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众所周知,班会课是我们中小学日常德育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班会课缺乏创新,导致其效果差强人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开展令学生喜欢的班会课?如何提升班会课的育人实效?本文从将班会课变成一门“实时观察”课程的角度入手,就如何实施该课程从确立内容主题、分清主题内容的确定者和组织内容的教学程序三大维度进行实践和总结。
一、实践研究的背景分析
从三年前开始,我利用班会课在班级内开设了一个班会课程,取名为“实时观察”。这个课程从开设至今,不仅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还成为学生每个星期都很期待的课程。之所以将班会课变成一门课程,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的。
(一)完善课程建设的需要
新课程理论认为,广大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奉教材为圭皋,没有资格进行教材的开发和设计,教师只是被动地按照统一下发的教材进行教育教学。这对教师创造精神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新课程实施后,归还了教师开发、建设教材的地位,带来了我国教材建设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可以说,在国家统一课程为主导的前提下,一线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开发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内心需求,起到了极大的启智增慧作用。
比如,在笔者开设“实时观察”班会课程之前,大多数学生对“两会”“巴以冲突”等重大国内、国际时事一知半解,通过“实时观察”班会课程的教学之后,他们对这些如数家珍。这足以证明教师开发课程对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升班会课质量的需要
一提起班会课,学生也好班主任也罢,大多对之有一个刻板印象,班会课无非是讲讲纪律、学学榜样、谈谈体会等。多年一贯、千篇一律的班会课,已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德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这能怪学生吗?不能!正如一块田地,如果你不去种上庄稼,不去改良种子,它肯定会杂草丛生,产品质量不高。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教师不去创造性地提升班会课的质量,学生不满意的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此,开设“实时观察”班会课程是创新传统班会课的现实需要。
诚如帕斯卡所言,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基于对开发课程的思考和提升班会课质量的思考,笔者积极开发了“实时观察”这门班会课程。
二、基于“实时观察”创新班会课的具体实践
(一)对“实时观察”概念的阐释
所谓“实时观察”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发生在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以及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身边事件及时观察、讨论和思考。
(二)“实时观察”课程的具体实施
1.确定“实时观察”课观察主题的范围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时观察”班会课的开展,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察主题的确立。在征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将观察主题的范围进行了分类,具体如下:
(1)国际时事类。就是当今发生在国际上的重大时事实践。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美国大选、日本核废水等。确立这类观察主题旨在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
(2)国内时事类。就是当今发生在国内的对大众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如高铁霸座男、比亚迪电车走俏、华为鸿蒙系统研发等。确立这类观察主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关怀之情。
(3)本土典型类。就是指发生在杭州市内和萧山区内的有影响力的事件。如杭州亚运会的承办、西湖大学的创办、德惠宫的重建等。确立这类主题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认知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4)校内典型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学校内的典型性事件。如携带手机进校、作业负担过重、作业整理课如何高效等问题。确立这类主题主要是回应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关切。
2.确立“实时观察”课主题内容提出的主体
(1)初始阶段观察的主题以教师为主体
由谁来确定班会教学的教学主题呢?我的实践是对主题内容的选择要折中考虑,所谓折中就是既不能完全由教师确定,也不能由学生随意设定,但初识阶段以教师为主体来确定。
尤其是对新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观察主题的确立,更应该以教师为主体。比如上学期,我中途接手一个班级做班主任,我先给学生明确了这门课程的含义,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喜欢观察什么社会问题呢?”学生在下面纷纷讨论,还有个别学生默不作声。我看到默不作声的学生,悄悄问他们为什么不说话,这些学生的答案出奇得一致,就是他们也不知道应该观察什么。
这说明,完全交由学生去选择观察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退一步讲,就是那些积极献计的学生的观察内容,有很多也是不适合作为教学观察的。
(2)行进阶段观察的主题以学生为主体
一节“实时观察”课上完之后,下一节课要观察什么主题,在什么时候确定下来呢?教学实践告诉我,最好是在上一节课要结束的时段确定下来。如果放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确定要观察的内容,显然不合时宜。因为当堂确定主题的话,学生的背景知识储备就会欠缺,那观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虽然“实时观察”班会课程一个星期一节课,相隔的时间相对较远,这看似遗憾的一点却是优势所在。为什么是优势所在呢?因为上一节课结束时师生双方已经商定好下一节课要观察的主题,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就有了充分搜集资料的时间,为学生下一节课有话可说奠定了基础。
3.确保“实时观察”课的教学实施程序
(1)定好时间
