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虹
摘 要: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凝结着根本经验,是规律性认识,也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持续推进“两个结合”必将坚持守正创新。在“两个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引,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坚持守正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文化生命中坚持守正创新,在系统把握理论前提,不断厘清客观依据和掌握必要条件中坚持守正创新。
关键词: “两个结合”;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 G122;A81;D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031-03
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守正创新的历史。守正创新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一、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书写恢宏史诗时,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始终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之正,又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准确回答了中国在不同时代的课题。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实际中坚持守正创新
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党在这一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经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得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正确结论。然而在随后发动的起义皆因当时党内奉行的“城市中心论”而以失败告终。事实证明,当时的中国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错误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1]。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针对在中国革命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1937年7—8月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在文章中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矛盾分析法的观点。这两篇文章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翻译”到“著述”的质变,也奠定了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1941年,在经历延安整风后,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物,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研究,这一要求与守正创新不谋而合。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秉持守正创新,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具体实际中坚持守正创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然而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采用基本照抄“苏联模式”,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曲折。在认真思考和总结经验教训后,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提出“第二次结合”,并据此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中共八大上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的思路,擘画了民主、法制、思想文化和执政党的建设。遗憾的是,由于党内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致使在党的八大中形成的正确路线并未完全坚持下去,先后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挫,这也更加说明守正创新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中坚持守正创新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出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性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找准后,“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2]”历代领导人从不同时代的课题出发,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阶段、动力、任务、战略等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实际中坚持守正创新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取得的新成就催生了新思想,面临的新挑战需要新思想。于此,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在科学回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中创立了新思想。这一科学体系坚持守正创新,“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有机整体。[3]”在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持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
二、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
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在守正创新中使二者发生“化学反应”,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二者相互成就,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一)在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坚持守正创新
1.情景再现,语义再植—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中守正创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是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将其置身于产生的历史语境中,通过保护、开发和利用,使其赋予历史性“活”的存在,这便是情景再现。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要求在“再现”的基础上实现“再植”,即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真理之光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引领其走进现代世界,实现生命更新和转型。
2.辩证取舍,提炼精华—在辩证否定中守正创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守“否定之否定规律”。传统文化从整体而言是参差不齐的,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4]”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不断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
3. 时空协调,综合创新—在时空观中守正创新。
时空是任何文化得以存在、展现和传承的形式。于此,“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俨然成为促使文化实现“双创”的不错选择。但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守正创新,需要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把西方文明成果作为“养分”,以兼容并蓄的科学态度,根据国情,通过辩证的综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4.明确方向,循环往进—在认识形成和发展中守正创新。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终究是面向现代化、世界和未来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给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价值和新的表现形式,使其得以传承,然而这只是过程,因为实践在持续,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原本已经适应社会的文化又会根据新的实践实现转化发展,进而无限反复地循环下去。
(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文化生命中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5]”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唯物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论思想和社会历史观去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促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1.在唯物辩证思维中守正创新。
中国传统哲学中蕴藏着朴素唯物论。早在《尚书·洪范》里面提及的“五行”,认为整个世界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开创了朴素唯物论的先河。在《庄子·天运篇》中谓天地日月之运行时就指出“天有六极五常”,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宇宙观。至于唯物辩证法,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有关于矛盾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联系和发展等观念的精彩论述。例如,关于矛盾,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明之曰道。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指明道是有无的统一体。关于发展,儒家提出了“变”,认为物之形体,非一成不变者。关于联系,《庄子注疏》:“然比我相与为唇齿;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以上这些论断既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基础,也是充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根基。
2.在认识论思想中守正创新。
中国古代哲学中蕴含的认识论含有以下观点:一是世界是可知的。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如《荀子·解蔽》中写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二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行相联”“知行统一”“知行合一”和“知行相资”等无不再强调认知之间辩证关系。三是认识的过程。《荀子·劝学篇》中写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强调认识应全面占有材料,通过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才能真正做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可见,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为充实认识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3.在社会历史观中守正创新。
在中国的传统民本思想中,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意愿是最鲜明的特色。一方面人民是政治的主体。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中,强调“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民众才是实体。另一方面君之居位,须得人民同意。君主要想长期居于王位,就需要坚持民本思想,为民办实事,以此来获得群众的认可。正如《荀子·王制》所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中国古代虽未得出历史唯物主义那样高度的论断,但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不谋而合。
三、在持续推进“两个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和新形式。必须以系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前提,不断摸清中国具体实际为客观依据,不断提炼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必要条件,这是在持续推进“两个结合”中坚持守正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系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前提
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落后是物质落后,而思想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需要科学思想作指引。具备科学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而历史和实践都已证明这一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就要学懂弄通其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思想,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同时,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反对任何形势下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论断,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鲜活的事实丰富基本原理,不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不断摸清中国具体实际是客观依据
世情国情党情已成为我们当前谋划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前置条件。从世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认清大变局呈现的一路向前与曲折反复、顺应大势与悖逆潮流等复杂形态。需要在“两个结合”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同时,为人类谋进步。从国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必须坚守的正道、尊重的规律。从党情来看,要建立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三)不断提炼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必要条件
产生于西方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化”,正是因为“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6]”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这些文化精髓既是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肥沃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会自发的主动提炼,需要借助外力将其激活和升华,这一外力有且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因此,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和特点,对至今仍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以挖掘,对其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结语
总之,“两个结合”与守正创新有着内在本质联系。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的全部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两个结合”,坚守马克思主义、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新”,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8.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23,24.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3:8.
[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0,281,161.
[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18.
作者简介:成 虹(1993.02— ),女,汉族,四川省宜宾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方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