间下,材质不同会影响物品温度变化情况,这使学生对比热容的物理知识有了清晰认知。

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也要加入生活化的实践项目。通过完成作业,学生会再次进行物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加入生活实践活动,能增强作业环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让学生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下,能自行完成课题设计、实验流程设计,熟练掌握常规的物理实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在作业设计环节,学生不仅要做实验,还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自行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环节的育人作用。

例如,在“核能”课程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还原“核裂变”过程的实验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可以自行组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完成实验并上交实验报告。一组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发条小玩具进行了模拟实验。玩具在上紧发条后仍保持静止状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迅速弹起。该组学生收集了较多数量的发条小玩具,并将其全部上紧发条后放入一个密闭的玻璃箱内。随后向其中一个发条小玩具上扔一个玻璃球,小玩具跳起碰撞到其他小玩具,于是箱内所有玩具都开始四处弹跳。此实验成功还原了核裂变反应的过程,深化了学生对这一物理概念的理解。还有学生利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过电脑程序完成了核裂变模拟实验,并将裂变过程制作成了短视频发布到了班级群,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

(四)加强家校合作

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家庭教育的力量,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提高家长对物理学科的重视。开展家校合作还能更好地利用家庭资源开展物理教学,营造物理氛围浓郁的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物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落实。

很多家长对初中物理知识感到有距离,虽然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却苦于不知道该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缺乏物理知识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家校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能更好地认识物理学科知识,并且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共同完成物理生活实验,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

例如,在“杠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回家之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完成一项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某学生回家后,在其父亲的帮助下进行了“拔钉子”实验。家人将钉子钉入木板后,该学生通过钳子、羊头锤和撬棍进行了拔钉子实验,实验表明,相比于钳子直接拔除,羊头锤和撬棍会更加省力,从而通过实验总结出杠杆的平衡原理。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家长在生活中经常对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客厅里面的WiFi信号会比房间里面强?为什么筷子在水里面看起来是弯的?”家长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现象发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学习过对应知识后,学生为家长讲解的过程也能帮助学生再次进行知识巩固,这有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

另外,学校也要为家校合作创造更多机会,通过组织举办各种亲子类的物理实验活动,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机会,增强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感。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课程中,教师邀请家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拔河比赛。比赛过程中,教师将两个橡胶碗扣到一起后,通过气筒将两个碗中间的空气抽光。然后,由家长和学生分别组队,用力拉住碗底的绳子,将两个碗分开。该实验能让学生通过与家长互动体验大气压力。另外,很多对物理知识不了解的家长也通过该实验对大气压强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在生活过程中,更加注重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提供助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能将生活场景代入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生活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兴趣出发,使初中物理课堂更加轻松愉快,不断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创建生活化情境、引入生活化材料、开展生活化活动,并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初中生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冬梅. “学程重生成”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J]. 华夏教师,2023(05):87-89.

[2]吴春豪,修永波. 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初中物理项目化学习研究[J]. 现代教育,2023(01):21-25.

[3]高山.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打造思路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3,25(02):227-229.

[4]赵家明. 让信息技术“点靓”初中物理教学课堂[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2):29-31.

[5]凌玲.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回归探究[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0):24-26.

[6]曹团安. 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 智力,2022(07):109-111.

(责任编辑:张涵淋)

猜你喜欢
学科思维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基本内涵及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