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花
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模式,以期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为其他教师的作业设计提供参考。
关注基础性。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重点关注落实基础性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提升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例如,在语言基础运用方面,可布置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等积累性作业;教学古诗词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常见的意象与意境,掌握应学应会的诗歌题材、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又如,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比较大的文言文学习,教师应在基础性作业中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及相关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在不同语境中理解相应知识的能力。
注重实践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应“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作业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语文作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契合,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例如,寒假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春节及元宵节里发生的故事及个人对传统节日的感受,深化他们对节日习俗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尊重差异性。作业设计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真实水平,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如设置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对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采用进阶式的作业设计,从知识性作业开始,逐级过渡至理解性、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创新性作业,帮助每一名学生认清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明确后续的努力方向。
尝试创新性。教师应尝试打破常规的作业形式,通过创新的作业设计,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曾尝试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与《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以专题学习的形式设计作业,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密云的地域特色,为其设计展示名片,运用多种媒介策划宣传方案,以更具创意的方式展示密云的风采,同时让他们能够在认识、运用多种媒介的过程中,深化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坚持导向性。作业是学生巩固、应用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问题、反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坚持目标导向,并预估作业难度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从知识要点、知识类别、课标要求、认知层级等方面优化作业的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一项作业设计都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时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當教师发现学生写作能力不足时,可以布置专项习作练习,并在课堂上讲解他们在作业中反映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将继续立足课堂,努力提升作业质量,不断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2021年度一般课题《专题+融合模式推进校园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编号:JYGLYB2021-0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