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英语教育互融实践场的开发探究

2024-06-07 15:28胡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劳动意识

胡兰

【摘 要】为了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教师要为学生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场。文章结合案例,探讨开发劳动教育与英语教育互融实践场的有效路径。教师应立足英语教材,深挖劳动教育元素,优化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蚕桑文化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如蚕的精神特质,助力学生劳动品格的提升。

【关键词】实践场 劳动意识 劳动能力 劳动品质 蚕桑文化

一、引言

劳动创造了生活,也创造了教育。教育如农桑,应尊重天性、遵循规律、珍视生长、丰盈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倡导手脑并用,知行合一。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还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学生的劳动空间场域受限,无法深度劳动,教师可基于蚕桑文化,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场,将蚕桑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交互融合,实现五育并举。这一实践场可以是劳动教育得以实施的空间场、文化场、精神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将知识获取定为唯一目标,还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劳动品质等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从教材中挖掘蕴含的蚕桑文化、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多样化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教师要积极探索融入劳动教育的资源与路径,在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之余,有机交互融合蚕桑文化和劳动教育,实现英语学习的内在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就如何基于蚕桑文化,有效开发劳动教育与英语教育互融实践场展开阐述。

二、借助英语教材,催生劳动意识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发现教材中隐含的劳动元素,巧妙无痕地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形成劳动意识。

(一)巧用插图,加深劳动认知

学生缺乏劳动经验,对文本中出现的一些劳动要素比较陌生。教材插图生动有趣,蕴含丰富内涵。教师可借助有劳动教育价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以梦想为主题,故事板块和卡通板块呈现了职业单词:astronaut、dancer、football player、artist、pianist、cook、scientist、policeman。工作本身就属于劳动,教材通过文本和插图向学生呈现了多种职业名称及其工作内容、所用工具和工作状态,填补了学生经验上的空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职业的性质,激发学生对未来梦想职业的思考,初步形成劳动观。

(二)探究主题,培养劳动情感

单元主题是学生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主题意义,融合对应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树立劳动意识,增进学生对劳动内涵的理解。

例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故事板块围绕“义卖”主题展开对话,在文本学习后,教师可提问“What can the students do with the money?”引导学生思考义卖的目的。然后,教师呈现图片,让学生了解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状况,激发他们产生通過义卖蚕茧作品、开设跳蚤市场等帮助他人的想法和爱心,帮助学生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促使他们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三)吸收文本,渗透劳动价值

文本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很多文本内隐劳动价值。教师要仔细研读,挖掘字、词、句、篇中蕴藏的劳动教育元素,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本内涵,实现教学增值。

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卡通板块文本中,Tina带朋友参观她和Bobby的房间。Tina的房间虽小,但物品摆放井井有条,干净整洁;Bobby的房间与之形成对比,书本和玩具随地乱丢,杂乱无章。妈妈很生气,批评Bobby,让他整理房间。这一文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养成打扫房间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服务自己的劳动意识,避免事事让家长包办。

三、组织多元活动,提高劳动能力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劳动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口号式倡议。教师要以多种教学策略为纽带,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适时融入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其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如蚕的精神品质:儒雅、智慧、灵动、勤勉、坚持、奉献。

(一)巧提问题,培养劳动观念

实践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劳动观念的培养不能疏忽,它能促使学生将劳动变成一种习惯。教师可借助问题与学生交流,引领学生意识到养成劳动习惯对自身素养提升的价值。

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故事板块教学前,教师可设计有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意识到帮父母做家务的意义。教师可与学生交流家庭成员构成、日常家务劳动内容以及自己参与的家务劳动等,为本课学习做铺垫。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at chores do you have in your daily life?”“What housework do you usually do?”“Why do you do the housework?”课文学习后,教师可提问“How to divide your housework well?”这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需要思考有哪些家务劳动、家务分工的意义、如何合理分配家务等微问题。这些真实的驱动性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参与家务劳动的意义,进而悟出:家务劳动是温馨美好家庭生活的保障,从而在生活中更积极地尝试力所能及的劳动,强化劳动观念。

(二)组织表演,强化行动能力

对话表演是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的,能促使学生进行愉悦的劳动初体验。在读后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表演,体验劳动,从中培育劳动情感。

