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实践

2024-06-18 07:36张宁
新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小学音乐

张宁

【摘要】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不够深刻,缺乏欣赏音乐的学习方法。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推出听赏教学方法,精选契合学生认知水平、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的音乐作品,创设听赏音乐情境,多角度推出听赏互动活动,延伸听赏训练维度,传授更多听赏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听赏学习契机,帮助学生顺利建立音乐鉴赏思维,让学生在聆听、思考、讨论、创编中逐步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听赏教学;实践探索

听赏是音乐鉴赏中极为常见的方法应用,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赏经历。教师结合学生的听赏水平,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从筛选听赏内容、营造听赏氛围、推出听赏活动、布设听赏任务等教学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听赏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听赏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听赏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累听赏学习方法,让听赏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学习手段,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音乐核心学习。

一、整合音乐资源,营造听赏氛围

小学音乐有固定教材,教师宏观掌控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基本学情展开教学方案设计,整合课外音乐资源,搜集、筛选适合当前学生的欣赏作品,建立听赏音乐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听赏环节。

1.展开学情调研

由于各种制约因素,导致每个学生的兴趣取向、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乐感基础等存在一定差异。教师深潜学生群体,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针对性梳理教学内容,并拓宽音乐欣赏面,借助网络平台、教辅材料等渠道,搜集、筛选更多适合的音乐作品,营造生动、直观的听赏学习氛围,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听赏机会,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欣赏水平。在听赏学习环节,教师对听赏特点做深入研究,结合听赏内容做针对性指导,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学生的乐感呈现个性化,教师对此有理性判断,针对性整合更多适合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契机。在教学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月亮月光光》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歌曲,让学生诵读歌词内容,并听赏歌曲情绪、节奏、旋律等,鼓励学生根据歌曲节奏自行设计律动动作,在聆听歌曲时进行个性化展示。歌词理解难度不高,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主动进行律动动作创编。这首歌具有浓厚的思乡之情,为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并搜集《故乡的云》《橄榄树》等相似歌曲作延伸欣赏,从多个角度启发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课外音乐作品的适当搜集,为学生听赏训练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聆听热情,确保学生自然进入听赏环节。教师结合学生听赏学习需求,适当渗透课外音乐作品,符合学生主观学习意愿,为学生良好乐感的形成提供有效助力。

2.精选音乐作品

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偏好,这是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时需要关注的。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和音乐学习诉求,针对性精选欣赏学习内容,并对欣赏内容做精准背景、内涵的解读,激发学生听赏兴趣,对提升鉴赏效果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学生的音乐欣赏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结合学情,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避免其产生畏难心理。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依旧停留在旋律和歌词,教师结合学生的听赏能力,为其量身布设听赏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音乐作品,提升听赏训练效果。在教学《丰收锣鼓》时,教师首先播放完整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再将歌曲进行分段,依次播放片段,让学生分段欣赏、分析不同段落的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教师组织学生视唱主题、随音乐敲击锣鼓节奏等活动,并鼓励学生尝试自行创编打击乐,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内化音乐认知。教师为听赏音乐赋予任务要求,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音乐作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听赏水平,丰富学生听赏认知。

二、创设音乐情境,激发生本兴趣

多媒体的图片展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等功能,能够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冲击,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明显激发效果。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听赏学习情境,结合示范演唱等教学手段,为学生顺利进入听赏学习做好铺垫。

1.开发媒体教程

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较感兴趣,教师紧抓其心理特点,借助多媒体展示音乐作品,创设直观化、趣味性的音乐情境,便于学生深入欣赏音乐。教师整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探寻适合切入点进行精准投放,创造良好的听赏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带来更多触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听赏学习兴趣,顺利进入听赏学习环节。听赏学习离不开多媒体的支持,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建立欣赏认知基础提供有效帮助。

《草原放牧》是由《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而来,而《草原赞歌》又是美术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曲,教师在引导学生听赏这首歌曲时,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教学特性,便于学生理解音乐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再组织学生对故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歌曲表达的情感。在唱练体验环节,教师运用聆听感悟法、示范法引导学生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结合歌曲旋律完成声势、律动练习,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蒙古族“短调”旋律的特点。在聆听感受交流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介绍作曲家、引子描写的情景、主奏乐器、聆听感受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乐曲,内化乐曲知识,初步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2.优化展示情境

每首音乐作品都具备独特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带有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的示范演唱、背景介绍、角色演绎、故事分享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兴趣。在展示情境创设时,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学力基础进行调查,科学分析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听赏兴趣和价值取向,组织适合的展示活动,为听赏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小学生对动画片有特殊观看兴趣,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特色海洋课本《小哪吒》这部分内容时,导入哪吒重生的动画片片段,要求学生观看动画并复述哪吒重生的故事,引导学生将故事情节和音乐相对接。学生能够顺利将乐曲分为“金光洞里”“哪吒苏醒”“师徒相见”“出发报仇”四部分,并能分辨不同部分的节奏、速度、情绪的变化。教师顺应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将这四个部分进行拆解,依次播放,分段欣赏,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诠释不同乐段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学生对哪吒的故事较为熟悉,能够生动体现哪吒不同阶段的各种肢体动作和情绪变化,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模仿、探究、表现等方法分辨、感知音乐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和特点,引导学生联想音乐表现的情景,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三、开展音乐活动,强化学习体验

