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华
随着教学发展,“学教评一致性”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整合教学资源,明确自身教学任务,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案,采用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策略授课,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性。但是目前部分教师没有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策略缺少创新性,设计的教学活动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感受三方面浅析“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持续得到创新和优化,教师需要综合梳理教学内容,全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习质量。“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发生变化,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推动教学发展。
(一)从教师教学层面分析
“学教评一致性”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评价有效整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需要教师重视三者的联系,完善整个教学流程,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感受。教师应当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设计形式多变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使教学活动从单向灌输数学知识向师生互动交流方向发展,让学生收获好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和学生构建良好沟通关系,教师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学生懂得如何配合教师,使“学教评一致性”的理念深度融入教学中,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二)从学生学习层面分析
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时需要重视的教学因素,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分析多种教学因素,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教师树立正确教学目标,明确如何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在教师的正向引导下,不再处于浅层学习状态,而是能够深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突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拥有更高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在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中改正自身不正确学习行为。
“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为灵活,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受到教师的过多限制,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灵活学习数学知识,教学评价活动不再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标准,而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从教学发展层面分析
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生学好数学知识,不仅仅能够提升数学素养,也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立足生活,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科特点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将学、教、评有效融合在一起,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而让学生在教学评价的引导下优化学习行为、提升学习质量。
教师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采用高效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能够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形成自主探究、持续学习意识,懂得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推动教学发展与改革。
二、“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改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念和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开展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过于重视教学过程,容易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结果的分析,课堂教学活动相对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性不高,影响活跃课堂的构建。教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设计的教学活动不够合理,没有将学、教、评有效整合起来,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对评价内容缺乏积极的认同感,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和复杂的学科,教师应该持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方案,将数学知识讲解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不到位,抓不住教学重点,数学知识被单向灌输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不够活跃。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為学生设计的学习目标不够合理,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不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遇到较多阻碍,既不利于学生整体梳理数学知识点,也不利于“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学生学习观念存在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一方面因为一些教师没有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全面,过于重视教学设计,没有将数学知识讲解清楚,导致学生有效学习时间不足,影响学习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学习观念存在问题,对数学知识没有自主的探究兴趣。课堂上,学生机械学习,不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课后也未及时复习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这对学生以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三、“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教学观念,制定合理教学方案,全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技巧。因此,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在学、教、评一致性原则指引下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尽快跟上教学节奏,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智能化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广阔。教师也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使课堂评价更为科学、合理,突出“学教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位置知识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合理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其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
课前预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将自己不懂的地方重點标记出来并完成相关练习题;用智能教学工具进行批改,结合批改内容分析学生的预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价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
课堂教学时,教师将课前制作的教学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看有趣的视频中了解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习氛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待学生基本掌握单元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线上完成相关测试题,并引导学生结合批改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找出学习漏洞,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和复习。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课上学习表现以及测试结果,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行为,使其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自我反思,总结高效的学习技巧,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
(二)结合学生实际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打破固化的教学思维,更为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感受,持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并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机械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备课,整体梳理教学内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数学知识,多角度思考数学知识,全面掌握单元重难点知识,懂得如何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对加法、减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合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前,教师与学生家长互动,鼓励家长指导学生预习数学知识,结合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带着学生到超市了解不同商品的价格,进而帮助学生将不同商品的价格记录下来。回家后家长与孩子互动,借助购物练习计算。
课上,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购物中的行为,计算购买不同物品需要付的钱数,并计算付不同的钱需要找回的钱。在购买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后,因材施教,布置层次性的作业。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层次化的学习任务,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评价,不要求学生都达到同一学习目标,而是给予学生同样的关注,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增强学习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受极其重要,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构建的高效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而是能够逐渐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形成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的意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固化的方式授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喜欢有趣的事物,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学习质量不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采用高效的策略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感受,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和比较不同圆的大小并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小组讨论氛围良好。教师引导学生将小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本组的讨论结果阐述清楚,其他小组学生认真聆听,如果有不同观点,可以进行辩论。在学生简短讨论后,教师详细讲解这一部分数学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再次思考和讨论,逐渐厘清学习思路、优化学习方法,掌握单元知识点。
其次,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小组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小组分工,用时少、准确率高的小组得到奖励。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型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
最后,在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评,找出小组分工、小组成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解决方式,为后续小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则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其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改革趋势和自身教学任务,在“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多思考、多总结,持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教、评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学生高效学习、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