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背景下对幼儿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4-06-18 12:50:53李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劳动意识

李李

劳动教育是培养提升幼儿基本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班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使其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的过渡,为小学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对幼儿自我服务的基本认识入手,阐述了在生活教育理念下有效提高幼儿劳动意识的指导策略,变生活中的危机和困境为学习和探索的契机,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生活教育理念,是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三者一起构成了“生活教育”理念的基石。《指南》中提出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基于此,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由于年龄原因,自己的认知和心理基本是一张白纸,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幼儿的劳动教育时,不能一味填鸭式教育,而是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符合幼儿的行为来进行劳动教育,通过鼓励幼儿亲子进行劳动实践,让幼儿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提高幼儿劳动意识,激发幼儿追求

劳动一直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无论何时,劳动者都是最伟大的群体。通过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可以帮助其提高自理能力,也可以让幼儿感触人生的意义,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此外还可以培养幼儿勤劳的好习惯,这对于幼儿道德素养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戒除幼儿依赖心理,塑造良好道德品质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千般小心万般呵护,这就导致幼儿的自理能力非常欠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除此之外,幼儿自己亲自感受劳动的艰辛,可以让他们学会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果实,从而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熏陶小家大国情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中华自古就有热爱国家、珍惜粮食、团结互助等优秀的品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都应该将这些优秀的品质传承给下一代。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可以借助合作劳动的形式引导幼儿懂得团结互助的可贵,从而能更好地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通过组织集体劳动,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优良品德。

二、问题分析

很多家长反馈幼儿在居家生活过程中起床不自己穿衣服、玩具不收拾、有的要爷爷奶奶喂饭、长时间一直看电视玩手机等,表现出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差。孩子们居家生活过程中的表现让我们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大班幼儿居家期间的劳动能力不提高反而下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经过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相对缺失

通过与家长沟通,由此了解到很多家长基本上不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理由是家长认为孩子不会做或者做不好,还有部分家长表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学会了,不必小时候就让他们吃苦受累……于是家长包揽了孩子所有的事务,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意识,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的偏差,造成家庭劳动教育缺失,是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二)幼儿对劳动认识不够

居家期间,奶奶叫佳佳帮忙擦桌子,佳佳说:“我不要擦,这是你们大人做的事情!”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发现,家长长期的包办代替行为,让孩子们在潜意识里面认为家务劳动都是应该由爸爸妈妈做的,和自己没有关系,因而其实际展现的自主参与劳动的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幼儿家长长期用给钱或者是买玩具的方式鼓励孩子参与劳动,导致孩子对家庭劳动的错误认识,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些都会导致孩子自我服务意识淡薄。

(三)脱离生活实际,缺少正确教育理念引导

演示训练多,自主探索少;表演性展示多,日常表现少。为呈现活动效果家长和孩子各种摆拍,最终呈现出很多表演性的图片,部分家长为了孩子更好地表现,反复让孩子练习,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孩子在此过程中出现抵触心理,更加不愿意动手做事。实际上孩子的发展基于在家的常态,如何面向幼儿在家的常态表现给予指导,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

三、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劳动教育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在进行劳动教育前,需要先将思想进行转变,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开展劳动教育。幼儿园在进行劳动课程的设置时,需要和幼儿的生活相结合,这样创设出的劳动课程,才可以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二)转换视角,让劳动成为游戏

在孩子的眼里,劳动就是一场模仿游戏,幼儿模仿成人的动作行为;劳动还是一种操作游戏,体验操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因此,作为成人的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不要把劳动任务化,要用游戏化的方式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从而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进行劳动体验,也享受劳动的快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劳动能力,激发出幼儿对劳动的渴望。

(三)关注生活实际,培养良好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对劳动认知有一种亲切感,还能通过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务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生活细节,这些细节中包含的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总而言之,在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教师在进行幼儿的劳动教育时,需要不断加强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不断塑造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幼儿可以在劳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坚强独立的良好品格,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自理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劳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热爱劳动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