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
一、安全教育边缘化
当前虽然已经推行新课改,但是家长与教师仍然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导致安全教育被边缘化。
二、专业只是施展不全面
教师不具备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材,仅仅只是向学生口头传输老生常谈的安全知识。即便很多学校开展了安全教育模拟操作,但是发生突发事故时,师生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相关措施。此外,各级教育部门非常注重对中小学管理者以及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培训,但是却忽视了安全教育培训。当这些管理者以及教师在面对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过程中,虽然有各种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但往往处理得不够及时准确,而且不知道如何在事故发生前开展预防、应对事故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在事故发生后对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心理辅导等,从而导致学生在发生安全事故后的较长时期内仍然惶恐不安。
那么该如何提升中小学生预防意外伤害以及提升自救的能力呢?
三、强化安全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意识
在尊重生命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珍惜生命的知识和教育。让学生知晓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让学生理解,对他们开展安全教育,就是能够让他们在发生事故发生竭尽所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并学会生存和及时逃生。学校要切实强化安全教育和宣传的举措,要不定时展开讲授安全教育课程、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借助多种类型的图片、资料、案例以及相关的安全演习活动来强化安全意识。教师要具体地联系生活事例,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讲解和教育多种安全知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
学校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以及生活场所之一,因此更要在校内加强管理以及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力。学生要进一步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安全教育和执行制度,转好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学校要让学生直观了解安全知识,并且具备安全有效的安全技能和能力,从而防止事故发生,而且还要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以及锻炼学生在事故中逃生的技能。所以,学校要充分运用所有的有利资源,向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而且还要让学生开展实地演练,从而掌握必不可少的逃生技能。在此过程中,要规避形式主义的安全教育,不断改进安全教学的方式。
例如,学生要从安全教育中的细节开始,让学生知道如何保证自身安全。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在演练中的各项操作,从而在发生事故时做到不慌乱,并能迅速采用有效途径才应对安全事故。例如,在行走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交通安全;知道如何避免坠入窨井或者下水管道;知道如何横穿马路;而且还具备准确的游泳救生技能;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要牢记相关的安全事项;知道在遭遇火灾时正确脱险的方法和路径;如何紧急应付轻微火情;在发生地震时知道如何开展有效的自护自救;知道在分析煤气泄漏如何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还要牢记常用的匪警和火警报警电话等。
五、开展富有成效的家校安全教育合作
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乃至全部的教育阶段和人生过程中,都要将安全教育当成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单凭学校的力量很难实现预期的安全教育目标。所以,学校、社会、学生以及家长要积极行动起来,强化家校安全教育合作内容。对学校来讲,要不断深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而且还要经常和家庭保持联系,得到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学校要借助校讯通以及其他形式的家长学校,将容易发生的事故特点、如何预防以及逃生的相关信息和知识都告知家长,从而让家长依据自己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其他情况,向子女传授多种安全知识。此外,家长要高度重视对子女开展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情景化训练,使得子女能够在模拟事故现场联系相关的逃生方式以及能力。
六、提升安全教育活动实效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很多中小学校也发生了不少的学生安全事故,而且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习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安全事故,破解这些安全隐患。首先,中小学要定期举行有一定主题的安全宣传活动,让学生掌握安全教育形势,获得相应的安全技能。其次,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自身对学生安全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各位教职员工要切实负责和保证学生的安全。这要求中小学校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从学校角度来看,要向学生宣传和贯彻国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法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开展安全管理和教育,从而稳妥地解决相关安全事故,引导学生顺利成长。相关专家认为,如果切实做好安全教育以及预防,可以避免80%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社会、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的工作机构都要切实行动起来,切实做好中小学学生的安全保护,构建安全教育活动机构,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七、开展警校共建活动
从很多学校来看,都和本地社区的派出所以及相关民警建立了紧密联系,而且还邀请相关责任民警担任本校的治安辅导员。通过开展警校共建、开展普法活动等活动,从而有效地抗击了外来干扰,强化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治安综合治理效果。与此同时,还会定期邀请有关民警到学校开设相关讲座,对学生开展全方面的安全教育,并且运用当地以及学生身边的相关案件、事件或者事故,增强安全教育的影响力以及说服力。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容的不断推进,校园安全教育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要切实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本校在安全教育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以及安全法规的执行力度,从而为正在全面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奠定良好的教育环境,更好地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