音乐学习活动资源丰富,教师针对听赏学习展开对应教学设计,推出更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成长需求的讨论交流、模仿展示等互动活动,为学生带来丰富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成长。

1.开发互动活动

听赏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背歌词、记旋律,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教师推出听赏讨论活动,组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歌词、情感、旋律、节奏、主旨等做深入探究,挖掘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教育性,为学生听赏认知的建立提供帮助。不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势必不同,教师组织学生依据自己听赏情况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获得更多探索契机。

听赏学习活动形式丰富,教师依据学生基本学情做好筛选设计,让学生在多重互动中顺利启动欣赏学习思维,在实践性学习中建立音乐鉴赏认知。在欣赏《牧羊姑娘》这首歌曲时,教师对乐曲表达的内涵做详细解读,为学生顺利进入听赏学习做好铺垫。学生聆听乐曲,结合教师的解读,能够明确感受乐曲稍慢的节奏和悲伤、苍凉的意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乐曲中牧羊姑娘处境的艰难,教师适时导入《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中欢快、活泼的节奏和充满自豪感的情感与牧羊姑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听赏体验讨论。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对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不同的欣赏感悟,能够积极响应,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2.推出听赏模仿

小学生对实践性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为了强化学生的听赏学习体验,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听赏模仿活动,让学生经历展示、模仿、演绎等操作,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音乐认知基础。欣赏认知内化是听赏学习的目标,教师结合学生对演绎活动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推出多样化听赏模仿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听赏经验,为学生内化音乐学科认知创造机会。

在之前的音乐课上已经学习了《阿细跳月》,学生通过对彝族民族风情有了一些了解,也积累少数民族不同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对民乐的初步了解,为相关歌曲的学习做好前期铺垫。教师在教学《火把节》(片段)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火把节的传说”动画,让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等,为欣赏乐曲奠定情感基础。小学生具备好奇心重、探索欲强的年龄特点,对少数民族的各种节日有一家探索兴趣。教师适时布设听赏任务,要求学生自行组建表演小组,课堂演绎这首乐曲。学生对集体模仿演绎活动有较高参与兴趣,能够主动组建队伍,演唱歌曲、编排律动动作等。教师进行班级巡视,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技术支持,辅助学生顺利推进演绎任务。音乐听赏与演绎活动相对接,学生获得的音乐体验将更为深刻。

四、延伸音乐训练,提升音乐技能

音乐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诸多对接点,教师适时延伸听赏训练维度,布设相关网络听赏学习任务,投放听赏创编学习作业,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锻炼中,提升音乐学科综合素养。

1.布设网络任务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多频次应用,为音乐欣赏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教师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情况,布设网络音乐作品听赏交流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聆听、梳理、归结更多适合小学生的音乐作品,并以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反馈到班级群。学生对网络相关学习任务有主动参与兴趣,教师以学生心理为抓手投放学习任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在更多实践中建立学科认知。

教师适时布设网络听赏任务,学生有一定听赏经验积累,能够积极响应,训练效果显著。在教学《野蜂飞舞》时,教师从演奏乐器角度布设听赏任务,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渠道,搜集这首舞曲的小提琴曲、钢琴曲、手风琴曲、单簧管曲等版本,聆听这些乐曲,梳理、总结不同乐器的表现特点和展示效果,挑选自己以为最适合这首乐曲的乐器演奏版本,并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反馈到班级群。教师鼓励学生也可以从节奏、情绪等方面,分别梳理乐曲表达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推送到班级群,并参与聆听评价。教师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邀请家长对有操作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帮助,确保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在互动评价环节,教师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推选优秀作业,延伸听赏训练维度,使其学习体验更为立体。

2.投放创编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适时投放听赏创编作业,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改编歌词、创编声势、创编律动等,让学生借助不同形式的展示手段,将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展现,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教师将听赏训练和创编有机对接,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创编作业的投放,有效引导学生在听赏训练基础上开展深入探索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启动音乐学习思维。

学生对改编歌曲、创编声势、创编律动有较高参与兴趣,教师适时设计创编作业,为学生带来更多创编机会,为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划龙船》这首歌曲时,组织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想象人们在端午节兴高采烈赛龙舟的情境,并结合旋律填上相应的歌词。学生初步接触填词操作,教师不做硬性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布设不同层次的创编任务,避免其产生畏难心理。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认知基础做具体操作,对于有创编困难的学生可以寻求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创编展示。每个小组能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不同分工,顺利完成创编任务。学生对歌曲改编有一定认同感,教师针对性投入改编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成功提升训练效果。

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听赏教学法,借助整合音乐作品资源、创设音乐听赏情境、开展音乐学习活动、延伸音乐学习训练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多听赏学习机会,强化学生听赏学习体验,为其音乐认知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音乐听赏学习门槛较低,学生接受度较高,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率,逐步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伟伟.小学音乐教学中听赏教学策略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

[2]庄艳莉.小学音乐教学中听赏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1(29).

[3]陈铭.小学音乐教学中听赏教学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7(21).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小学音乐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集中抄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