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发展,促进数学课堂思维进阶

2024-06-16 07:19陈培培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维进阶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陈培培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育人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逻辑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有利于学生思维进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表达,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思维进阶 数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能合乎逻辑地解释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能够探究自然现象或现实情境所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生”的过程,初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学习活动的本质。只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思维进阶,才能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提升。大班化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思维进阶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什么环节“增”、什么环节“减”,帮助学生搭建思维进阶的平台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创造性地面向全体学生,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及作业练习,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识年、月、日”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等时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因为年、月、日本身就是计量时间的单位,而且建立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容易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组织成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从而便于理解和应用。

一、多版本教材对比引思考

“认识年、月、日”这节课的人文价值比较明显,与实际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活动的安排区别也比较明显。所以在上课之前,笔者认真比对了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以便深入地理解编者的意图。通过对比发现:四个版本的教材,有三个版本安排在三年级教学这个内容,使用的主要活动也是大同小异,而提供的学习材料差异比较明显,这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直接关联。要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更深入地探索,采用三组以上的数据,会更合理、更充分。而且教材提供的是2025年的年历,学生没有经历过,后面“试一试”环节中还要求计算当年的全年天数,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不同,有一定粗浅的认识和经验。结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给学生提供2020—2023年这四年的年历,以此作为学习材料是比较合理的。

二、试课后调整设计入佳境

笔者在第一次试课时,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填表、发现、交流和汇报。

活动一

活动要求:

1.填;对照日历,填写表格;

2.想:观察表格,寻找规律;

3.说:同桌交流,分享发现。

把2020—2023年各月的天数分别记录在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整体呈现的效果较好。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填写,再探索交流。基于这种深度的活动,汇报交流自然流畅,学生能较全面地整理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但发现这个环节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后面记忆和应用的环节只能大幅度缩减,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在同组教师的建议下,对活动流程进行修改:将活动设为4人一组,每人填写一年的表格,然后将数据汇总,再对收集的数据作分析研究。

第二次试课后,整体环节上合理了很多,时间也恰到好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学生在观察时,更注重横向比较,较少进行纵向观察。他们更多地关注了2月的特殊性,忽略了一般性知识的整理,表达的欲望并没有第一次那么强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如何既能保留深度研究的活动,又能更合理地优化各个环节,成了需要平衡的新问题。就在笔者冥思苦想之际,班级里的学生来询问延时服务的作业。笔者顿时灵光一现,产生了第三个思路:把填表的过程适当前置,课堂上着重观察研究和汇报。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填好的学习单。仔细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展活动,有的学生表达得清晰又全面,有的学生在同桌的帮助下也有了更多的收获。

生1:我发现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书上说有31天的是大月,有30天的是小月。

生2:除了2月有28天或29天,其他月的天数都是不变的。

生3:我有补充:大月的月数比小月的月数的多。

生2:是的,我还知道大月有7个—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生4:小月只有4个—4月、6月、9月和11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生5:只有2020年的2月是29天,其他3年的2月都只有28天。

生6:我知道为什么2020年的2月有29天,因为这一年是闰年。

师:是的,大家都说得有理有据。2月是一个特殊月,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谁还有发现?

生7: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生8:是的,正好7月和8月在放暑假,开心的日子比其他月还多。

学生们都笑了,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温馨。

汇报展示环节,学生能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整理归纳,有了一定的思维积淀,经过对这些知识的多方法记忆后,更深层次的应用,才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片段二: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真棒,我们来玩一个“猜生日”的游戏!老师的生日在大月。谁来猜一猜?

生1:我猜是12月。

师:大了!

生2:我猜是5月。

师:又小了!

生3:我猜是7月。

师:给你一个提示吧:这个月的上一个月也是大月!

很多学生举起了手,跃跃欲试。

生4:肯定是8月。大家同意吗?

“同意!”声音响彻教室。

师:真厉害!最后一个提示:我的生日在这个月的倒数第3天。

生5:我认为是8月28日。

生6:我不同意!应该是8月29日。因为8月是大月,有31天,那么倒数第一天是31日,倒数第二天是30日,倒数第三天就是29日。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生5:我同意!谢谢你的纠正,我刚才直接用31减3了,这样少算了一天。应该是8月29日。

师:你们很会思考,成功猜出了我的生日。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玩这个游戏。

……

经过3组游戏后,学生逐步掌握了大月小月的相关知识,没有重复地机械记忆,而是经过认真投入的思考,在倾听、交流和思辨中提升思维。

三、意犹未尽再提升

教学片段三:

师:爷爷去小明家连续住了两个月,一共住了62天。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生1:我知道,是7月和8月。因为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都有31天,一共有62天。

师:确定吗?有没有别的想法?

教室里陷入了静默。

生2:我知道了,是12月和1月。因为12月过完了就是1月,它们也都是大月。你们同意吗?

生3:我同意。原来爷爷去小明家过年了。

至此,学生对年、月、日的理解更为深入,由表层进入了深层次的思考,学会用概念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的学习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记一定是深刻而难忘的。只有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勇于探索一些开放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这次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热烈地进行讨论表达,完全超出原来的教学计划,在全面了解年、月、日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掌握了生活中的运用和变化,加深了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重难点,进行了真研究。

四、反思总结

(一)巧设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推动学生的强大动力就是兴趣,教师越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就越能达到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天性,根据这种心理特征,教学中经常在一些环节适时安排具有思考成分的游戏,创造更多归纳推理的机会,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想一想、说一说、辨一辨等过程中,促使学生更专注投入地学习,激发深度思考。

(二)注重关联,促进概念形成

小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就要加强形成概念过程的教学。然而这方面的教学一般都比较抽象,加上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时就会比较吃力。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感知—表象—概念”。通过知识之间的关联,将学生以前的知识经验激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感知大量直观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逐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最终形成科学的概念。

(三)注重表达,形成思维外显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传授给他人。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是思维的外显。通过表达,可以准确知道学生的思维落脚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再到“优说”。在学生不太善于表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我补充”“我反对”“我举例”等语言模型搭建阶梯,让学生逐步达到“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最终能进行更高级的思维表达:“我能提问……”数学表达不仅是语言,还可以是图表、文字等,其蕴含的思维关联,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

猜你喜欢
思维进阶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让思维在深度教学中进阶
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思维进阶活动设计
引“思维进阶”之视角 注“课堂习题”之活力
曲径通幽处,柳暗花明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