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2024-07-06 12:07梁翠莉姚毅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梁翠莉 姚毅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新课标也强调了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果。大单元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对教学内容、目标等一系列的活动安排,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实现良好过渡和能力提升。在大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把握单元的主旨,跟随主旨对比和分析大单元中不同的课文,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能有效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是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重要提升的方面,以往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导致学生在学习素养和技能上有所缺失。并且传统教学课堂的时间比较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式。

大单元教学强调的是整体,不再以单篇文章或单个知识点作为教学的整体,而是以学生学习的单元作为整体,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总结这个单元学习的主旨。学生根据单元主旨对课文进行探究,可以不断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拥有良好的学习自信。另外,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自我展示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实现发展。所以,在学生对单元主旨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主题进行提炼,对知识结构进行划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根据书本材料的排列顺序逐一向学生教授语文课文,而不注意大单元中各个课文之间的联系。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整个教学和教学活动必须在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中,包含基本识字、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和学习评估等。在整个知识的链条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位置,也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在教学设计的发展中,单元划分不仅依赖于教材的内容,而且依赖于学科的核心知识,应该是一个将目标、任务、场景和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完整教学单元,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相对独立,可以显示完整的教学过程。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整体性更强的大单元教学法融入初中语文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共鸣,真切理解课文。

例如,学生刚进入学校,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对校园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设计第一个单元时,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愿意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然后教师再开展教学课程,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最终尝试模仿作者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校园。按照这个教学思路,教师可以对第一个单元的教材进行集成设计,以“拥抱自然,热爱生活”为主题,对整个单元进行任务的集成和细分。

这种学习设计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教科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整体设计目标、内容背景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看、发现、感受和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像文本中的作者一样真正拥抱自然,热爱自己的生活。

二、创设真实单元情境

教师在语文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创建学习情境,应使用更加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单元的主旨和课文的核心思想。最真实的场景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设计的,符合学生兴趣的具体环境。通过在真实环境中设置任务,教师可以在学习者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生活中的意义,因此语境教学是现阶段实践教学发展中常用的教育工具。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在与文本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创造情境至关重要。

创作情境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与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让他们能够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感受到作者所感受到的,用真实的语境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知,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鉴赏力。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感知能力,通过引入丰富的文献资料、多媒体图像的再现、微型课堂视频的再现、故事叙述、情境的诠释等方法,再现地理场景和时代,为学生的全面思考搭建学习平台,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作者用语言精心构建的一个特定时空。这个时空包含了构成作品具体情境的情感意义和原因,教学时,教师还须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设置真实场景。

例如,在教学古代散文、古文游记的大单元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美丽环境和人文朴素,欣赏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小石潭幽寂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创造课堂情境,通过多媒体播放《航拍中国》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自然景观之美,并激发他们对《桃花源记》的联想,教师可以提问:“陶渊明写的‘世外桃源最有可能在哪?那里是什么样的?《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其中‘凄神寒骨这个词让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情境到场景,在情境中开展审美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欣赏文本之美,体会作者的感受。

三、构建读写结合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和写作,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基础素养的两大支柱,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往往是难度极大的,教师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教育效果和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效果也相对较低。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基本逻辑,可以进一步提高语文实际教学的效率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是培养学生语文敏感性、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时,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构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机制,使学生在阅读大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大量积累材料,运用语文储备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大单元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积累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这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大单元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可以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中包含的散文篇章,如《春》《散步》《济南的冬天》《藤野先生》《紫藤萝瀑布》,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不同文章的具体位置,然后引导他们在实现“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境”目标的过程中,在阅读多单元和多篇文章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大量的散文词汇。接下来,根据散文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在自然环境中描述事物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将储备的语文知识应用于他们的写作训练。

基于此,在大单元教学中形成了“积累语文知识,再应用语文知识”的教学循环,学生的语文能力大幅提高。例如,学生在描写自己喜欢的季节时,可以应用《春》里的“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好像自己来到了春天一样。而在对植物进行描写时,学生可以应用《紫藤萝瀑布》里的“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只见一片辉煌的……”表达自己对植物长势喜人的开心。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并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逐渐实现了知识的深入内化。

四、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对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主要定位是通过实践和自我反思,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讨论和问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提问能力。学生需要整合和应用学习后获得的知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有效地解决复杂和未知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统一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以后就“无所事事”,没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组织中,教师要注重组织学生的主观活动,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学习活动来进行。通过开放式的学习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能够逐渐对课文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对《邓稼先》所在单元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先让学生阅读这篇人物传记,分析这篇课文的核心要点。然后让学生在阅读后延伸到其他的课文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定一个单元主题。比如学生根据这一篇课文确定了“向先辈学习”的主题,以此对其他课文进行分析,并提取其中的关键内容。学生继续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等进行阅读,并分析这两篇课文都是描写了“前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人格,并且找到了其中人物特征描写的部分。

总之,在学生通过阅读汇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更开放的任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大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五、借助数学技术创设教育空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变得非常普遍,在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帮助下,语文课程可以更加生动和形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适当的环节中,积极访问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常态。教师运用先进技术创造学习空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更加独立。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均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基于此,在教授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平台或环境,可以有效实现大单元的学习设计。

例如,在开展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大单元学习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单元课文中的“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清明上河图》等,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以后,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文的探究,找出其中对说明对象特征描写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看到的画面进行理解。其次,在课后,教师还可以设置在线学习包的目标,并将基于单元的学习过程作为基本模型,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资源。教师在信息化的支持下,有效完成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六、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大单元教学

现阶段的教育研究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且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而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影响。

思维导图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善于在大单元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利用图表阐明各单元中每个文本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中的结构,促进他们在绘制和解释图像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提升大单元教学的实效。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思维习惯,主动投入学习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单元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结合在一起,明确教学的方向,让学生能够主动对课文进行探究和学习,在自主实践里收获成就感,进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妙音.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J]. 家长,2022(25):90-92.

[2]周媛,杨宝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5):1-4.

[3]李英杰.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2022(06):159-161.

[4]王光宗.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J]. 甘肃教育研究,2021(05):32-35.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