一般而言,“实时观察”课程安排通常是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时间,这对所有的班主任来说都不是问题。作为班主任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班会课时间一般是归自己支配的。正因为班会课时间是自己的,就可以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因此,班主任完全可以把每周一节的班会课用来上这门课程。
有时候,由于学校会举办一些公共活动,刚好与班会课时间冲突,就会影响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需要开动脑筋,灵活机动处理。我自己常用的办法是宁肯拿出自己的一节文化课来上“实时观察”,也不愿把这节学生每周都很期盼的课程取消。
(2)定好地点
一般情况下,开设这门课程的上课地点是教室。但是,鉴于该课程“实时观察”的特点,不少时候还需要从教室内走出来,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教学,更有利于“小课堂·大社会”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有一节课,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汽车库里,请学生分小组观察车库里汽车的商标,并把商标画下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学生依据商标辨别汽车所属的国家。第三步是各组谈观察后的感想。学生通过观察汽车商标和基于商标判断国家,发现90%以上的汽车商标隶属于国外品牌,属于国产的微乎其微。在谈感想阶段,大多数学生谈到了我们国家还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层。
类似的还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观察学校所在村镇的选举情境,师生一起观察学校周边小店分布的情况等。针对这些“实时观察”课程内容的授课,都适宜于把地点定在教室外。
(3)做好观看
基于“实时观察”课的具体教学,第一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已经确定好的主题内容。针对初中生感性思维活跃的特点,如果安排观看的地点在教室内,应以史事录像资料观看为主;如果观看的地点是实地观看,则应该做好组织纪律和交通安全等工作。针对初中生逻辑思维不强的特点,在观看的时候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思路引导,即让学生带着“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会怎么样”等问题去细心观看。在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从传统班会课演变而来的“实时观察”班会课程,教师要改变原来上班会课时主宰课堂的做法,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幕后人的位置,把学生推向前台,引导学生做观看的主人。
古语说得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做好观看工作,是“实时观察”教学的重要一环。
(4)做好讨论
古语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第一环节的观看,学生以处于静态为主,在观看之后,第二个环节则改为动态的讨论。动态的讨论目的是引领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以教学实时观察“俄乌冲突”一课为例,教师在播放了俄乌冲突的两段视频之后,将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俄方、乌方、中方、欧盟方、联合国方和中立方,采用六方会谈的形式,请各方代表发表对俄乌冲突的看法。在这堂课上,六个小组的学生都异常认真地集思广益,积极表达自己一方的观点和立场,连当时来听课的教师都被学生的精彩表现感染。
(5)做好文案
在观看和讨论之后,“实时观察”课的第三步是做好文案工作。所谓做好文案,是各个小组在观看、讨论、表达之后,将本小组的观看思考用时政小论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学习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写的过程就把手到和心到落到了实处。各个小组撰写好文案之后,还能给学生前面的口头讨论留痕,做到“雁过留声”,保留了学生学习的成果。
三、分析实践研究的效果
(一)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尚且知道关心天下事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国公民,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去关注,但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在无形中助推并造就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
尤其对于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住宿生,一个礼拜都住在学校里,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接触相对较少,开发这门班会课程,对全班学生,尤其对于住宿的学生,无疑是个有益的补充,是他们拓宽视野的好机会。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前面已经有所提及,在“实时观察”班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时主题的确立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且以学生为主体,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在主题确定好之后,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需要围绕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还要对纷繁的资料进行取舍、处理,这无疑在慢慢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又是“小老师”,课堂的话语权多数交还给了他们,无形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论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有利于其他拓展性课程的开设
当前,中小学校开发形式多样的拓展性课程成为常态。将班会课改为“实时观察”的班会课程,从实质上看,就是对拓展性课程的积极实践,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一改传统班会课的老套做法,为自己、为同行如何开设拓展性课程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总之,从每周学生都期待着上“实时观察”班会课程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这门课程的希望,也更坚定了我在“实时观察”班会课程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信心!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