例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故事板块的场景是在小吃店就餐,角色有服务员和顾客,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示范表演,让学生从听说、模仿、表演,逐步代入角色,感受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文明点餐、用餐等餐饮礼仪。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编演,体验服务行业劳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丰富的交际用语将对话演绎得生动。如,服务员迎宾、指引入座、点餐、送餐、买单等系列劳动,让学生体会做服务员的艰辛,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三)设计制作,锻炼劳动技能

劳动技能是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的相关技能。教学中,开展设计制作类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积累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体会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例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教学后,可组织学生设计保护地球主题的海报,并发表演讲与倡议。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学后,可组织学生制作春节文化习俗手账,拓展文化知识。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教学后,可组织学生设计介绍不同国家的绘本。学生制作前要思考结构、文字和图片内容,设计封面、封底、内页等,还要自主构思、编排并运用绘画、剪贴等美术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大的发展,也能很好地锻炼劳动技能和小组合作能力。

另外,教材中Project单元大部分有制作学具的要求。如,三年级下册Project 2 A magic clock要求制作钟表道具并结合句型进行语言训练,六年级下册Project 1 A holiday album要求制作假日相册并进行假日生活汇报。这些活动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延伸课外实践,培养劳动品质

劳动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为更好地在英语学科中落实劳动教育,教师可将课外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实践活动要打破课堂边界,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习与生活进行融合。

(一)落实分层实践作业,创造劳动体验机会

“双减”背景下,教师布置英语家庭作业时要关注学情和学生差异,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可侧重于动手实践。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话题是家务,涉及词组有洗车、擦桌子、整理床铺、扫地、洗衣服等,可设计选做题:(1)拍摄自己做家务的视频,并用现在进行时介绍;(2)查询网络了解国外儿童做家务的情况;(3)学做一项家务,记录劳动过程。这些作业让学生从书本学习走进生活实践,真切体会生活劳动,调动了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培育了学生对劳动的深厚情感。

(二)科学布置专题任务,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科学设计具有劳动特质的任务,为学生创造劳动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达到英语知识获取和劳动技能提升的双赢状态。

例如,绘本Making Chinese Tea的主题是泡茶,介绍了选茶、选茶具、温壶、投茶、润茶、冲茶、斟茶、分茶等泡茶步骤以及泡茶工具和水温等相关知识。教学后教师可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泡茶,并用视频记录泡茶过程,在体验中用所学句型介绍泡茶步骤。让学生在生活化劳动中习得实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彰显了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再学习、实践和应用。

(三)延展语言输出活动,强化双向技能内核

英语教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要兼顾英语知识和劳动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教师可让学生体验劳动后进行表达输出,使学生在锻炼劳动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教学后,让学生体验活动:为家人做一道菜,描述烹饪方法,评价菜肴,并拍成微视频分享。有的学生做了炒土豆丝,形成了这样的表述:“First, I wash five potatoes. I also peel the potatoes. Next, I shred the potatoes and wash them again. Then, I cook them with oil and green pepper. Finally, I put some salt in the pot. This dish is ready. It smells nice and its yummy.”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会主动向家长请教,大胆实践,语言输出时,巧妙运用所学词first、next、then、finally描述烹饪步骤,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既收获了做菜技能,又巩固了新知识,活动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对劳动体验产生了深刻印象。

五、结语

小学阶段是劳动意识、劳动品质培养与塑造的启蒙阶段,也是感知劳动乐趣、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念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为学生开发劳动教育多元实践场,立足教材,深挖劳动教育元素,融入蚕桑文化,抓住劳动教育契机,推动学生深入体验劳动过程,在获得劳动技能的同时养成“热爱、尽职、坚持、探索、求美”等蚕的精神特质,培养学生的坚韧品格。勞动教育应适时、适性,遵循教育规律,要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质,激发他们自觉参与劳动的动力。让英语学习真正“动”起来,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翔.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4).

猜你喜欢
劳动意识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研究
中学生的劳动意识教育策略探寻
试议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
浅谈寻找生活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创新思维与劳动情感并存
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劳动意识”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培养途径方法和养成情况评价体系的研究
传承吴地童谣童戏,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新青年下乡”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
发挥实践基地优势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