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新尝试

2024-06-18 12:50:53夏中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问题引导自主

夏中伟

内容摘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基于这个大要求,我们进行了“问题引导教学法”在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索。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问题引导教学法,自主、合作学习

社会的进步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的改革,而教育的改革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改革键。通过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层次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质疑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我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引导教学法”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索。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带着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来揭开数学知识的面纱。

一、学生归纳本章重点

以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为例,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归纳、梳理本章的知识点,可以用树状图,也可用框架图,还可用思维导图等。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知识梳理图,互相交流,发现优点和不足,达到回顾整理已学知识的目的。

二、设计问题

问题1:如右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与CD,AC与BD的位置是什么?大小关系是什么?(用几何语言表示)

问题2:∠ACB与∠ABD,∠BAC与∠BDC是什么关系?∠ACB与∠BAC,∠ABD与∠BDC是什么关系?(用几何语言回答)

问题3:线段OA与OD,OB与OC是什么关系?

变式:1、如果∠ACB=∠ABD,∠BAC=∠BDC,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说明理由吗?

变式2:如果OA=OD,OB=OC,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说明理由吗?

变式3:如果AB=CD,你能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2、你能添加一个条件,使平行四边形ABCD中变成矩形吗?

此时问题1、问题2、问题3的结论变了吗?是什么?

3、你能添加一个条件,使平行四边形ABCD中变成菱形吗?

此时问题1、问题2、问题3的结论变了吗?是什么?

4、你能添加一个条件,使平行四边形ABCD中变成正方形吗?

此时问题1、问题2、问题3的结论变了吗?是什么?

这样设置了问题,学生既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复习了判定,还通过改变已知条件知道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本复习题一环扣一环,每个问题都为后面的结论创造条件,都需要证明全等才能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由老师通过“问题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探究分析问题,再用几何语言说明理由,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又形成了一套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体系,既熟悉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三、“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尝试感悟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在我县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尝试,导学案是老师把一节课的预习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或课下提前预习,先自主学习再进行课堂小组展示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鉴于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文化低且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在家的预习效率极低,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在课堂上引进“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学习模式探究,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节约了时间,老师学生都高兴,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进步,互相补充质疑,拉近了师生关系,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弥补的年龄思维的局限。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1)因为给了学生问题,学生方向明确,少走弯路,直奔主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手动还要脑动,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而是有趣,培养了他们严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了思维,让大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记忆性质定理,而是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了性质和判定定理。(2)相对来说,一些优秀生在问题课堂上如鱼得水,发挥优势,通过展示、讲解,博得同学们的认可与羡慕,更增强了学习了积极性,思维的敏捷性,逻辑的严谨性,更加优秀。(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因为老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也能感受知识的来源,因为年龄接近,没有语言的代沟,他们更能理解知识,又是自主学习,他们不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而苦恼,至少能把简单的问题解决,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4)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互相解答、补充、归纳知识,发现彼此的优势和不足,能够更清晰全面的思考问题,认识同学和自己,不用别人评价,自己就有数了。(5)传统课堂有些学生爱跑神,这种课堂需要学生自己找答案,如果不参与,首先老师能发现,其次不参与小组成员都不同意,因为小组评价捆绑着,一旦同样号位的同学不能回答,整个小组受连累。

“问题引导教学法”更重视了知识来源,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团队学习精神,展现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变式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的能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会了推销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展示了能力,培养了自信,张扬了个性,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育人要求,让人人都能学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数学发展。同时也逼着老师研读课标、教材,提炼问题,精心备课,备学生,备教法。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

本文系淇县教育科研课题《“问题引导”教学法中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KLX2023-022 公布文号:淇教字[2023]40号)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复习课问题引导自主
以不变的“方法”应对万变的“试题”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7:14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07:20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