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转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智慧

2024-06-18 13:18王丽
新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班主任

王丽

【摘要】德育在“立德树人”中具有统领作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管理,应当从教书转向育人,从单干转向协作,从他律转向自律,从目标转向责任,从责任转向行动,从行动转向习惯,引导学生自律、自强,引领学生向善、向上。

【关键词】六大转向;班主任;德育管理

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位于“五育”之首,德育在“立德树人”中具有统领作用。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德育管理是带班育人的重要抓手。班主任德育管理是一项艺术,不同的德育管理方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笔者在班级德育管理中,主动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采取优效策略,通过六大转向,提升德育质效,引导学生自律、自强,引领学生向善、向上。

一、从教书转向育人

传统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轻品德,许多班主任仍然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教书主要是教给学生知识,育人主要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如果不把学生的思想品行培养好,即便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学生也成不了才。

当前,许多学校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倾向,非常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经常以考试为指挥棒,以分数论成败,教师重视考查科目教学,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的职责不是教书,而是育人,通过育人,使学生身心健康,全方位发展。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当转变思想,要从教书转向育人,为学生铸魂润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坚力量,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坚持育人理念,加强班级学生德育,丰富班级德育活动,润泽全体学生心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育人导向下的班级德育,要求班主任转变角色,要从“教书匠”转换为“育人师”,要教给学生“与人为善”的做人道理,要培养学生“崇德尚美”的德性。

二、从单干转向协作

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学会从单干转向协作,变个体为群体,从孤军奋战转向团队作。班主任要学会借智借力,向其班主任学习借鉴德育经验,与科任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一片云,教育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全员育人”已经成为学校育人的新模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责任。“全员育人”机制初步建立,“全员育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班主任不再是德育的孤家寡人,全员参与提升了育人广度,全体教师共同发力,班主任有了更多的帮手,可以获得更大的力量,这样就能提高德育效率,能够推动更多学生向善向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要善于树立榜样,借助标兵的力量,发挥优秀学生传帮带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合作,将学生“化零为整”,引导学生从独立转向合作,变独处为群学,变单干为协作,用集体的量推动学生进步,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全面发展。

从单干转向协作,是班级德育管理的智慧,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优秀的班主任懂得与其他教师、家长合作,善于利用班级优秀学生,把他们变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为自己的德育管理增添力量。班主任要做的就是组织、引导与合作,将个体组织起来,把他们结对组团,对他们进行适当地指导,授予他们方法,加入他们的合作,为他们赋能助力。

三、从他律转向自律

“所有的优秀,都是源于自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会发生迟到、打架、拖拉作业、恶作剧等现象,而有些学生却能够遵守纪律、乐于助人、懂得感恩,根本原因就是自律意识的强弱,问题学生缺乏自律,优秀学生严格自律。

“自律”不是外在的“要我做”,而是内在的“我要做”,自律最难的是与自己的惰性抗衡,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当学生真正想要变好时,他才会走向自律。在班级德育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引导学生从“他律”转向“自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好玩、叛逆是小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的自我管控与约束意识淡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需要外在环境的影响,需要外部力量的牵引,需要教师唤醒、激励和引导,直至形成自我需求,达到自我觉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健康的环境氛围对学生具有积极的正向的影响,班主任应当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用环境去熏陶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

班主任首先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构建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快乐自由地生活学习。其次,教师应当时时为人师表,事事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注入正能量。班主任要善于赏识教育,要多发现学生优点,多用学生长处,多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自律自强。

四、从目标转向责任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包含着许多元素,一般从目标开始,到习惯结束,需要经历从目标到责任、从责任到行动、从行动到习惯三个阶段的转化。目标如同靶心,让学生有的放矢,目标如同灯塔,为学生指明方向。有了目标,学生就懂得要成为怎样的人,就知道前进的方向,就不会偏离人生轨道。

光有目标还不行,有了目标并不一定会实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标转化为责任。责任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责任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譬如,学生如果明确学习目的性,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就会全身心地扑进学习活动,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一旦拥有责任心,形成责任感,就努力去改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就会朝向预定目标进发,就会产生实现目标的行为。因此,班主任不仅要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目标,建立伟大的理想信念,而且要培养学生责任心,引导学生将目标转为责任。在责任心培养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明晰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组织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心参与班级管理,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为班级荣誉争光。

五、从责任转向行动

作为班主任,要想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不应当做“教书匠”,不应当“强制管教”,而应设法唤醒学生主体精神,激励学生自觉行动,鼓舞学生不断上进。聪明的班主任,懂得让位引学,善于激趣促行,设法给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行动的机会,适当给学生搭建行动的支架,引导他们从责任转向行动,成为学生行动的有力推手。譬如,想要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学会感恩,就必须组织开展相应活动,给学生创造实践体验机会,如组织学生开展“今日我当家”活动,布置学生跟爸爸妈妈到单位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父母之恩,在亲自实践中学会孝亲敬长。

六、从行动转向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领导者。”习惯具有重大的力量。俗话说得好:“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变为精神的自律,将会成为一种自然行为。毛泽东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之所以能够终身做好事,是因为他已经把做好事当成乐趣,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好事。

“好习惯使人奋进,好习惯使人成功。”班主任德育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生从行动转向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有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以固定的方式行事,缺少耐心和毅力,某项训练很难持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学生今天一个要求,明天一个标准,经常变换花样,美其名曰搞创新,反而搞得学生无所适从。在培养学生习惯时,教师应遵循“21天习惯养成法则”,对某一项常规管理要常抓不懈,要组织他们反复练习,在多次行动中磨炼,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律,达到自我觉醒。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班主任应当革新传统的教育思想,摒弃陈旧的德育方法。聚焦核心素养目标,优化班级德育方法,采取“六大转向”策略,提升班级德育质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宁.班主任要当好“六大员”[J].山东教育,2022(41).

[2]肖丽清.小学班主任优化家校共育工作的方法[J].幸福家庭,2022(01).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浅谈初中年级组长如何开展年级德育管理工作
班主任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